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
冬至,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為我國周代用土圭觀測太陽而制定出的最早的四個節氣(二分二至)之一。節期在陰曆十一月中,為陽曆的12月22日或23日。根據夏曆規定,一歲由一年冬至開始,由冬至結束,冬至必須為十一月。這一點同時也被用於解決2033年置閏問題。夏曆是世界上所有曆法系統之中唯一以冬至點作為回歸點的日曆,而我們現在使用的格里高利曆、儒略曆等均為以春分點為回歸點的日曆。
所謂「至」,是極點、頂點、之最的意思。《事物原會》載:「《孝經》說斗指子為冬至。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至。」 即在冬至這天,陰森嚴寒的氣候到達極點,陽氣初萌,太陽到達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對於北半球而言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故稱「冬至」。此後,白晝時間漸長,日長一分,故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冬至又稱「履長節」(因一陽上舒、日晷初長而得名)、「長至節」(因日影極長)、「天長節」,又因晝短之至,或稱「短至節」、「短日節」。
舊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是因冬至確曾是年。傳說上古時期黃帝曾定冬至為朔旦(元旦),周代沿襲,所定曆法是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十一月)為歲首,以冬至日為一年的開始。自漢武帝起改用夏曆,始以建寅之月為曆元,沿用至清末,但仍然保留冬至日為歲首的規定。因冬至曾經是年,故而又稱「亞歲」、「亞年」、「小年」、「小歲」、 「冬年節」等。民國時期定名為「冬節」。此外,冬至正日又有「大冬」、「正冬」的稱謂。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黃河流域也稱「冬除」、「冬住」或「工除夜」,上海、江蘇稱「冬至夜」,江蘇連雲港稱「冬晚上」。冬至後一天,在山東叫做「至後」。
冬至的節日活動曾經十分豐富,不僅一如「元旦」,民間更謂之「肥冬瘦年」。古代冬至的賀節活動在宋代達到頂峰,《東京夢華錄》載:「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南宋時,「都人最重一陽賀冬……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清人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寫道:「冬至花糕更粉團,冬分酒吃鬧鬧年。衣冠拜賀親朋後,肉塊堆盤夜祀先。」涵蓋了當時吃花糕和粉團、宴飲、祀先、拜賀等節日活動。
然而,隨着年代日益久遠,以及曆法的變遷,冬至節曾是年節逐漸被淡忘。民國時期,甚至更早,許多地方早已不像過去那樣「邑人最重此節」,冬至節日益衰落,活動漸少。現在,冬至已極少節日氣氛,許多地方僅以餛飩、湯圓薦先、食用,再無其他活動。 有的地方提前一天過冬至,如廣東始興的岡頭、赤岡等村提前一天過節,俗稱「貓(母毛)冬」,據說是先人因避亂而提前一天賀節,後相沿成習。
目錄
