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體系列表

從 汉服百科
跳到: 導覽搜尋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1645)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從而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裏的「漢」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漢朝是中國最重要和傑出的王朝之一,漢朝長期與胡人相對立從而使得朝代名稱用來指代民族,「漢族」的概念由此而來。「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漢人對漢衣冠的認同也成為了民族意識的一部分。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及各階層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到了宋元明時期,異族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衣冠,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金國熙宗甚至「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及至滿清,對服漢衣冠、束髮者治重罪,漢服遂在暴力強迫下非自然消亡。

漢服在發展過程中也吸收了一些其他民族服飾的元素,而且隨着時代發展更趨於豐富多彩,但幾千年來一直保持其基本特點,即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用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鈎等,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客觀上的漢族人的某些過渡歷史階段的穿着服飾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漢服以其強大的生命力一直沒有滅絕,直到現代漢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邊遠山民,還有國內許多少數民族都還保持着漢服的特徵,現代社會的一些重要祭祀、紀念活動、民俗節日等仍能看到漢服的身影。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特徵。

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用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鈎等,又以盤領、直領等為補充。

漢服衣冠體系分為四大部分:首服、體服、足服、配飾。

體服[編輯]

體服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領(衿)、襟、裾、袂(mèi)、祛(qū)、袖、衽(rèn)、帶、系。 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從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衣裳制(裳在古代指袴)、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通裁製(長衫、外披)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着。普通勞動人民一般着裋(shù)褐(上短衣,下長袴)。漢服是通過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變化而來的,連裳或者深衣本來是公卿諸侯燕居的穿法,自漢朝以來作為第一禮裝。

衣裳制[編輯]

衣裳也就是上衣下裳。通常作為男式禮服。出現時間最長,延續時間也最長的一種款式。

冕服[編輯]

冕服是古代男子最高級別的禮服,通常做祭服使用,共分六種,又稱六冕,和女子禮服的三翟相對應。冕服相傳起源於中國堯舜時期,自周代至明代,除去秦朝到漢明帝時期用袀玄為男子祭服外,其他各各個朝代都沿用冕服制度。冕服中的十二章衣(即 大裘冕)級別最高,是僅有皇帝祭天才可以穿着的大禮服,不過也有朝代將之規定為皇帝的朝服。

襦裙[編輯]

襦裙起源於戰國,歷代雖有變化,基本形制始終保持着最初的樣式。襦裙是漢服女裝的最基本形式。

  • 襦:短上衣;
  • 袖子:襦的袖子一般較長,窄;
  • 腰帶:用絲或革製成,起固定作用;
  • 宮絛:以絲帶編成,一般在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後下垂至地,有的還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藉以壓裙幅,使其不至散開影響美觀;
  • 裙:從六幅到十二幅,有各種顏色及繁多的式樣。

魏晉時期裙腰日高,上衣日短,衣袖日窄;後來又走向另一極端,衣袖加闊到二三尺。隋代,上襦又時興小袖。唐代長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長裙,但盛唐以後,貴族婦女衣着又轉向闊大拖沓。裙的式樣用四幅連接縫合而成,上窄下寬,下垂至地,不施邊緣。裙腰用絹條,兩端縫有系帶。

宋代的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徵是折襉很多。裙子上的紋飾更是豐富多彩,有彩繪的,有染纈的,有作銷金刺繡的,有綴珍珠的……裙子的色彩以鬱金香根染的黃色最為高貴;也有紅色裙,是歌舞伎穿的;而色彩艷麗的石榴裙最負盛名。宋代因襲了唐代的襦裙,將其作為女子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飾。由於受少數民族服飾的影響,宋代襦裙的衣襟形式可左可右;在裙子中間的飄帶上常掛有一個玉制的圓環飾物——「玉環綬」,用來壓住裙幅,使裙子在人體運動時不至於隨風飄舞而失優雅莊重之感。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形式,與唐宋時期的襦裙沒有什麼差別。襦裙在明代婦女服飾中仍佔一定比例。上襦為交領、長袖短衣。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至崇禎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後用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襉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 腰帶上掛上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 宮絛的具體形象及使用方法如圖所示,一般在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後下垂至地,有的還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藉以壓裙幅,使其不至散開影響美觀,作用與宋代的玉環綬相似。

祭服[編輯]

祭服是古代祭祀時所用的禮服。為各類冠服中最莊嚴的服飾。先人非常重視祭祀,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天子公卿大夫之六冕

視祭禮之輕重,祭服分別有數種形制。周代至唐宋,凡有祭祀,天子、公卿、大夫皆穿冕服,惟有衣裳上章文、冕上垂旒數目的差別。到了明代,冕服才成為帝王的專屬。

冕服早在夏商兩代已有,周在其基礎上發展出較為完備的章服制度,並成為後世的典範和源頭。周代特設「司服」一職,專門掌管君王的穿着之事,根據不同的祭祀對象,選擇不同的衣冠服飾。按周禮祭服共有六種,合稱「六冕」。 法家治世、崇尚實用的秦曾廢除冕服,只有一套上下皆黑的祭服,稱為袀玄(《後漢書輿服志》載:「秦以戰國即天子位,減去禮學,郊祀之服,皆以袀玄」),一直到東漢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即位後,才下詔禮宮博採《周禮》、《禮記》,對周代祭服整理出個頭緒,重新頒佈了冕服制度。 魏晉六朝各代帝王開國建元都定服制,所用祭服大體上仍承襲東漢制度,直到北周時,才花樣翻新,搞出了一套新的名堂。如將皇帝冕服,從6種增加到10種。 華夏衣冠服制也總在社會變動的衝擊中不斷波動,而周制冠服制度總是後世效法的經典藍本,對於禮服尤其如此。隋代結束了自漢末以來360多年分裂的政治局面,同時也恢復了衣冠服制。冕服制承接漢魏,並增加了大裘冕制。唐代因襲隋舊,只稍作了一些改變。 宋代是崇尚禮制的時代,三番五次頒訂服制,並進行修改,在二十四史的《輿服志》或《禮儀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為繁縟。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 明代建立初期,開國君主朱元璋認為古制太繁,只允許在祭天地、宗廟等特大典禮中,根據漢唐制度採用袞冕之服,其餘大小祭祀一概不用。即使是袞冕,也只有皇帝、太子、親王、親王世子、郡王可備,冕服自此成了皇室的專屬。群臣於祭祀的場合另有梁冠、青衣、赤裳等所組成的祭服。 清代建立後,男子全部改穿滿洲服飾,傳統的袞冕之制已消亡,清代的禮服同時具備朝服與祭服的功用。

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政事堂禮制館再次制定自大總統、文武官員至士庶人等的漢式祭服——祭祀冠服,頒佈了《祭祀冠服制》、《祭祀冠服圖》。祭祀冠服主要由爵弁制的祭冠、玄色的上衣、纁色的下裳以及中衣、大帶、靴等所組成,分為大總統、一至五等六種級別,以祭冠前部所綴的「冠章」和祭服上衣上的章紋圓補等內容作為等級的區分。但因不合時宜,使用時間並不很長。

后妃祭服——三翟

按照周禮,后妃不參加天地四方之祭祀,可從王祭於先王先公等。 王有六冕,後有六服。根據《周禮》,后妃祭服為六服之前三種,因刻繪有翟鳥紋而統稱「翟衣」,或稱「三翟」(漢鄭玄註:「狄當為翟。翟,雉名……」)。,用於祭祀、冊封、朝會等。分別為:褘衣、揄狄(揄翟),闕狄(闕翟)。 所用衣料為黑色紗縠,為了襯托出衣上的紋彩,特地在衣內綴一層白色夾里,即《周禮》所謂的「素沙」。與這些服裝相配用的還有大帶、蔽膝及襪舄等等。

士之祭服

周制,公卿冕服而祭,士助祭於公可假用大夫級別的爵弁而祭,着玄衣纁裳。後世多以玄衣纁裳為士之公祭服(略有例外)。1815刻本《十三經註疏》有:「三夫人自闕翟而下,九嬪自鞠衣而下,世婦自襢衣而下,女御自褖衣而下,嫁時以服之。」 綜上,按照周制,黑衣赤緣的褖衣可為士妻助祭之服。士私家祭祀則用士級別的玄端服(一般為玄衣黃裳)。 衣裳制禮服在民間後來逐漸為深衣制禮服所取代,所以士玄端祭服逐漸不再流行。根據宋《朱子家禮》載:家祭,主人帥眾丈夫深衣、主婦帥眾婦女褙子。已經是當時流行的服制了。


深衣制[編輯]

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稱為「衣緣」或者「純」);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現代 人文學者建議將深衣作為華夏民族的服裝來推廣,作為華夏服飾文化的代表。 《禮記·深衣》有云:深衣「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所以歷代儒家學者但凡學有所成者,都對研究深衣形制十分有興趣,歷代經學家都有其見解和研究成果,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宋代理學大家朱熹研究的「朱子深衣」,宋代大學者司馬光的「溫公深衣」(司馬光冊爵為溫國公),明代黃宗羲的「黃梨洲深衣」,清代學者江永的《深衣考誤》和任大椿的《深衣釋例》中亦有他們對深衣的全面見解,有不少研究者認為他們兩位的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博採眾長、考證精審的,但受限於清代統治者的壓制,兩位並無製衣實踐的機會。 至少從司馬光所制的「溫公深衣」開始,深衣面料就多為白布,而腰帶從出土文物和容像上可以看出,為大帶。

