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的傳統審美觀與現代審美觀

從 汉服百科
於 2013年4月13日 (六) 15:44 由 忆衣冠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汉服的审美观存在传统和现代之分吗?也许在没有“剃发易服”之前这种差异并不明显,不存在审美观的传统与现代之分。而在汉服断代三百多年的今天,我们再来看,我们今天所制作出...)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到: 導覽搜尋

  漢服的審美觀存在傳統和現代之分嗎?也許在沒有「剃髮易服」之前這種差異並不明顯,不存在審美觀的傳統與現代之分。而在漢服斷代三百多年的今天,我們再來看,我們今天所製作出來的漢服已非過去的漢服。大家要問,這不是明擺着的事實嗎?當然。不過我所說的是我們今天對漢服的審美觀變味了,製作出來的漢服已經不符合我們漢族先人的文化傳統了。更確切的是現代西化的社會環境導致我們的審美觀徹底改變了,而對於漢服的審美觀也就發生了很大的審美偏差。    上篇

   在探讨汉服的审美观前我们先了解一些与审美观有关的常识及中国社会现代审美观形成的过程。
   那什么是审美观呢?简单来说就是对事物的看法。一件事物本没有什么美丑好坏,是美是丑、是好是坏只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和经历的不同而造成了人们内心对一件事物的主观看法不同。如同商品外面的那层包装纸和商品本身无关一样。

審美觀不是一成不變,它會隨時代的變遷而變遷。不同的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審美標準與審美價值取向。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對一件事物的審美觀也不同。這就是審美觀的時代性。因此,不能把今天當作絕對的,唯一的標準,用今天的標準去衡量以前的一切,凡是符合今天標準的就是好,就是真。審美觀不停變化着,但在這變化中卻由着一個根本的核心是不變的,那就是美的本質。簡單的說是通過你的感知,能讓你產生愉悅的心靈振動的東西。漢服很美,漢服的美也是有目共睹的,這個就是美的本質。但是讓大家都來穿漢服,大多數人卻不能接受,因為大多數人身上的穿着只能受制於眼下的流行趨勢。這個就是審美觀的變遷和時代性。

   审美观的变化实际上是人们内心思想理论体系变化的外在表现。不同的思想理论,导致了不同的好恶标准,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根据地域可分为东方和西方,根据时代变迁可分为传统和现代。
   地中海的希腊城市联邦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造就了西方传统哲学体系,同时也孕育出西方传统审美观。同样我们的孔子、老子和强大的东方专制统制也为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东方文明体系和东方的传统审美观。
   在16世纪和19世纪,西方社会分别产生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孕育出现代文明,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审美观。

隨着時代和國際形勢的變遷,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最早產生於西方的「現代審美觀」也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近代中國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衝擊,從19世紀末葉以來,我們就走上了西化的道路。最初是震於西方的船堅炮利,以後又陸續發現,西方的精神文明也有其獨到之處。「五四」時代的先進人物,惑於西方學者們的歐洲中心主義迷霧,誤信西方文化為世界文化或人類文化范型,不辨西方有它的民族性,尤其是西方文化心理的民族性或不可推廣性;又憤於中國學者們的復古主義暗流,滋生起一股無名的逆反心理,不辨中國文化也有自己的民族性,尤其是中國文化心理的民族性或不容否定性,把文化發展的現代化簡單等同於西方化,提出了一些無法實行的主張和絕對理論。

  由於看不到文化的民族性,以致使得人們在如何對待中國文化傳統,如何接受外來文化方面,都難以提出正確的意見和方案,而膚淺的把西化等同於現代化。這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是難以避免的。隨着鴉片戰爭和五四運動,中國人或被迫或主動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明。近幾百年來,西方文化,也就是資本主義文化,壟斷了世界。資本主義統一世界市場的形成,把世界上一切國家都或先或後的吸收過去。這影響表現在各個方面。不但在政治經濟方面到處都打上了西方的印記,在文學方面也形成了「世界文學」,從文學創作的形勢上統一了世界。在科學、技術、哲學、藝術等方面,莫不皆然。

  中國從清末葉到現在,中間經歷了許多驚濤駭浪,帝國主義、辛亥革命、洪憲竊國、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直到中華人們共和國建立後的社會主義初級階度,我們西化的程度日趨深入。到了今天,我們的衣食住行,從頭到腳,從裏到外,試問哪一件沒有西化?我們中國固有的東西究竟還留下了多少?我們除了我們的一部分思想感情以外,我們真可以說是「全盤西化」了。包括我們的審美觀也全盤西化了。這就是現代中國審美觀形成的過程。

