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体系列表
(一)概述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西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从而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汉朝长期与胡人相对立从而使得朝代名称用来指代民族,“汉族”的概念由此而来。“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汉人对汉衣冠的认同也成为了民族意识的一部分。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这一事件史称“衣冠南渡”。到了宋元明时期,异族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衣冠,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金国熙宗甚至“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及至满清,对服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汉服遂在暴力强迫下非自然消亡。 汉服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一些其他民族服饰的元素,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更趋于丰富多彩,但几千年来一直保持其基本特点,即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客观上的汉族人的某些过渡历史阶段的穿着服饰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二)结构与形制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汉服衣冠体系分为四大部分:首服、体衣、足衣、配饰。
体衣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领(衿)、襟、裾、袂(mèi)、祛(qū)、袖、衽(rèn)、带、系。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从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袴)、“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通裁”制(长衫、外披)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着裋(shù)褐(上短衣,下长袴)。汉服是通过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变化而来的,连裳或者深衣本来是公卿诸侯燕居的穿法,自汉朝以来作为第一礼装。
Ⅰ、常见形制介绍: 1.衣裳制 衣裳也就是上衣下裳。通常作为男式礼服。出现时间最长,延续时间也最长的一种款式。
(1)冕服 冕服是古代男子最高级别的礼服,通常做祭服使用,共分六种,又称六冕,和女子礼服的三翟相对应。冕服相传起源于中国尧舜时期,自周代至明代,除去秦朝到汉明帝时期用袀玄为男子祭服外,其他各各个朝代都沿用冕服制度。冕服中的十二章衣(即 大裘冕)级别最高,是仅有皇帝祭天才可以穿着的大礼服,不过也有朝代将之规定为皇帝的朝服。
(2)襦裙 襦裙起源于战国,历代虽有变化,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襦裙是汉服女装的最基本形式。 襦裙分解介绍: 襦:短上衣; 袖子:襦的袖子一般较长,窄; 腰带:用丝或革制成,起固定作用; 宫绦:以丝带编成,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 裙:从六幅到十二幅,有各种颜色及繁多的式样。 魏晋时期裙腰日高,上衣日短,衣袖日窄;后来又走向另一极端,衣袖加阔到二三尺。隋代,上襦又时兴小袖。唐代长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长裙,但盛唐以后,贵族妇女衣著又转向阔大拖沓。裙的式样用四幅连接缝合而成,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
宋代的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征是折裥很多。裙子上的纹饰更是丰富多彩,有彩绘的,有染缬的,有作销金刺绣的,有缀珍珠的……裙子的色彩以郁金香根染的黄色最为高贵;也有红色裙,是歌舞伎穿的;而色彩艳丽的石榴裙最负盛名。宋代因袭了唐代的襦裙,将其作为女子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饰。由于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宋代襦裙的衣襟形式可左可右;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雅庄重之感。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与唐宋时期的襦裙没有什么差别。襦裙在明代妇女服饰中仍占一定比例。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腰带上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 宫绦的具体形象及使用方法如图所示,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
(3)祭服 祭服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服。为各类冠服中最庄严的服饰。先人非常重视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天子公卿大夫之六冕 视祭礼之轻重,祭服分别有数种形制。周代至唐宋,凡有祭祀,天子、公卿、大夫皆穿冕服,惟有衣裳上章文、冕上垂旒数目的差别。到了明代,冕服才成为帝王的专属。
冕服早在夏商两代已有,周在其基础上发展出较为完备的章服制度,并成为后世的典范和源头。周代特设“司服”一职,专门掌管君王的穿著之事,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选择不同的衣冠服饰。按周礼祭服共有六种,合称“六冕”。 法家治世、崇尚实用的秦曾废除冕服,只有一套上下皆黑的祭服,称为袀玄(《后汉书舆服志》载:“秦以战国即天子位,减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一直到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即位后,才下诏礼宫博采《周礼》、《礼记》,对周代祭服整理出个头绪,重新颁布了冕服制度。 魏晋六朝各代帝王开国建元都定服制,所用祭服大体上仍承袭东汉制度,直到北周时,才花样翻新,搞出了一套新的名堂。如将皇帝冕服,从6种增加到10种。 华夏衣冠服制也总在社会变动的冲击中不断波动,而周制冠服制度总是后世效法的经典蓝本,对于礼服尤其如此。隋代结束了自汉末以来360多年分裂的政治局面,同时也恢复了衣冠服制。冕服制承接汉魏,并增加了大裘冕制。唐代因袭隋旧,只稍作了一些改变。 宋代是崇尚礼制的时代,三番五次颁订服制,并进行修改,在二十四史的《舆服志》或《礼仪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为繁缛。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 明代建立初期,开国君主朱元璋认为古制太繁,只允许在祭天地、宗庙等特大典礼中,根据汉唐制度采用衮冕之服,其余大小祭祀一概不用。即使是衮冕,也只有皇帝、太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可备,冕服自此成了皇室的专属。群臣于祭祀的场合另有梁冠、青衣、赤裳等所组成的祭服。 清代建立后,男子全部改穿满洲服饰,传统的衮冕之制已消亡,清代的礼服同时具备朝服与祭服的功用。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政事堂礼制馆再次制定自大总统、文武官员至士庶人等的汉式祭服——祭祀冠服,颁布了《祭祀冠服制》、《祭祀冠服图》。祭祀冠服主要由爵弁制的祭冠、玄色的上衣、纁色的下裳以及中衣、大带、靴等所组成,分为大总统、一至五等六种级别,以祭冠前部所缀的“冠章”和祭服上衣上的章纹圆补等内容作为等级的区分。但因不合时宜,使用时间并不很长。 后妃祭服——三翟 按照周礼,后妃不参加天地四方之祭祀,可从王祭于先王先公等。 王有六冕,后有六服。根据《周礼》,后妃祭服为六服之前三种,因刻绘有翟鸟纹而统称“翟衣”,或称“三翟”(汉郑玄注:“狄当为翟。翟,雉名……”)。,用于祭祀、册封、朝会等。分别为:袆衣、揄狄(揄翟),阙狄(阙翟)。 所用衣料为黑色纱榖,为了衬托出衣上的纹彩,特地在衣内缀一层白色夹里,即《周礼》所谓的“素沙”。与这些服装相配用的还有大带、蔽膝及袜舄等等。 士之祭服 周制,公卿冕服而祭,士助祭于公可假用大夫级别的爵弁而祭,着玄衣纁裳。后世多以玄衣纁裳为士之公祭服(略有例外)。1815刻本《十三经注疏》有:“三夫人自阙翟而下,九嫔自鞠衣而下,世妇自襢衣而下,女御自褖衣而下,嫁时以服之。” 综上,按照周制,黑衣赤缘的褖衣可为士妻助祭之服。士私家祭祀则用士级别的玄端服(一般为玄衣黄裳)。 衣裳制礼服在民间后来逐渐为深衣制礼服所取代,所以士玄端祭服逐渐不再流行。根据宋《朱子家礼》载:家祭,主人帅众丈夫深衣、主妇帅众妇女褙子。已经是当时流行的服制了。
2.衣裳连制
(1)深衣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现代 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服装来推广,作为华夏服饰文化的代表。
