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傳統漢服、現代發展漢服和漢服元素時尚裝的界定

出自 汉服百科
於 2013年5月4日 (六) 17:42 由 忆衣冠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以“从功能定位上看,结合汉唐兄和众网友的建议,我将当前汉服体系分为: 1. 正宗传统汉服。 包括汉礼服和各类古制汉服,...”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從功能定位上看,結合漢唐兄和眾網友的建議,我將當前漢服體系分為:

1. 正宗傳統漢服。

包括漢禮服和各類古制漢服,力求發掘漢服原汁原味的美感和傳承。在裁剪上,除了布料幅寬等因技術進步可以改進外,形制上全然遵循古制,袖長襟擺角度用色搭配等都有文獻考據,有深邃的文化深度。在面料上,採用手工土布繡花,不但墜勁衣褶能復原純正的飄逸美感,也因為是手工製作,獨此一件,有收藏價值。這種正宗傳統漢服的地位類似於現在日本傳統型和服,當然由於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要便宜很多。因為地道,所以有內涵;因為漢禮服守禮承史,所以是禮服的不二之選。漢禮服一般在家祭、婚娶等嚴肅場合適用。其他古制傳統漢服往往較禮服方便,可在茶社、品味家居等場合使用。

復原正宗傳統漢服是我們必須做的,無此作為標準則會越改越偏,最終面目全非,沒有說服力。對ufe的考據復原工作,我是非常佩服的。

2. 現代發展漢服。

漢服從來都是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漢服也不例外。對比日韓當代民族服裝,我們可以看到,多數日韓百姓家居、婚娶、節日所著民族服裝,在面料選擇上使用機器洋布,在裁剪上部分使用立體裁剪,在穿戴繁瑣性上大大簡化,這是對正宗傳統漢服既合理繼承,又適當發展。因此,我們的現代漢服的主流,應當是在對正宗傳統漢服的發展,在形制上部分生活化(比如袖長不必回肘,曲裾和襦裙有機結合),在做工、面料上採用現代工業技術,降低成本。這樣改進出來的現代漢服,地位將和各少數民族的民族服裝相同,適合在節假日、踏青出遊、公園小區休憩時使用,擔當常服的功能。現在看來,大多數網友製作的漢服可歸於此類,這種現代發展漢服也將成為主流漢服。但要注意的是,雖然對面料、用色上限制不多,但對部分形制的生活便利化和裁剪設計的改進則需要有嚴格限定,否則一放就亂,最終淪為舞台服飾。因此需要研究者對正宗傳統漢服進行考據,對網友作品進行評價,共同提高製作水平。

3. 商業化的漢服元素時尚裝。

當指以前很多網友所提的「改良漢服」。我對這些網友所稱的改良一詞的理解是,「改良」不過是採用大眾通用理解詞彙,不是說漢服有何不良之處。實際上這種說法本身很不確切,就像「唐裝」明明是繼承馬褂特徵的西裝,卻占用「唐裝」的說法,名不正言不順。因此我們要引導改變公眾的錯誤認識,不在概念都不清晰時妄言改良。聽取網友們的建議,我們以後就稱這種帶漢服特徵的西裝為漢服元素時尚裝。

許多網友希望漢服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服裝,全面取代西裝。我認為這種想法不說激進,也過於超前,至少不是我們目前漢服運動的目標。真正能夠取代西裝的,只能是這種漢服時尚裝。只有它,才是可能被人們日常生活工作時所穿著的衣服,也只有它才是西裝的對手。商業化漢服時尚裝是漢服真正成為全漢族人民的民族服裝的必由之路,卻不是最終目的。它所走的路將向改良現代西式旗袍和「唐裝」學習,先遮遮掩掩,以西裝特徵為主,加入一點漢服特徵,待銷路打開則增加更多款式,加入更多漢服元素,配合以廣告宣傳造勢,以「漢服」為名義投放市場,把部分漢服元素公式化,讓公眾加強對漢服特徵的感性認識,待以後看到地道漢服時也不再陌生。我們的當代漢服設計人員們要趁這個時期多設計出一些美麗大方的,介於商業漢服時尚裝和當代改進漢服之間的樣式,使兩者的過渡顯得自然不留痕跡,只有這樣才能讓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最終接受並坦然穿上我們的當代改進漢服,認同其民族服裝的地位。

有「唐裝」的發展經驗作為借鑑,商業化漢服元素時尚裝前景是看好的。這項工作不能等到我們考據工作都做好了再做,而是現在有條件的就要開始,因為08奧運就要開始,滿裝形象可以說必將傳遍全球。

而一種服裝品牌從設計-樣品-上架-盈利-群起模仿-流行需要至少2年時間,時不我待,必須現在就行動起來。

最後總結一下: 正宗傳統漢服:承載品味,作禮服。 現代發展漢服:技術改進,作主流民族服裝。 商業化漢服元素時尚裝:使漢服元素走入日常生活,誘導人們接受自己的民族特色,進而接受民族服裝。



作者:天漢 百里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