現代有研究認為,漢民族歷史上的傳統服裝袍服、禪衣和襜褕都是在深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所以在介紹袍服、禪衣和襜褕之前,有必要了解深衣的有關形制。 在中國傳統中,深衣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袖口寬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

直裾深衣[編輯]

直裾指漢服剪裁中前後大身部分的方形平直的布幅。襜褕是典型的直裾袍。和服的帷子也是直裾袍。直裾袍可分為交領直裾袍、圓領直裾袍、直衿直裾袍。直衿直裾袍即典型的宋代褙子。布幅斜裁則稱為曲裾。直裾、曲裾相間則稱為雜裾。 楚墓出土的戰國中期直裾袍,有絹、羅、錦、紗、絛等各種衣着十餘件,為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實物。從實物來看,錦袍和禪衣樣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擺等部位均平直。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較為奇特,通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宋朝流行的野服褙子通常裁為直裾。 直裾袍通常是一種常服,而非禮服。 新莽末年三輔將士東迎更始的部隊,見諸將都穿"婦人衣"(也就是直裾的"襜褕"),以為非禮,故而大失所望,更有人因此亡去。待到洛陽見到時任司隸校尉的劉秀,見王莽制度盡革,漢家法度盡復,乃傾心於光武,更有前漢老吏泣下曰"不意今日復見漢官威儀"。 到了東漢,,襜褕出現在宴會等正式場合。東漢的許多畫像石,畫像磚和壁畫中可常見罩住外衣的大袖襜褕的形象。 吉服深衣則一定要有曲裾之衽。

曲裾深衣[編輯]

分裁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這一狀況可能就是古籍資料提到的「續衽鈎邊」。「衽」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鈎邊」應該是形容繞襟的樣式。

曲裾出現,與漢族衣冠最初沒有連襠的罩褲有關,下擺有了這樣幾重保護就符合理併合禮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發明袴的先秦至漢代較為流行。開始男女均可穿着。男子曲裾的下擺比較寬大,以便於行走;而女子的則稍顯緊窄,從出土的戰國、漢代壁畫和俑人來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擺都呈現出「喇叭花」的樣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來越少,曲裾作為女子衣裝保留的時間相對長一些。直到東漢末至魏晉,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興,曲裾深衣自然也幾乎銷聲匿跡。後來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則是襦裙。 但今天看來,曲裾深衣有着別樣的風韻。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裏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漢代婦女的繞襟深衣(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這張帛畫中的婦女在腦後挽髻,鬢間插有首飾,老婦發上還明顯地插有珠玉步搖。每人所穿的服裝,儘管質地、顏色不一,但基本樣式相同,都是寬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老婦穿的服裝,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具有濃郁的時代特色。在衣服的領、袖及襟邊都釘有相同質料製成的衣邊,與同墓出土的服裝實物基本一致。

貼里[編輯]

貼里,又名帖里,屬於漢服系統,類似深衣,即上衣下裳,是明朝出現的一種腋下系帶的袍,通常穿在圓領、褡護之下。取音(諧音)天益或者天翼。也作為軍服。也是李氏朝鮮的軍服。《明宮史》曰:「貼里,其制如外廷之披褶。」參考「順褶,如貼里之制,向褶之上不穿細紋,俗為馬牙褶,即外廷之[衤旋]褶也。」可見貼里摺子並無特別,只是,幾褶上還有細小摺子。為了方便活動,貼里的褶子通常是1:1到1:2之間。

襴衫[編輯]

襴衫這一服飾,在唐代即已出現,《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是時士人以棠苧襴衫為上服......中書令馬周上議:『《禮》無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請加襴、袖、褾、襈,為士人上服......』」 這一記載明確表述了襴衫在唐代即已出現。唯一存在爭議的,是文中所謂上服的具體用途。 宋畫中着襴衫文人形象至宋代,襴衫大規模發展,進入更多場合。《宋史·輿服志》記載「襴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為裳,腰間有襞積,進士、圓子生、州縣生服之」。兩宋時期的男子常服以襴衫為尚。所謂襴衫,即是無袖頭的長衫,上為圓領或交領,下擺一橫襴,以示上衣下裳之舊制。其廣泛程度可為仕者燕居、告老還鄉或低級吏人服用。一般常用細布,顏色用白,腰間束帶。也有不施橫襴者,謂之直身或直綴,居家時穿用取其舒適輕便。 至明代,圓領襴衫使用更為廣泛。

明代出現無膝襴襴衫,多以藍色布料製作,鄉間也稱作藍衫。下擺處的衣緣較寬,而取消了膝襴,料想是以衣緣代替膝襴的象徵意義。明代小說中對襴衫多有描寫,一般寫為秀才等人的裝束。 襴衫在現代,一般用於男子成人禮等場合,同時,一些中國式學位服設計者認為,相對於其他款式,襴衫更適合作為中國式學位服。


通裁式[編輯]

褙子[編輯]

即背子,又名綽子,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形如中單,但腋下兩裾離異不連。宋代盛行多多為對襟,不施袗鈕,腰間用勒帛系束,男女均可服用。後世多有沿革。 男子一般把褙子當做便服或襯在禮服裏面的衣服來穿。而婦女則可以當做常服(公服)及次於大禮服的常禮服來穿。褙子雖則是隋唐時期就已流行的服裝,但隋唐時期的褙子袖子是半節的,衣身不長。宋代的褙子為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這腋下的雙帶本來可以把前後兩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並不用它繫結,而是垂掛着作裝飾用,意義是模仿古代中單(內衣)交帶的形式,表示"好古存舊"。穿褙子時,卻在腰間用勒帛系住。宋代褙子的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交襟式三種,以直領式為多。斜領和盤領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裏面時所穿,婦女都穿直領對襟式。關於褙子的名稱,宋代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為婢妾一般都侍立於主婦的背後,故稱褙子。有身份的主婦則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開胯的衣服,行走也較方便。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後來加長,發展為袖大於衫、長與裙齊的標準格式。 明代褙子,有寬袖褙子、有窄袖褙子。寬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邊作裝飾,並且領子一直通到下擺。窄袖褙子,則袖口及領子都有裝飾花邊,領子花邊僅到胸部。

披風[編輯]

披風,穿在身上的對襟大袖的外衣,是直領、對襟、兩腋下開衩、有二長袖的一種長衫。與斗篷不同,斗篷常穿於室外,披風室內外均可穿。盛行於明清時期,從許多畫像以及筆記資料上看,披風是明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服飾,在明末的《雲間據目抄》裏面就提到了「披風便服」,清朝入關之後,由於「男從女不從」,所以披風仍然流行了一段時間,在《紅樓夢》中也反覆出現披風這種衣物,值得注意的是,紅樓夢中既有披風又有斗篷,說明這二者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明代王圻的《三才圖會》云:「背子,即今之披風也。」換言之,明清時代的披風,就是宋時的背子。《三才圖會》中帶有「背子」的插圖,展示了一種直領、對襟、兩腋下開衩、有二長袖的一種長衫,其形式與清末畫家改琦《紅樓夢圖詠》中王熙鳳身上所穿的外衣一樣,改琦所繪的王熙鳳形象正是《紅樓夢》第六回中見劉姥姥的那次,「那鳳姐兒家常帶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圍着攢珠勒子,穿着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裏,手內拿着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 按照《三才圖會》與朱舜水的資料,明代的披風其實和宋代的褙子樣式是相似的,但是披風跟斗篷則是不一樣的,披風是有袖子、直領、兩邊開叉的。 後來,披風還出現了立領對襟的樣式,這在一些清代的畫像中經常可見,日本人中川忠英編著的《清俗紀聞》中就有立領披風,除了領子的變化,其他部分照舊。

大氅[編輯]

又稱鶴氅,晉代多為道家所用,宋代文人好鶴氅,明代士人多作為便服外套使用,天冷時也穿以遮風禦寒,對襟,直領,大袖,衣襟用長帶一對繫結,衣身多為淺色,領袖衣襟均施有深色緣邊,兩側多不開衩,也有開衩的。

半臂[編輯]

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寫到:「半臂又稱半袖,是從魏晉以來上襦發展而出的一種無領(或翻領)、對襟(或套頭)短外衣,它的特徵是袖長及肘,身長及腰。」在中國隋唐時期,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於隋代宮廷內,先為宮中內官、女史所服,唐代傳至民間,歷久不衰。 唐代女裝中極為常見的新式衣着。這是一種短袖的對襟上衣,沒有紐袢,只在胸前用綴在衣襟上的帶子系住。半臂的衣領寬大,胸部幾乎都可以袒露出來。唐代婦女們穿用半臂時,有的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有些像今日的短風衣一樣。在唐代,半臂更為普及,不僅男、女都可以穿用,而且進入宮廷常服的行列。 半臂的興盛時期是在唐代前期,中期以後便有了顯著的減少。主要原因是唐代前期的女裝與後期有明顯的不同。前期女裝大多窄小細瘦,緊貼身體,袖子也細窄緊口,適合在外面套上半臂。唐代婦女愛穿窄瘦服裝的風氣,恐怕仍然是北朝胡服流行和境外異國風俗的影響。 唐代婦女穿的胡服主要是袍衫和靴褲。外着翻領對襟的窄袖長袍,或者穿圓領窄袖襴衫。下身穿長褲,足登靴鞋,腰束革帶。