《礼记·深衣》有云:深衣“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所以历代儒家学者但凡学有所成者,都对研究深衣形制十分有兴趣,历代经学家都有其见解和研究成果,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研究的“朱子深衣”,宋代大学者司马光的“温公深衣”(司马光册爵为温国公),明代黄宗羲的“黄梨洲深衣”,清代学者江永的《深衣考误》和任大椿的《深衣释例》中亦有他们对深衣的全面见解,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他们两位的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博采众长、考证精审的,但受限于清代统治者的压制,两位并无制衣实践的机会。
至少从司马光所制的“温公深衣”开始,深衣面料就多为白布,而腰带从出土文物和容像上可以看出,为大带。
现代有研究认为,汉民族历史上的传统服装袍服、禅衣和襜褕都是在深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所以在介绍袍服、禅衣和襜褕之前,有必要了解深衣的有关形制。 在中国传统中,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2)直裾
直裾指汉服剪裁中前后大身部分的方形平直的布幅。襜褕是典型的直裾袍。和服的帷子也是直裾袍。直裾袍可分为交领直裾袍、圆领直裾袍、直衿直裾袍。直衿直裾袍即典型的宋代褙子。布幅斜裁则称为曲裾。直裾、曲裾相间则称为杂裾。 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直裾袍,有绢、罗、锦、纱、绦等各种衣着十余件,为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实物。从实物来看,锦袍和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位均平直。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端缘边较为奇特,通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宋朝流行的野服褙子通常裁为直裾。 直裾袍通常是一种常服,而非礼服。 新莽末年三辅将士东迎更始的部队,见诸将都穿"妇人衣"(也就是直裾的"襜褕"),以为非礼,故而大失所望,更有人因此亡去。待到洛阳见到时任司隶校尉的刘秀,见王莽制度尽革,汉家法度尽复,乃倾心于光武,更有前汉老吏泣下曰"不意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到了东汉,,襜褕出现在宴会等正式场合。东汉的许多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中可常见罩住外衣的大袖襜褕的形象。 吉服深衣则一定要有曲裾之衽。
(3)曲裾 分裁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
曲裾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理并合礼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着。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来越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直到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乎销声匿迹。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 但今天看来,曲裾深衣有着别样的风韵。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汉代妇女的绕襟深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这张帛画中的妇女在脑后挽髻,鬓间插有首饰,老妇发上还明显地插有珠玉步摇。每人所穿的服装,尽管质地、颜色不一,但基本样式相同,都是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老妇穿的服装,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在衣服的领、袖及襟边都钉有相同质料制成的衣边,与同墓出土的服装实物基本一致。 (4)贴里 贴里,又名帖里,属于汉服系统,类似深衣,即上衣下裳,是明朝出现的一种腋下系带的袍,通常穿在圆领、褡护之下。取音(谐音)天益或者天翼。也作为军服。也是李氏朝鲜的军服。《明宫史》曰:“贴里,其制如外廷之披褶。”参考“顺褶,如贴里之制,向褶之上不穿细纹,俗为马牙褶,即外廷之[衤旋]褶也。”可见贴里摺子并无特别,只是,几褶上还有细小摺子。为了方便活动,贴里的褶子通常是1:1到1:2之间。
(5)襕衫 襕衫这一服饰,在唐代即已出现,《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 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襕衫在唐代即已出现。唯一存在争议的,是文中所谓上服的具体用途。 宋画中着襕衫文人形象至宋代,襕衫大规模发展,进入更多场合。《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圆子生、州县生服之”。两宋时期的男子常服以襕衫为尚。所谓襕衫,即是无袖头的长衫,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其广泛程度可为仕者燕居、告老还乡或低级吏人服用。一般常用细布,颜色用白,腰间束带。也有不施横襴者,谓之直身或直缀,居家时穿用取其舒适轻便。 至明代,圆领襕衫使用更为广泛。
明代出现无膝襕襕衫,多以蓝色布料制作,乡间也称作蓝衫。下摆处的衣缘较宽,而取消了膝襕,料想是以衣缘代替膝襕的象征意义。明代小说中对襕衫多有描写,一般写为秀才等人的装束。 襕衫在现代,一般用于男子成人礼等场合,同时,一些中国式学位服设计者认为,相对于其他款式,襕衫更适合作为中国式学位服。
3.通裁式
(1)褙子
即背子,又名绰子,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形如中单,但腋下两裾离异不连。宋代盛行多多为对襟,不施袗钮,腰间用勒帛系束,男女均可服用。后世多有沿革。 男子一般把褙子当做便服或衬在礼服里面的衣服来穿。而妇女则可以当做常服(公服)及次于大礼服的常礼服来穿。褙子虽则是隋唐时期就已流行的服装,但隋唐时期的褙子袖子是半节的,衣身不长。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这腋下的双带本来可以把前后两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并不用它系结,而是垂挂着作装饰用,意义是模仿古代中单(内衣)交带的形式,表示"好古存旧"。穿褙子时,却在腰间用勒帛系住。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褙子。有身份的主妇则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方便。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格式。 明代褙子,有宽袖褙子、有窄袖褙子。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褙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2)披风
披风,穿在身上的对襟大袖的外衣,是直领、对襟、两腋下开衩、有二长袖的一种长衫。与斗篷不同,斗篷常穿于室外,披风室内外均可穿。盛行于明清时期,从许多画像以及笔记资料上看,披风是明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服饰,在明末的《云间据目抄》里面就提到了“披风便服”,清朝入关之后,由于“男从女不从”,所以披风仍然流行了一段时间,在《红楼梦》中也反复出现披风这种衣物,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中既有披风又有斗篷,说明这二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云:“背子,即今之披风也。”换言之,明清时代的披风,就是宋时的背子。《三才图会》中带有“背子”的插图,展示了一种直领、对襟、两腋下开衩、有二长袖的一种长衫,其形式与清末画家改琦《红楼梦图咏》中王熙凤身上所穿的外衣一样,改琦所绘的王熙凤形象正是《红楼梦》第六回中见刘姥姥的那次,“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按照《三才图会》与朱舜水的资料,明代的披风其实和宋代的褙子样式是相似的,但是披风跟斗篷则是不一样的,披风是有袖子、直领、两边开叉的。 后来,披风还出现了立领对襟的样式,这在一些清代的画像中经常可见,日本人中川忠英编著的《清俗纪闻》中就有立领披风,除了领子的变化,其他部分照旧。 (3)大氅
又称鹤氅,晋代多为道家所用,宋代文人好鹤氅,明代士人多作为便服外套使用,天冷时也穿以遮风御寒,对襟,直领,大袖,衣襟用长带一对系结,衣身多为浅色,领袖衣襟均施有深色缘边,两侧多不开衩,也有开衩的。
