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

来自汉服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冬至,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我国周代用土圭观测太阳而制定出的最早的四个节气(二分二至)之一。节期在阴历十一月中,为阳历的12月22日或23日。根据夏历规定,一岁由一年冬至开始,由冬至结束,冬至必须为十一月。这一点同时也被用于解决2033年置闰问题。夏历是世界上所有历法系统之中唯一以冬至点作为回归点的日历,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格里高利历、儒略历等均为以春分点为回归点的日历。

所谓“至”,是极点、顶点、之最的意思。《事物原会》载:“《孝经》说斗指子为冬至。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至。” 即在冬至这天,阴森严寒的气候到达极点,阳气初萌,太阳到达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对于北半球而言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故称“冬至”。此后,白昼时间渐长,日长一分,故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冬至又称“履长节”(因一阳上舒、日晷初长而得名)、“长至节”(因日影极长)、“天长节”,又因昼短之至,或称“短至节”、“短日节”。

旧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是因冬至确曾是年。传说上古时期黄帝曾定冬至为朔旦(元旦),周代沿袭,所定历法是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十一月)为岁首,以冬至日为一年的开始。自汉武帝起改用夏历,始以建寅之月为历元,沿用至清末,但仍然保留冬至日为岁首的规定。因冬至曾经是年,故而又称“亚岁”、“亚年”、“小年”、“小岁”、 “冬年节”等。民国时期定名为“冬节”。此外,冬至正日又有“大冬”、“正冬”的称谓。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黄河流域也称“冬除”、“冬住”或“工除夜”,上海、江苏称“冬至夜”,江苏连云港称“冬晚上”。冬至后一天,在山东叫做“至后”。 

冬至的节日活动曾经十分丰富,不仅一如“元旦”,民间更谓之“肥冬瘦年”。古代冬至的贺节活动在宋代达到顶峰,《东京梦华录》载:“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南宋时,“都人最重一阳贺冬……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清人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写道:“冬至花糕更粉团,冬分酒吃闹闹年。衣冠拜贺亲朋后,肉块堆盘夜祀先。”涵盖了当时吃花糕和粉团、宴饮、祀先、拜贺等节日活动。 

然而,随着年代日益久远,以及历法的变迁,冬至节曾是年节逐渐被淡忘。民国时期,甚至更早,许多地方早已不像过去那样“邑人最重此节”,冬至节日益衰落,活动渐少。现在,冬至已极少节日气氛,许多地方仅以馄饨、汤圆荐先、食用,再无其他活动。  有的地方提前一天过冬至,如广东始兴的冈头、赤冈等村提前一天过节,俗称“猫(母毛)冬”,据说是先人因避乱而提前一天贺节,后相沿成习。

节日饮食[编辑]

冬至作为“大似年”的重要节日,又处于冬闲之时,所以特别讲究饮食宴乐。

食品[编辑]

北方地区最普遍的应节食品是馄饨、饺子,南方地区则是汤圆。

馄饨、水饺[编辑]

北方各地都有“冬至馄饨(饺子)夏至面”的谚语(在有些地方,馄饨和水饺是同一种东西,如河南确山、中牟的水饺也叫馄饨,河南太康的馄饨俗称“扁食” 等)。关于为什么在冬至日吃馄饨,《神隐记》曰:“天开于子,子阳气发生,当行拜贺。食馄饨,譬天辟混沌之义。”据说是因馄饨像鸡卵,阴阳胚胎,包孕浑涵,似远古天地混沌未开之象,并取其谐音,将“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之意。民间认为冬至食馄饨或水饺,可以保护耳朵不被冻掉(因“饺儿”谐音 “胶耳”)。河北滦县人则认为冬至食馄饨后可使人更聪明。

宋代,民间已有冬至日吃馄饨的饮食习俗。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就有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的记载。《武林旧事》载:“(冬至)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食字旁+发)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浙江杭州一直沿袭冬至吃馄饨的习俗,并要购买素馅馄饨,作为祭品,也称“健馄饨”。在老北京,冬至前后,人们的饮食好似掉进了馄饨阵,除了市面上卖的肥汤粉丝馄饨、白汤大馅馄饨、高汤卧果馄饨以及上海人卖的蛋片馄饨等各色品种外,各家还自己包馄饨、“喝”馄饨。江苏苏州俗话说:“夏至馄饨冬至面,平平安安直到年”,冬至日要食面。河南西平人也在冬至食馄饨或蒜面。

汤圆[编辑]

“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是在南方普遍流行的冬至食品,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丸,又有米圆、粉团、丸子、冬至圆、冬至团子等名称,在福建建瓯称“团圆子”,又称“糍”,福建崇安称“冬至丸”。冬至吃汤圆,是为“取其圆以达阳气”,因古有天圆地方之说,而天代表阳,冬至阳气初生,食用象征着 “阳”的圆子,以庆贺“阳生”,同时寄予祈求团圆喜庆之意。广东花县将食粉团称作“团冬”。

