“道士服”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汉服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 簡介 ==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服装形制与普通汉服基本一致,只是花纹图案更有道教特色,如袍上常常会绘制太极图、...”为内容创建页面)
(没有差异)

2013年4月27日 (六) 14:19的版本

簡介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服装形制与普通汉服基本一致,只是花纹图案更有道教特色,如袍上常常会绘制太极图、八卦图案等。

道士服飾,古無定制。大約從南朝宋陸修靜起,始據古代衣冠之制,結合宗教需要,定爲制度。

《陸先生道門科略》曰:此前,道士也有法服,“舊法服單衣袷帻,箓生袴 褶,所以受治之信,男赉單衣墨帻,女則绀衣”。現在則改以巾褐裙帔爲道士之法服, “巾褐及帔,出自上道(蓋指上清法——引者注),禮拜着褐,誦經着帔。……夫巾褐 裙帔,制作長短,條縫多少,各有準式,故謂之法服”。此後,逐漸增修,至南北朝末,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飾制度。即按道士入道年限及學道之深淺,分爲若幹等級, 對每個等級道士的衣服、冠巾、靴履,應該使用什麽布料、應采的顔色、應取的樣式等, 作出具體的規定。每個等級的道士皆須按此着裝,不得混淆。

據南北朝所出之《傳授經戒儀注訣》載,道士服飾有: “葛巾、單衣、被(帔)、履、手闆。”

據時間大體相同之《洞真太上太霄琅書》 載,則有:“葛巾、葛單衣、布褐、布裙、葛帔、竹手闆、草履。”

參照同時期的其 他道書,其服飾不外法服、冠巾、靴履三大項。此三項的形制、顔色及制作方法,略如 下述:


法服

南朝宋時所出之《洞玄靈寶道學科儀》卷上《制法服品》曰:“内外法服, 須有條準。若始得出家,未漸内箓,上衣仙褐法帔,皆應著條數。……若受神咒五千文, 皆合着二十四條,通二十四氣;若年二十五已上,受洞神靈寶大洞者,上衣仙褐合著三 十二條,以法三十二天天中之尊,法帔二十八條,以法二十八宿宿中之神。亦聽二十四 條。随道學之身,過膝一尺。皆以中央黃色爲正。若行上法,聽著紫。年法小,爲下座 者,勿著紫。若中衣法衫、筒袖、廣袖,并以黃及餘淺淨九色爲之。皆大領兩向交下, 揜心已上覆内衣六寸。若内衣、法裙,聽以餘淺深色爲之,……皆垂及踝。若女冠具上 法者,聽以輕紫紗爲褐,若裙必用深黃,不得辄用餘淺色。其上、中、下之衣,不可計 緣之内外,皆大幅帖緣爲之。”

《洞玄真一自然經訣》規定靈寶道士所穿之法服爲:“褐皆長三尺六寸,三十二條。若鹿皮巾褐至佳,皮褐無條數也,黃裳對之。”

《洞真四極明科》規定上清道士之法服爲:“帔令廣四尺九寸,以應四時之數;長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氣。表裏一法,表當 令二十四縫,裏令一十五條,内外三十九條,以應三十九帝真之位。……凡女子學上清,…… 當冠元君之服,用紫紗作褐,令用二丈四尺,身袖長促(《要修科儀戒律鈔》卷九引此 文‘促’作‘短’,是——引者注),就令取足,當使兩袖作十六條,身二十二條(當 爲二十三條—— 引者注)。又作青紗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長四尺九寸,餘作攀腰,分八幅(《要修科儀戒律鈔》卷九作‘分幅’——引者注)作三十二條,此則飛青之裙元 君之服也。”

由上可見,道士法服的基本形制爲:上著褐,下著裙(裳),外罩帔。 此實爲沿襲古代上衣下裳之制。同時,在褐、帔等之制作上,又采取條塊剪裁與縫制的 方法。上雲“二十四條”、“三十二條”之“條數”,即指衣料被剪裁之條塊(幅) 數,亦即将此條塊加以縫合而成衣的“條縫”數。此法亦源于古制。《禮記·深衣》 即規定“深衣”須裁剪成十二幅後加以縫合,謂:“制十有二幅,以應十二月。”

另外,“長裙大袖”是道教法服的一大特點,其道袍、戒衣等,袖口寬一尺八寸,或二尺 四寸,故舊時有民謠雲:“二可怪,兩隻衣袖像口袋。”


冠巾

《洞玄靈寶道學科儀》 卷上《巾冠品》雲:“若道士,若女冠,平常修道,戴二儀巾。巾有兩角,以法二儀; 若行法事,升三箓衆齋之壇者,戴元始、遠遊之冠。亦有輕葛巾之上法,元始所服,…… 亦謂玄冠。”

梁或隋代所出之《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 《科》書曰:“道士、女冠,皆有冠、帻,名有多種,形制各殊,……并用谷皮筍箨或烏紗純漆, 依其本制,皆不得鹿皮及珠玉采飾。”AB大體說來,平時戴巾、帻,作法事時戴冠,而 巾冠之名稱、式樣則有多種。   