圓領袍衫[編輯]

圓領式樣在中國服飾歷史上很早便有出現,但一直到隋唐才開始盛行,成為官式常服。這種服裝延續了唐,五代,宋,明,並對日本,高麗等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裹幞頭、穿圓領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飾,以幞頭袍衫為尚。幞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幞頭裏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 圓領衫的演變:唐代圓領衫是男子重要服飾之一,那時候圓領衫多是窄袖。到了宋朝,圓領衫出現方袖,由於當時崇尚節儉,所以那時圓領衫色彩比較單一。相比之下唐朝圓領衫較為華麗一些。到了明朝圓領衫更進一步,在肩膀上出現了代替系帶的銅紐扣。明制圓領衫還有部分琵琶袖。且穿圓領衫、戴烏紗帽、着長筒靴、束腰帶成為明朝官員正式上朝服飾。這時官員的圓領衫出現了表示等級的禽鳥走獸圖案。明朝時圓領衫已經不是主要的男子常服了,由於明朝新郎在結婚時穿九品圓領衫,所以新郎被稱為新郎官,這一稱呼一直留到現在。到了清朝滿清入關,剃髮易服,圓領衫從此退出人們的視線。

在隋唐時期,由於日本大量向中國輸入遣隋使、遣唐使。所以衣冠制度也隨之被日本學去,圓領衫在日本也盛極一時。明代時期,朝鮮、安南、琉球照搬明代官員衣冠制度。圓領衫成了這些國家官員的正式着裝。甚至到上世紀,越南官員仍穿着圓領官服。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洪秀全曾經做過一件圓領的龍袍,以此來表明自己乃是正統。

道袍[編輯]

道袍是明代士人主要的便裝款式,是指交領、大袖、衣身兩側有內擺的長身式外衣。 《雲間據目抄卷二·記風俗·服飾部分》:「布袍乃儒家常服,邇年鄙為寒酸。貧者必用紬絹色衣,謂之薄華麗。而惡少且從典肆中,覓舊段舊服,翻改新制,與豪華公子列坐,亦一奇也。春元必穿大紅履。儒童年少者,必穿淺紅道袍。上海生員,冬必服絨道袍,暑必用騌巾綠傘。雖貧如思丹,亦不能免。更多收十斛麥,則羢衣巾蓋,益加盛矣。余最貧,最上儉樸,年來亦強服色衣,乃知習俗移人,賢者不免。」

直裰[編輯]

直裰是從宋朝開始就有的一種服飾。據宋朝人趙彥衛《雲麓漫鈔》謂:「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掇。」兩宋時期的直裰多為僧侶穿着(少數文人也有穿着)。而到了明朝時期,直裰的款式發生變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 直裰的特徵:

  1. 兩宋時期的直裰是斜襟大袖,四周鑲黑邊。元明時期的直裰只有領子有邊緣,其餘部分沒有,部分明制直裰有護領。
  2. 衣長過膝,明制有具體規定.
  3. 交領長衣,不必加擺。(加內擺叫道袍,加外擺叫直身)
  4. 兩宋時期的直裰不開衩,元明時期兩側開衩。(道袍打褶子,直裰不 用打褶子)
  5. 是後背有一條直通到底的中縫,前襟上也有一條中縫(這是基本裁剪規則)
  6. 系扎的腰帶絡穗、絲絛
  7. 袖子的形狀:宋直袖,明琵琶袖,也有直袖,方袖。一般收祛,也有不收的。
  8. 明朝中後期領子一邊直一邊斜,其他時候兩邊皆斜。一般來說,不對稱交領用於寬領。
  9. 只有男士穿

直身[編輯]

直身是明代的一種重要服飾,與道袍,直裰一樣是明代士人所穿着的重要服飾。直身的特點是兩側有擺,且擺在外部。 直身與道袍,直裰的區別:直身有擺,且擺在外部。道袍有擺,且擺在內部。直裰兩側開裾,且無擺。


首服[編輯]

首服,亦稱元(頭)服。黃帝垂衣裳治天下時發明了冠,「峨冠博帶」自此便成了華夏衣冠的代稱。漢民族貴族男子的成人禮——冠禮,足見首服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可謂「頂天立地,從頭開始」。作為衣冠上國,我國向來講究衣冠不分家。冠巾對應着身份地位,二十弱冠後,士大夫冠而庶人巾:衣冠齊整才是完整的儀容。

不過,冠巾文化幾乎是男子的特權。在男尊女卑的幾千年中,女子除了命婦的鳳冠、翟冠外,便是女道士束髮戴冠,稱為女冠子。很多年後,在歷史已經屏棄了性別局限的時代,我們開始漢服復興,倒沒有必要為此耿耿於懷,反而應該欣喜地看到:首服文化也彌補了男式漢服相對樣式單調的缺憾。

冠最流行的時期在先秦兩漢,相對巾的普及早一些。冠歷來是士人之上的特權,是身份和職別的標識,也象徵着士人的尊嚴。當冠而不冠即是「非禮」。《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了孔子弟子子路至死捍衛君子不免冠的尊嚴:「以戈擊之,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庶民或「卑賤執事者」卻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巾最早不過是隨便裹發的一塊布,不能出現在正式場合,最初,上層士大夫不過燕居時偶爾戴巾,後逐漸通用,到漢末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為雅尚。因為巾與平民關係密切,故天生帶着一絲閒適,始終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發展,自唐代由幅巾衍生出了幞頭後,巾帽文化愈加興旺,到宋明則達到頂峰。所以,於隋唐時前來留學的日本,巾帽文化鮮有流傳;師習明朝的朝鮮,巾帽則大行其道,發展成為現代韓服中重要的元素。

冠冕類一般適用正式莊重的場合,配相應的禮服或公服。冠起着官階職別的區分作用,名稱常來源於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巾帽則搭配常服(當然,不能排除幞頭類與公服的搭配,九品官服有時作為庶人的婚服),多與時尚關係密切,往往一種巾帽會蘊含着一段逸事佳話,如,東坡巾、程子巾,大眾津津樂道的同時亦效尤紛紛。 在戴法上,冠冕類和後來的巾帽不同之處在於重視固定頭髮,一般需要通過笄直接固定在髮髻上,另外還要在下巴處結瓔,這樣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類的戴法則隨意多了,一塊或軟或硬的布、紗,通過各種不同的包紮或摺疊方式,縛罩在頭上就是了。

冠冕類[編輯]

冠必先以纚韜發。首先束髻,用纚(Xǐ)把頭髮包住,然後加冠。纚是一塊整幅的緇帛(古布六尺長,二尺二寸寬)。 專以固定頭髮的是發笄,固定冠冕的則叫衡笄。為了增加冠的牢固性,只固定髮髻還是不夠的,另外在冠圈兩旁還有絲繩,可以在頷下打結,這兩根絲繩叫纓。正因為纓關係着冠的固定與否,所以子路的纓被砍斷後,他為了不「免冠」才「結纓而死」。纓打結後餘下的部分垂在頷下,稱為緌(wéi),也是一種裝飾。系冠還有另外一種辦法,即用絲繩兜住下巴,絲繩的兩頭系在冠上,這根絲繩叫做紡(hóng)。 簪與纓既然為戴冠所不可少,常用以指代冠和戴冠之人(士大夫):如杜甫詩:「空餘老賓客,身上愧簪纓。」朱敦儒《相見歡》:「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陶潛《和郭主簿(其一)》:「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鮑照《代放歌行》:「冠蓋縱橫至,車騎四方來。素帶曳長飆,華纓結遠族。」 以下便是冠冕的種類及簡要釋名:

