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加入漢服運動

出自 汉服百科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編輯]

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中國人穿起漢服,走上街頭——— 「當時我就想,光在網上看有啥用,要讓大家看到生活中真正的『漢服』。我對網友們說,這件事我做了。然後我就匯錢過去了,當時就抱著一個念頭:就當被他騙一回,如果你給我做好,我就穿上街去!」

「穿漢服上街第一人」王樂天,回憶起最初向並不熟悉的網友阿秋定做漢服時的果決,語氣中依然充滿興奮。而他為之熱血沸騰的漢服,對當今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已經非常陌生。

如今,這種明代滅亡前漢族人的傳統服裝,正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悄然復興。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們穿起漢服,走上街頭,共同召喚那曾經輝煌的傳統。

王樂天[編輯]

穿漢服上街第一人

「穿漢服能感受一個漢族人的尊嚴」

今年36歲的王樂天,是鄭州電力系統的一名普通工人,按照他自己的話說,自己「從事最下等的勞動」,然而,正是他的里程碑式的一次壯舉讓漢服從虛擬空間的熱門話題,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存在。

「前年6月,我在網站的一個連結上發現漢網,這一下不得了,像到家了一樣!在漢服論壇版塊,我才知道漢族的服裝是怎樣消失的,才知道滿清剃髮易服那些殘酷的史實。」

2003年11月23日,王樂天第一次穿上漢服走上鄭州街頭,這件漢服是依據電視劇《大漢天子》中李勇(原形李陵)服裝的樣式仿製的,然而隨後的遭遇讓他終身難忘。

「在行人的眼睛裡,我就是一個出土文物,一個怪物。有一個路邊小店的店員說,快來看,日本人來了。還有很多小孩對我說八格牙路!我就怒目而視,沒有解釋,小孩子懂什麼啊。我走過去對那店員說,我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在街上,沒有一個人說我是中國人,這是中國最大的悲哀!」

特立獨行的他很快被鄭州本地媒體關注,鄭州人對於漢服慢慢地有所了解,也不像最初那樣感覺新奇。然而,「膽量這個東西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你沒有體會到,要穿漢服還要忍受人們無禮的嘲笑,現在我和網友一塊出去,有時從你身邊經過的人依然會很無禮地哈哈大笑。」

嘲笑聲中,王樂天依然堅定,他上下班都穿漢服。「穿漢服和穿普通服裝的自我感覺當然不一樣,這個衣服是我們華夏原生的,怎麼能一樣呢?穿漢服時坐姿走姿都要端起來,能感受到一個漢族人的尊嚴!」 如果說王樂天自己的身體力行,讓漢服首次為普通百姓所知,那麼同在鄭州為漢服搖旗吶喊的宋豫人,則更多地扮演了一個漢服知識、漢族禮儀普及者的角色。


宋豫人[編輯]

街頭宣傳漢服的先行者

「我們不能只做填表的漢族」

今年49歲的宋豫人原是河南平頂山市外事辦的一名幹部,業餘時間酷愛研究傳統文化。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上了漢網,當時他也沒覺得倡導漢服有什麼特殊,後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給他的觸動很大。

「一批比利時外賓在我們那兒住了很久,開誠布公地告訴我,他們最反感我們平時無論什麼樣的場合,都穿西裝打領帶。他們說,西裝本是禮服,你們無論收破爛還是乾重體力活的都穿,實在不合適,既然是禮儀之邦,怎麼穿我們的禮服幹這些事?我就想,漢族已經把禮儀之邦的傳統丟光了,難道我們自己的民族沒有服裝嗎?!」

老宋從副縣級的崗位上退下來,有1300多元的退休金。他在鄭州一所高校附近租了房子,租金100多塊,吃飯在學校的食堂,一月要三百多塊。剩下的都投入到宣傳漢服上。這樣的生活他沒覺得苦,他說:「簞食瓢飲就足夠了,一個人慾望再多,也就能睡一個床。」