節日飲食[編輯]
冬至作為「大似年」的重要節日,又處於冬閒之時,所以特別講究飲食宴樂。
食品[編輯]
北方地區最普遍的應節食品是餛飩、餃子,南方地區則是湯圓。
餛飩、水餃[編輯]
北方各地都有「冬至餛飩(餃子)夏至面」的諺語(在有些地方,餛飩和水餃是同一種東西,如河南確山、中牟的水餃也叫餛飩,河南太康的餛飩俗稱「扁食」 等)。關於為什麼在冬至日吃餛飩,《神隱記》曰:「天開於子,子陽氣發生,當行拜賀。食餛飩,譬天辟混沌之義。」據說是因餛飩像雞卵,陰陽胚胎,包孕渾涵,似遠古天地混沌未開之象,並取其諧音,將「吃餛飩」引申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之意。民間認為冬至食餛飩或水餃,可以保護耳朵不被凍掉(因「餃兒」諧音 「膠耳」)。河北灤縣人則認為冬至食餛飩後可使人更聰明。
宋代,民間已有冬至日吃餛飩的飲食習俗。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就有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的記載。《武林舊事》載:「(冬至)享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食字旁+發)飥』之諺。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 浙江杭州一直沿襲冬至吃餛飩的習俗,並要購買素餡餛飩,作為祭品,也稱「健餛飩」。在老北京,冬至前後,人們的飲食好似掉進了餛飩陣,除了市面上賣的肥湯粉絲餛飩、白湯大餡餛飩、高湯臥果餛飩以及上海人賣的蛋片餛飩等各色品種外,各家還自己包餛飩、「喝」餛飩。江蘇蘇州俗話說:「夏至餛飩冬至面,平平安安直到年」,冬至日要食麵。河南西平人也在冬至食餛飩或蒜面。
湯圓[編輯]
「家家搗米作團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湯圓是在南方普遍流行的冬至食品,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丸,又有米圓、粉團、丸子、冬至圓、冬至糰子等名稱,在福建建甌稱「團圓子」,又稱「糍」,福建崇安稱「冬至丸」。冬至吃湯圓,是為「取其圓以達陽氣」,因古有天圓地方之說,而天代表陽,冬至陽氣初生,食用象徵着 「陽」的圓子,以慶賀「陽生」,同時寄予祈求團圓喜慶之意。廣東花縣將食粉團稱作「團冬」。
赤豆粥[編輯]
即小豆粥,民間以為冬至日食小豆粥可以避邪。早在《荊楚歲時記》中已有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疫」的記載,傳說共工氏有不才子,死於冬至這天,變為疫鬼,他畏懼紅小豆,所以於是日做赤豆粥用以厭鬼、避瘟。雖是傳說,但從醫學角度來看,紅小豆確有清熱解毒、消腫、通氣、止吐等功效。冬至日,各地普遍食小豆粥,或稱「小豆糜」;浙江嘉興人於是晚吃赤豆糯米飯。
其他米食、麵食[編輯]
- 米糍
- 粽子
- 年糕
- 蕎麥麵、蕎麥餅
- 羊肉
- 魚生
- 米?(米簽)、菜包
- 其他食品
冬至日,在晉南地區盛行熬油菜根米湯喝。江蘇崑山人習慣吃一種「安樂菜」,以青菜、山芋和栗子合煮為飯,以示合家老少共慶一年安樂。
在江蘇海州,冬至日必吃煮熟而不焦的食物,說是可保明年的莊稼不得黑穗病;中午煮食老瓜(即南瓜),俗諺云:「過冬吃老瓜,不寒手腳不生凍瘡」。揚州人則是吃夏天摘的南瓜,認為吃了曾受暑氣的瓜果可御冬寒。