  1. 頍、頍冠:頍即額帶。首服的最簡單形式,就是以布或革條箍於髮際,《詩·小雅·頍弁》云:「有頍者弁,實維在首。」頍在史前時期就已經很流行了,有說它是後世冠巾的始祖。頍是額箍,通常缺頂,但龍山時期、商代玉人的「頍」就往往製成扁平冠飾,有的還在結處綴以玉石等飾物,稱為頍冠。 頍冠在商代大概很流行。
  2. 緇布冠:顧名思義,以黑色布為之。是很早的一種冠,商代人形玉雕有一種布質帽冠,齊齊罩覆額頭髮際及後腦,冠頂四周有綴物固冠。應該就是緇布冠的較早形態。《禮記·郊特牲》云:「太古冠布,齊則緇之。」《儀禮·士冠禮》云:「緇布冠缺項青組。」鄭玄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笄者,著頍圍髮際結項中,隅為四綴以固冠也,項中有?亦由固頍為之耳。」 按周制冠禮,初加為緇布冠(而後為皮弁和爵弁)。
  3. 委貌冠:亦稱玄冠。玄冠,以玄色帛為冠衣,《儀禮·士冠禮》謂夏稱「毋追」,殷稱「章甫」,周稱「委貌」。 委貌冠後發展為諸侯朝服之冠,委,即安定,貌,即正容,委貌即禮儀之道。根據《庶物異名疏》云:上小下大,長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廣,後卑銳。無笄有纓,形如覆杯,皂色絹為之。
  4. 皮弁:以皮革為冠衣,冠上當有飾物,《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杜註:「弁以鹿子皮為之。」 文獻說的皮弁冠,前高后卑,與用皂絹所制的委貌冠形制接近。
  5. 爵弁:鄭注《士冠禮》云:「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白虎通 冠紼篇》則謂「其色如爵。」漢代何休解詁云:「所謂皮弁,爵弁也。皮弁武冠,爵弁文冠;夏曰收,殷曰冔,周曰弁,加旒曰冕。」
  6. 小冠:(也稱束髻冠)束在頭頂的小冠,多為皮製,形如手狀,正束在髮髻上,用簪貫其髻上,用緌系在項上,武官壯士則多飾纓於頂上,稱為垂冠,初為燕居時戴,後通用於朝禮賓客,文官,學士常戴用。
  7. 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
  8. 獬豸冠:可能即以其形類似獬角而得名,也稱法冠,秦漢前執法官常用。獬豸(Xièzhì)是傳說中的一種獨角獸,似羊非羊,似鹿非鹿,漢楊孚《異物志》對其釋名:「性別曲直。見人斗,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
  9. 鶡冠:又稱武冠,常為武將所戴。 。鶡冠在戰國秦漢時期已經作為武官的冠帽,冠頂插飾鶡毛以示英勇。鶡(hé),屬鴟鳥類,性勇好鬥,至死不卻。《漢宮儀》:插兩鶡尾」《禽經》:「鶡冠武士服之,象其勇。」
  10. 卻敵冠:衛士所戴。前高一寸,通長四寸,後高三寸,制如進賢冠。
  11. 樊噲冠:廣九寸,高七寸,前後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馬殿門衛所戴。此冠取義鴻門宴時,樊噲聞項羽欲殺劉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於頭上,闖入軍門立於劉邦身旁以保護劉邦,後創製此種冠式以名之,賜殿門衛士所戴。
  12. 進賢冠:進賢冠是重要的冠式,在漢代已頗流行,魏晉南北朝繼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到明朝演變為梁冠。進賢冠多為在朝文吏所戴,冠上有梁為記,以梁的多少來分等級爵位。古禮制的進賢冠,前高7寸,後高3寸,長8寸。這裏的長是指帽梁的長,與前高7寸,後高3寸的帽緣相接,就成為前高后低的斜勢,形成前方突出一個銳角的斜俎形,稱為「展筒」。展筒的兩側和中間是透空的。
  13. 梁冠:在朝文官所戴,來源於進賢冠。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為歷代在朝文官所好戴。梁冠其形方,前低後高,後傾,有圍片,前開後合,冠形按《三才圖會》複製。
  14. 通天冠(高山冠):通天冠是唐以後級位最高的冠帽,其形狀與漢畫中的進賢冠結構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進賢冠是前壁與帽梁接合,構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頂端更高出一截,顯得巍峨突出。學術界認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這塊前壁就是金博山,《隋書·禮儀志》稱它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唐代的通天冠,帽身飾有等距離的直線紋,就是通天冠的梁數。《舊唐書·輿服志》說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涇《大唐郊祀錄》卷三說十二首是天的大數,大概是應在12個月份的數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書·輿服志》說通天冠有24梁,這大概是晚唐時的制度。拿唐代的通天冠與漢代的通天冠相比,則漢時古樸簡陋,而唐代則變成十分華麗了。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與宋明一脈相承。
  15. 遠遊冠:多為王公所戴,有展筒(即冠前的橫圍片),冠上一般飾有三梁,有時也襯黑介幘或青緌以做裝飾。遠遊冠其形方,後傾,外有圍邊,開前合後,據《晉書》云:「前無山,有展筒於冠前」。
  16. 貂蟬冠:(也稱籠冠)為三公親王所戴,官居一品也有戴用,其形正方,左右用細藤織成二片,形如蟬翼,並塗有金銀為飾,冠上綴金,並附蟬為飾(以示高潔),冠頂插有貂尾,這是一種高貴的冠式。貂蟬冠也有以七梁冠、八梁冠加籠巾(籠巾即以細藤織兩翼覆其冠)加上金璫貂蟬與貂尾,據〈宛委余篇〉云:「金取其剛,蟬居高飲清,貂內競悍而外柔。」取其義而命名。
  17. 建華冠:明堂樂樂舞人祀天地五郊所戴。以鐵為柱卷,貫大銅珠九枚,形似縷鹿,下輪大,上輪小,好像漢代盛絲的縷簏。又名鷸冠,可能以鷸羽為飾。
  18. 冕:《說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統纊。」延,又寫作綎,是一塊長方形的板。邃的意思是深遠,這裏指其長形,延覆在頭上。旒(liú),是延的前沿掛着的一串串小圓玉。纊(kuàng)是系在冠圈上懸在耳孔外的玉石充耳,通常叫做瑱(tiàn)。紞(dǎn)是垂在延的兩側用以懸纊的彩絛。旒、紞、纊都是冕的部件。《漢書·禮儀典》記有:「冕,帝冠,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裹里,元表(元即黑),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其綬朱色為組纓」。 冕是天子、諸侯、大夫祭典大禮時的首服。最初,諸侯王以上冕上有旒。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不能超過十二,有九、七、五之分。後來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於是「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稱。

巾幘類[編輯]

上文提到,頍是冠巾的始祖。巾幘,似亦由「頍」演衍而來。《儀禮•士冠禮》鄭註:「未冠笄者著卷幘,頍象之所生也。」頍與巾幘的區別,頍為額箍,而巾幘是以巾裹摞頭上,可做成各種帽式。《急就篇》云:「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頭也。」《方言》云:「復結謂之幘巾。」 巾帽文化的風行始於唐代。唐代流行軟巾,故後世稱軟巾也作唐巾。自此,巾開始向着兩個方向發展、開花:一個發展方向是巾類。從幅巾開始,裹法就隨意,更容易展示審美特徵。巾料或軟或硬,不同的摺疊方式,款式變化甚多,為大眾各階層所好,同時引領着時尚潮流,縱觀宋明的古籍畫像,足以讓人眼花繚亂。另一個方向是幞頭類。唐巾有四腳,兩腳結在腦後,餘下兩腳結在頂上或使其自然垂下,這種巾式稱為軟裹,後來為使其定型與美觀,內襯桐木,或以藤草織成,外覆紗並以漆漆之,為硬裹巾。在此基礎上後來發展了幞頭制(官帽制),逐漸稱為官員的正裝首服,奠定了宋明以後的官服制度。 以下便是巾幘的種類及簡要釋名: 巾幘:風雅文士、燕居達人、武將壯士,逸老野叟,皆好束巾或幘,或覆幘戴冠。巾、幘有軟裹、硬裹之分,軟裹只是用巾裹發,外型不穩定;硬裹則以藤製,外罩布並塗漆,也有以桐木襯之,再裹巾或幘,使其外型固定美觀。 幘的作用是戴冠前襯發的,可類比於外服里的襯衣。在巾沒有獨立衍生成一種首服藝術前,巾幘一般不分家。 明代一般人常用的巾幅名目較多,有些是唐、宋傳留下來的,有些是遼、金、元遊牧民族流傳到中原、保留到明代的,還有一些是明代新創的。例如儒巾、軟巾、諸葛巾、東坡巾、山谷巾,都是傳統的巾式。老人巾,是明初始興的巾樣,明太祖用手將頂部按之使之前仰後俯,就依樣改制之,惟老年人所戴,故稱老年巾。將巾、結巾,都是用尺帛裹頭,又綴片帛於後,其末端下垂,俗稱扎巾。此外還有兩儀巾,後垂飛葉兩片。萬字巾,上闊下狹形如萬字。鑿子巾,即唐巾去掉帶子。