今天五一期間,老宋在鄭州城隍廟做了為期十天的「漢服展示」、「比文招親」的宣傳活動,傳統典雅的娛樂活動吸引了普通市民們的目光,也讓他們了解了漢服和漢禮的基本知識。老宋說,他希望人們能通過漢服找回「華」字,通過漢禮找回「夏」字,再通過「讀經」和「知恥」教育找回華夏民族的內在文明。

老宋說,自己已經攢了20套漢服,每天從早到晚就穿漢服,感覺和其他人穿現代裝沒什麼兩樣。現代在宣傳漢服的時候,他又將這些衣服無償提供給人們免費試穿,還可以攝影留念。這種做法得到了很多大學生的喜歡,不過也有一些人抱著一種獵奇心理。「有一天我去網吧的時,有幾個年輕人說,你老先生是鄭州最時髦的人了。」談及此事,老宋無奈一笑。

對於漢服他有自己獨特的理解:「雖然漢族服裝漢、唐、明有些細微的變化,但其主要要素沒有變,漢服體現出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比如,上衣下裳,衣代表天,裳代表地,組成的衣服人穿在其中就實現了天地人合一。交領、右衽、系帶的形制一直是漢服的主流,其他的民族沒有這個特點。」

「現在的漢民族是一個植物人狀態,我們很多民族意識已經磨滅了,現在只是『填表』的漢族或『漢族的後代』,沒有資格稱漢族,一個民族除了血緣的聯繫還應有文化和文明的傳承,現在,無論老人還是孩子有關漢族的知識幾乎等於零。我們呼喊是盡忠,喊不醒沒辦法,但喊不喊是態度問題!」

張夢玥[編輯]

少年老成的漢服理論家

「研究漢服是我未來的事業」

如果你認為,倡導穿漢服的人都是垂垂老者,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熱愛漢服的朋友中大多數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老宋說,正是在漢網漢服論壇上看到,那麼多年輕人有血性有節氣,有更多漢民族的東西,讓他看到了希望。

重慶女孩張夢玥,正是老宋眼中的諸多有希望的青年之一,也是王樂天頗為推崇的漢服理論專家。曾猜想她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而聽到她的聲音時著實吃了一驚,原來她還只是一名活潑愛笑的大學生,讀的是歷史專業,即將升入大四,對先秦、漢服和考古等方面有很大興趣。

「我沒直接參加過圈子裡的活動,自己目前也只有一套漢服,但是我一直都在關注、研究漢服,和其他漢服提倡者相比,我只是一個觀察者和研究者。」說這番話時,張夢玥剛剛結束一趟七天的中原尋古之行返回重慶的家中,了解漢族服飾的發展歷史正是此行的重要內容。

七天裡,她循著西安、洛陽、寶雞、成都的歷史遺蹟,白天參觀、記錄,晚上乘火車趕路。在洛陽博物館,裝備落後,沒有數位相機的她足足站了5個小時,把館內五個展廳有關服飾的內容挨個記錄、摹畫了下來。「當時不覺得累,抄完了以後才覺得腳痛得發麻。但這是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再怎麼樣都覺得很愉快。」現在,她已經有30多本關於漢服等文物資料和畫像的筆記。

在周公廟,本想目睹早期的周公塑像的她很失望,「那基本上都是現代的塑像和紀念碑,所幸找到了一座有價值的文物塑像,明代的伯禽像,被藏在壁龕里,砍去了雙手。我摹畫的時候,發現由於保管不善,他的衣服已經漫漶不清了,我是憑經驗去找服飾配件,描摹花紋的。」

張夢玥說,人們對漢服的理解普遍有歧義,它不是簡單的古裝,而是漢民族的民族服飾。提倡漢服並非讓人們日常穿著,而是在節日慶典、重大儀式上讓中國人有華夏民族自己的衣服穿。畢業後,她打算繼續讀研究生,研究她熱愛的先秦文化,而漢服自然會成為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

王育良[編輯]

當代自製漢服第一人

「我從來沒覺得『唐裝』馬褂是我的衣服」

其實,並非生活在中華文化母體裡的青年才會生出對漢服特別的熱愛,在漢網漢服論壇的網友中,王育良就是很特別的一位,從小移民澳洲的王育良是學計算機設計的,目前正在讀商科研究生,雖然身居海外,但他骨子裡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華夏子孫。