靴履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書曰:“道士、 女冠履制皆圓頭,或二儀像,以皮、布、絁、絹裝飾,黃黑其色,皆不得羅绮錦繡。…… 其襪并須純素,絁、布、絹爲之。其靴圓頭闊底,鞋唯麻而已。自外皆不得著。”AC又 雲:“《科》曰:凡道士、女冠,履、屦,或用草,或以木,或純漆布、帛、絁、絹。” 《洞玄真一自然經訣》《洞玄太極隐注經》又規定靈寶道士著草履。以上布鞋、草履蓋爲平時所穿,高功法師作法事時,則穿靴或舄(複底靴)。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五《法服圖儀》,還将各階道士之不同著裝繪制成圖,并逐一作了解釋: 正一法師,玄冠、黃裙、绛褐、绛帔二十四條; 高玄法師,玄冠、黃裙、黃褐、黃帔二十八條; 洞神法師,玄冠、黃裙、青褐、黃帔三十二條; 洞玄法師,芙蓉冠、黃褐、黃裙、紫帔三十二條; 洞真法師,元始冠、青裙、紫褐、紫帔青裹,表二十四條,裏十五條; 大洞法師, 元始冠、黃裙、紫褐加上清法,五色雲霞帔; 三洞講法師,元始冠、黃褐、绛裙、九色離羅帔。 又雲:“女冠法服、衣褐,并同道士,唯冠異制,法用玄紗,前後左右皆三葉。”

以上就是南北朝時期形成的道士服飾在用料、顔色、形制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制度的大概情形。


道教十分珍視自己的服飾,稱其傳自黃帝或老君,要道士依制穿著,以有別于普通百姓。南北朝所出的一些道書中,還借服飾名稱解釋的機會,賦予以宗教道德意義,用以勉勵道士修道立德。《洞真太上太霄琅書》卷四《法服訣第八》雲:“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以正理,緻延福祥。濟度身神,故謂爲服。”“夫冕者,勉也,勉勵立德,免諸塵災。冠者觀也,德美可觀,物所瞻睹。巾者潔也,斂束潔淨,通神明也。

帽者焘(通帱,意謂覆蓋——引者注)也,覆焘身首如雲霧也。……龍衣華服,明德所堪,單衣通著,本是深衣。衣此深衣,學以正心,心得深理,終入道源。……褐者,遏也,遏惡揚善。帔者披也,披道化物。裙者歸也,萬福所歸。一名曰裳,裳者常也, 慮迷夫道,常存得常。女子袿,道繼真,以防諸惡,義與褐同。……履者何也?理也,非禮不動,非禮不行,行則善理,唯禮是從,從禮得理,入道成真。舄者釋也,解除滞蹤。準此而思,觸長無惑矣。”

爲了使道士珍惜道服,道教還制定了一套道士入道時授受道服的儀式。此制不知始于何時,現見載于北宋賈善翔所作《太上出家傳度儀》中。據該書載,儀式開始,由保舉師引入道弟子先拜三清大道,次拜度師,禮皇帝,謝 先祖,辭父母,辭親友,然後進入授衣正儀。略謂:“次保舉師與脫俗衣,先着履。度 師贊雲:汝先足蹑雙履,永離六塵。……願汝一心奉道,履踐靈壇,凡所行遊,不步兇惡之地,常登法會,徑陟仙階……次系裙。度師贊雲:裙者群也,以群統爲意,群于道友,統以清淨。又謂之裳。蓋在上爲衣,在下爲裳,以表守謙下爲常行之法則。能如是 者,災害不生,諸聖佑護。……次着雲袖。度師贊雲:輕剪黃雲,裁成法服,上以襯霜 羅之帔,下以統飛霄之裙,爲中道之衣,不可須臾離體。……次披道服。度師贊雲:道 服者,乃天尊老君之法服也,真聖護持,人天贊仰。……行住坐卧,常須護持。…… 次頂簪冠。度師持于手中贊雲:汝頂是冠,冠者冠也,一身之上,最處崇高,總括 衆發,鬥星燦爛,嶽勢巍峨,像列真之朝元。……

道士入道,須舉行儀式授以道服, 實爲道教服飾制度之又一内容。


再次,南北朝時期還對法服的使用、存放等作出種種規定。 《洞玄靈寶道學科儀》 卷上《敬法服品》曰:“若道士,若女冠,上衣褐帔,最當尊重。……一者,未著之前, 函箱盛之,安高淨處;二者,既著之後,坐起常須護淨;三者,暫解之時,勿與俗衣同 處;四者,雖同學同契之人,亦不許交換;五者,不得乞借俗人非法服用,直至破敝, 皆須護淨焚棄。”這也是道教服飾制度之又一内容。