  1. 黑介幘:常套束在進賢冠之下,文官常戴用。其色黑,兩旁垂有長耳,據《晉書》記載:「漢時冠進賢者,宜長耳介幘也。」
  2. 平上幘:多為武官戴用,據《唐車服志》云:「武官衛官公事之服也。」又據《晉書》云:「短耳,即今平上幘也,武官服之。」武官的幘多為紅色,亦名「赤幘」。
  3. 緇撮:顧名思義,即黑色小巾,也稱束髻小巾。 緇撮束結在頭頂的髮髻上,兩腳自然地後垂。在商、周、春秋戰國以及秦漢兩代多為文人辯士所好戴,至唐代以後各代多為官吏在家「宴居」時所用,歷代皆沿用,武將壯士也好戴用。軟裹巾。
  4. 逍遙巾:也稱荷葉巾,宋代庶人的一種巾子,類似於小包巾,只是有兩腳垂於後背,取飄然之意,稱為逍遙巾。
  5. 幅巾:即用整幅的巾,從額往後包發,並將巾繫緊,余幅使其自然垂後,垂長一般至肩,也有垂長至背,用葛布製成,稱為「葛巾」,多為布衣庶人戴用;用細絹製成,則稱 「縑巾」,為王公雅士戴用。軟裹巾。朱子幅巾為朱熹所倡,可配朱子深衣或道袍。
  6. 結巾:用巾裹頭,將其兩腳繫結在頭頂之前,呈同心結狀,將餘下的兩腳覆在髻上,並翻卷於腦後,使其自然垂下,常為武士衙衛常戴用。軟裹巾。
  7. 雷巾:用巾裹頭,巾頂高起而呈平頭,巾前常飾有片錦,餘下兩腳繫結在腦後,並使其自然垂下,為武將壯士常戴,雷巾多為紅色,亦稱紅頭。軟裹巾。
  8. 浩然巾:軟巾。典故自然來自於唐詩人孟浩然頭戴此巾,於風雪中騎驢過灞橋踏雪尋梅這一佳話。浩然巾類似於風帽,嚴實地遮擋了後腦和部分臉部。《鏡花緣》第二五回寫雙面國人,都帶着浩然巾,「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令人不覺可愛可親」,而唐敖揭起腦後的巾,只見「浩然巾內久已藏着一張壞臉」,讀來不由噤若寒蟬……故浩然巾是雪巾,明代朱權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六中有雪巾的記載:「以玄色紵絲為之,以天鵝皮為里,凡雪天嚴寒皆用之以護腦。」
  9. 方巾:四方平直,方巾是源自角巾,明郎瑛《七修類稿》說,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見浙江山陰著名詩人楊維禎,楊戴着方頂大巾去謁見,太祖問他戴的是什麼巾,他答道叫四方平定巾,太祖聞之大喜。四方平定巾,亦稱方巾。
  10. 飄巾:後有長而細的飄帶,故名飄巾。
  11. 儒巾:四方平直,巾式較高,並有兩帶垂於腦後,飄垂為飾,一般為儒生所好戴,明代更為盛行。
  12. 萬字巾:制式為上寬下窄,形如「萬」字。
  13. 儀巾:和方巾類似,不同的是前面一中線 左右兩邊呈斜坡狀,有的後面配有短飄帶。
  14. 莊子巾:硬裹巾,莊周生前常佩戴,因莊周稱南華真人故又名南華巾。
  15. 純陽巾:硬裹巾。上高下低,頂部用帛疊成一寸寬的硬褶,疊好後斜覆於前,像一排竹簡垂之於後,並有二腳繫結於腦後,使其自然垂下,傳為呂洞賓所創,即命為純陽巾。這種巾子也可按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的名,稱之為樂天巾。
  16. 綸巾:硬裹巾。中部有卷褶,多為文官、謀士、雅士所好,諸葛亮「羽扇綸巾」的形象實在深入人心,故綸巾亦名諸葛巾。
  17. 東坡巾:硬裹巾。以藤為里,以錦為表,用漆漆之。或以較硬的薄紗製作。兩側為巾檐,前開後合,後垂有布帛,為雅士逸隱所好,宋代詞人蘇軾常戴此巾,亦名為東坡巾。參照渤海琴高先生更詳細的解說:東坡巾的形式是「牆外有牆」,外牆較內牆為低。內牆外牆各為一大片,然後按上大下小折成四面,其中內牆折好後邊緣縫合在前,外牆較內牆為短(橫向),兩頭邊緣處正好在眼眉上, 再將內牆、外牆底部縫合在一起。內牆上縫合相同布料的頂。在後部的內牆外(外牆裏)兩側再縫合兩條飄帶(質地和整體不同,要用輕布料),長短要翻過外牆後再垂到東坡巾的底部左右為好。
  18. 折上巾:又名翼善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與唐代相較,明代「翼善冠」要簡化得多,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的唯一實物,是萬曆帝朱翊鈞的金制翼善冠。全冠用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上面鑲嵌着兩條金龍戲珠。
  19. 網巾:網巾編結如漁網,是一種系束髮、髻的網罩,多以黑色細繩、馬尾、棕絲編織而成。戴網巾,除約發外,又是男子成年的一個標誌,一般襯在冠帽內,也可以單獨使用,露在外面。

足服[編輯]

[編輯]

古代的鞋有屨(jù)、履、屩(juē)、屐(jī)、鞮(dī)等名稱,其間有異有同。下面分別介紹。 (1)屨,先秦時期的鞋,用皮、絲、麻、草等材料製成。一般百姓只能穿草屨。古時,草屨亦為喪服及罪人的刑服。《說文》:「履也。一日鞮也。」段玉裁引晉蔡謨曰:「今時所謂履者,自漢以前皆名屨。《左傳》『踴貴屨賤』,不言『履賤』;<札記)『戶外有二屨』,不言『二履』;賈誼曰『冠雖敝,不以苴屨』,亦不言『苴履』。《詩曰》:『糾糾葛屨,可以履霜』。屨、舄者一物之別名,履者足踐之通稱。」他還對古代的用字作了統計:「《易》、《詩》、三《禮》、《春秋傳》、《孟子》皆言屨,不言履;周末諸子、漢人書乃言履。《詩》、《易》凡三『履』,皆謂踐也。然則履本訓踐,後以為屨名,古今語異耳。許[慎]以今釋古,故云古之屨即今之履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也說:「古曰屨,漢以後曰履,今日鞵(鞋)。」 至於《說文》所說「鞮也」一義,則是皮革所制之屨(見《說文·革部》)。古代的屨分別用草、麻、皮製成,在稱呼上比較混亂。例如《左傳·僖公四年》:「申侯(鄭大夫)見[齊侯]曰: 『師老矣(指長久在外已疲勞)。若出於東方而遇敵,懼不可用也;若出於陳、鄭之間,共其資糧扉屨,其可也』。」杜註:「扉,草屨。」孔疏引《方言》:「絲作之曰履,麻作之曰扉,粗者謂之屨。」今本《方言》作「麻作之者曰不借。」《方言》又說:「徐兗之郊謂之扉,自關而西謂之屨。」《玉篇》:「麻作謂之屨也。」這樣,扉到底是草制、麻制還是粗屨?莫衷一是。大約屨、扉、不借等由於有方言分歧這個因素在,具體所指並不很固定,要根據上下文提供的線索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 古代說「草屨」,自然是草鞋。白居易《香山寺石樓潭夜浴》:「綃巾薄露頂,草屨輕束足。」《宋史·呂祖儉傳》:「在謫所,讀書窮理,賣藥以自給,每出,必草屨徒步,為逾嶺之備。」「菲屨」也是草鞋。《漢書·刑法志》:「所謂『象刑惟明』者,言象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屨赭衣(赭色之衣,囚犯所服)者哉!」顏註:「菲,草履也。」「菅(jiān)屨」也是草鞋。《左傳·襄公十七年》: 「齊晏桓子(晏嬰之父)卒,晏嬰粗衰(cuī)斬,苴絰(dié)帶,菅屨(按:這都是喪服)。」杜註:「菅屨,草屨。」「葛屨」,是用葛藤加工成的纖維編的鞋,介乎草、麻之間。比一般的草鞋要高級些。《詩經·小雅·大東》:「糾糾葛屨,可以履霜。」葛屨為天暖時所服(《儀禮·士冠禮》:「屨,夏用葛……冬皮屨可也。」)。《大東》是「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財,譚(國名)大夫作是詩以告病焉」(《詩》小序),結霜的天氣還穿着夏天的葛屨走路,正是困窶的表現。古書上常以草鞋為罪人之服或喪服,其實貧苦人常年所穿的都是草鞋,甚至有人以編織草鞋為生。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其(指許行)徒數十人皆衣褐,捆(等於說砸,織草鞋的一道工序)屨織席以為食。」許行雖是學者,但過的卻是貧民的生活。《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踴(受過刖刑者的鞋)貴。」這是說齊國的刑重,受刖刑的人多,但也可見當時織屨販屨已經成為一種職業。至於《禮記·少儀)所說「君子不履絲屨,馬不常秣(餵糧食)」,則是官樣文章,沒有誰認真照辦過。<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上等)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以珠飾履,這決不會是草鞋。《札記·檀弓上》:「有子(孔子弟子)蓋既祥(喪祭名)而絲屨、組(絲繩)纓。」那麼,連孔門也有穿絲鞋的了。歷代穿絲鞋的當然都是有錢的人,君王甚至有專門機構供應絲鞋。《老學庵筆記》卷二曾記載南宋的情況:「禁中舊有絲鞋局,專挑供御絲鞋,不知其數。嘗見蜀將吳珙被賜數百裲(雙),皆經奉御者。壽皇即位,惟臨朝服絲鞋,退即以羅鞋易之,遂廢此局。」與絲鞋相比,革履便是較粗笨低劣的了。所以《漢書·貢禹傳》載,貢禹稱讚漢文帝儉樸時說:「漢文皇帝衣綈履革,器亡(無)琱文、金銀之飾。」 屨,在戰國之後確實通稱為履了。例如:《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晉文公與楚戰,至黃鳳之陵,履系(帶兒)解,因自結之。」《晏子春秋·內篇諫下》:「[齊]景公為履,黃金之綦(詳下),飾以組,連以珠……」韓非已是戰國末期的人,《晏子春秋》成書當在漢初,所以都稱履。至於上文所引《史記·春申君列傳》則更為明顯:司馬遷是用漢代的語言敘述先秦的事情,自然更要說履。又如《孔雀東南飛》:『『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白居易《楊柳枝》:「繡履嬌行緩,花筵笑上遲」;杜荀鶴《吳縣》: 「草履隨船賣,綾梭隔岸鳴」——都以說「履」為常了。 草鞋又稱躧(xī),字又作蹤、屣。《史記·蘇秦列傳》:「夫實得利,尊得所願,燕趙棄齊如脫躧矣。」脫掉草鞋是很方便的,所以古人常以「脫躧」表示事之輕易。《淮南子·主術訓》:「堯舉天下而傳之舜,猶卻行而脫躧也。」高誘註:「言其易也。」草鞋又是賤物,所以脫躧、棄躧又表示視之如糞土。《漢書·郊祀志》:「於是天子(指漢武帝)曰:『嗟乎!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 」顏註:「屣,小履。脫屣者,言其便易無所顧也。」《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蹤也。」趙岐註:「蹤,草履……敝喻不惜。」躧當動詞使用時,有一個很特殊的含義:趿拉着鞋,即如現在穿拖鞋。《漢書·雋不疑傳》:「[暴]勝之開閣延請,望見不疑容貌尊顏,衣冠甚偉,勝之躧履起迎。」顏註:「履不著跟曰躧。躧謂納履未正,曳之而行,言其遽也。」司馬相如《長門賦》:「舒息悒而增欷(哀嘆)兮,躧履起而彷徨。」李善註:「蹤,足指掛履也。」