赤豆粥[编辑]

即小豆粥,民间以为冬至日食小豆粥可以避邪。早在《荆楚岁时记》中已有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疫”的记载,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死于冬至这天,变为疫鬼,他畏惧红小豆,所以于是日做赤豆粥用以厌鬼、避瘟。虽是传说,但从医学角度来看,红小豆确有清热解毒、消肿、通气、止吐等功效。冬至日,各地普遍食小豆粥,或称“小豆糜”;浙江嘉兴人于是晚吃赤豆糯米饭。

其他米食、面食[编辑]

  1. 米糍
  2. 粽子
  3. 年糕
  4. 荞麦面、荞麦饼
  5. 羊肉
  6. 鱼生
  7. 米?(米签)、菜包
  8. 其他食品

冬至日,在晋南地区盛行熬油菜根米汤喝。江苏昆山人习惯吃一种“安乐菜”,以青菜、山芋和栗子合煮为饭,以示合家老少共庆一年安乐。

在江苏海州,冬至日必吃煮熟而不焦的食物,说是可保明年的庄稼不得黑穗病;中午煮食老瓜(即南瓜),俗谚云:“过冬吃老瓜,不寒手脚不生冻疮”。扬州人则是吃夏天摘的南瓜,认为吃了曾受暑气的瓜果可御冬寒。 

在江苏徐州,冬至吃冻疙瘩,是一种形似猫儿的水饺,俗称“猫耳朵”,谚云:“吃了冻疙瘩,不生冻疮疤。”

宴饮[编辑]

冬至日,各家举行家庭宴会,准备丰盛的酒食,叫做饮“冬酒”,江苏苏州称“节酒”。在河北南皮,人们拥炉会饮,称为“扶阳”。宴席之上,必要喝酒,既是为宴饮助兴,也带有暖身子的作用。

冬至日的家庭宴会,和年夜饭一样,讲究全家团圆。一般而言,妇女不归宁,已在娘家的也要在这天赶回夫家(或说在娘家过节不利于公公)。在广西平乐,冬至日禁止归宁,各家制糕饼、具酒食,叙家庭之乐,不请外宾;冬至节后一日,父母派人迎嫁女回娘家,或不迎而自归,称“吃隔夜节”。而在河北地区和山东济南、临沂等地,妇女惯于在冬至日回娘家。

除了自家宴饮,有些地方也以招集亲友宴饮为乐。在上海、江苏,里巷会饮,多取出新酿白酒畅饮,称为“分冬酒”。在广东花县、东莞等地,冬至若遇风寒,多设“骨董羹”宴客,也称“边炉”,即生起暖炉,将鱼、肉、蚬、菜等放于锅内混煮,人们围炉环坐而食,称作“打边炉”。

特殊饮食习俗[编辑]

冬至日,北方地区有“蒸冬”的习俗,即蒸食面食,是为了祈祷来年扬场时有风,民谣唱道:“蒸冬蒸冬,扬场有风。”

台湾地区有冬至日“补冬”习俗,即为使身体适应寒冷的气候,需要多补充营养。

在江苏苏州,注重养生的人于是日饮乳酪,服补剂以固体气。

食品加工制作[编辑]

1、舂米  南方地区多在冬至日舂米储存,称作“冬舂米”,说是这天舂米可避免易碎和多粞,减少损耗;而且这天舂出的米经年不蛀、久不变质。

2、酿酒   全国于冬至日酿酒的地方很多,所酿称作“冬酒”。

3、腌肉、腌菜  民间多在冬至宰猪腌肉,留备过年所用,据说此日腌的肉,不流油、不腐坏,而且特别香嫩。   冬至日的腌菜习俗,如江苏地区惯于冬至日腌酱瓜。在浙江杭州,例以“冬至”为所腌菜的开缸之日,先祀而后食。 

饮食禁忌[编辑]

冬至日的饮食禁忌,如福建地区各家普遍在冬至日作米丸,但在福建漳浦,有丧之家不作米丸。 

在江苏,俗信祭过祖先的菜宜回锅重热,否则吃了会丧失记忆。 

山东地区普遍于冬至日饮酒,临邑人冬至亦饮酒,“仿古之岁余八蜡,但戒勿醉,不及乱” 。

社交活动[编辑]

过去人们把冬至当作过年,庆祝相当隆重,工商行业、学校等社会各界都要放假一天。扬州有歌谣唱道:“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学,学生不把(给)钱。”

贺冬[编辑]