照片中的他氣質憂鬱,身著漢服低頭撫琴。從小不僅琴棋書畫他樣樣精通,對漢服文化更有自己的見解。19歲時他自己設計製作了他的第一件漢服,由此被圈內人稱為當代自製漢服第一人。

「從來不覺得馬褂,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唐裝是我的服裝。2001年以後,唐裝風行一時,那時無論我從哪個角度看,民族感情也好、審美也好,都感覺所謂的唐裝實在是太陌生了,我一直覺得我的服裝是那種大袖交領的。」王育良在表述漢服的時候,一直用「我的衣服」這樣的說法,的確,漢服就是流傳了幾千年但卻突然消失了的漢民族自己的衣服。

到現在,王育良總共有10件漢服,其中8件都是他自己設計製作的。說到他的第一件漢服,王育良說是他自己一邊參照比較典型的式樣,一邊猜想「瞎做的」,但還是比較像的。後來做得多了,就開始主要把精力放在漢服的細節處理上,裁剪弧度、配色、大小比例、布料質感,越做越精細。

「做出的這些其實還是不滿意,還沒有把華夏最美的精神表現出來。現在我正在醞釀一套,如果做出來,應該是我個人作品中最滿意的吧。」

王育良說:「其實只要是理性的思考者都會明白,漢服不是復古。無論是發達還是落後的民族,基本上都沒有認為自己傳統服裝是復古的、不合時宜的。站在人類文明的出發點上看,世界上本沒有『古』『今』,只有『優』『劣』,優秀的文化就應該盡力保存發揚,在合適的時機展示我們古老而深邃的文明。」   

邱錦超[編輯]

低調的職業漢服製作者

「我做漢服將結合傳統與時代因素」

能自己製作漢服的人畢竟很少,其實漢服圈子的人都清楚,能買到做工精良的漢服對於推廣漢服的意義。武漢的阿秋就是一位職業漢服製作者,他自己說知道阿秋的人比知道他本名邱錦超的還多。阿秋出名是因為他漢服做得好,而王樂天首次穿上大街的漢服就出自他的巧手。他有一間漢服製作工坊———古徑衣飾,王育良取的名字,這個名字讓他喜歡得不得了。

他一直強調希望淡化對他的報導,「我只是個生意人,希望你們把目光多投向在現實生活中勇敢穿上漢服的廣大普通漢族民眾。」

阿秋是從2003年11月開始做漢服的,「當時在一個網友引薦下來到漢網,剎那間有找到精神家園的感覺。我被漢網同胞的精神所感動,被漢網同胞對漢服的訴求所折服。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服裝,因為民族服裝是一個可以加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認同的強大載體。」

說到漢服的製作,阿秋頗有心得:「從事漢服製作差不多兩年,各種各樣的款式總共做了一百來套。我一直遵循漢服的完整性與時代的結合這個特點。所謂有完整性指的是漢服的基本元素不會變,有一些款式甚至要儘量做到完全符合古制要求,其中的製作基本上是參照一些歷史書籍資料來完成的;所謂與時代相結合是指在不改變漢服基本元素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一些審美觀做一些嘗試,比如紋飾、顏色等等。」

阿秋說,即使很多對漢服不了解的人也會因為覺得漢服好看、喜歡而購買,這說明關注漢服的人正在增多,這也是所有漢服提倡者希望看到的。   

漢網[編輯]

漢服復興運動的大舞台

「我們要把民族歷史撿起來,找回漢民族的主體性」 王樂天、宋豫人、張夢玥、王育良、邱錦超……漢網像一片緣分的天空,讓越來越多熱愛漢服和漢文化的人們相識相知,成為朋友。漢網究竟如何由小變大,成為眾多漢服愛好者的心靈家園呢?在李敏輝那裡,我們找到了答案。