(2)舄(xì,戲)是在底子下面再加一層木底。 (很像現在在底子上加掌)的鞋。這是先秦的名稱,到漢代時這種兩層底兒的鞋改稱為屨了。鄭玄《周禮·屨人》註:「復下(兩層底)曰舄,褝(單層)下曰屨。古人言屨以通於復,今世(漢代)言屨以通於褝,俗易(改變)語反與?」崔豹《古今注》:「舄,以木置屨下,干臘(xī,西。在這裏也是乾的意思)不畏泥濕也。」這樣看來,舄的作用很像現在的膠底鞋或雨鞋。《方言》:「自關而西……中有木者謂之復舄。」這說明周秦的舊名在漢代還流行在關西的俗語中。《詩經·小雅·車攻》:「赤芾金舄,會同有繹。,』這是說諸侯們來行會同之禮,佩朱芾、穿朱黃色的舄,按其尊卑列位。《詩經·豳風·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几几。」(公孫指周成王,這是形容他長得高大美好,服飾很盛。)毛傳:「赤舄,人君之盛屨也。」後代常以舄為帝王所服,如《漢書·東方朔傳》:「[漢文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綈(詳後),足履革舄。」顏註:「革,生皮也。不用柔韋,言儉率也。」但同時也逐漸用為一般鞋履的別稱,如《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酒器)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開筵交履舄,爛漫倒家釀。杯(杯)行無留停,高柱送清唱。」 蹻(屩)也是草鞋的名稱。《史記·平原君列傳》:「虞卿者,遊說之士也,躡蹻擔簦(長柄笠,類似今天的雨傘,但戴在頭上)說趙孝成王。」《漢書·卜式傳》: 「式既為郎(中郎,漢宮名),布衣草蹻而牧羊。」顏註:「蹻即今草屨也。南方謂之蹻。」 古代叫屨、履,現在叫鞋。鞋字首見於南朝梁顧野王的《玉篇》,是鞵的異體字。《顏氏家訓·治家》:「鄴下有一領軍,貪積已甚……後坐事伏法,籍其家產,麻鞋一屋,弊衣數庫,其餘財寶,不可勝言。」白居易《花線毯》:「美人蹋上歌舞來,羅襪繡鞵隨步沒。」《上陽人》: 「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3)屐,現在日本人民生活中仍保存的木屐,原是我國古代的木履。顏師古《急就篇注》:「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南北朝時士族大夫好屐,不但以為常服,而且親自動手製作,以至成癖。《晉書·阮孚傳》:「初,祖約性好財,孚性好屐。同是累(人生的拖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詣約,見正料財物,客至,屏當(遮擋)不盡,以身蔽之。有詣阮,正見自臘屐(往屐上塗臘),因嘆曰:『未知一生當着幾量(雙)屐。』於是勝負始分。」(《世說新語·雅量》略同。) 《南史·謝靈運傳》:「[靈運]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常着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後來人們便把這種屐叫謝公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古代屨履上除今所謂鞋幫、鞋底外,其部件還有綦(qí)、絇(qú)、繶(yì)、純。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景公為履,黃金之綦,飾以銀,連以珠,良玉之絇。」綦是鞋帶兒。絇是鞋頭上的裝飾,有孔,可以穿繫鞋帶。(儀禮·士喪禮):「乃屨,綦結於跗(fū,腳背),連絢。」繶是鞋牙(即今鞋幫)與鞋底相接處的縫裏裝飾的絛子。沿着鞋口的裝飾與衣邊的鑲飾是同類的東西,因此也叫純。《儀禮·士冠禮》:「屨,夏用葛,玄端(一種黑色的禮服),黑屨,青絇、繶、純。」《漢書·外戚傳》:「俯視兮丹墀,思君兮履綦。」顏註:「綦,履下飾也。言視殿上之地,則想君履綦之跡也。」 (4)靴,古代也有靴子,字原作鞾。《說文新附》:「鞾,鞮屬。」據《釋名》(《太平御覽》引)說鞾本是胡(北方少數民族)名,趙武靈王始服之。《說文》:「鞮,革履也。胡人履連脛,謂之絡鞮。」(依段玉裁本)

[編輯]

古代的襪子,是用布帛、熟皮做的。字作韤、韈。《說文》:「韤,足服也。」《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衛侯……與諸大夫飲酒焉,褚師聲子韤而登席。公怒,[褚師]辭曰:『臣有疾異於人,若見之,君將嗀(huò,獲。嘔吐)之,是以不敢。」』按照古代禮節,臣見君,需解襪然後登席,褚師穿着襪子登席,衛侯以為對自己不敬,所以「怒」。穿襪子時要用帶子繫上。《史記·張釋之列傳》:「王生者,善為黃老言,處士也。嘗召居廷中,三公九卿盡會立,王生老人,曰:『吾韤解』,顧謂張廷尉:『為我結韤!」釋之跪而結之。」富貴人家可以穿絲綢襪。張衡《南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羅襪躡蹀而容與。」 (躡蹀niè dié,聶蝶,小步的樣子。容與:緩慢的樣子。)貧者則無法着襪。杜甫《北征》:「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爺(父親)背面啼,垢膩腳不襪。」

配飾[編輯]

腰帶[編輯]

中國早期的服裝多不用紐扣,只在衣襟處縫上幾根小帶,用以繫結,這種小帶的名稱叫「衿」。《說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註:「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為了不使衣服散開,人們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帶,這種大帶就叫腰帶,它與今天人們所用來系束褲裙的帶子名稱雖同,但作用並不一樣。 由於腰帶具有這種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對它十分重視,不論穿着官服、便服,腰間都要束上一帶。天長日久,腰帶便成了服裝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飾物,尤其在禮見時,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劉璡傳》:「(璡)方軌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璡不答,方下床着衣立,然後應。瓛怪其久,璡曰:「向束帶未竟,其立操如此。」連兄弟之間夜裏見面說幾句話,都必須整衣束帶,否則就覺得有失禮貌。古人對禮節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君臣之間更是如此。據歐陽修《歸田錄》記載,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見帝而立,卻不肯進去。太宗立即意識到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束帶的緣故,於是令左右取來袍帶,匆匆束之。陶谷見皇帝束上了腰帶,這才進去。在當時看來,皇帝召見侍臣而不束腰帶,同樣是失禮的行為,所以不能與他行君臣之禮。 古代腰帶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複雜。但總的來看,可分成兩類,一類以皮革為之,古稱「鞶革」,或稱「鞶帶」。一類以絲帛製成,古稱「大帶」,或稱「絲絛」。也有將這兩種腰帶統稱為大帶的。在秦漢以前,革帶主要用於男子,婦女一般多系絲帶。《說文·革部》:「男子帶鞶,婦人帶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不過,男子除了用皮帶外,也可系扎各種絲帶。如《詩經·曹風·鳲鳩》:「淑人君子,其帶伊絲。」鄭玄注云:「其帶伊絲,謂大帶也。大帶用素絲,有雜色飾焉。」 據先秦文獻記載,當時的絲帶形制比較複雜,顏色、裝飾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級差別十分顯著。如《禮記·玉藻》所記:「大夫素帶,辟垂;士練帶,率下辟;居士錦帶;弟子縞帶。」又:「大夫大帶四寸。……天子素帶,朱里,終辟。」鄭玄註:「大夫以上以素,皆廣四寸;士以練,廣二寸。」甚至對帶子繫結後下垂部分的長短尺寸,都有嚴格的制度:「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所謂「紳」,就是指帶子末端的下垂部分。《論語•衛靈公》記:「子張書諸紳。」宋邢昺註:「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為飾,謂之紳。」因為紳是帶子末端的下垂部分,所以可提起來記事。當然,這是應急的做法。在一般情況下,官吏記事,是用一種手版,名「笏」,不用時就將它插在腰間,後來乾脆就把垂紳插笏的仕宦稱之為搢紳。搢就是插的意思。《晉書·輿服志》:「其有事則搢之於腰帶,所謂搢紳之士者,搢笏而垂紳帶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以後還引申出鄉紳、紳士等名詞,專指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意思說他們具備了搢紳的資格。 至於婦女,雖然用不着搢笏,但腰帶繫結以後,也有一部分垂下,這種下垂部分的名稱,在叫法上與男帶有些不同。明楊慎《丹鉛續錄》記:「古者婦人長帶,結者名曰綢繆。垂者名曰襳縭。結而可解曰紐;結而不可解曰締。」什麼叫「可解」,什麼叫「不可解」呢?用今天的話來解釋,分別指活結和死結。凡是打成環狀的活結,古時稱「紐」,而扣緊的死結則稱為「締」。《說文·系部》:「締,結可解也。」又「紐,系也。一曰結而可解。」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關於腰帶的系束部位,古時也有明確規定。如《禮記·深衣》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孔穎達注釋說:「當無骨者,帶若當骨則緩急難中,故當無骨之處。此深衣帶於朝祭服之帶也。朝祭之帶,則近上」。故《玉藻》云:「三分帶下,紳居二焉。是自帶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見腰帶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據各種服裝的不同形制而決定的。我們從戰國以至西漢時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繞襟深衣的婦女,腰帶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開。這種衣帶的高度,就是視衣襟的高度而定的。革帶的系法與此不同,在革帶頂端的交接之處,一般都綴有一個固定的裝置,用時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絲帶那樣互相繫結。綴在帶首的固定裝置,大體上也有兩種形制,一種作成鈎狀,稱為「鈎」,也稱「帶鈎」;另一種作成環狀,稱「鐍」,或稱「帶鐍」。 帶鈎一物在中國的出現,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時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東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帶鈎實物出土。文獻資料中也常常提到帶鈎的名稱。如《管子·小匡》:「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鈎。」《史記·齊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帶鈎」等等。 製作帶鈎的原料,大多採用金屬,如金、銀、銅、鐵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為數不多。帶鈎的造型,由於時代的不同和地區的差異,也有許多明顯變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獸形,有的做成鳥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龍形,另外還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不可盡述。帶鈎的製作工藝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鏤,有的用錯,不一而足。正如《淮南子·說林訓》所記:「滿堂之坐,視鈎各異。」