(4)半臂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写到:“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在中国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 唐代女装中极为常见的新式衣着。这是一种短袖的对襟上衣,没有纽袢,只在胸前用缀在衣襟上的带子系住。半臂的衣领宽大,胸部几乎都可以袒露出来。唐代妇女们穿用半臂时,有的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有些像今日的短风衣一样。在唐代,半臂更为普及,不仅男、女都可以穿用,而且进入宫廷常服的行列。 半臂的兴盛时期是在唐代前期,中期以后便有了显著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唐代前期的女装与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女装大多窄小细瘦,紧贴身体,袖子也细窄紧口,适合在外面套上半臂。唐代妇女爱穿窄瘦服装的风气,恐怕仍然是北朝胡服流行和境外异国风俗的影响。 唐代妇女穿的胡服主要是袍衫和靴裤。外着翻领对襟的窄袖长袍,或者穿圆领窄袖襕衫。下身穿长裤,足登靴鞋,腰束革带。 (5)圆领袍衫
圆领式样在中国服饰历史上很早便有出现,但一直到隋唐才开始盛行,成为官式常服。这种服装延续了唐,五代,宋,明,并对日本,高丽等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 圆领衫的演变:唐代圆领衫是男子重要服饰之一,那时候圆领衫多是窄袖。到了宋朝,圆领衫出现方袖,由于当时崇尚节俭,所以那时圆领衫色彩比较单一。相比之下唐朝圆领衫较为华丽一些。到了明朝圆领衫更进一步,在肩膀上出现了代替系带的铜纽扣。明制圆领衫还有部分琵琶袖。且穿圆领衫、戴乌纱帽、着长筒靴、束腰带成为明朝官员正式上朝服饰。这时官员的圆领衫出现了表示等级的禽鸟走兽图案。明朝时圆领衫已经不是主要的男子常服了,由于明朝新郎在结婚时穿九品圆领衫,所以新郎被称为新郎官,这一称呼一直留到现在。到了清朝满清入关,剃发易服,圆领衫从此退出人们的视线。
在隋唐时期,由于日本大量向中国输入遣隋使、遣唐使。所以衣冠制度也随之被日本学去,圆领衫在日本也盛极一时。明代时期,朝鲜、安南、琉球照搬明代官员衣冠制度。圆领衫成了这些国家官员的正式着装。甚至到上世纪,越南官员仍穿着圆领官服。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洪秀全曾经做过一件圆领的龙袍,以此来表明自己乃是正统。 (6)道袍
道袍是明代士人主要的便装款式,是指交领、大袖、衣身两侧有内摆的长身式外衣。 《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服饰部分》:“布袍乃儒家常服,迩年鄙为寒酸。贫者必用紬绢色衣,谓之薄华丽。而恶少且从典肆中,觅旧段旧服,翻改新制,与豪华公子列坐,亦一奇也。春元必穿大红履。儒童年少者,必穿浅红道袍。上海生员,冬必服绒道袍,暑必用騌巾绿伞。虽贫如思丹,亦不能免。更多收十斛麦,则羢衣巾盖,益加盛矣。余最贫,最上俭朴,年来亦强服色衣,乃知习俗移人,贤者不免。” (7)直裰
直裰是从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服饰。据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掇。”两宋时期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少数文人也有穿着)。而到了明朝时期,直裰的款式发生变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 直裰的特征: 1、两宋时期的直裰是斜襟大袖,四周镶黑边。元明时期的直裰只有领子有边缘,其余部分没有,部分明制直裰有护领。 2、衣长过膝,明制有具体规定. 3、交领长衣,不必加摆。(加内摆叫道袍,加外摆叫直身) 4、两宋时期的直裰不开衩,元明时期两侧开衩。(道袍打褶子,直裰不 用打褶子) 5、是后背有一条直通到底的中缝,前襟上也有一条中缝(这是基本裁剪规则) 6、系扎的腰带络穗、丝绦 7、袖子的形状:宋直袖,明琵琶袖,也有直袖,方袖。一般收祛,也有不收的。 8、明朝中后期领子一边直一边斜,其他时候两边皆斜。一般来说,不对称交领用於宽领。 9、只有男士穿 (8)直身
直身是明代的一种重要服饰,与道袍,直裰一样是明代士人所穿着的重要服饰。直身的特点是两侧有摆,且摆在外部。 直身与道袍,直裰的区别:直身有摆,且摆在外部。道袍有摆,且摆在内部。直裰两侧开裾,且无摆。
Ⅱ、首服:
首服,亦称元服。元本指头。黄帝垂裳制天下的时候就发明了冠,“峨冠博带”自此便成了华夏衣冠的代称。汉民族的成人礼——男子冠礼,女子笄礼,足见首服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可谓:顶天立地,从头开始。作为衣冠上国,向来讲究衣冠不分家。冠巾对应着身份地位,二十弱冠后,士人冠而庶人巾。衣冠齐整才是完整的仪容,古人重之。 不过,冠巾文化几乎是男子的特权。在男尊女卑的几千年中,女子除了命妇的凤冠、翟冠外,便是女道士束发戴冠,称为女冠子。很多年后,在历史已经屏弃了性别局限的时代,我们开始汉服复兴,倒没有必要为此耿耿于怀,反而应该欣喜地看到:首服文化也弥补了男式汉服相对样式单调的缺憾。 男子首服大致可分为冠冕类和巾帽类。 冠最流行的时期在先秦两汉,相对巾的普及早一些。冠历来是士人之上的特权,是身份和职别的标识,也象征着士人的尊严。当冠而不冠即是“非礼”。《左传 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弟子子路至死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庶民或“卑贱执事者”却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巾最早不过是随便裹发的一块布,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最初,上层士大夫不过燕居时偶尔戴巾,后逐渐通用,到汉末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为雅尚。因为巾与平民关系密切,故天生带着一丝闲适,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发展,自唐代由幅巾衍生出了幞头后,巾帽文化愈加兴旺,到宋明则达到顶峰。所以,于汉唐时向前来留学的日本,巾帽文化鲜有流传,相反,于明代师习华夏的朝鲜,巾帽则大行其道,发展成为现代韩服中重要的元素。 冠冕类一般适用正式庄重的场合,配相应的礼服或公服。冠起着官阶职别的区分作用,名称常来源于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巾帽则搭配常服(当然,不能排除幞头类与公服的搭配,九品官服常作为庶人的婚服),多与时尚关系密切,往往一种巾帽会蕴含着一段逸事佳话,如,东坡巾、程子巾,大众津津乐道的同时亦效尤纷纷。 在戴法上,冠冕类和后来的巾帽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固定头发,一般需要通过笄直接固定在发髻上,另外还要在下巴处结璎,这样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类的戴法则随意多了,一块或软或硬的布、纱,通过各种不同的包扎或折叠方式,缚罩在头上就是了。 1.冠冕类 冠必先以纚韬发。首先束髻,用纚(Xǐ)把头发包住,然后加冠、笄(jī)或簪。纚是一块整幅的缁帛(古布六尺长,二尺二寸宽)。 专以固定头发的是发笄,固定冠冕的则叫衡笄。为了增加冠的牢固性,只固定发髻还是不够的,另外在冠圈两旁还有丝绳,可以在颔下打结,这两根丝绳叫缨。正因为缨关系着冠的固定与否,所以子路的缨被砍断后,他为了不“免冠”才“结缨而死”。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颔下,称为緌(wéi),也是一种装饰。系冠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即用丝绳兜住下巴,丝绳的两头系在冠上,这根丝绳叫做纺(hóng)。 簪与缨既然为戴冠所不可少,常用以指代冠和戴冠之人(士大夫):如杜甫诗:“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朱敦儒《相见欢》:“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陶潜《和郭主簿(其一)》:“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鲍照《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族。” 以下便是冠冕的种类及简要释名: (1)頍、頍冠:頍即额带。首服的最简单形式,就是以布或革条箍于发际,《诗·小雅·頍弁》云:“有頍者弁,实维在首。”頍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很流行了,有说它是后世冠巾的始祖。頍是额箍,通常缺顶,但龙山时期、商代玉人的“頍”就往往制成扁平冠饰,有的还在结处缀以玉石等饰物,称为頍冠。 頍冠在商代大概很流行。 (2)缁布冠:顾名思义,以黑色布为之。是很早的一种冠,商代人形玉雕有一种布质帽冠,齐齐罩覆额头发际及后脑,冠顶四周有缀物固冠。应该就是缁布冠的较早形态。《礼记·郊特牲》云:“太古冠布,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云:“缁布冠缺项青组”,郑玄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缁布冠无笄者,著頍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项中有?亦由固頍为之耳。” 按周制冠礼,初加为缁布冠(而后为皮弁和爵弁)。
皮弁 (3)委貌冠:亦称玄冠。玄冠,以玄色帛为冠衣,《仪礼·士冠礼》谓夏称“毋追”,殷称“章甫”,周称“委貌”。 委貌冠后发展为诸侯朝服之冠,委,即安定,貌,即正容,委貌即礼仪之道。根据《庶物异名疏》云:上小下大,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无笄有缨,形如覆杯,皂色绢为之。
