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
目錄
定義
和服(わふく,wafuku) ,江戶時代以前通常指吳服,是日本的一種民族服飾。
和服種類繁多,無論花色、質地和式樣,千餘年來變化萬千。不僅在男女間有明顯的差別(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調,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細,附屬品簡單,穿着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繽紛艷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附屬品),而且依據場合與時間的不同,人們也會穿不同的和服出現,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禮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禮和服、宴禮和服及一般禮服)。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繡,還有穿着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布襪,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髮型)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設計師不斷在花色和質地上推陳出新,將各種大膽的設計運用在花色上,使現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
江戶時代以前,和服的「浴」字是指「熱水」,那時候人們把和服稱作「湯帷子(Yukatabira)」。帷子指單衣,即用於單穿的衣物。古時的浴室基本上都是蒸氣式的,和桑拿很相似。人們為了防止被牆壁和柱子燙傷,都穿着湯帷子入浴。湯帷子被稱為「和服」始於江戶時代。
後來,人們逐漸改變了入浴的形式,洗浴時不再穿衣,而是浸泡在熱水中。於是,這種和服便成為洗浴完畢後穿着的簡單衣物,並作為夏季休閒體現個人情趣的衣物延續至今。從價格上來說它和真正出席宴會的和服相差很大,一般在10萬日幣左右,而一般的和服則至少要100萬。1人民幣大概是13日元。
最初的日本服裝是被稱為「貫頭衣」的女裝和被稱為「橫幅」的男裝。所謂「貫頭衣」,就是在布上挖一個洞,從頭上套下來,然後用帶子系住垂在兩腋下的布,再配上類似於裙子的下裝,其做法相當原始,但相當實用。
所謂的「橫幅」,就是將未經裁剪的布圍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
日本的和服,就是以此為基礎逐漸演經而成的。在日本出土的公元4至7世紀的古墓的人偶埴輪上,已經有了各種和服的形象資料。
公元8世紀,中國唐代服裝傳入日本,對起源於日本本土的和服產生了影響。當時和服的名稱也有很多,如"貫頭衣"、"橫幅"以及後來的"和服",受到了東亞的服裝的影響。
各種和服在款式和穿着方式上有"大同",也有"小異",正是這些"小異",具有服裝的一項重要功能:顯示身份、年齡、所屬的社會階層。以女性的和服為例,這種"小異"主要表現在袖子上。和服的袖子大致分為"黑留袖"、"色留袖"、"本振袖"、"中振袖",等等。
1."留袖",即袖子相對較短。
2."黑留袖"和服往往點綴有精緻的花紋,它是中年婦女的禮服,一般在比較隆重、莊嚴的場合,如婚禮、宴會時穿着。
3."色留袖"是有各種顏色的和服,穿著者比穿"黑留袖"的人年輕,也是隆重場合時穿着的禮服。
4."振袖"是未婚的日本青年婦女的傳統服裝,比較豪華,一般只在慶賀典禮、畢業,以及新年時穿着(今天,即使在這種時候也很少有人穿着這種和服)。"振袖"就是長袖,往往長達1米左右,垂至腳踝。
5.另外,還有一種被稱為"色無地"的和服,在平時穿着。"色無地"沒有花紋圖案,但有顏色。
通氣是和服的一大優點和特徵,因此和服的袖口、衣襟、衣裾均能自由開合。不過,這種開合,尤其是衣襟的開合,有許多講究。不同的開合,具有不同的含義,顯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例如,藝人在穿着和服時,衣襟是始終敞開的,僅在衣襟的"V"字型交叉處系上帶子。這種穿着方式,不僅給人以一種和服似脫而未脫的感覺,顯示一種含蓄的美,而且能顯示從事該職業的婦女的身份。反之,如果不是從事該職業的婦女在穿着和服時,則須將衣襟合攏。但即使是合攏衫襟,其程度也有講究,並以此顯示穿著者的婚姻狀況:如果是已婚的婦女,那麼衣襟不必全部合攏,可以將靠頸部的地方敞開。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則須將衣襟全部合攏。事實上,和服的穿着有着如此之多的講究,以至在日本有着專門教人如何穿着和服的"教室"。
構造
1.掛衿、共衿(tomoeri)
2.本衿、地衿(jieri)
3.右の前身頃
4.左の前身頃(左之前身頃)
5.袖(sode)
6.袂(tamoto)
7.左の衽(akumi)
8.右の衽
9.劍先(kensaki)
10.身丈(mitake)
11.絎丈(yukitake)
12.肩幅(katahaba)
13.袖幅(sodehaba)
14.袖丈(sodetake)
15.袖口(sodekuqi)
16.袖付(sodecke)
特徵