帶鈎[編輯]

帶鐍的出現比帶鈎要晚。目前所見的帶鐍實物,都是戰國以後的產物。所謂帶鐍,指的是一種環形帶扣,其形或方或圓,考究者附有扣針,用時將皮帶伸入扣內,然後插入扣針即可。由於它結紮起來比帶鈎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歡迎。三國以後,革帶用鐍者逐漸增多,而用鈎者卻日見減少,最後完全取代了帶鈎。後世流行的鈎洛帶、蹀躞帶以至金帶、玉帶等,都用帶鐍,而不用帶鈎,帶鈎的使命遂告結束。 帶鐍雖然是革帶上的一種裝置,但有時也可用於絲帶。這種絲帶與絲絛不同,它是以絲織物織成的一種寬闊的腰帶。史籍中常見有緄帶、織成帶等名稱,就是指這種腰帶。如《述異記》稱:「祖欣見形詣僧榮沈床上有一織成寶飾絡帶。」《東觀漢記》:「鄭(鄧)遵破匈奴,於是上賜金剛鮮卑緄帶一具。」在這種緄帶及織成帶的首部,就綴有一個金屬帶鐍。《後漢書·輿服志》記命婦服飾:「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綬,以采組為緄帶,各如其綬色。黃金辟邪,首為帶鐍,飾以白珠。」由此可見,這種飾有帶鐍的腰帶,不僅可以用於男子,同時也可用於婦女。

披帛[編輯]

披帛,中國古代婦女服飾。隋代壁畫中已有披帛,唐代廣泛流行。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披帛分兩種:一種橫幅較寬,長度較短,多為已婚婦女所用;另一種長度可達兩米以上,多為未婚女子所用。 隨着佛教東傳,南北朝時期佛教題材的壁畫中,已經出現了身披披帛的女供養人。唐代開元以後,長長短短,寬寬窄窄的披帛開始出現在每一個追逐時世裝的女性肩上。這樣說來,一條條披帛,竟然也是國際化的成果了。自信開放的大唐女性們奉行服飾上的華麗精巧。「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花花草草們也可以一親芳澤。《舊唐書?輿服志》里這麼說:「風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繡,隨所好尚。上自宮掖,下至匹庶,遞相仿效,貴賤無別。」唐玄宗就曾頒下詔令:宮中二十七世婦和寶林、御女、良人在隨侍和參加後宮宴會時,都須身披繡有圖案的披帛。而宮女們在端午節時,也要披較為華麗的披帛,稱為奉聖巾或續壽巾。 美麗的大唐女子,站立時披帛自然下垂如潭水靜謐,走動時飄逸舒展如風拂楊柳,動靜相得益彰。這種附加的服飾,延伸了身體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不是為了實際的用途,僅僅就是為了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然而這不是魏晉時候可望而不可即的虛幻美感。高髻、披帛、半臂、袒領服,少有地線條感和人體美相結合,它所依賴的不是傳統的倫理規範,也不是公眾社會對女性的戒備心理,那是在偶然性的因素之下,女人們短暫地煥發了審美想像力的產物。披帛這種「時裝」,借鑑了當時風行的西域舞伎的舞衣。唐代的女子們從舞台服裝中汲取靈感,而日常穿着也可以升華為表演服裝。在後來的京戲《天女散花》里,梅蘭芳舞動長長的飄帶,那一定也是對披帛象徵性地極端發揮。 唐代婦女為使自己的服裝更富有藝術魅力,她們在外出行走時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風暖背。在室內或宮中花園裏披上比披子更長的帶子——「披帛」。 繞肩拽地,似仙女下凡。到了宋代,女子「披帛」日盛,從皇家貴婦的「霞披」到平民女子的「直披」。隨着歷史的發展,這些服飾逐漸消失。不過類似「帔子」的長、方圍巾以其實用功能仍在現代社會中流行開來。而「披帛」,人們只能從敦煌飛天畫壁、出土陶俑、影視歌舞的古典劇目或漢族傳統婚禮中偶爾領略,欣賞其長虹絢霞般飄逸、浪漫、飛揚的神采了。

首飾與髮型[編輯]

宮絛[編輯]

宮絛是一種系在腰間的懸掛飾物,一般配以漢服。中間用繩子,兩端系有玉佩,金飾,骨雕,中國結等重物,尾端有流蘇。

玉佩[編輯]

玉在中國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經通義》說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孔子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節。《詩經》里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古人給美玉賦予了那麼多人性的品格,以至於到現在人們仍將謙謙君子喻為「溫潤如玉」。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所以《詩經》里有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捨地與其束結羅纓,這就是「結縭」,它後來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清聞人倓《古詩箋》中把「美玉綴羅纓」解釋為「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古代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心意昭昭。 中國宋代是一個手工業和工商業空前發展興盛的時代,國富民強,文化發達。民間用玉也較前朝為盛,大量出現各種玉佩飾,玉用器。兩宋玉器承襲兩宋畫風,通常畫面構圖複雜,多層次,形神兼備,有濃厚繪畫趣味,文人情趣甚濃。佩飾分為玉束帶、玉佩,用具有玉輅,玉磬,禮器有玉圭、玉冊等等。內廷專設有玉作,玉料由西域諸國進貢。 明清是另一個玉文化繁榮的時代,這時民間盛行佩帶各種玉佩飾。有錢的人上到帽檐前飾,中至玉腰牌,玉掛件,下至玉鞋扣,幾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會帶個玉手鐲、玉耳環,玉扳指等。所用玉料大多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其中特別以產於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最為名貴,黃玉也同樣價值不菲。翡翠也是在清早期流入中國的。但由於翡翠石料一般較為細小,所以多用來做介面,耳環等小件器。我們現今看到的大部分玉佩飾都是明清兩代的產物。

中衣[編輯]

中衣又稱裏衣,是漢服的襯衣,起搭配和襯托作用。也稱中單,是穿漢服必備的基本衣物,着禮服時裏面一定要加中衣,如同西裝中的襯衫。普通的常服也最好配合中衣穿。穿着時,衣身及領子比外衣更貼體,領緣比外衣稍高。 面料:純棉、棉麻、雪紡、單色緞。 色彩:基本為白色,酷一點可選用黑色。男孩在穿圓領衫時,最好還是穿白色的中衣。女孩子搭配襦裙可選擇有色面料(如翠綠色、嫩黃色、桃紅色、紫灰色等等);禮服用中衣可選用大紅色。 狹隘的中衣指上衣的中衣,廣義的中衣包括窄袖中衣、廣袖中衣、中褲、中裙、中單 1.窄袖中衣

特點:窄袖,交領,白色居多。搭配常服! 2.廣袖中衣 特點:廣袖,交領,白色居多。搭配禮服! 3.中褲

4.中裙

5.中單 (1)內衣+中衣+外衣=漢服的正式着裝。 (2)中衣不可以外穿,可作為居家服和睡衣。 (3)中衣為白色,也可用其他淡色。

禮服與常服[編輯]

現代漢服已經沒有了階級的區別,只有具體功能之別。漢服有一個嚴密而完整的服裝系統,基本上可以滿足人們祭祀、慶典、社交、出行和居家等需求。

禮服[編輯]

禮服是漢服體系里非常重要的部分,通常來說,禮服的禮儀性高出了實用性。禮服側重塑造莊重、有秩序的形象,因此歷代的禮服都相對較為「保守」,不易受流行的影響,發展相對穩定,是經典型的漢服。對於現代而言,禮服主要用於祭祀、 婚嫁等重要場合,如果穿着禮服走街串巷就是不得體的,同時穿着禮服還應注意舉止文雅,衣冠整潔,並且最好是成套穿用。

正式服裝[編輯]