冬至日,官方、民间皆流行贺冬之俗。贺冬,也称“拜冬”,与拜年礼相似,在家拜贺尊长,族众、亲友相互登门贺节,士人具笺修书恭贺。四川地区也称“贺长至”。

拜师[编辑]

冬至是民间敬师、拜师的重要节日,从东汉至民国时期,冬至节敬师习俗沿袭未改,各书院、学院和私塾特别重视此节。是日,学生向老师行礼,并醵资设宴,宴请老师,同学之间相互交拜。 

馈赠[编辑]

1、荐履袜   冬至日向尊长“荐履袜”的习俗,早在汉代已开始流行,据《中华古今注》记载:“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 于这一活动的意义,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有“迎福践长”、“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句子,说明冬至“献履贡袜”的用意是为贺“一阳嘉节”、“迎福践长”。实际上,冬至日向尊长献鞋袜,除了履长贺节,还带有尊长敬老之意。  在山东济宁、曲阜,妇女于节前做好布鞋,冬至日赠送舅姑。湖北荆州人也是献袜履于舅姑。在河南郑县、浙江乌青、湖北江汉平原等地,媳妇要在这天将新做的鞋袜献给公婆等尊长。江苏徐州人认为公婆在冬至这天穿上儿媳制作的冬至鞋,可保老人安然过冬。

2、其他馈赠习俗  在江苏地区,俗重“冬至”,节前数日,亲友互送节礼,交驰于道,颜度诗云:“至节家家购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雇佣关系[编辑]

在江苏淮阴等地,农村在冬至这天解雇或更换长工。河南林县也以是日为长工工满之时,农家必以丰盛的饭食犒劳长工。在山西,佣工于是日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必设宴款待,并商议下一年相关事宜。至今,一些农村个体户、私营企业,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犒劳雇工。 

商贸[编辑]

在上海,冬至为旧时商家店铺年度收支结算的截止期,老板于是日邀雇员吃冬至酒,饭后,收账人员就四处催收欠款,直到除夕方休。在浙江乌青,俗称冬至为“小年夜”,节日前后,各商店赴乡间收账,叫做“冬至账”;田主下乡收租米。

在台湾基隆,以冬至日为各种契约单据签订和履行之期。 

在四川绵竹,一日纸画铺出门神画条,称为“挂望”,表示开始印年画、卖年画,以此招徕生意。 

在江西南昌,小贩用蜡制成腊梅粘在枝上,沿街叫卖,人们争先购买,其价钱比真的还要贵。

信仰禁忌[编辑]

祭祀活动[编辑]

祭祖[编辑]

冬至日祭祀祖先是全国各地普遍的习俗,是为冬祭,仪式隆重,一如春节。浙江绍兴称为“做冬至”,河北遵化称“作羹饮”。是日祭祀,大多是全族祀先于祠,或在家中祭祖,也有上坟墓祭的。外出者例要在节前赶回家,参加祭典。 

  1. 祠祭。 
  2. 家祭。无宗祠者,祀先于家,供酒食,焚香化纸祭奠。 
  3. 墓祭。 
  4. 荐食。冬至日,祭奠祖先所用的食物供品,除备牲醴外,馄饨、水饺和汤圆、米糍、年糕等节日食品,都要先供给祖先享用,然后全家共食。如浙江菱湖有 “冬节团子年节糕”之说。在江苏瓜洲,冬至祀祖敬神,供米粉圆子,俗称“大冬大是年,贺节如三节”台湾人冬至拜祖,要蒸九层糕拜祭。九层糕包括甜糕、咸糕、萝卜糕、芋头糕、松糕等,在龟背形的糕面上砌成“寿”字并加用糯米捏成的鸡鸭鹅猪牛羊,用蒸笼分层蒸成,意为向先人荐新、进飨。  
  5. 新丧。 
  6. 其他。江苏苏州,各家于“至夕”具酒食祀先,祭祀时即使天气暖和,也必炽炭于案下,以助阳气。在浙江德清,也在祭桌下放置火炉,务必保持火不灭,以取旺相。

祭先师[编辑]

冬至日,书塾和学校师生祭祀先师孔子,称作“拜圣”,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有的也称“拜圣寿”,因冬至如同过年,等于是增寿一年,要给孔圣人拜寿,举行祭祀典礼。是日祭孔行释菜先师礼。所谓释菜,是指以芹藻之类祭祀先师孔子,古时始入学行释菜礼。春秋二次祭孔则用“释奠”礼。释菜礼比释奠礼要轻。 

祭窑神[编辑]

祭灶[编辑]

浙江地区有冬至祭灶的习俗,供品多用粉团。在浙江宁波,民间有“跳灶王”活动,多由乞丐为之,戴钟馗巾,红须,持剑,打扮成鬼判模样,到街上驱鬼逐疫,口中喃喃念咒,跳后向各商铺敛钱,又称“打野狐”,为古代傩礼遗俗。在山东滋阳,冬至修燧灶以祈寿。