  由於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知識膨脹,信息的數量和傳遞速度的爆炸,並配合社會化大生產,一件商品可能由十幾個國家生產的零配件組裝,並行銷到全世界。現在我們的意識形態很大程度上則是受到工業革命後西方現代文明的影響,並隨全球一起化的發展,西方社會也接融入大量的東方文明。東西方現在的審美觀漸漸趨同。   章子怡是國際公認的美女影星,而荷里活的大片也為我們津津樂道。當今世界這樣的環境也就決定了人類社會整個審美觀變得平民化、簡單化、赤裸化。更看中於事情的本質,而不是事情的外在包裝。


下篇

一、漢服的傳統審美觀

   华夏文化是多民族、多地域、多种文化思想的融合,正是这个特点,决定可华夏文化的民族特色,也决定了我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华夏文化的多元结构,形成多样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态,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审美趣味,自然也是多样的。当然,这多样化的审美趣味,又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和民族的内容,在我国美学史上,表现出华夏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美学内涵。这一切,只有深入到深层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得到解释。
  中华传统文化大厦,是由材料部件构成的,而作为主体部件,应首推儒、道、佛三家的文化思想。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史上,儒、道、佛三家,既是各自独立门户,有不同的学说,但又不断互相融合,长期共存,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他们总结并包容了我国数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又影响到我国数千年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把我国古代的文论、诗论、画论、乐论以及其他种种艺术理论提升到美学的层面上去看,那么我们就更不难发现儒、道、佛三家思想及其学说的融汇,直接渗透到我国古代各个美学领域中,也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历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其影响渗透到各个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除文学艺术外,也包括中国人的文化心态、生活习俗、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这种影响,不仅是过去才有,直到我们讲现代化的今天,其无形的影响依然存在。
   我国古代美学,是以儒、道、佛美学思想为主体的多元美学思想融合的整体结构。美学理论丰富多样,具有极大的整体包容性,是一个互融互补的美学系统,并且在审美心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各个方面,都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就審美意識和趣味而言,我們只談與漢服文化有密切關係的四點,即審美意識:人文意識和國家民族意識;審美趣味:中正平和的審美趣味——中和之美與素樸天真的審美趣味——自然之美。

   华夏文化,就其主要特征而言,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或者说是人本主义的。当然我们这里借用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这些词语,是为了表述其以人为中心这一本质特征。至于其具体的内涵则与西方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有很大差异。

中國古代的「人文」概念和「天文」「地理」的概念是同時並存的。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祖先們的早期宇宙觀中,把天、地、人看作是整個宇宙的三個組成部分,稱之為「三才」。在人們的宏觀世界裏,天、地、人是三位一體的,而人在其中佔有核心的地位,故說「人者,天地之心也。」視人為「天地之心」的觀念,強調了人在天地間中心地位,進而論及人文、自然也是以人為中心。

   中国古代讲人文是具体的,是人的社会生活的表现。人是社会的人,他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人也是动物,但不同于禽兽,这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孤立的个体,人的本质是他的社会性。荀子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就是社会集体,任何个人都在一定社会集体中生活,受社会集体的制约。我国古代曾有人性善恶的争论,但实质上都是讨论人性善恶的社会本质问题。无论孟子还是荀子,都强调的是后天的教化作用。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的集体,人类文明是群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古代的人文意识,正是这样看待“人文”的内涵。所以,无论是“天命”论者,还是“性命”论者,立足点都是以人为本,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人事”。看来,人是第一位的、实际的、具体的。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法制度、文学艺术,都是人文的范畴。一次,人文意识渗透到我国古代的各个领域,而在文学艺术领域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中尤为明显。无论在任何领域,它们都表现出人文意识的强烈的社会性。

  在華夏民族形成的漫長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深沉的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這是一種特有的民族感情和具有特定內容的國家觀念,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是特定的國家民族所固有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感情,是一種集體無意識。在我們這個國度里,在血緣氏族的基礎上形成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是並存的,「中國」的觀念和「中華民族」的觀念也是不可分的。我們常常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祖國而自豪,我們也常常以作為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這裏面,蘊含着及其深沉而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而這種意識又和傳統倫理觀念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條維繫國民精神的無形的紐帶,使我國各族人民具有愛我中華、愛我祖國的潛在感情。

  不容否認,作為華夏文化傳統中的國家民族意識,含有許多封建糟粕,諸如封建忠孝觀念、大國沙文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等等。但是,這並不排除其中也有許多積極的思想精神因素和優秀的文化傳統,諸如愛國主義精神、為國為民獻身的精神等等。幾千年來,這些精神使得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使得古老的中國在世界史上曾處於文明先導的地位。這就是華夏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國古代審美意識的主要內容。對於服飾所體現出的就是這一種服飾所承載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而這種文化傳統代表的是國家民族意識,是有別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服飾文化傳統及國家民族意識的。漢民族的服飾文化傳統不僅體現在服飾的構造、穿着方式,而且體現在服飾的色彩運用、紋飾點綴及服飾禮儀。這些都是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是區別於其他民族及國家的。這裏涉及到文化傳統,詳見筆者《論漢服與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關係》。