正式服裝的規格低於禮服,所以使用場合以及搭配方式都沒有禮服那樣要求嚴格。正式服裝的髮型、妝容搭配不必和歷史一致,但同樣需注意整體風格的和諧統一。正式服裝主要用於慶典、迎謁、節日、宴飲等場合。正式的服裝顧名思義,帶有其正式性,因此對人的行為活動會產生一定的限制。

便裝[編輯]

便裝通常衣袍較為窄小,舒適且便於運動,一般由裙、袴、襦、衫構成。便裝的搭配更為靈活多變,以便利為主,便裝通常採用舒適且較為樸素的面料製作,適用於居家、出行、傳統武術練習及演出等方面。

漢元素時裝[編輯]

所謂漢元素時裝,是指在西式服裝的結構基礎上,加入了一些漢服的元素,這可以包括某個服裝細節、紋飾,甚至是一種審美情調。因為這類服裝的本質還是西式服裝,並不是傳統服裝,自然也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漢服了。但是這種多元路線的探索又是很有必要的,並且有着很大的潛在價值。

辨析[編輯]

漢服與影樓裝、遊戲裝等的區別[編輯]

新人們初接觸漢服時,總覺得看見什麼都像是屬於漢服,只要是稍微和交領右衽、上衣下裳、寬袍大袖等特徵沾邊的,都常常會被劃拉成了漢服。然而雖然我們強調漢服的特徵,漢服款式也雖然很多,但並不代表這些似是而非的衣服都能來山寨一把了。 首先要明白,「漢服」一詞的基本概念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是平常生活中所穿的傳統便服,正式場合所穿的傳統禮服。這種傳統服裝,在任何一個民族中都會有一個「模子」存在,這就是民族服裝的感性「印象」。但是一些過於誇張,變形的,不僅古人不會穿上街,在現代人眼中也「胡鬧、不嚴肅」的服飾罷了。 首先需要「打假」的,便是被劃拉到漢服系統里的「古風影樓裝」。誠然,在漢服運動剛開始時,由於資料、裁縫製作工藝的缺失,許多同袍都以影樓裝為漢家衣裳的替代。但是在漢服運動發展到各種款式皆越來越正規、考究的此時,還將影樓裝當作漢服,甚至一些商家仍在上架販賣,名以婚服、袔子裙等,就不應該了吧。 這些影樓裝經常打着的標牌是「唐朝」,猛一看似乎也很像唐朝漢服,但是認真追究下來,唐朝女子除了在剛出浴時,是沒有大袖衫(明衣式)直接套袔子裙(況且袔子與裙連在一起的做法貌似無出處)的穿法的。在唐朝的正式場合,女子都是交領、對襟的齊胸或齊腰襦裙,再外套大袖衫。宋朝雖然有褙子套抹胸與裙的穿法,但也和這種「影樓裝」相差甚遠。還希望大家仔細鑑別。 註:明衣是指浴衣

  然後還有SD娃娃系、動漫遊戲、走秀系的「漢服」,它們都屬於漢服的衍生物。娃娃本來就是一個寄託夢幻的產物,為了夢幻,即使打着「中國古裝」「中國風」的旗號,也仍是蕾絲花邊、透明紗料等層層往上疊加,花哨且制式十分混亂,穿在娃娃身上好看,但如果製成真人衣服,請商家還是標明此乃中國風COSPLAY娃衣,而不是漢服吧。 動漫遊戲本來就是天馬行空,特別是需要強調主人公或者重要人物時,自然不能讓他們穿得和路人一樣,所以動漫遊戲裏設計出來的「漢服」,式樣更是離漢服本身越來越遠,與傳統、生活無關。在動漫遊戲發達的日本,也沒見人穿着動漫里設計的和服出席正式場合。 而如今的古裝影視也越來越向動漫遊戲靠攏,雖然不乏一些導演明白「符合歷史」四個字,但更多的服裝師還是對「設計」十分着迷,其實他們可以轉職中國風時裝走秀,只是,都請不要說自己設計出來的是漢服,大家也請不要把那些衣服當作「漢服」。 穿漢服,是為了融入生活,而不是脫離實際。再次說明。

漢服與韓服、和服的區別[編輯]

韓服,朝鮮族的傳統服裝,是在大約三國時代(中國唐代)開始發展,當時的褲子都很短和緊身,而上衣的腰圍則非常貼身。三國時代快完結時,唐政府把絲製長袍傳到韓國。貴族婦女開始穿着全身裙和闊袖的上襦。而男士就穿着窄身、長至膝蓋的上衣和闊身褲,並把褲腳綁在足踝。在高麗時代,韓國曾成為元朝的藩屬國達80年。忠烈王其後迎娶成吉思汗的女兒為妻,從此改穿蒙古服飾。在他統治的3年內,所有官員都剃去頭髮,並要穿着蒙古服。

李氏朝鮮時代,韓國成為明朝的附屬國,服飾仿明朝,與明代漢服幾乎無異,現代韓服就是源自此。明亡後,韓服逐漸發展出其特有的風格,從最初衣帶加在右側,較細短,到後來移到中間的位置並加粗、加長。女服上衣亦開始縮短。18世紀中葉,流行的特點是露出裙圍(裙子的最上部,圍繞腰部的部分)、外套緊貼身體,之後逐步縮短貼身。到李氏朝鮮末年,平民女性的上衣甚至短至袒露胸部,在裙子和外套之間,用於遮胸的遮胸布成了必需品。在這一時期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裸露胸部的女性,原因在於她們沒有圍上遮胸布,有可能是為方便哺乳而設,至日佔時代被日本統治者以「有傷風化」為理由取締。 韓國獨立後現代韓服亦基本定型,男裝便服以上衣和長褲為基本,女子的便服以上衣和下裙(下裙與背心相連)為主。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傳統服裝,它是在依照中國唐代漢服的基礎上,經過1000多年的演變發展形成具有獨立民族特色的服飾。

日本在東漢就引入了紡織技術,但真正有文字記載,將中國服飾引進日本,並使之制度化的,是從奈良時代開始。奈良時代,日本派出學者到中國學習,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 「衣服令」規定了禮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職等級區分;制服是無官職的公務人員的服裝,按行業分類。到了九世紀以後的平安時代,由於國風的盛行,日本和服漸漸擺脫外來的影響,發展出獨有的奢美與精緻的特色,其衣服色彩開始多樣化,衣袖也向寬大方向發展。例如「唐衣」和「十二單」,唐衣是禮服的一種,以紫、緋為貴,美麗異常。十二單實際是一種穿着方式,她並不是十二層單衣,二十載單衣上疊十二層被稱為圭的服裝,圭輕薄透明,多層圭疊起的時候仍能隱約看見單衣或表着的顏色,倍添朦朧恍惚的美感。男性的服裝主要是「束帶」,「直衣」和「狩衣」。 貴族社會的服飾是以絹為主,平民則是以麻為主,不可使用絹。到了鎌倉時代,政府過度腐化,窮奢極欲,公卿統治衰退,此時期精幹,簡易的武家文化出現,服裝上也反映出此時期的特徵,當時中國正值元朝,元朝大軍連續數次侵犯日本,日本人為了便於戰爭,服裝再度恢復樸素,寬袖又變回窄袖。室町時代便服設計開始禮服化。直垂和侍烏帽子是時髦的男裝,普及很廣。而女裝則開始朝簡單化發展。到了織田信長的安土、桃山時期(十六世紀中葉),人們開始講究不用場所穿着不同服飾,於是出現了參加婚宴、茶會時穿的「訪問裝」和參加各種慶典、成人禮、宴會、相親時穿的「留袖裝」。

江戶時代是日本服裝史上最繁盛的時期,其時,男裝、女裝雖有變化,但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時代,現在意義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後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我們現今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續了江戶時代的服裝特式。 吳服:布匹的意思。中國古代三國時期吳國紡織技術和縫製方法流傳至日本後十幾年逾,通常吳服專指以絲綢為面料的高級和服。而棉布做的和服被稱為太物。 漢服與日韓服辨誤: 在時間上看,日韓服飾基本定型在17世紀,而漢服卻就此中斷。就當時而言,經過長時間各自發展三種服飾已差別很大,特別是漢服與和服,所以我們不能說和服、韓服也是漢服之類輕率的話了。 韓服的基本誤區在認為現代韓服源自唐代齊胸襦裙,這僅僅是靠外形來判斷,忽略了韓服的發展和其基本衣制。前面的介紹已經說明,現代韓服是在明代襦裙的基礎上發展的。明亡後,韓服逐漸變化,女裙腰線越來璉高,到現代已經成了短上衣加吊帶裙(遮胸布與下裙相連的高腰裙),並且上衣交領在胸前(後來更是呈小V型了)。 和服的誤區在於認為吳服是吳地的服裝,所以和服源自漢代的直裾袍,這也是僅僅靠外表相似而認定。和服受漢服影響是在唐代(最初也是上衣下裙打扮),獨立發展在宋代,且基本擺脫了唐代漢服的影響從上面的穿着方法已經可以看出,現代和服其實類似直領大衫,穿的時候,會將衣擺提起,多餘部分收在腰部,內外並無細帶固定,領口呈交領狀是人手穿出來的,不像漢服剪裁出來。雖然看起來像漢服,但形制完全不同,亦無「交領右衽」之說(並非領口呈『y狀』或『交領』的就是漢服)。 女式漢服歷代以上衣下裙為主,雖然各有特色,但基本形制沒有太大改變,因此以朝代論漢服是不妥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