(4)皮弁:以皮革为冠衣,冠上当有饰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杜注:“弁以鹿子皮为之。” 文献说的皮弁冠,前高后卑,与用皂绢所制的委貌冠形制接近。 (5)爵弁:郑注《士冠礼》云:“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头。”《白虎通 冠绋篇》则谓“其色如爵。”汉代何休解诂云:“所谓皮弁,爵弁也。皮弁武冠,爵弁文冠;夏曰收,殷曰冔,周曰弁,加旒曰冕。”
(6)小冠:(也称束髻冠)束在头顶的小冠,多为皮制,形如手状,正束在发髻上,用簪贯其髻上,用緌系在项上,武官壮士则多饰缨于顶上,称为垂冠,初为燕居时戴,后通用于朝礼宾客,文官,学士常戴用。 (7)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 (8)獬豸冠:可能即以其形类似獬角而得名。獬豸(xie4 zhi4),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似羊非羊,似鹿非鹿,汉杨孚《异物志》对其释名:“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也称法冠,秦汉前执法官常用。 (9)鹖冠:又称武冠。鹖冠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作为武官的冠帽,冠顶插饰鹖毛以示英勇。鹖(he2),属鸱鸟类,性勇好斗,至死不却。(《汉宫仪》记有“虎贲冠(鹖冠)插两鹖尾”《禽经》记有“鹖冠武士服之,象其勇”。)常为武将所戴。 (10)却敌冠:卫士所戴。前高一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制如进贤冠(进贤冠 下详)。 (11)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马殿门卫所戴。此冠取义鸿门宴时,樊哙闻项羽欲杀刘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于头上,闯入军门立于刘邦身旁以保护刘邦,后创制此种冠式以名之,赐殿门卫士所戴。 (12)进贤冠:进贤冠是重要的冠式,在汉代已颇流行,魏晋南北朝继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到明朝演变为梁冠。进贤冠多为在朝文吏所戴,冠上有梁为记,以梁的多少来分等级爵位。古礼制的进贤冠,前高7寸,后高3寸,长8寸。这里的长是指帽梁的长,与前高7寸,后高3寸的帽缘相接,就成为前高后低的斜势,形成前方突出一个锐角的斜俎形,称为“展筒”。展筒的两侧和中间是透空的。
(13)梁冠:在朝文官所戴,来源于进贤冠。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为历代在朝文官所好戴。梁冠其形方,前低后高,后倾,有围片,前开后合,冠形按《三才图会》复制。 (14)通天冠(高山冠):通天冠是唐以后级位最高的冠帽,其形状与汉画中的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进贤冠是前壁与帽梁接合,构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顶端更高出一截,显得巍峨突出。学术界认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这块前壁就是金博山,《隋书·礼仪志》称它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唐代的通天冠,帽身饰有等距离的直线纹,就是通天冠的梁数。《旧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泾《大唐郊祀录》卷三说十二首是天的大数,大概是应在12个月份的数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24梁,这大概是晚唐时的制度。拿唐代的通天冠与汉代的通天冠相比,则汉时古朴简陋,而唐代则变成十分华丽了。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与宋明一脉相承。
(15)远游冠:多为王公所戴,有展筒(即冠前的横围片),冠上一般饰有三梁,有时也衬黑介帻或青緌以做装饰。远游冠其形方,后倾,外有围边,开前合后,据《晋书》云:“前无山,有展筒于冠前”。 (16)貂蝉冠:(也称笼冠)为三公亲王所戴,官居一品也有戴用,其形正方,左右用细藤织成二片,形如蝉翼,并涂有金银为饰,冠上缀金,并附蝉为饰(以示高洁),冠顶插有貂尾,这是一种高贵的冠式。貂蝉冠也有以七梁冠、八梁冠加笼巾(笼巾即以细藤织两翼覆其冠)加上金珰貂蝉与貂尾,据〈宛委余篇〉云:“金取其刚,蝉居高饮清,貂内竞悍而外柔。”取其义而命名。 (17)建华冠:明堂乐乐舞人祀天地五郊所戴。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形似缕鹿,下轮大,上轮小,好像汉代盛丝的缕簏。又名鹬冠,可能以鹬羽为饰。
(18)冕:《说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统纩。”延,又写作綎,是一块长方形的板。邃的意思是深远,这里指其长形,延覆在头上。旒(liú),是延的前沿挂着的一串串小圆玉。纩(kuàng)是系在冠圈上悬在耳孔外的玉石充耳,通常叫做瑱(tiàn)。紞(dǎn)是垂在延的两侧用以悬纩的彩绦。旒、紞、纩都是冕的部件。《汉书·礼仪典》记有:“冕,帝冠,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裹里,元表(元即黑),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其绶朱色为组缨”。 冕是天子、诸侯、大夫祭典大礼时的首服。最初,诸侯王以上冕上有旒。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不能超过十二,有九、七、五之分。后来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称。
2.巾帻类
上文提到,頍是冠巾的始祖。巾帻,似亦由“頍”演衍而来。《仪礼•士冠礼》郑注:“未冠笄者著卷帻,頍象之所生也。”頍与巾帻的区别,頍为额箍,而巾帻是以巾裹摞头上,可做成各种帽式。《急就篇》云:“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头也。”《方言》云:“复结谓之帻巾。” 巾帽文化的风行始于唐代。唐代流行软巾,故后世称软巾也作唐巾。自此,巾开始向着两个方向发展、开花:一个发展方向是巾类。从幅巾开始,裹法就随意,更容易展示审美特征。巾料或软或硬,不同的折叠方式,款式变化甚多,为大众各阶层所好,同时引领着时尚潮流,纵观宋明的古籍画像,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另一个方向是幞头类。唐巾有四脚,两脚结在脑后,余下两脚结在顶上或使其自然垂下,这种巾式称为软裹,后来为使其定型与美观,内衬桐木,或以藤草织成,外覆纱并以漆漆之,为硬裹巾。在此基础上后来发展了幞头制(官帽制),逐渐称为官员的正装首服,奠定了宋明以后的官服制度。 以下便是巾帻的种类及简要释名: 巾帻:风雅文士、燕居达人、武将壮士,逸老野叟,皆好束巾或帻,或覆帻戴冠。巾、帻有软裹、硬裹之分,软裹只是用巾裹发,外型不稳定;硬裹则以藤制,外罩布并涂漆,也有以桐木衬之,再裹巾或帻,使其外型固定美观。 帻的作用是戴冠前衬发的,可类比于外服里的衬衣。在巾没有独立衍生成一种首服艺术前,巾帻一般不分家。 明代一般人常用的巾幅名目较多,有些是唐、宋传留下来的,有些是辽、金、元游牧民族流传到中原、保留到明代的,还有一些是明代新创的。例如儒巾、软巾、诸葛巾、东坡巾、山谷巾,都是传统的巾式。老人巾,是明初始兴的巾样,明太祖用手将顶部按之使之前仰后俯,就依样改制之,惟老年人所戴,故称老年巾。将巾、结巾,都是用尺帛裹头,又缀片帛于后,其末端下垂,俗称扎巾。此外还有两仪巾,后垂飞叶两片。万字巾,上阔下狭形如万字。凿子巾,即唐巾去掉带子。凌云巾,因形状诡异被禁用……
(1)黑介帻:常套束在进贤冠之下,文官常戴用。其色黑,两旁垂有长耳,据《晋书》记载:“汉时冠进贤者,宜长耳介帻也。” (2)平上帻:多为武官戴用,据《唐车服志》云:“武官卫官公事之服也。”又据《晋书》云:“短耳,即今平上帻也,武官服之。”武官的帻多为红色,亦名“赤帻”。 (3)缁撮:顾名思义,即黑色小巾,也称束髻小巾。 缁撮束结在头顶的发髻上,两脚自然地后垂。在商、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两代多为文人辩士所好戴,至唐代以后各代多为官吏在家“宴居”时所用,历代皆沿用,武将壮士也好戴用。软裹巾。 (4)逍遥巾:也称荷叶巾,宋代庶人的一种巾子,类似于小包巾,只是有两脚垂于后背,取飘然之意,称为逍遥巾。
(5)幅巾:即用整幅的巾,从额往后包发,并将巾系紧,余幅使其自然垂后,垂长一般至肩,也有垂长至背,用葛布制成,称为“葛巾”,多为布衣庶人戴用;用细绢制成,则称 “缣巾”,为王公雅士戴用。软裹巾。朱子幅巾为朱熹所倡,可配朱子深衣或道袍。 (6)结巾:用巾裹头,将其两脚系结在头顶之前,呈同心结状,将余下的两脚覆在髻上,并翻卷于脑后,使其自然垂下,常为武士衙卫常戴用。软裹巾。
(7)雷巾:用巾裹头,巾顶高起而呈平头,巾前常饰有片锦,余下两脚系结在脑后,并使其自然垂下,为武将壮士常戴,雷巾多为红色,亦称红头。软裹巾。
(8)浩然巾:软巾。典故自然来自于唐诗人孟浩然头戴此巾,于风雪中骑驴过灞桥踏雪寻梅这一佳话。浩然巾类似于风帽,严实地遮挡了后脑和部分脸部。《镜花缘》第二五回写双面国人,都带着浩然巾,“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令人不觉可爱可亲”,而唐敖揭起脑后的巾,只见“浩然巾内久已藏着一张坏脸”,读来不由噤若寒蝉……故浩然巾是雪巾,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六中有雪巾的记载:“以玄色紵丝为之,以天鹅皮为里,凡雪天严寒皆用之以护脑。”
(9)方巾:四方平直,方巾是源自角巾,明郎瑛《七修类稿》说,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浙江山阴著名诗人杨维祯,杨戴着方顶大巾去谒见,太祖问他戴的是什么巾,他答道叫四方平定巾,太祖闻之大喜。四方平定巾,亦称方巾。