在江蘇徐州,冬至吃凍疙瘩,是一種形似貓兒的水餃,俗稱「貓耳朵」,諺云:「吃了凍疙瘩,不生凍瘡疤。」
宴飲[編輯]
冬至日,各家舉行家庭宴會,準備豐盛的酒食,叫做飲「冬酒」,江蘇蘇州稱「節酒」。在河北南皮,人們擁爐會飲,稱為「扶陽」。宴席之上,必要喝酒,既是為宴飲助興,也帶有暖身子的作用。
冬至日的家庭宴會,和年夜飯一樣,講究全家團圓。一般而言,婦女不歸寧,已在娘家的也要在這天趕回夫家(或說在娘家過節不利於公公)。在廣西平樂,冬至日禁止歸寧,各家制糕餅、具酒食,敘家庭之樂,不請外賓;冬至節後一日,父母派人迎嫁女回娘家,或不迎而自歸,稱「吃隔夜節」。而在河北地區和山東濟南、臨沂等地,婦女慣於在冬至日回娘家。
除了自家宴飲,有些地方也以招集親友宴飲為樂。在上海、江蘇,里巷會飲,多取出新釀白酒暢飲,稱為「分冬酒」。在廣東花縣、東莞等地,冬至若遇風寒,多設「骨董羹」宴客,也稱「邊爐」,即生起暖爐,將魚、肉、蜆、菜等放於鍋內混煮,人們圍爐環坐而食,稱作「打邊爐」。
特殊飲食習俗[編輯]
冬至日,北方地區有「蒸冬」的習俗,即蒸食麵食,是為了祈禱來年揚場時有風,民謠唱道:「蒸冬蒸冬,揚場有風。」
台灣地區有冬至日「補冬」習俗,即為使身體適應寒冷的氣候,需要多補充營養。
在江蘇蘇州,注重養生的人於是日飲乳酪,服補劑以固體氣。
食品加工製作[編輯]
1、舂米 南方地區多在冬至日舂米儲存,稱作「冬舂米」,說是這天舂米可避免易碎和多粞,減少損耗;而且這天舂出的米經年不蛀、久不變質。
2、釀酒 全國於冬至日釀酒的地方很多,所釀稱作「冬酒」。
3、醃肉、醃菜 民間多在冬至宰豬醃肉,留備過年所用,據說此日醃的肉,不流油、不腐壞,而且特別香嫩。 冬至日的醃菜習俗,如江蘇地區慣於冬至日醃醬瓜。在浙江杭州,例以「冬至」為所醃菜的開缸之日,先祀而後食。
飲食禁忌[編輯]
冬至日的飲食禁忌,如福建地區各家普遍在冬至日作米丸,但在福建漳浦,有喪之家不作米丸。
在江蘇,俗信祭過祖先的菜宜回鍋重熱,否則吃了會喪失記憶。
山東地區普遍於冬至日飲酒,臨邑人冬至亦飲酒,「仿古之歲餘八蠟,但戒勿醉,不及亂」 。
社交活動[編輯]
過去人們把冬至當作過年,慶祝相當隆重,工商行業、學校等社會各界都要放假一天。揚州有歌謠唱道:「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先生不放學,學生不把(給)錢。」
賀冬[編輯]
冬至日,官方、民間皆流行賀冬之俗。賀冬,也稱「拜冬」,與拜年禮相似,在家拜賀尊長,族眾、親友相互登門賀節,士人具箋修書恭賀。四川地區也稱「賀長至」。
拜師[編輯]
冬至是民間敬師、拜師的重要節日,從東漢至民國時期,冬至節敬師習俗沿襲未改,各書院、學院和私塾特別重視此節。是日,學生向老師行禮,並醵資設宴,宴請老師,同學之間相互交拜。
饋贈[編輯]
1、薦履襪 冬至日向尊長「薦履襪」的習俗,早在漢代已開始流行,據《中華古今注》記載:「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 於這一活動的意義,曹植在《冬至獻襪履表》中有「迎福踐長」、「亞歲迎祥,履長納慶」的句子,說明冬至「獻履貢襪」的用意是為賀「一陽嘉節」、「迎福踐長」。實際上,冬至日向尊長獻鞋襪,除了履長賀節,還帶有尊長敬老之意。 在山東濟寧、曲阜,婦女於節前做好布鞋,冬至日贈送舅姑。湖北荊州人也是獻襪履於舅姑。在河南鄭縣、浙江烏青、湖北江漢平原等地,媳婦要在這天將新做的鞋襪獻給公婆等尊長。江蘇徐州人認為公婆在冬至這天穿上兒媳製作的冬至鞋,可保老人安然過冬。