  「中和之美」是一個美學術語。在我國古代美學中還沒有這個專門的詞語。但是,以「中和」為美的思想則早已有之。「中」「和」二字早已出現在我國古代的典籍中。此不贅述。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中和之美的適中精神。無論是美刺諷喻、感情表現抑或是藝術表現形式都要求適中。因為「中和之美」所追求的是和諧的境界,但這種和諧是以適中精神為前提的。而「天地之和」便是中和之美的和諧原則。「天地之和」象徵的是人類社會以及個人的生命血氣的和諧、協調、均衡。它是以道家的陰陽學說為基礎的。陰陽之和便是天地之和,也是以男女結合為核心而組成的社會之和,同時又是人的生命血氣之和。天地萬物的產生,都是陰陽和合的結果,是中和之氣表現出來的生命現象。可以說,這就是從宇宙意識到生命意識的大和諧觀。儒家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觀念正是這種大和諧、普遍和諧觀念的集中表現。在服飾上這種中和之美的觀念不僅體現在漢服的裁剪上,同時也體現在漢服整體造型上的色彩運用。

  “自然之美”在中国古代美学中,也是为人们所普遍追求的审美趣味。虽然,老、庄哲学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美的代表,但儒学和禅宗,在这一点上亦和老、庄具有共同之处,他们也欣赏自然之美。我国古代的山水诗、山水景物画,都是从自然景物中寻求妙趣,在自然妙趣之中,体现出审美主体精神境界的自由超越和返朴归真的情性特征。所以,追求自然之美,并不是少数士大夫文人或佛门诗僧所独有,而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趣味。追求自然之美的审美趣味,主要表现在提倡天然之美,反对人为雕饰;提倡纯真之美,反对矫情饰性;提倡素朴之美,反对繁采寡情。
   这种审美趣味的形成,其深刻的哲学文化渊源就是老庄哲学的“自然之道”。中国文学艺术自觉是在魏晋玄风激荡下发生的,而老庄思想被文学艺术自觉后的艺术家们引为同道。可以说老庄思想开辟了中国的审美之路,是中国艺术之源,给中国而后的审美情趣的发展以深刻影响。
   因此,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音乐、绘画以及其他种种造型艺术都要求有自然天成之美,反对人工雕饰,露其斧凿痕迹,这就是我国古代为多数人所欣赏的一种审美趣味。所谓“天衣无缝”、“天然画图”,都是喻其自然天成的自然之美。老庄的“自然”学说主张要顺乎事物的自然本性进而主张任性天真,追求天性之美,摒弃那种热衷以形式技巧雕饰而掩盖内容的空虚和虚伪的作品。老庄的“自然之美”同时还包含有“素朴”的内容。“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我国古代美学中,许多论者都追求一种素朴之美,也即是自然之美。也就是不假雕饰、不矫情饰性。“复归于朴”是古代诗、书、画各类艺术家们(同时也包括服饰的设计制作者们)所共同追求的美学风格,也是人们所喜嗜的审美趣味。
   无论是中正平和,还是自然素朴,强调的都是和谐、自然,实际上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及其与汉服的审美关系网友万壑听松已有详细论述,详见《行云流水话汉服》。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漢民族的服飾審美觀崇尚純正素雅,艷麗而不媚俗,樸素而不暗淡,透過這種中和、自然的審美趣味來體現華夏服飾即漢服所承載的文化及其所代表的民族意識。

  因此,我們今天在製作設計漢服時應遵循漢服所遵循的服飾審美觀即漢民族的服飾審美觀。無論裁剪技術、顏色搭配還是紋飾點綴都應以此為原則,體現出中和自然之美。不可過也不能不及。恰到好處可是一件普通的漢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可使一件美麗的漢服錦上添花。過與不及都不符合我們民族的審美標準,不能完好的體現出漢服的神韻來。相對而言,不及總比過好。衡量過與不及的標準是人,「以人為本」是華夏審美意識人文意識的體現。所以,漢服的製作設計都應以人為本,服飾生產製作出來最終都是供人穿戴,為人服務的。(當然,如果是作為收藏投資之用的則另當別論。)一切應圍繞人展開,以人為中心,為主體,最忌「衣奪人色」。即人家首先看到的是衣而非人,人家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衣服好漂亮!」而不是「你好漂亮!」衣與人主次顛倒,是分離的,而非一體的,這樣有失中和,也無自然可言。

  如果整件衣服很漂亮,但缺乏內涵,即不能體現出我們漢民族的服飾文化傳統,缺乏民族特色,體現不出國家民族意識,那麼這件漢服不是一件純正的漢服,嚴格的說甚至不算漢服,因為其只是形似而無內涵。



作者:水無痕 二零零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