(10)飘巾:后有长而细的飘带,故名飘巾。
(11)儒巾:四方平直,巾式较高,并有两带垂于脑后,飘垂为饰,一般为儒生所好戴,明代更为盛行。
(12)万字巾:制式为上宽下窄,形如“万”字。
(13)仪巾:和方巾类似,不同的是前面一中线 左右两边呈斜坡状,有的后面配有短飘带。
(14)庄子巾:硬裹巾。又名南华巾
(15)纯阳巾:硬裹巾。上高下低,顶部用帛叠成一寸宽的硬褶,叠好后斜覆于前,像一排竹简垂之于后,并有二脚系结于脑后,使其自然垂下,传为吕洞宾所创,即命为纯阳巾。这种巾子也可按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的名,称之为乐天巾。
(16)纶巾:硬裹巾。中部有卷褶,多为文官、谋士、雅士所好,孔明“羽扇纶巾”的形象实在深入人心,故纶巾亦名诸葛巾。
(17)东坡巾:硬裹巾。以藤为里,以锦为表,用漆漆之。或以较硬的薄纱制作。两侧为巾檐,前开后合,后垂有布帛,为雅士逸隐所好,宋代词人苏轼常戴此巾,亦名为东坡巾。
参照渤海琴高先生更详细的解说:东坡巾的形式是“墙外有墙”,外墙较内墙为低。内墙外墙各为一大片,然后按上大下小折成四面,其中内墙折好后边缘缝合在前,外墙较内墙为短(横向),两头边缘处正好在眼眉上, 再将内墙、外墙底部缝合在一起。内墙上缝合相同布料的顶。在后部的内墙外(外墙里)两侧再缝合两条飘带(质地和整体不同,要用轻布料),长短要翻过外墙后再垂到东坡巾的底部左右为好。
(18)折上巾:又名翼善冠。乌纱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后名“翼善冠”。与唐代相较,明代“翼善冠”要简化得多,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唯一实物,是万历帝朱翊钧的金制翼善冠。全冠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上面镶嵌着两条金龙戏珠。
(19)网巾:网巾编结如渔网,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多以黑色细绳、马尾、棕丝编织而成。戴网巾,除约发外,又是男子成年的一个标志,一般衬在冠帽内,也可以单独使用,露在外面。
Ⅲ、足衣: 1.鞋 古代的鞋有屦(jù)、履、屩(juē)、屐(jī)、鞮(dī)等名称,其间有异有同。下面分别介绍。 (1)屦,先秦时期的鞋,用皮、丝、麻、草等材料制成。一般百姓只能穿草屦。古时,草屦亦为丧服及罪人的刑服。《说文》:“履也。一日鞮也。”段玉裁引晋蔡谟曰:“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名屦。《左传》‘踊贵屦贱’,不言‘履贱’;<札记)‘户外有二屦’,不言‘二履’;贾谊曰‘冠虽敝,不以苴屦’,亦不言‘苴履’。《诗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屦、舄者一物之别名,履者足践之通称。”他还对古代的用字作了统计:“《易》、《诗》、三《礼》、《春秋传》、《孟子》皆言屦,不言履;周末诸子、汉人书乃言履。《诗》、《易》凡三‘履’,皆谓践也。然则履本训践,后以为屦名,古今语异耳。许[慎]以今释古,故云古之屦即今之履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也说:“古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日鞵(鞋)。” 至于《说文》所说“鞮也”一义,则是皮革所制之屦(见《说文·革部》)。古代的屦分别用草、麻、皮制成,在称呼上比较混乱。例如《左传·僖公四年》:“申侯(郑大夫)见[齐侯]曰: ‘师老矣(指长久在外已疲劳)。若出于东方而遇敌,惧不可用也;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扉屦,其可也’。”杜注:“扉,草屦。”孔疏引《方言》:“丝作之曰履,麻作之曰扉,粗者谓之屦。”今本《方言》作“麻作之者曰不借。”《方言》又说:“徐兖之郊谓之扉,自关而西谓之屦。”《玉篇》:“麻作谓之屦也。”这样,扉到底是草制、麻制还是粗屦?莫衷一是。大约屦、扉、不借等由于有方言分歧这个因素在,具体所指并不很固定,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古代说“草屦”,自然是草鞋。白居易《香山寺石楼潭夜浴》:“绡巾薄露顶,草屦轻束足。”《宋史·吕祖俭传》:“在谪所,读书穷理,卖药以自给,每出,必草屦徒步,为逾岭之备。”“菲屦”也是草鞋。《汉书·刑法志》:“所谓‘象刑惟明’者,言象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屦赭衣(赭色之衣,囚犯所服)者哉!”颜注:“菲,草履也。”“菅(jiān)屦”也是草鞋。《左传·襄公十七年》: “齐晏桓子(晏婴之父)卒,晏婴粗衰(cuī)斩,苴絰(dié)带,菅屦(按:这都是丧服)。”杜注:“菅屦,草屦。”“葛屦”,是用葛藤加工成的纤维编的鞋,介乎草、麻之间。比一般的草鞋要高级些。《诗经·小雅·大东》:“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葛屦为天暖时所服(《仪礼·士冠礼》:“屦,夏用葛……冬皮屦可也。”)。《大东》是“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国名)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诗》小序),结霜的天气还穿着夏天的葛屦走路,正是困窭的表现。古书上常以草鞋为罪人之服或丧服,其实贫苦人常年所穿的都是草鞋,甚至有人以编织草鞋为生。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其(指许行)徒数十人皆衣褐,捆(等于说砸,织草鞋的一道工序)屦织席以为食。”许行虽是学者,但过的却是贫民的生活。《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受过刖刑者的鞋)贵。”这是说齐国的刑重,受刖刑的人多,但也可见当时织屦贩屦已经成为一种职业。至于《礼记·少仪)所说“君子不履丝屦,马不常秣(喂粮食)”,则是官样文章,没有谁认真照办过。<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上等)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以珠饰履,这决不会是草鞋。《札记·檀弓上》:“有子(孔子弟子)盖既祥(丧祭名)而丝屦、组(丝绳)缨。”那么,连孔门也有穿丝鞋的了。历代穿丝鞋的当然都是有钱的人,君王甚至有专门机构供应丝鞋。《老学庵笔记》卷二曾记载南宋的情况:“禁中旧有丝鞋局,专挑供御丝鞋,不知其数。尝见蜀将吴珙被赐数百裲(双),皆经奉御者。寿皇即位,惟临朝服丝鞋,退即以罗鞋易之,遂废此局。”与丝鞋相比,革履便是较粗笨低劣的了。所以《汉书·贡禹传》载,贡禹称赞汉文帝俭朴时说:“汉文皇帝衣绨履革,器亡(无)琱文、金银之饰。” 屦,在战国之后确实通称为履了。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晋文公与楚战,至黄凤之陵,履系(带儿)解,因自结之。”《晏子春秋·内篇谏下》:“[齐]景公为履,黄金之綦(详下),饰以组,连以珠……”韩非已是战国末期的人,《晏子春秋》成书当在汉初,所以都称履。至于上文所引《史记·春申君列传》则更为明显:司马迁是用汉代的语言叙述先秦的事情,自然更要说履。又如《孔雀东南飞》:‘‘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白居易《杨柳枝》:“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杜荀鹤《吴县》: “草履随船卖,绫梭隔岸鸣”——都以说“履”为常了。 草鞋又称躧(xī),字又作踪、屣。《史记·苏秦列传》:“夫实得利,尊得所愿,燕赵弃齐如脱躧矣。”脱掉草鞋是很方便的,所以古人常以“脱躧”表示事之轻易。《淮南子·主术训》:“尧举天下而传之舜,犹却行而脱躧也。”高诱注:“言其易也。”草鞋又是贱物,所以脱躧、弃躧又表示视之如粪土。《汉书·郊祀志》:“于是天子(指汉武帝)曰:‘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 ”颜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无所顾也。”《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踪也。”赵岐注:“踪,草履……敝喻不惜。”躧当动词使用时,有一个很特殊的含义:趿拉着鞋,即如现在穿拖鞋。《汉书·隽不疑传》:“[暴]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颜,衣冠甚伟,胜之躧履起迎。”颜注:“履不著跟曰躧。躧谓纳履未正,曳之而行,言其遽也。”司马相如《长门赋》:“舒息悒而增欷(哀叹)兮,躧履起而彷徨。”李善注:“踪,足指挂履也。”
