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式婚禮

出自 汉服百科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編輯]

漢服婚禮,意指身着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以《儀禮.士昏禮》為原型舉行的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和禮儀認知的漢民族傳統婚禮。


婚禮資料[編輯]

眾所周知,文化是民族的生命,而禮儀則是一切文明民族的主要標誌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為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華民族,曾經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其禮儀文化燦爛奪目,別具一格。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婚姻關係,《周易》說:有天地然後才會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才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才有夫婦,有了夫婦才有父子,有了父子才有君臣,有了君臣才有上下。也就是說,所有的人倫關係,都是要從男女夫婦這一對關係開始的。所以,古人認為,婚姻是「人倫之基」,是倫理關係的基礎,是萬物之始,是理之根本。 

婚禮在五禮之中屬嘉禮,是繼冠 / 筓禮之後的人生第二個里程碑。婚禮一如黃昏時滿天的晚霞,寧靜深遠。先秦時期的婚禮不大肆舉樂,不過分慶賀,很簡樸乾淨,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髮之恩。新郎新娘都穿着端莊的玄纁色禮服。天地相合,夫妻結髮。從此後生死相依,從此後家族延續…… 

由於社會的進步和巨大變化,要完全回歸到先秦的婚禮是不可能的。但是,適當吸取古代婚禮中的合理內核,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婚禮,則是很有必要的,也完全可以做到。 

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先秦渾厚、兩漢大氣、兩晉風流、六朝風采、唐風傾國、宋明流韻。每一時期的婚禮儀式和習俗既一脈相承,又各有韻味。而現代人復原傳統漢民族婚禮,則大致將其歸納為以先秦兩漢為代表的周制婚禮、以魏晉唐為代表的唐制婚禮和以宋明時期為代表的明制婚禮 

周制婚禮秉承周代儀制,身着周制婚服(玄端),古典幽雅、莊重肅穆;唐制沿襲周禮,氣勢宏達;由於當時國家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的增加,整體形式上也比較活潑。明制婚禮則承襲明代禮儀,身着明制婚服,女着鳳冠霞披,華美多姿。 

總而言之,這幾種婚禮形制,注重的都是婚禮的禮字,整個婚禮進行下來,既莊重又喜慶,沒有喧囂的吵鬧、無聊的逗樂、庸俗的笑話,更沒有拿新郎新娘尋開心的低俗遊戲。

周制婚禮[編輯]

周制婚禮儀式包括醮子、親迎、婦至成禮、見舅姑等程序,由贊者、司儀、執事等數人主持整個婚禮儀式。周制婚禮不舉樂,不慶賀,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髮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

相傳中國最早的婚姻關係和婚禮儀式從伏羲氏制嫁娶、女媧立媒約開始。《通鑑外紀》 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從此,儷皮(成雙的鹿皮)就成了經典的婚禮聘禮之一。之後,除了「儷皮之禮」之外,還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現了「親迎於庭」「親迎於堂」的儀節。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彼時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儀禮》中有詳細規制,整套儀式合為「六禮」。六禮婚製作從此為華夏傳統婚禮的模板,流傳至今。 

基本儀程[編輯]

六禮: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這是經典的六禮結構,但後世時有增簡。增則多在「六禮」環節的基礎上添加副儀節及雜俗,如催妝、送妝、鋪房等;簡則多簡併了幾項正婚前的禮儀,如宋代朱子撰《家禮》, 

因時俗將六禮並為「納采」「納幣」「親迎」三儀。 

婚禮結構: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 

婚禮儀節[編輯]

婚前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 

正婚禮【親迎→婦至成禮→合卺→餕余設袵】 

婚後禮(成婦禮)【婦見舅姑→舅姑醴婦→婦饋舅姑】 

三書:後世談婚論嫁,「六禮」常常和「三書」一起搭配出現,「三書」非周制昏禮的內容: 

聘書:即訂親之書,男女雙方締造。納吉(過文定)時用。 

禮書:即過禮之書,是禮物清單,詳盡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納徵信(過大禮)時用 。

迎親書:即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用。 

婚禮服[編輯]

那時候的婚禮還叫做昏禮,取「黃昏舉禮之義」。沒有奢侈的聘禮,沒有鋪張的排場,也沒有喧鬧的筵席。昏禮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髮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那時候的昏禮簡樸乾淨,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 這類繁雜的玩意兒,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而後攜手入洞房。次日拜見舅姑,三月後告見家廟。從此,新婦正式融入夫家家族。那時候的昏服也不是現在人們誤解的大紅一片,而是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徵着天的、最神聖的色彩)。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燭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着遠去的女兒;夫家也三日不舉樂,安慰着思念雙親的新娘……整個儀式寧靜安詳。但安靜細緻的儀式中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許這就是我們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黃昏中開始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儀式,映照出一個久違的文明氣息——那是純正、優美而偉大的漢文明,直指人心。

周禮婚制崇尚典雅端莊,有着濃郁的神聖感覺和象徵意義,故此,直到宋代的時候,品官以上的婚禮不論是輿服還是婚儀都嚴格遵循周制。昏服的色彩循「玄纁制度」,取天地間最高貴的色彩為之。 

唐制婚禮[編輯]