2、其他饋贈習俗 在江蘇地區,俗重「冬至」,節前數日,親友互送節禮,交馳於道,顏度詩云:「至節家家購物儀,迎來送去費心機。腳錢盡處渾閒事,原物多時卻再歸。」
僱傭關係[編輯]
在江蘇淮陰等地,農村在冬至這天解僱或更換長工。河南林縣也以是日為長工工滿之時,農家必以豐盛的飯食犒勞長工。在山西,傭工於是日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東家必設宴款待,並商議下一年相關事宜。至今,一些農村個體戶、私營企業,還保留此俗,在冬至節設宴犒勞僱工。
商貿[編輯]
在上海,冬至為舊時商家店鋪年度收支結算的截止期,老闆於是日邀僱員吃冬至酒,飯後,收賬人員就四處催收欠款,直到除夕方休。在浙江烏青,俗稱冬至為「小年夜」,節日前後,各商店赴鄉間收賬,叫做「冬至賬」;田主下鄉收租米。
在台灣基隆,以冬至日為各種契約單據簽訂和履行之期。
在四川綿竹,一日紙畫鋪出門神畫條,稱為「掛望」,表示開始印年畫、賣年畫,以此招徠生意。
在江西南昌,小販用蠟製成臘梅粘在枝上,沿街叫賣,人們爭先購買,其價錢比真的還要貴。
信仰禁忌[編輯]
祭祀活動[編輯]
祭祖[編輯]
冬至日祭祀祖先是全國各地普遍的習俗,是為冬祭,儀式隆重,一如春節。浙江紹興稱為「做冬至」,河北遵化稱「作羹飲」。是日祭祀,大多是全族祀先於祠,或在家中祭祖,也有上墳墓祭的。外出者例要在節前趕回家,參加祭典。
- 祠祭。
- 家祭。無宗祠者,祀先於家,供酒食,焚香化紙祭奠。
- 墓祭。
- 薦食。冬至日,祭奠祖先所用的食物供品,除備牲醴外,餛飩、水餃和湯圓、米糍、年糕等節日食品,都要先供給祖先享用,然後全家共食。如浙江菱湖有 「冬節糰子年節糕」之說。在江蘇瓜洲,冬至祀祖敬神,供米粉圓子,俗稱「大冬大是年,賀節如三節」台灣人冬至拜祖,要蒸九層糕拜祭。九層糕包括甜糕、咸糕、蘿蔔糕、芋頭糕、松糕等,在龜背形的糕面上砌成「壽」字並加用糯米捏成的雞鴨鵝豬牛羊,用蒸籠分層蒸成,意為向先人薦新、進饗。
- 新喪。
- 其他。江蘇蘇州,各家於「至夕」具酒食祀先,祭祀時即使天氣暖和,也必熾炭於案下,以助陽氣。在浙江德清,也在祭桌下放置火爐,務必保持火不滅,以取旺相。
祭先師[編輯]
冬至日,書塾和學校師生祭祀先師孔子,稱作「拜聖」,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有的也稱「拜聖壽」,因冬至如同過年,等於是增壽一年,要給孔聖人拜壽,舉行祭祀典禮。是日祭孔行釋菜先師禮。所謂釋菜,是指以芹藻之類祭祀先師孔子,古時始入學行釋菜禮。春秋二次祭孔則用「釋奠」禮。釋菜禮比釋奠禮要輕。
祭窯神[編輯]
祭灶[編輯]
浙江地區有冬至祭灶的習俗,供品多用粉團。在浙江寧波,民間有「跳灶王」活動,多由乞丐為之,戴鍾馗巾,紅須,持劍,打扮成鬼判模樣,到街上驅鬼逐疫,口中喃喃念咒,跳後向各商鋪斂錢,又稱「打野狐」,為古代儺禮遺俗。在山東滋陽,冬至修燧灶以祈壽。
祭壇神[編輯]
其他[編輯]
在山西平陸,冬至晚以牲醴祀土神,凡本年修造之處,必要設燈。在江蘇儀征等地,冬至節祀土神和火神。江蘇武進潘家橋鄉在冬至前後祭火神,用蘆席在場角搭一小棚,祭祀後,送神時,把神像、紙錢、紙錠放在棚內焚化;待起火後,鳴鑼報警,然後取水滅火,近似消防演習。有的鄉村請「師長」念咒貼符,求火神不要為禍本村,稱「退南方」,無錫也稱「謝南方」。
廣西興業人於冬至祭財神。江蘇丹陽,市肆於五更敬利市神,禮如年初,鞭炮聲持續至天明。
占卜[編輯]
因冬至曾是歲首,故在這天人們總像年節一樣,關心來年的旱澇和豐歉,占測活動特別多。冬至的占測活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 測日影。
