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始【節選】

出自 汉服百科
於 2013年4月13日 (六) 14:49 由 忆衣冠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汉服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始)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問:最初策劃復興漢服是基於什麼因素考慮的?


  溪山琴況:焦慮感和羞恥心。身為漢族人,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那種尷尬、困惑和痛苦其實是藏在很多人心底的。這是一種很難言的「裸體感」,而我們又是一個歷史如此悠久、文明如此深厚的民族,這其中必然失去了什麼。因為失落,所以開始尋找,尋找然後發現,發現漢民族服飾文化原來是那麼偉大豐厚的文明寶藏,復興的意願和決心就逐漸萌生和堅定。

  漢服如同冰山一角,它引導我們逐漸發現了聯綴在服飾之後更博大精深的漢文明體系。我們逐漸明白,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件衣服,我們失去的禮儀、風俗、思想、生命的思考、生存的哲學,我們失去的是民族的品格與風骨、氣質與精神,我們失去的是整個華夏——真正的華夏——我們真正的文化根基與精神家園。  

問:你們提倡的是復興而非復古,請問二者最重要的區別在哪裡?

  溪山琴況:復古是文化的守舊,復興是文明的求新;復古是懶惰的襲用,復興是批判地繼承;復古對祖先膜拜至地,心中卻沒有真正的敬畏,復興是捧讀先人的話語,心裡充滿無限的感恩。

  復古,認為先人的文明不可超越,也無需超越。復興,認為先人偉大的文明必須超越,苟日新,日日新。

  復古是躲藏祖先的身後以避風雨,復興是從祖先身後一步步走來,獨立地開創文明的前景。

   問:面對普通大眾的質疑、困惑和誤會,你們如何化解危機和消除歧義?除此之外,穿漢服上街,你們遇到的最 高興的事是什麼?

  溪山琴況:最初對於穿漢服,普通大眾的反應普遍有兩種,一種是「漢服-古裝」定位上的困惑,一種是認成和服或者韓服。對於這種困惑和誤會,漢服復興者都會以真誠交流的態度不厭其煩地向同胞講解。

我們主要強調幾點:1.我們穿的叫漢服。2.漢服非古裝,它是我們漢族人的祖先穿了幾千年的服飾,是我們的民族服飾,是祖先可穿你我也可穿的美麗服飾。3.應說和服與韓服像漢服,因為它們本身就學自漢服。4 漢服美不美,該不該復興,我們身體力行,大家自己來思考,來品味。


  還有另外一種方式,我們一般會隨身帶一些掛件飾品什麼的,比如挎包、紙傘。上書一些關鍵字眼。比如,上海桂花節時網友就設計了一種小小的旌旗,上面寫着:「中華漢服」;我們漢服吧的另一位吧主子奚兄,還自己設計了一個布包,用漂亮的字體寫着:「漢家衣冠,中華一貫」,以此幫助身邊的同胞們接近漢服的概念。


  讓我們遇到最高興的事情……倒不是遇到有人一口說出「漢服」名字的,而是遇到一些普通公眾,他們並不知道漢服,但看到後由衷地稱讚:這衣服真好看。那種發自內心的樸素情感,那種對民族服飾天然的文化認同,讓我們感動和欣慰,也感到了希望所在。


  記憶消失了,但文化接續的火種和基因還在,漫漫幾千年華夏衣冠,它在我們民族心中留下的東西,又豈是歷史的刀鋒可以徹底斬斷的呢。 問:「切忌將漢服運動上升到民族復興的高度,更不能和歷史糾紛聯繫在一起。」如果夾雜了太多 政治歷史的東西,就不好了。「現在的人講求自由,漢服的喜歡與否也是個人權利。從穿上漢服,引起對傳統文 化的美好感覺,只要不自大,不故步自封,在傳統文化與審美的尺度下,漢服是有生存之地的」。 對此,你們作何評論?


  溪山琴況:為什麼不能「將漢服運動上升到民族復興的高度」?漢服運動的定位,正是由衣冠切入,繼承和發揚原生的華夏文明精神,由服飾而禮儀、由文化而精神,層層深入地推進華夏文明再造、漢民族與中華民族的復興。漢服運動,正是為了民族復興。而且我們相信,漢服運動將成為民族復興事業的主流建設性力量之一。 民族為本,服飾為末,我們本末皆執,協力促進。漢服不是古典cos、不是小資文化秀,放棄民族復興而單純為衣而衣,豈非舍本而逐末?


  沒有人夜郎自大,這是建立在文明學習文化對比上的自信。也不會固步自封,華夏文化的發展與日新是永無止盡的過程。所謂單純文化與審美的尺度,並非漢服運動深層的意指所在,復興文明、重塑中華,是漢服復興者真誠的意願與堅定的決心。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無需掩飾,關鍵是後人對歷史的態度。逃避歷史,非一個成熟民族理性的作為。空談文化,民族也沒有真正的復興。歷史,民族,認知的方法與面對的理性,本身就是華夏文明復興的基礎性課題。


  不敢面對歷史,又如何面向未來?害怕一冊史書,又如何寫就新時代的藍圖?

學習、記憶、反思、超越,我以為,就是我們面對歷史應有的態度。 我們堅定地認為,新型民族關係的確立已經為漢服運動實現全新的定位提供了條件和可能。淡出歷史的陰影,走向文化的復興。真正正確的漢服及傳統文化復興運動,其方向不是指向歷史,而是指向未來。服飾、禮儀、精神、文明,層次遞進、一脈相承。它是文化多樣性的捍衛,是文明的復興與重振,是文化創造遺產的理性繼承,是民族創造力的重新勃發,也是在更高的層次和真正的意義上凝聚中華民族、凝聚這個國家,在全新的起點上傳承華夏的文化、復興中華的文明。 


問:穿漢服只是一種形式,實質是要復興漢民族文化,找到更多國家符號。那麼,對衣冠的看重,是否可以展現 對傳統文化的真精神的認同?


  溪山琴況:是的。正是由於對傳統文化真精神的追尋,我們找到了失落已久的華夏衣冠。而穿上這身寫滿了禮儀、思想與文明的舉世罕見的內涵格外厚重的「文化服飾」,我們期待向民族文化的深處繼續追尋。


  漢服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始。長風盈袖不由讓重整衣冠的華夏兒女思懷滿襟,衣袂翩然、祖先的舞姿正在引我們進入其身後更壯麗華美的華夏文明畫卷。


  傳統文化真精神,這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我們不敢說,我們一定懂得了它。傳統文化真精神,是個挖掘不盡的思想文化寶藏。我們相信,我們已經由漢服切入、初步找到了屬於我們的答案。這個答案,叫做「華夏」。



摘自百度漢服吧《漢服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始——國際在線專訪百度漢服吧吧主》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