(2)舄(xì,戏)是在底子下面再加一层木底。 (很像现在在底子上加掌)的鞋。这是先秦的名称,到汉代时这种两层底儿的鞋改称为屦了。郑玄《周礼·屦人》注:“复下(两层底)曰舄,褝(单层)下曰屦。古人言屦以通于复,今世(汉代)言屦以通于褝,俗易(改变)语反与?”崔豹《古今注》:“舄,以木置屦下,干腊(xī,西。在这里也是干的意思)不畏泥湿也。”这样看来,舄的作用很像现在的胶底鞋或雨鞋。《方言》:“自关而西……中有木者谓之复舄。”这说明周秦的旧名在汉代还流行在关西的俗语中。《诗经·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这是说诸侯们来行会同之礼,佩朱芾、穿朱黄色的舄,按其尊卑列位。《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公孙指周成王,这是形容他长得高大美好,服饰很盛。)毛传:“赤舄,人君之盛屦也。”后代常以舄为帝王所服,如《汉书·东方朔传》:“[汉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详后),足履革舄。”颜注:“革,生皮也。不用柔韦,言俭率也。”但同时也逐渐用为一般鞋履的别称,如《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酒器)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开筵交履舄,烂漫倒家酿。杯(杯)行无留停,高柱送清唱。” 蹻(屩)也是草鞋的名称。《史记·平原君列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担簦(长柄笠,类似今天的雨伞,但戴在头上)说赵孝成王。”《汉书·卜式传》: “式既为郎(中郎,汉宫名),布衣草蹻而牧羊。”颜注:“蹻即今草屦也。南方谓之蹻。” 古代叫屦、履,现在叫鞋。鞋字首见于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鞵的异体字。《颜氏家训·治家》:“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白居易《花线毯》:“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鞵随步没。”《上阳人》: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3)屐,现在日本人民生活中仍保存的木屐,原是我国古代的木履。颜师古《急就篇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南北朝时士族大夫好屐,不但以为常服,而且亲自动手制作,以至成癖。《晋书·阮孚传》:“初,祖约性好财,孚性好屐。同是累(人生的拖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财物,客至,屏当(遮挡)不尽,以身蔽之。有诣阮,正见自腊屐(往屐上涂腊),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双)屐。’于是胜负始分。”(《世说新语·雅量》略同。) 《南史·谢灵运传》:“[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屐叫谢公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古代屦履上除今所谓鞋帮、鞋底外,其部件还有綦(qí)、絇(qú)、繶(yì)、纯。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为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絇。”綦是鞋带儿。絇是鞋头上的装饰,有孔,可以穿系鞋带。(仪礼·士丧礼):“乃屦,綦结于跗(fū,脚背),连绚。”繶是鞋牙(即今鞋帮)与鞋底相接处的缝里装饰的绦子。沿着鞋口的装饰与衣边的镶饰是同类的东西,因此也叫纯。《仪礼·士冠礼》:“屦,夏用葛,玄端(一种黑色的礼服),黑屦,青絇、繶、纯。”《汉书·外戚传》:“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颜注:“綦,履下饰也。言视殿上之地,则想君履綦之迹也。” (4)靴,古代也有靴子,字原作鞾。《说文新附》:“鞾,鞮属。”据《释名》(《太平御览》引)说鞾本是胡(北方少数民族)名,赵武灵王始服之。《说文》:“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依段玉裁本)
2.袜 古代的袜子,是用布帛、熟皮做的。字作韤、韈。《说文》:“韤,足衣也。”《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卫侯……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韤而登席。公怒,[褚师]辞曰:‘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嗀(huò,获。呕吐)之,是以不敢。”’按照古代礼节,臣见君,需解袜然后登席,褚师穿着袜子登席,卫侯以为对自己不敬,所以“怒”。穿袜子时要用带子系上。《史记·张释之列传》:“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韤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韤!”释之跪而结之。”富贵人家可以穿丝绸袜。张衡《南都赋》:“修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 (蹑蹀niè dié,聂蝶,小步的样子。容与:缓慢的样子。)贫者则无法着袜。杜甫《北征》:“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爷(父亲)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Ⅳ、配饰: 1.腰带 中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叫“衿”。《说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钮,非古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所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同,但作用并不一样。 由于腰带具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对它十分重视,不论穿著官服、便服,腰间都要束上一带。天长日久,腰带便成了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饰物,尤其在礼见时,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刘琎传》:“(琎)方轨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琎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后应。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其立操如此。”连兄弟之间夜里见面说几句话,都必须整衣束带,否则就觉得有失礼貌。古人对礼节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君臣之间更是如此。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见帝而立,却不肯进去。太宗立即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束带的缘故,于是令左右取来袍带,匆匆束之。陶谷见皇帝束上了腰带,这才进去。在当时看来,皇帝召见侍臣而不束腰带,同样是失礼的行为,所以不能与他行君臣之礼。 古代腰带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复杂。但总的来看,可分成两类,一类以皮革为之,古称“鞶革”,或称“鞶带”。一类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也有将这两种腰带统称为大带的。在秦汉以前,革带主要用于男子,妇女一般多系丝带。《说文·革部》:“男子带鞶,妇人带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男子除了用皮带外,也可系扎各种丝带。如《诗经·曹风·鳲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玄注云:“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 据先秦文献记载,当时的丝带形制比较复杂,颜色、装饰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级差别十分显著。如《礼记·玉藻》所记:“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又:“大夫大带四寸。……天子素带,朱里,终辟。”郑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广四寸;士以练,广二寸。”甚至对带子系结后下垂部分的长短尺寸,都有严格的制度:“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所谓“绅”,就是指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论语•卫灵公》记:“子张书诸绅。”宋邢昺注:“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因为绅是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所以可提起来记事。当然,这是应急的做法。在一般情况下,官吏记事,是用一种手版,名“笏”,不用时就将它插在腰间,后来干脆就把垂绅插笏的仕宦称之为搢绅。搢就是插的意思。《晋书·舆服志》:“其有事则搢之于腰带,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以后还引申出乡绅、绅士等名词,专指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意思说他们具备了搢绅的资格。 至于妇女,虽然用不着搢笏,但腰带系结以后,也有一部分垂下,这种下垂部分的名称,在叫法上与男带有些不同。明杨慎《丹铅续录》记:“古者妇人长带,结者名曰绸缪。垂者名曰襳缡。结而可解曰纽;结而不可解曰缔。”什么叫“可解”,什么叫“不可解”呢?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分别指活结和死结。凡是打成环状的活结,古时称“纽”,而扣紧的死结则称为“缔”。《说文·系部》:“缔,结可解也。”