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馬髻
出自 汉服百科
簡介[編輯]
墜馬髻是古代女子髮髻的一種,始於漢代其式樣如同騎馬墜落之態,故名之墜馬髻。這是當時最具特色,且歷史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種髮式。自漢始,直至清代亦有之,只是歷代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如今我們在西安任家坡西漢墓出土陶俑中,湖北江陵鳳凰山出土彩繪木俑上就能見到漢墜馬髻的形象。
特點[編輯]
墜馬髻,又稱 墮馬髻,為一種偏垂在一邊的髮髻。各代微有變化,但其基本特點,偏側和倒垂的形態未變。墜馬髻一般梳發方法是將發攏結,挽結成大椎,在椎中處結絲繩,狀如馬肚,墮於頭側或腦後。
發展[編輯]
墜馬髻最早出現在漢代,如今我們在西安任家坡西漢墓出土陶俑中,湖北江陵鳳凰山出土彩繪木俑上就能見到漢代墜馬髻的形象。後經歷代傳承,不斷發展演變,至在唐天寶年間,又始流行,著名的虢國夫人遊春圖裡的兩位貴夫人所梳的髮髻便是墜馬髻。唐時有人將薔薇花低垂拂地形態,譬作墮馬髻式唐溫庭筠有「倭墮低梳髻」;明 吳嘉紀有「岸傍婦,如花枝,不妝首飾髻低垂」詩句。墜馬髻主要為已婚中年婦女所喜尚。
籍載[編輯]
《後漢書· 梁冀傳》:「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粧(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 李賢注引《風俗通》曰:墮馬髻者,側在一邊。」壽, 孫壽,梁冀妻。一說:發鬂松垂,象要墜落的樣子。故又叫「墜馬髻」。 《樂府詩集·梅花落》:「天姬墜馬髻,未插江南璫」。 《事物原始》記載:「孫壽為墮馬髻。」 《古今中華注》也記有「墮馬髻惟倭墮髻,一云:墮馬之餘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