道教十分重視自己的傳統,凡是已經形成的信仰、制度,總是長期堅守不渝。其服飾制度就是如此。據唐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北宋劉若拙《三洞修道儀》等所載, 唐、宋的道教服飾,即據南北朝所定之制度。《三洞修道儀》所規定的各階道士之法服、 冠、履,與《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所定者大同小異。

今人周錫保《中國古代服 飾史》第九章“宋代服飾”中叙及宋代道士服飾,曰:“道士的服飾有法衣、褐、被和 常服的道袍、大衫。法衣是法師執行拜表、戒期、齋壇時穿的,指的如全真派中的霞衣、淨衣、信衣、鶴氅(又名羽衣)等,以及正一派中的行衣、罡衣、混元衣、班衣、忏衣 之類。其中法衣、鶴氅等,一般以直領對襟爲多。常服即是道袍,所着的大小褂衣,或 名大小衫,這是平常穿的,大多是用交領斜襟的。這種外衣和内衣,大緻同一般人相似。” 又雲:“道家的服色有褐、青和绯,是指法服而言。

自唐開始賜李泌紫色之後,宋代也有賜林靈素以紫服的。”“道家著衣,是先穿道袍之類,然後在道袍之外束以環裙, 即下裳,再把鶴氅、罡衣等加罩在外面”。

宋時道士所戴之冠,“同一般人戴者相似, 如黃冠、金冠、芙蓉冠、五嶽靈形圖冠、二儀冠等。……道家平時穿履,法事時穿舄, 舄、履用朱色”。“至于女道士的冠服,大體也同男者相似,也是束發戴冠巾而衣道服”。 該書作者經此考察後認爲,道教冠服“不同于僧侶們源于天竺的佛教的服飾,而道服是源出于本土的服飾。所以《學齋占畢》載:‘然冠、履兩事,反使今之道流得竊其所 以,堅持不變。凡閑居則以巾覆冠,及谒見士大夫并行科開章,則簪冠而徹巾穿舄,是 三代之制,尚于羽士見之。’這就是說,我國早期的服式(飾)制度,在道家者流還保 持着遺制,也就是說,宋時道士還保持着古人上衣下裳的簪冠的形制。”

元代後期, 道教諸派合并而爲全真、正一兩大派,此後,兩派的着裝大同小異,皆大體沿襲古制。

今人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第一三○節,據永樂宮純陽殿元代壁畫擇取五道童服 飾加以研究,認爲:“五道童衣着近似一般宋、明道童式樣,青綠絹衣,長才過膝,用 絲縧系腰,衣左衽交領加沿,和宋代‘道服’小有同異。”并稱:“據元明間通俗讀 物《碎金》記載,道服中即有星冠、交泰冠、三山帽、華陽帽、漉酒巾、接籬巾等等名 目,必然具備不同式樣。又元明讀書人戴的純陽巾,也和道家傳說呂洞賓有關系。”又據《綠雲亭雜言》稱,明太祖初有天下,一夕至神樂觀,見一道士于燈下結綱巾,後即 下旨将此綱巾推行天下,從而使道教服飾“影響到明代巾裹制度。”朱元璋第十六子 甯王朱權所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曾記明代道教冠服制度,其所記上清法服、女真衣等,即南朝所出《洞真四極明科》所規定的上清道士服制;所記道袍、鶴氅及雷巾、綱巾、靴、履之形制,亦與古制大同。LE可見至明代,道教服飾仍無多大變化。

至清代,全真龍門派道士闵一得在《清規玄妙》中,記載了清代全真派的服飾,曰:“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一曰唐巾,二曰沖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遙,五曰紫陽,六曰 一字,七曰綸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陽。所謂唐巾者,唯唐朝呂純陽祖師之派裔可戴。 其或老者戴沖和,少者戴逍遙,或冷時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時用紫陽、一字,各從 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綸巾、偃月冠;中極戒者,三教巾、三台 冠;天仙戒者,沖虛巾、五嶽冠。巾皆用元色布緞所置。蓋元爲天,頭圓象天;天一生 水,水色屬元,元機于道,以元色頂于首,尊道也。”又稱:“凡全真服式,唯青爲 主。青爲東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爲青龍生旺之氣,是爲東華帝君之後脈,有木青泰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雙修之義也。朝參公服,頂黃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黃縧,外 穿鶴氅,足纏白襪,腳納雲霞朱履,取五行俱備之故耳。若宗、律兩師,加中單禮足,方謂合式。”

現代道士之服飾,“約有六種: (1)大褂。袖寬一尺四寸,袖長随身。 (2)得羅(俗稱道袍——引者注)。袖寬一尺八寸,長随身,大禮服。以上衣服均藍色。 (3)戒衣。袖寬二尺四寸,袖長随身,受戒用,黃色。 (4)法服。方丈大典用,紫色。 (5)花衣。出外念經用,雜色。 (6)未受戒道士之大褂及得羅均應爲黃色。” 冠巾大體與清代同,其名目如《清規玄妙》所載。平時,“道士一般著白布襪、雲履或青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