又“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关于腰带的系束部位,古时也有明确规定。如《礼记·深衣》记:“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孔颖达注释说:“当无骨者,带若当骨则缓急难中,故当无骨之处。此深衣带于朝祭服之带也。朝祭之带,则近上”。故《玉藻》云:“三分带下,绅居二焉。是自带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见腰带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据各种服装的不同形制而决定的。我们从战国以至西汉时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绕襟深衣的妇女,腰带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开。这种衣带的高度,就是视衣襟的高度而定的。革带的系法与此不同,在革带顶端的交接之处,一般都缀有一个固定的装置,用时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丝带那样互相系结。缀在带首的固定装置,大体上也有两种形制,一种作成钩状,称为“钩”,也称“带钩”;另一种作成环状,称“鐍”,或称“带鐍”。 带钩一物在中国的出现,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带钩实物出土。文献资料中也常常提到带钩的名称。如《管子·小匡》:“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史记·齐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带钩”等等。 制作带钩的原料,大多采用金属,如金、银、铜、铁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为数不多。带钩的造型,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也有许多明显变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兽形,有的做成鸟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龙形,另外还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不可尽述。带钩的制作工艺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镂,有的用错,不一而足。正如《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
带钩 带鐍的出现比带钩要晚。目前所见的带鐍实物,都是战国以后的产物。所谓带鐍,指的是一种环形带扣,其形或方或圆,考究者附有扣针,用时将皮带伸入扣内,然后插入扣针即可。由于它结扎起来比带钩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欢迎。三国以后,革带用鐍者逐渐增多,而用钩者却日见减少,最后完全取代了带钩。后世流行的钩洛带、蹀躞带以至金带、玉带等,都用带鐍,而不用带钩,带钩的使命遂告结束。 带鐍虽然是革带上的一种装置,但有时也可用于丝带。这种丝带与丝绦不同,它是以丝织物织成的一种宽阔的腰带。史籍中常见有绲带、织成带等名称,就是指这种腰带。如《述异记》称:“祖欣见形诣僧荣沈床上有一织成宝饰络带。”《东观汉记》:“郑(邓)遵破匈奴,于是上赐金刚鲜卑绲带一具。”在这种绲带及织成带的首部,就缀有一个金属带鐍。《后汉书·舆服志》记命妇服饰:“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以采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黄金辟邪,首为带鐍,饰以白珠。”由此可见,这种饰有带鐍的腰带,不仅可以用于男子,同时也可用于妇女。
2.披帛 披帛,中国古代妇女服饰。隋代壁画中已有披帛,唐代广泛流行。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披帛分两种: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另一种长度可达两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 随着佛教东传,南北朝时期佛教题材的壁画中,已经出现了身披披帛的女供养人。唐代开元以后,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披帛开始出现在每一个追逐时世装的女性肩上。这样说来,一条条披帛,竟然也是国际化的成果了。自信开放的大唐女性们奉行服饰上的华丽精巧。“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花花草草们也可以一亲芳泽。《旧唐书?舆服志》里这么说:“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唐玄宗就曾颁下诏令:宫中二十七世妇和宝林、御女、良人在随侍和参加后宫宴会时,都须身披绣有图案的披帛。而宫女们在端午节时,也要披较为华丽的披帛,称为奉圣巾或续寿巾。 美丽的大唐女子,站立时披帛自然下垂如潭水静谧,走动时飘逸舒展如风拂杨柳,动静相得益彰。这种附加的服饰,延伸了身体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仅仅就是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然而这不是魏晋时候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美感。高髻、披帛、半臂、袒领服,少有地线条感和人体美相结合,它所依赖的不是传统的伦理规范,也不是公众社会对女性的戒备心理,那是在偶然性的因素之下,女人们短暂地焕发了审美想像力的产物。披帛这种“时装”,借鉴了当时风行的西域舞伎的舞衣。唐代的女子们从舞台服装中汲取灵感,而日常穿着也可以升华为表演服装。在后来的京戏《天女散花》里,梅兰芳舞动长长的飘带,那一定也是对披帛象征性地极端发挥。 唐代妇女为使自己的服装更富有艺术魅力,她们在外出行走时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风暖背。在室内或宫中花园里披上比披子更长的带子——“披帛”。 绕肩拽地,似仙女下凡。到了宋代,女子“披帛”日盛,从皇家贵妇的“霞披”到平民女子的“直披”。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服饰逐渐消失。不过类似“帔子”的长、方围巾以其实用功能仍在现代社会中流行开来。而“披帛”,人们只能从敦煌飞天画壁、出土陶俑、影视歌舞的古典剧目或汉族传统婚礼中偶尔领略,欣赏其长虹绚霞般飘逸、浪漫、飞扬的神采了。 3.首饰与发型
4.宫绦 宫绦是一种系在腰间的悬挂饰物,一般配以汉服。中间用绳子,两端系有玉佩,金饰,骨雕,中国结等重物,尾端有流苏。
5.玉佩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经通义》说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所以《诗经》里有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这就是“结缡”,它后来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清闻人倓《古诗笺》中把“美玉缀罗缨”解释为“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心意昭昭。 中国宋代是一个手工业和工商业空前发展兴盛的时代,国富民强,文化发达。民间用玉也较前朝为盛,大量出现各种玉佩饰,玉用器。两宋玉器承袭两宋画风,通常画面构图复杂,多层次,形神兼备,有浓厚绘画趣味,文人情趣甚浓。佩饰分为玉束带、玉佩,用具有玉辂,玉磬,礼器有玉圭、玉册等等。内廷专设有玉作,玉料由西域诸国进贡。 明清是另一个玉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时民间盛行佩带各种玉佩饰。有钱的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挂件,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会带个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所用玉料大多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其中特别以产于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也同样价值不菲。翡翠也是在清早期流入中国的。但由于翡翠石料一般较为细小,所以多用来做介面,耳环等小件器。我们现今看到的大部分玉佩饰都是明清两代的产物。
Ⅴ、中衣
中衣又称里衣,是汉服的衬衣,起搭配和衬托作用。也称中单,是穿汉服必备的基本衣物,着礼服时里面一定要加中衣,如同西装中的衬衫。普通的常服也最好配合中衣穿。穿着时,衣身及领子比外衣更贴体,领缘比外衣稍高。 面料:纯棉、棉麻、雪纺、单色缎。 色彩:基本为白色,酷一点可选用黑色。男孩在穿圆领衫时,最好还是穿白色的中衣。女孩子搭配襦裙可选择有色面料(如翠绿色、嫩黄色、桃红色、紫灰色等等);礼服用中衣可选用大红色。 狭隘的中衣指上衣的中衣,广义的中衣包括窄袖中衣、广袖中衣、中裤、中裙、中单 1.窄袖中衣
特点:窄袖,交领,白色居多。搭配常服! 2.广袖中衣 特点:广袖,交领,白色居多。搭配礼服! 3.中裤
4.中裙
5.中单 (1)内衣+中衣+外衣=汉服的正式着装。 (2)中衣不可以外穿,可作为居家服和睡衣。 (3)中衣为白色,也可用其他淡色。