- 觀晴、雨雪。
- 觀風、雲。
- 試寒暖。在浙江杭州,諺云:「冬至和暖五色天,來年豐收好種田;冬至天冷雨不斷,來年收成無一半。」
- 以冬至日在當月中的時間前後來占卜當年冬天的氣候,各地說法不一。浙江杭州有俗諺說:「冬至月頭,賣被買牛(主一冬暖);冬至月中,日風月風(多風);冬至月底,賣牛買被(天寒)。」在浙江寧海,諺云:「冬至月頭,日勾月勾;冬至月中,日風夜風;冬至月尾,好在年裏。」山東即墨當地的則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在福建建寧,說是「冬至月頭,抱絮上樓;冬至月中,冷用火烘;冬至月尾,到年是雨。」台灣基隆有諺云:「冬至月頭,要冷在年兜(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亦無霜。」
- 看米價。江蘇蘇州,冬至前米價長,以後必賤;落則反貴,有諺語說道:「冬至前米價長,貧兒好長養;冬至前米價落,貧兒轉蕭索。」江蘇太倉也有「冬前米價長,窮人倒好養;冬前米價落,貧家越蕭索」的類似說法。
- 其他在浙江寧波,冬至前一天晚上,備香燭向灶神祈夢,依此夜夢兆占卜一年吉凶。山東日照,傳說冬至日若雲迎日出、雲迎日落,則主來年大吉。在濟南章丘,冬至日,當地有占驗陽氣上升的習俗,即在竹筒內裝滿秫秸灰,開口一端蓋上紙,陽氣上升時,就會將紙脹破。
禁忌[編輯]
因將冬至與過年相提並論,所以是日禁忌頗多。在浙江紹興,冬至日不許罵人、吵架,忌說不吉利的話。在雲南浪穹,重冬至如年節,是日忌宰牲,忌有服及不孝之人入室。在浙江杭州,冬至前一晚清掃屋內外地面,稱「掃隔年地」,冬至日則不能掃地。在浙江湖州,冬至晚,老人和孩子要早睡,認為是夜陰氣最重,而老人和小孩陽氣不足,必須避開。
娛樂活動[編輯]
山東鄒城,冬至日的兒童遊戲,玩「拿寨」,或「打瓦」;少年於是日學武術,稱作「看冬」。在晉北地區,女孩子喜歡在冬至日踢毽子;男孩子則喜玩打崗遊戲,即用手掌大小的方形石塊,一方立起,另一方按遊戲規則依次瞄擲,以打倒對方所立的崗為勝。
在台灣基隆、台南等地,將粳米麵染成彩色,手捏或用模子磕出各種飛禽、走獸、瓜果、魚蝦等形狀,稱「做雞母狗仔」,祭祀後分發給兒童玩樂。 在台灣基隆,吃冬節湯圓時亦可進行博戲,每口吃兩個,最後以碗內剩留湯圓的單(一個)雙(兩個)數賭輸贏。
其他習俗[編輯]
冬至以後,陽光直射的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的白天漸長,有「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俗諺。這一說法,源自魏晉時期,宮中以紅線量日影,冬至後日影添長一線。在河北徐水、山東無棣等地,是日女工添線,也帶有日漸長而添線的意思。在許多地方,自冬至日起,女人開始紡線織布做衣服。如在安徽宿松縣,是日女紅試線。然而,四川三台的婦女在冬至日忌動針線。在老北京,冬至日,閨中停做針線活,休息娛樂一天,也有邀集相好姐妹在家中吟詠聚會的。
四川渠縣的鄉農於冬至日耕田,稱「草王會」,據說可以將草根永遠除去。 江蘇蘇州的畜魚者,於冬至日起盪,稱「起盪魚」。
在山東無棣、鄒城等地,冬至日開始窖菜、織席。
江蘇南京人視冬至為「過小年」,是日有「打灶」的習俗,不用有所忌諱。 在台灣苗栗,計算年齡時以冬至為標準,即過了冬至為增加一歲,帶有古代以冬至為歲首的遺風。
註:節選自《中國民俗通誌·節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