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
茶道(拼音:chá dào 英語:tea ceremony),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目錄
茶類[編輯]
中國的茶葉分為基本茶類與再加工茶類。
基本茶類茶分六種:紅茶、綠茶、黑茶、黃茶、青茶(烏龍茶)和白茶。
再加工茶類:以六大茶類作為基本原料再加工而成。包括花茶、緊壓茶、速溶茶、茶飲料等。
茶道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行為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繼承唐宋遺風。
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內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國文化的復興。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即為以禮規範在品茶的各個細節,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和飲者的修養、情緒等共同形成的一種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漢文化而論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為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鑑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餚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茶道之本質[編輯]
儒道佛教與茶文化發展密切相關,三家思想的統一形成了今天中國茶道精神,「道」一般是指事物的來源、本質和規律。中國茶道是指飲茶過程中的技藝、美學觀點以及茶禮儀中的哲理和道德原則。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結合茶葉栽制,飲用的變革和審美觀點的變化發展,規定和影響著我國茶文化的發展。中國茶道的內在本質就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統一。
茶道形式[編輯]
煎茶[編輯]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最早記述於宋代,有「吃茶」之說。流行於唐代。
法門寺出土的金質茶具,展現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葉經烘乾後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時有時會加入鹽等調料,喝茶時與茶葉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鬥茶[編輯]
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嘗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嘗,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工夫茶[編輯]
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在安徽祁門地區也有盛行。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抹茶[編輯]
抹茶則是另一種吃茶的方式:將新茶葉用蒸汽殺青,然後不搗碎烘乾並置於冷庫中保存以增加甜味;在使用前再經過切割等工序將大片茶葉分割為0.3厘米左右的小塊,然後使用石磨磨成微粉狀。經過溫碗(用溫水沖洗茶具)、調膏(加入抹茶及少量水)及點茶(使用茶筅打出泡沫)三項工序後,即成為了抹茶。
抹茶起源於中國的隋朝,在唐朝、宋朝達到頂峰,特別在宋朝,已經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藝(點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自明朝以來,中國開始流行用茶葉泡湯棄渣的喝法。點茶便告失傳,傳統茶磨也隨之絕跡。九世紀末(日本的平安中期)抹茶隨日本隨遣唐使進入日本,點茶被日本人民所接受並推崇,發展成為今天的日本茶道。
茶道用具[編輯]
置茶器[編輯]
- 茶則: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壺的用具。
- 茶匙:將茶葉由茶則撥入茶壺的器具。
- 茶漏(斗):放於壺口上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散落壺外。
- 茶荷:屬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還可視茶形、斷多寡、聞干香。
- 茶擂:用於將茶荷中的長條形茶葉壓斷,方便投入壺中。
- 茶倉:分裝茶葉的小茶罐。
理茶器[編輯]
- 茶夾:將茶渣從壺中、杯中夾出;洗杯時可夾杯防手被燙。
-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 茶針:用於通壺內網。
- 茶槳(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於通壺嘴。
- 茶刀:取、倒茶葉。
分茶器[編輯]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壺中的茶湯泡好後可倒入茶海,然後依人數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數少時則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產生苦澀味。茶海上放濾網可濾去倒茶時隨之流出的茶渣。
品茗器[編輯]
- 茶杯(品茗杯):用於品啜茶湯。
- 聞香杯:藉以保留茶香用來嗅聞鑑別。
- 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盤,可避免茶湯燙手,也起美觀作用。
滌潔器[編輯]
- 茶盤: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
- 茶船(茶池、茶洗、壺承):盛放茶壺的器具,也用於盛接溢水及淋壺茶湯,是養壺的必須器具。
- 渣方:用以盛裝茶渣。
- 水方(茶盂、水盂):用於盛接棄置茶水。
- 滌方:用於放置用過後待洗的杯、盤。
- 茶巾:主要用於干壺,可將茶壺、茶海底部殘留的雜水擦乾;其次用於抹淨桌面水滴。
- 容則: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
其它[編輯]
- 煮水器:種類繁多主要有炭爐(潮汕爐)+玉書碨、酒精爐+玻璃水壺、電熱水壺、電磁爐等。選用要點為茶具配套和諧、煮水無異味。
- 壺墊:紡織品。用於隔開壺與茶船,避免因碰撞而發出響聲影響氣氛。
- 蓋置:用來放置茶壺蓋、水壺蓋的小盤(一般以茶托代替)。
- 奉茶盤:奉茶用的托盤。
- 茶拂:置茶後用於拂去茶荷中的殘存茶末。
- 溫度計:用來學習判斷水溫。
- 茶巾盤: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溫度計等。
- 香爐: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茶道發展[編輯]
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詞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 心靜茶味香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取經,交流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中國的茶道出現很早,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不過茶道來源於他邦。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