Ⅵ、礼服与常服 现代汉服已经没有了阶级的区别,只有具体功能之别。汉服有一个严密而完整的服装系统,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祭祀、庆典、社交、出行和居家等需求。
1.礼服
礼服是汉服体系里非常重要的部分,通常来说,礼服的礼仪性高出了实用性。礼服侧重塑造庄重、有秩序的形象,因此历代的礼服都相对较为“保守”,不易受流行的影响,发展相对稳定,是经典型的汉服。对于现代而言,礼服主要用于祭祀、
婚嫁等重要场合,如果穿着礼服走街串巷就是不得体的,同时穿着礼服还应注意举止文雅,衣冠整洁,并且最好是成套穿用。
2.正式服装 正式服装的规格低于礼服,所以使用场合以及搭配方式都没有礼服那样要求严格。正式服装的发型、妆容搭配不必和历史一致,但同样需注意整体风格的和谐统一。正式服装主要用于庆典、迎谒、节日、宴饮等场合。正式的服装顾名思义,带有其正式性,因此对人的行为活动会产生一定的限制。 3.便装
便装通常衣袍较为窄小,舒适且便于运动,一般由裙、袴、襦、衫构成。便装的搭配更为灵活多变,以便利为主,便装通常采用舒适且较为朴素的面料制作,适用于居家、出行、传统武术练习及演出等方面。 4.汉元素时装
所谓汉元素时装,是指在西式服装的结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汉服的元素,这可以包括某个服装细节、纹饰,甚至是一种审美情调。因为这类服装的本质还是西式服装,并不是传统服装,自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服了。但是这种多元路线的探索又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有着很大的潜在价值。
(三)辨析 1.汉服与影楼装、游戏装等的区别
新人们初接触汉服时,总觉得看见什么都像是属于汉服,只要是稍微和交领右衽、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等特征沾边的,都常常会被划拉成了汉服。然而虽然我们强调汉服的特征,汉服款式也虽然很多,但并不代表这些似是而非的衣服都能来山寨一把了。 首先要明白,“汉服”一词的基本概念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平常生活中所穿的传统便服,正式场合所穿的传统礼服。这种传统服装,在任何一个民族中都会有一个“模子”存在,这就是民族服装的感性“印象”。但是一些过于夸张,变形的,不仅古人不会穿上街,在现代人眼中也“胡闹、不严肃”的服饰罢了。 首先需要“打假”的,便是被划拉到汉服系统里的“古风影楼装”。诚然,在汉服运动刚开始时,由于资料、裁缝制作工艺的缺失,许多同袍都以影楼装为汉家衣裳的替代。但是在汉服运动发展到各种款式皆越来越正规、考究的此时,还将影楼装当作汉服,甚至一些商家仍在上架贩卖,名以婚服、袔子裙等,就不应该了吧。 这些影楼装经常打着的标牌是“唐朝”,猛一看似乎也很像唐朝汉服,但是认真追究下来,唐朝女子除了在刚出浴时,是没有大袖衫(明衣式)直接套袔子裙(况且袔子与裙连在一起的做法貌似无出处)的穿法的。在唐朝的正式场合,女子都是交领、对襟的齐胸或齐腰襦裙,再外套大袖衫。宋朝虽然有褙子套抹胸与裙的穿法,但也和这种“影楼装”相差甚远。还希望大家仔细鉴别。 注:明衣是指浴衣
然后还有SD娃娃系、动漫游戏、走秀系的“汉服”,它们都属于汉服的衍生物。娃娃本来就是一个寄托梦幻的产物,为了梦幻,即使打着“中国古装”“中国风”的旗号,也仍是蕾丝花边、透明纱料等层层往上叠加,花哨且制式十分混乱,穿在娃娃身上好看,但如果制成真人衣服,请商家还是标明此乃中国风COSPLAY娃衣,而不是汉服吧。
动漫游戏本来就是天马行空,特别是需要强调主人公或者重要人物时,自然不能让他们穿得和路人一样,所以动漫游戏里设计出来的“汉服”,式样更是离汉服本身越来越远,与传统、生活无关。在动漫游戏发达的日本,也没见人穿着动漫里设计的和服出席正式场合。
而如今的古装影视也越来越向动漫游戏靠拢,虽然不乏一些导演明白“符合历史”四个字,但更多的服装师还是对“设计”十分着迷,其实他们可以转职中国风时装走秀,只是,都请不要说自己设计出来的是汉服,大家也请不要把那些衣服当作“汉服”。
穿汉服,是为了融入生活,而不是脱离实际。再次说明。
2.汉服与韩服、和服的区别
韩服,南韩叫 (韩服),北韩叫 (朝鲜 )是朝鲜族的传统服装。
现时的韩服是在大约三国时代(中国唐代)开始发展,当时的裤子都很短和紧身,而上衣的腰围则非常贴身。三国时代快完结时,唐政府把丝制长袍传到韩国。贵族妇女开始穿着全身裙和阔袖的上襦。而男士就穿着窄身、长至膝盖的上衣和阔身裤,并把裤脚绑在足踝。在高丽时代,韩国曾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达80年。忠烈王其后迎娶成吉思汗的女儿为妻,从此改穿蒙古服饰。在他统治的3年内,所有官员都剃去头发,并要穿着蒙古服。
李氏朝鲜时代,韩国成为明朝的附属国,服饰仿明朝,与明代汉服几乎无异,现代韩服就是源自此。明亡后,韩服逐渐发展出其特有的风格,从最初衣带加在右侧,较细短,到后来移到中间的位置并加粗、加长。女服上衣亦开始缩短。18世纪中叶,流行的特点是露出裙围(裙子的最上部,围绕腰部的部分)、外套紧贴身体,之后逐步缩短贴身。到李氏朝鲜末年,平民女性的上衣甚至短至袒露胸部,在裙子和外套之间,用于遮胸的遮胸布成了必需品。在这一时期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裸露胸部的女性,原因在于她们没有围上遮胸布,有可能是为方便哺乳而设,至日占时代被日本统治者以“有伤风化”为理由取缔。 韩国独立后现代韩服亦基本定型,男装便服以上衣和长裤为基本,女子的便服以上衣和下裙(下裙与背心相连)为主。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它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汉服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发展形成具有独立民族特色的服饰。
日本在东汉就引入了纺织技术,但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使之制度化的,是从奈良时代开始。奈良时代,日本派出学者到中国学习,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 “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的服装,按行业分类。到了九世纪以后的平安时代,由于国风的盛行,日本和服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其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例如“唐衣”和“十二单”,唐衣是礼服的一种,以紫、绯为贵,美丽异常。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层单衣,二十载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圭轻薄透明,多层圭叠起的时候仍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男性的服装主要是“束带”,“直衣”和“狩衣”。 贵族社会的服饰是以绢为主,平民则是以麻为主,不可使用绢。到了镰仓时代,政府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衰退,此时期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服装上也反映出此时期的特征,当时中国正值元朝,元朝大军连续数次侵犯日本,日本人为了便于战争,服装再度恢复朴素,宽袖又变回窄袖。室町时代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而女装则开始朝简单化发展。到了织田信长的安土、桃山时期(十六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讲究不用场所穿着不同服饰,于是出现了参加婚宴、茶会时穿的“访问装”和参加各种庆典、成人礼、宴会、相亲时穿的“留袖装”。
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的时期,其时,男装、女装虽有变化,但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现在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我们现今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续了江户时代的服装特式。 吴服:布匹的意思。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吴国纺织技术和缝制方法流传至日本后十几年逾,通常吴服专指以丝绸为面料的高级和服。而棉布做的和服被称为太物。 汉服与日韩服辨误: 在时间上看,日韩服饰基本定型在17世纪,而汉服却就此中断。就当时而言,经过长时间各自发展三种服饰已差别很大,特别是汉服与和服,所以我们不能说和服、韩服也是汉服之类轻率的话了。 韩服的基本误区在认为现代韩服源自唐代齐胸襦裙,这仅仅是靠外形来判断,忽略了韩服的发展和其基本衣制。前面的介绍已经说明,现代韩服是在明代襦裙的基础上发展的。明亡后,韩服逐渐变化,女裙腰线越来琏高,到现代已经成了短上衣加吊带裙(遮胸布与下裙相连的高腰裙),并且上衣交领在胸前(后来更是呈小V型了)。 和服的误区在于认为吴服是吴地的服装,所以和服源自汉代的直裾袍,这也是仅仅靠外表相似而认定。和服受汉服影响是在唐代(最初也是上衣下裙打扮),独立发展在宋代,且基本摆脱了唐代汉服的影响从上面的穿着方法已经可以看出,现代和服其实类似直领大衫,穿的时候,会将衣摆提起,多余部分收在腰部,内外并无细带固定,领口呈交领状是人手穿出来的,不像汉服剪裁出来。虽然看起来像汉服,但形制完全不同,亦无“交领右衽”之说(并非领口呈‘y状’或‘交领’的就是汉服)。 女式汉服历代以上衣下裙为主,虽然各有特色,但基本形制没有太大改变,因此以朝代论汉服是不妥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