當過多年記者的李敏輝給人的感覺是深沉、理性的,他是漢網的建立者之一,現在是漢網的新聞人。在北京漂泊了多年,李敏輝現在在一家出版社工作。

李敏輝說,對漢文化的情有獨鍾成為一條紐帶,使網絡上幾個同樣熱愛漢文化的年輕人成為了朋友,他們也是漢網最早的幾名成員。「以前網絡上有不少類似的論壇,但是由於管理問題最終都沒有存活下來,這些人脈逐漸匯攏到了漢網,漢網由2003年元月成立之初的四五人,發展到了現在註冊ID兩萬多人。這些成員主要有兩種人,一種是本身對漢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人,另一種是無意中瀏覽到漢網的內容,受到漢網網友影響,也成為漢文化或漢服的愛好者。」

「找回逝去的漢服是同道中人的意願,服裝是一種很直觀的東西,貼近每個人的生活,以漢服為切入點最能聚攏人氣,而服裝又是最能體現民族精神和文化歷史價值的,是最容易被網友接受的。」

因有漢網存在,漢服逐漸為更多的普通人所了解欣賞。因為喜歡漢服,越來越多的網友相聚在網上。如今,有關漢服的內容成了許多以討論傳統文化為主的網站的熱門話題,很多綜合性論壇,也紛紛出現此類討論區,最近一家著名論壇上的「華夏衣冠」版人氣正旺。

據李敏輝介紹,目前漢網還沒有正式組織過活動,但網友自發的活動很多,也很豐富,活動經費都是AA制。大規模的活動有穿著漢服參觀、祭祀,組織讀經、彈琴聽琴,小規模的有三兩網友聊天喝茶等等。去年規模比較大的有祭祀袁崇煥和在上海一日游等活動,在其上海的活動時,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趕來的網友共有30多人,大多數網友穿著漢服,參觀上海博物館、豫園。「參觀時聽到有路人說『他們是什麼網站的吧』,當時我感到很欣慰,漢服已經被路人認知,而不再把漢服當作日本人、韓國人的衣服。」

當越來越多的同道中人把漢服穿上街,李敏輝說他的感覺還是欣慰:「復興漢服、復興漢文化是我的願望,我相信這將會成為潮流。我們的民族正經歷著變革,開放性的東西越來越多,而主體性卻在變弱,甚至形成了文化荒漠。我們提倡漢服、宣揚民族文化的目的就是使人們對漢民族的文化歷史遺產有正確理性的認識,並且能夠將它發揚光大。漢網不是組織者和發動者,它只是一個平台,是一個合理、合法表達民族感情的平台。」

何謂復興?李敏輝有他自己的理解:「復興和復古的區別在於,復興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而復古只有承前和繼往,並沒有傳承的概念,我們要做的是把消失了的民族歷史文化遺產撿起來,並且把它發揚下去,找回漢民族的主體性。」

在漢網中很多朋友都認為,滿清入關導致華夏文明失落了三百六十年,很多華夏文明上升時期的精華成果都在此間失落,而當民主革命趕走滿清時,又採取西方的文明救中國,導致了漢文明的西化。恢復漢服是恢復漢民族文明的最佳切入點。

宋豫人表示,對於漢文明而言,表象東西沒有,內在的就不存在。任何文明都有外在的表象文明,有相應的服裝禮儀。由於中華民族的概念替代了主體民族,漢族自身的文化被虛化了。通過穿漢服可以讓漢族人了解到自己文化中的禮儀,進而深入的了解漢文明。

然而,宋豫人並不是一個激進的漢服主義者,他認為,「不是什麼時候都穿漢服,但至少要讓漢族人知道漢族人是有服裝的,自己的民族不是一個光屁股的民族。起碼在祭祖一類傳統儀式上應該穿漢服。

其實,對於漢服運動的理解,漢網的網友們也不盡統一。針對有一些人提出有的漢網網友宣揚民族主義,李敏輝說:「漢網上會有不同的聲音,也有對於民族精神不同的理解,但這只是一些網友思想上的分歧,不能用任何『主義』來貼標籤。漢網網友只是漢服的愛好者、實踐者和倡導者,目的是讓更多人認識、熱愛民族文化,網站內部還沒有上升到學術爭論高度。」   

專家視點[編輯]