和服屬於平面裁剪,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即以直線創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幾乎沒有曲線,只是在領窩處開有一個20厘米的口子,上領時將多餘的部分疊在一起。如將和服拆開,人們可以看到,用以製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個完整的長方形。由於和服的裁剪製作具有上述特點,所以在量體裁衣方面比較自由。在製作和服時,較少為人的體型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即使穿着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給人以衣不合體的印象。因為,它可以因人而異,在腰間調節尺寸。和服雖然基本上由直線構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對人體曲線的顯示,但它卻能顯示莊重、安穩、寧靜,符合日本人的氣質。不僅如此,和服同時也順應日本的自然;日本絕大部分地區溫暖濕潤,因此服裝的通氣性十分重要。由於和服比較寬鬆,衣服上的透氣孔有8個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開合,所以十分適合日本的風土氣候。
種類
和服的種類很多,不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禮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 少,色彩較單調,多深色,腰帶細,穿戴也方便。 女性和服款式多樣, 色彩艷麗,腰帶寬,不同的和服腰帶的結法也不同,還要配不同的髮型。已婚婦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據拜訪、遊玩和購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圖樣、顏色、樣式等也有所差異。
留袖和服
女性參加親戚的婚禮和正式的儀式,典禮等時穿的禮服,主要分為黑留袖和色留袖。以黑色為底色,染有五個花紋,在和服前身下擺兩端印有圖案的,叫"黑留袖",為已婚婦女使用;在其他顏色的面料上印有三個或一個花紋,且下擺有圖案的,叫"色留袖"。第一張 圖片為黑留袖
振袖和服
又稱長袖禮服,是小姐們的第一禮服,根據袖子長度又分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主要用於成人儀式、畢業典禮、宴會、晚會、訪友等場合。 因為這種和服給人一種時尚的感覺,所以已婚婦女穿"中振袖"的也越來越多。
訪問和服
是整體染上圖案的和服,它從下擺,左前袖,左肩到領子展開後是一幅圖畫,近年來,作為最流行的簡易禮裝,訪問和服大受歡迎。開學儀式,朋友的宴會,晚會,茶會等場合都可以穿,並且沒有年齡和婚否的限制。
小紋和服
衣服上染有碎小花紋。因為很適合用於練習穿着,所以一般作為日常的時髦服裝,在約會和外出購物的場合,常常可以看到。小紋和服也是年青女性用於半正式晚會的禮服。
喪服
連腰帶在內全部為黑色,喪禮時穿。
婚服
結婚時穿的禮服。
浴衣
沐浴之前所穿。夏季和服。
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紋的打褂和袴為正式禮裝,即紋付羽織袴。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紋的打褂和袴也只作為簡易禮裝,可以隨便進行服裝搭配。
素色和服
這是一種單色和服(除黑色以外),如果染有花紋可以作禮服,如果沒有花紋則作日常時裝服。
"付下"和服
袖子,前後身,領子的圖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總稱。比訪問和服更輕便舒適。
十二單
乃是古代婦女進宮或節會時所穿的盛裝禮服。分為唐衣、單衣、表着等,共十二層。
色彩禁忌
《中國民間禁忌》一書中曾將服飾的顏色歸納為四:貴色忌、賤色忌、凶色忌、艷色忌。
《禮記》載,天子彈服裝因季節不同而顏色不同,按季節的陰陽五行,分為青、赤、黃、白、黑五色。
唐太宗貞觀四年定百官朝服顏色,紫列朱前: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
可以這樣說,日本歷史上的色彩禁忌與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處。
推古天皇十一年(605年),聖德太子頒佈"冠位十二階",按階位用冠。
從上至下是德(紫)、仁(青)、禮(赤)、信(黃)、義(白)、智(黑)。這六種顏色和冠位又分別細分為大小兩種,共十二階。
日本歷史上曾定桔黃色、深紅色、青色、深紫色分別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親王的禮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紅色和深紫色,更不准皇室以外的人使用,這種規定一直持續到1945年。
在日本高松冢古墳壁畫上,除有唐裝男子和女子畫像外,尚有作為四方守護神的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黑龜)圖畫。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着和服時,非隆重儀式,一般不選用白色和紅色。因為:白色代表神聖、純潔;紅色則象徵着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