祭坛神[编辑]

其他[编辑]

在山西平陆,冬至晚以牲醴祀土神,凡本年修造之处,必要设灯。在江苏仪征等地,冬至节祀土神和火神。江苏武进潘家桥乡在冬至前后祭火神,用芦席在场角搭一小棚,祭祀后,送神时,把神像、纸钱、纸锭放在棚内焚化;待起火后,鸣锣报警,然后取水灭火,近似消防演习。有的乡村请“师长”念咒贴符,求火神不要为祸本村,称“退南方”,无锡也称“谢南方”。 

广西兴业人于冬至祭财神。江苏丹阳,市肆于五更敬利市神,礼如年初,鞭炮声持续至天明。

占卜[编辑]

 因冬至曾是岁首,故在这天人们总像年节一样,关心来年的旱涝和丰歉,占测活动特别多。冬至的占测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测日影。 
  2. 观晴、雨雪。 
  3. 观风、云。 
  4. 试寒暖。在浙江杭州,谚云:“冬至和暖五色天,来年丰收好种田;冬至天冷雨不断,来年收成无一半。”  
  5. 以冬至日在当月中的时间前后来占卜当年冬天的气候,各地说法不一。浙江杭州有俗谚说:“冬至月头,卖被买牛(主一冬暖);冬至月中,日风月风(多风);冬至月底,卖牛买被(天寒)。”在浙江宁海,谚云:“冬至月头,日勾月勾;冬至月中,日风夜风;冬至月尾,好在年里。”山东即墨当地的则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在福建建宁,说是“冬至月头,抱絮上楼;冬至月中,冷用火烘;冬至月尾,到年是雨。”台湾基隆有谚云:“冬至月头,要冷在年兜(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亦无霜。”  
  6. 看米价。江苏苏州,冬至前米价长,以后必贱;落则反贵,有谚语说道:“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好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江苏太仓也有“冬前米价长,穷人倒好养;冬前米价落,贫家越萧索”的类似说法。 
  7. 其他在浙江宁波,冬至前一天晚上,备香烛向灶神祈梦,依此夜梦兆占卜一年吉凶。山东日照,传说冬至日若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则主来年大吉。在济南章丘,冬至日,当地有占验阳气上升的习俗,即在竹筒内装满秫秸灰,开口一端盖上纸,阳气上升时,就会将纸胀破。 

禁忌[编辑]

因将冬至与过年相提并论,所以是日禁忌颇多。在浙江绍兴,冬至日不许骂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在云南浪穹,重冬至如年节,是日忌宰牲,忌有服及不孝之人入室。在浙江杭州,冬至前一晚清扫屋内外地面,称“扫隔年地”,冬至日则不能扫地。在浙江湖州,冬至晚,老人和孩子要早睡,认为是夜阴气最重,而老人和小孩阳气不足,必须避开。

娱乐活动[编辑]

山东邹城,冬至日的儿童游戏,玩“拿寨”,或“打瓦”;少年于是日学武术,称作“看冬”。在晋北地区,女孩子喜欢在冬至日踢毽子;男孩子则喜玩打岗游戏,即用手掌大小的方形石块,一方立起,另一方按游戏规则依次瞄掷,以打倒对方所立的岗为胜。

在台湾基隆、台南等地,将粳米面染成彩色,手捏或用模子磕出各种飞禽、走兽、瓜果、鱼虾等形状,称“做鸡母狗仔”,祭祀后分发给儿童玩乐。  在台湾基隆,吃冬节汤圆时亦可进行博戏,每口吃两个,最后以碗内剩留汤圆的单(一个)双(两个)数赌输赢。   

其他习俗[编辑]

  冬至以后,阳光直射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天渐长,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俗谚。这一说法,源自魏晋时期,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添长一线。在河北徐水、山东无棣等地,是日女工添线,也带有日渐长而添线的意思。在许多地方,自冬至日起,女人开始纺线织布做衣服。如在安徽宿松县,是日女红试线。然而,四川三台的妇女在冬至日忌动针线。在老北京,冬至日,闺中停做针线活,休息娱乐一天,也有邀集相好姐妹在家中吟咏聚会的。 

四川渠县的乡农于冬至日耕田,称“草王会”,据说可以将草根永远除去。   江苏苏州的畜鱼者,于冬至日起荡,称“起荡鱼”。

在山东无棣、邹城等地,冬至日开始窖菜、织席。

江苏南京人视冬至为“过小年”,是日有“打灶”的习俗,不用有所忌讳。   在台湾苗栗,计算年龄时以冬至为标准,即过了冬至为增加一岁,带有古代以冬至为岁首的遗风。


注:节选自《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