彭永捷:真正擁抱傳統需要做到表象和精神合一

漢服正在得到年輕人的熱烈關注,傳統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熱愛,這背後有什麼原因呢?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院長,孔子研究院秘書長彭永捷教授認為,很多年輕人參與漢服運動,說明傳統文化是一種文化心理需要。首先,面對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中國人要發出自己文化一元的聲音,要建有自己的精神家園,要追尋自己的文化之根。其次,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快速變化,在一個追求物質生活富足的世界,現代中國人在精神上要安身立命,這就要向傳統尋找價值、情感和智慧依託,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精神理想、價值世界和情感世界。

有學者將漢服運動列為當代青年深受文化保守主義影響的表現之一。

彭永捷教授並不贊同這種看法。他認為,漢服運動和文化保守主義是兩回事。文化保守主義的目標是捍衛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漢服運動雖然也是宣稱要捍衛傳統文化,卻是要捍衛漢族文化,要將漢族的民族意識凸顯出來。

他指出,我們目前所說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就是以漢文化為主體的文化,同時包括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如果我們再去突出漢族文化,有可能會造成民族間的隔閡對立———因為漢文化已經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文化,除此之外漢民族沒有另外的獨特的民族文化,我們不能說這共同的文化只屬於漢民族而不屬於中華民族大家庭。

漢服運動的提倡者,他們強調傳統文化的本源意義值得肯定,但是將漢族意識凸現出來則不妥。從漢族的歷史來看,漢族是以華夏族為中心不斷融合其他民族,才得以最終形成。早在春秋時期,趙武靈王就曾力主胡服騎射,學習少數民族的優點和長處。融合性是漢民族的特點,漢族人口眾多,政治經濟力量強勢,然而正是由於漢文化的融合性,才能夠讓少數民族感受不到壓力,給了各民族和平共處更大的自由。

此外,把清以前的漢文化和滿清入主中原以後的漢文化割裂開來,也是不恰當的。清代滿人的文化,已經融合進漢文化之中,成為漢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明以前的服裝可以作為漢服,清代的長袍馬褂未必就不能代表漢服。

「選擇漢服這種形式作為回歸傳統的象徵,是因為它簡單直接,可以直接體現漢文化的復興。然而,問題又不是這樣簡單。其實漢服和2001年開始流行的唐裝相比,都反映了人們回歸的心理需要,而漢服背後的漢民族意識則要濃得多。唐代是中國最強盛的時代,『唐裝』容易引發中國人對傳統、對歷史美好的聯想,同時避免了任何可能導致漢民族與其他民族分割的因素。『唐裝』的提法要比『漢服』的提法高明。」彭永捷分析說。

「我的一位學友米灣有兩個觀點,我很贊同。第一,漢服穿著應是個人化的,個人穿著舒適就好,自我覺得適意就好。第二,如果你覺得自己『撐得起』你就穿。照我理解,米灣的意思可能是說,僅僅一件服裝並不能代表傳統文化,想真正擁抱傳統,需要做到表象和精神合一,也就是所謂的『撐得起』。」    背景知識 漢服小史

漢服的特徵以交領右衽為主,兼有圓領,直領,無扣,系帶,寬衣大袖,線條柔美流暢。從形制上看,主要有「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上衣下裳連體)、「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制(上短衣,下長褲)等。衣裳,深衣為禮服;襦裙為女裝。袴褶為常服。衣裳制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裝形式,交領右衽系帶是延續千年的主要特點。

在先秦時期,華夏族區別於其他文化群體的標誌之一,便是外在形象。人們稱這種與「胡服」相對存在的概念就是「衣裳」,如「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這也是「華夏」之稱的來歷。《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先秦兩漢時期,人們通常用「衣冠」來指稱華夏之服。故而中國享有「衣冠古國」的美譽。與「漢服」詞彙相關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

漢朝以後,人們逐漸用「漢人」一詞來指代華夏人。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這個詞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便是漢族傳統服飾,如「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余尚同漢服。」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符號。

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統治者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清兵入關的第一件事就是「剃髮易服」,「剃髮」針對的是「束髮簪纓冕旒冠笄」;「易服」針對的是「交領右衽寬袍大袖」。漢服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來源:據張夢玥《漢服略考》改寫原載於《中華文化建設》附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