周《禮記·昏義》,規定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此後歷代大體沿襲這一禮制。唐代也是如此。 

唐納徵納之物有合歡、嘉禾、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綿絮、長命縷、乾漆。阿膠、乾漆象徵長久永固;合歡、嘉禾象徵共同分享幸福;九子蒲、朱葦象徵心胸可屈可伸;等等。 

婚禮儀程[編輯]

在親迎這一天,新郎親領鼓樂隊、儀仗隊及彩車去女方家,沿途吹吹打打。女家則用三升粟填臼,席一張覆井,枲三斤塞窗,箭三枝置戶上以驅鬼避邪。新娘在上彩車前在自己閨房裡打扮一番,這時有催妝和催妝詩,一般由新郎自己唱,也可由賓客代勞。當時有催妝詩:「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台前別作春。不須面上渾妝卻,留着雙眉待畫人」;「昔年將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許壯頭,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有的在催妝詩唱完後,要念一篇障車文。新娘出閨房後須跨馬鞍,以表示家人祝她去婆家的路上一路平安,順利到達男家。迎親隊伍走到半路上要舉行障車,送親的人和迎親的人在一起飲酒取樂,攔車要財。 

新娘到了新郎家後,父母以下的人都要從小門出去,再從大門回來,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跡。新娘進門後,先拜豬枳和爐灶,再拜天神地詆、列祖列宗,然後夫妻交拜。在唐代,新婦不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長,而且還要拜觀禮的賓客,稱為「拜客」。新娘三日廟見之後,才開始「執婦工」,其第一件工作就是入廚房,操烹飪之事以孝敬父母。 

在拜堂結束以後,就有鬧洞房,唐代稱之為「戲婦」,然後新婚夫妻進入新房(新郎是倒着走進新房的)共飲合歡酒,後世稱「交杯酒」,含有雙方敬愛,同體為一的意思,當時稱為「合卺」。 

合卺結束,新郎新娘又對拜一次,然後坐上床,男右女左,此時一大群婦女開始撒金錢,稱為「撒帳」。所撒錢一般為六銖錢,上面刻有「長命富貴」字樣,每十文縛條彩條,至此,婚禮宣告結束。 

婚禮禮儀中,入洞房之後,還有若干注意事項。 

其一,卻扇,古時,新婦多用扇遮臉,需待交拜後去之。唐代婦女結婚常用紈扇和摺扇兩種,故洞房定情,古語美稱為「卻扇」。 和前面說過的催妝詩一樣,男方也要做卻扇詩。 

不須面上渾妝卻,留着雙眉待畫人. 

城上風生蠟炬寒,錦帷開處露翔鸞, 

巳知秦女升仙態,休把圓輕隔牡丹.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只須放桂花。 

其二,合髻,也稱作「結髮」,象徵夫妻和睦,永結同心。秦漢時的「結髮」,就是新郎親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時所結的許婚之纓,即系頭髮的彩帶,重新梳理頭髮後再為之繫上。隋唐以後的「結髮」,是男女雙方各剪下少許頭髮,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馬上交給新娘保存起來。唐代女詩人晁采的《子夜歌》云: 

依既剪雲鬟,郎亦分絲髮。

覓問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婚禮服[編輯]

士假絳公服親迎,有人認為這是紅色婚服的起源。女服「花釵青質連裳,青衣革帶韈履(同裳色。夫有官者則從其夫之品服)」。即青色的深衣,飾以以金銀琉璃等釵飾。大膽的色配衝撞,不愧是絢麗的大唐氣象,同時也造就了「紅男綠女」這個成語。 

漢族女子禮服多為深衣制,隱喻女子「德貴專一」,而「青質連裳」婚服也指的是青色的深衣。然而盛唐時襦裙制的禮服也開始盛行起來,開放絢麗的大唐氣象大大發展了襦裙這種美麗的服制。釵鈿禮衣就是一種襦裙式的禮服。層層疊疊的規整裝束使它彌補了襦裙活潑有餘嚴肅不足的特點,在同深衣禮服一樣端莊的同時還具備了更加綺麗的風姿。釵鈿禮衣故此成為流行於唐時的一種極有風韻的隆重禮服。唐高祖李淵於武德七年(西元624年)頒布的 「武德令」規定皇后的三種服裝有褘衣、鞠衣、鈿釵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種服裝有褕翟、鞠衣、鈿釵禮衣。命婦的六種服裝有翟衣、鈿釵禮衣、禮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釵禮衣。士庶女婚也可着釵鈿禮衣。 


明制婚禮[編輯]

 

基本儀程[編輯]

明制婚禮儀程主要有:納采至親迎,拜天地入洞房,喜宴,次日拜父母等。

特點[編輯]

上午舉禮,喧鬧奢侈,大規模喜宴,挑蓋頭(有說為滿族習俗),鬧洞房(契丹習俗),着漢服。 

婚禮服[編輯]

士婚,若穿深衣,婦則對應地服真紅褙子、紅羅裙,假鬢花鈿;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明朝九品官服是青綠色,文官補子為鵪鶉,武官補子為海馬。註:是海中的馬,不是我們熟悉的海洋小動物海馬。),婦則着鳳冠霞帔或花釵,真紅大袖衣或圓領女蟒服(同夫級別)、大紅褶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