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制
目錄
上衣下裳制[編輯]
上衣下裳制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制,為了表示尊重傳統,後世最高級別的禮服一直是衣裳制;後世男子的服制由於後來出於行動方便的內在緣由逐漸向一體式發展,而不需要太多活動的女子,則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裳制——不知道這樣的思考有沒有道理。
上衣[編輯]
衣裳制的「衣」即上衣,禮服上衣一般是交領大袖,女子服裝的上衣多為襦、衫、襖、半臂,袿衣等。
襦[編輯]
《說文》曰:襦,短衣也。故此,襦的長度最長也一般在膝蓋以上。不過,很多人有一種誤解,有漢服研究者以長短來區別襦、衫、襖等上衣,將襦定義為「短小的上衣」,是有失嚴謹的。實際,襦的「短衣」是與「深衣」相對而言的。深衣長至踝部,襦與之相比,的確是短衣。襦有長短之別。長襦稱褂,僮僕的長襦叫裋(Shù),短襦又叫「腰襦」,可能也叫「小襦」。 《孔雀東南飛》有:「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杜甫《別李義》有:「憶昔初見時,小襦繡芳蓀。」
襦也有單復之分。單層襦近乎衫,復層襦則近襖。襦是庶民的常服,深衣只作為他們的禮服。
衫[編輯]
作為上衣的衫,衣型多樣,有作為內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為外衣的長大的衫。衫,一般是單層。 《說文新附》:「衫,衣也。」《釋名》:「衫,芟也,芟無袖端也。」 袖端(即今舞台上古裝的「水袖」)。馬縞《中華古今注》:「古婦人衣裳相連。始皇元年,詔宮人及近侍官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蓋取便於侍奉。」不過,後代的「衫」的名稱也開始泛了起來。也指長衫。如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青衫已是指官服了。
襖[編輯]
一般是指有襯裏的上衣,如:一面一里兩層的夾襖、裏面之間加絮料的棉襖。襖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隋代的缺胯襖子用作武官制服,並於唐代傳入日本。 宋代出現 「旋襖」,衣制有些像今天的短大衣,齊膝、對襟,直領下兩條窄花邊,稱「領抹』」,前後左右開叉,起舞尤其旋轉時,四片裙擺張開旋轉,故名旋襖。
裲(liang)襠[編輯]
裲(liang)襠:「襠」 (dang),也寫作當;又稱裲襠、兩當。《釋名》:「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主要是婦人的貼身衣物,來自於胡服。《儀禮 鄉射禮》提到的「韋當」,鄭注曰:「直(值)心背之衣曰當。」可見襠類似今天的背心、馬甲。但肩部稍寬。
袿(gui1)衣[編輯]
劉熙《釋名》: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長衣,大袖,交領,右衽,左右身側在腰以下有連綴的緣飾。清代學者任大椿《深衣釋例》曰:「袿乃縷縷下垂如旌旗之有裗,即所謂雜裾也。郭璞註:「衣縷也。齊人謂之攣。或曰袿,衣之飾。」則袿衣的垂飾為絲質,且如「裗」如「縷」。司馬相如《子虛賦》:蜚襳垂髾。《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顏師古註:「襳,袿衣之長帶也;髾,謂燕尾之屬,皆衣上假飾也。」
(*諸於:「諸於」,也作「諸衧」,是漢史中一種頗引人注意的服裝。西漢宣帝時,為太子選美,王政君因着「絳緣諸於」而入選。諸於一度因「是男服還是女服」而爭論不休,認為曾經有過男女通用。也被認為也屬於袿衣一類,只是下垂的緣飾不太一樣。)
下衣[編輯]
下衣主要有裙裳和脛衣兩類,也包括襜(帷裳)、蔽膝等附屬。
裳/裙[編輯]
裳在《說文》為「常」的異體字:「常,下裙也。」 《釋名》又說:「裙,下裳也。 常、裙二字互訓,其實可以認為:裳一般傾向於統稱,而裳往往就是裙。裙,也作「帬」,《釋名》中還說:「裙,群也,聯接群幅也。」《儀禮 喪服》鄭註:「凡裳,前三幅後四幅也。」以七幅布圍繞下體,古代布帛幅窄,只有二尺二。七幅計十五尺四寸。古代尺短,即使如此,折合成今尺也有四米多了,所以折襉在兩旁,中央部分則方正平整。
裙裳[編輯]
古時男女皆可服用。《詩經 小雅 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又《豳風 七月》:「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不過,真正發展了裙裳款式的還是女子: 宋代和明代早、中期,裙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至崇禎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後用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襉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 腰帶上往往掛上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 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藉以壓裙幅。
鳳尾裙[編輯]
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顏色緞,每條色緞上繡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
脛衣[編輯]
「褲」字古代寫作絝、袴。 袴:《說文》:「絝,脛衣也。」《釋名》:「袴,跨也。兩股(大腿)各跨別也。」段玉裁說:「絝,今所謂套褲也。」這說明古代的褲子沒有襠,只有兩個褲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繩帶以系在腰間。從文獻記載來看,秦漢之際的褲子雖然已從脛衣發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長褲,但褲襠往往不加縫綴。西漢士儒婦女仍穿無襠的袴。
大袴[編輯]
將士騎馬打仗穿全襠的長褲,名為大袴。
窮褲/褌[編輯]
是連襠的,其形制就跟現在的褲子差不多了。《漢書 外戚傳》:「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服虔註:「窮絝有前後襠。」顏師古註:「即今緄襠袴也。」這種褲子通常稱為褌(kūn)。《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乃令文君當壚,相如自著犢鼻褌,滌器於市中。」 這樣看來,犢鼻褌很類似現在的褲衩、短褲。在古代這是貧賤勞作者所穿。司馬相如在市場上大穿其犢鼻褌,也是為了顯其貧賤以出老丈人卓王孫的丑。
袴褶[編輯]
短小上衣、寬腿褲的裝束。在膝蓋處系上帶收一圍,下邊褲腳自然散開。流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多為武士所着,後來發展成為庶民勞作的裝束。
註:摘自漢服系統知識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