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的傳統審美觀與現代審美觀

從 汉服百科
跳到: 導覽搜尋

漢服的審美觀存在傳統和現代之分嗎?也許在沒有「剃髮易服」之前這種差異並不明顯,不存在審美觀的傳統與現代之分。而在漢服斷代三百多年的今天,我們再來看,我們今天所製作出來的漢服已非過去的漢服。大家要問,這不是明擺着的事實嗎?當然。不過我所說的是我們今天對漢服的審美觀變味了,製作出來的漢服已經不符合我們漢族先人的文化傳統了。更確切的是現代西化的社會環境導致我們的審美觀徹底改變了,而對於漢服的審美觀也就發生了很大的審美偏差。  

上篇[編輯]

在探討漢服的審美觀前我們先了解一些與審美觀有關的常識及中國社會現代審美觀形成的過程。

那什麼是審美觀呢?簡單來說就是對事物的看法。一件事物本沒有什麼美醜好壞,是美是丑、是好是壞只是由於人們所處的環境、接受的教育和經歷的不同而造成了人們內心對一件事物的主觀看法不同。如同商品外面的那層包裝紙和商品本身無關一樣。

審美觀不是一成不變,它會隨時代的變遷而變遷。不同的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審美標準與審美價值取向。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對一件事物的審美觀也不同。這就是審美觀的時代性。因此,不能把今天當作絕對的,唯一的標準,用今天的標準去衡量以前的一切,凡是符合今天標準的就是好,就是真。審美觀不停變化着,但在這變化中卻由着一個根本的核心是不變的,那就是美的本質。簡單的說是通過你的感知,能讓你產生愉悅的心靈振動的東西。漢服很美,漢服的美也是有目共睹的,這個就是美的本質。但是讓大家都來穿漢服,大多數人卻不能接受,因為大多數人身上的穿着只能受制於眼下的流行趨勢。這個就是審美觀的變遷和時代性。

審美觀的變化實際上是人們內心思想理論體系變化的外在表現。不同的思想理論,導致了不同的好惡標準,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審美觀。根據地域可分為東方和西方,根據時代變遷可分為傳統和現代。

地中海的希臘城市聯邦和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造就了西方傳統哲學體系,同時也孕育出西方傳統審美觀。同樣我們的孔子、老子和強大的東方專制統制也為我們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東方文明體系和東方的傳統審美觀。

在16世紀和19世紀,西方社會分別產生了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而孕育出現代文明,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審美觀。隨着時代和國際形勢的變遷,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最早產生於西方的「現代審美觀」也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近代中國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衝擊,從19世紀末葉以來,我們就走上了西化的道路。最初是震於西方的船堅炮利,以後又陸續發現,西方的精神文明也有其獨到之處。「五四」時代的先進人物,惑於西方學者們的歐洲中心主義迷霧,誤信西方文化為世界文化或人類文化范型,不辨西方有它的民族性,尤其是西方文化心理的民族性或不可推廣性;又憤於中國學者們的復古主義暗流,滋生起一股無名的逆反心理,不辨中國文化也有自己的民族性,尤其是中國文化心理的民族性或不容否定性,把文化發展的現代化簡單等同於西方化,提出了一些無法實行的主張和絕對理論。

由於看不到文化的民族性,以致使得人們在如何對待中國文化傳統,如何接受外來文化方面,都難以提出正確的意見和方案,而膚淺的把西化等同於現代化。這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是難以避免的。隨着鴉片戰爭和五四運動,中國人或被迫或主動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明。近幾百年來,西方文化,也就是資本主義文化,壟斷了世界。資本主義統一世界市場的形成,把世界上一切國家都或先或後的吸收過去。這影響表現在各個方面。不但在政治經濟方面到處都打上了西方的印記,在文學方面也形成了「世界文學」,從文學創作的形勢上統一了世界。在科學、技術、哲學、藝術等方面,莫不皆然。

中國從清末葉到現在,中間經歷了許多驚濤駭浪,帝國主義、辛亥革命、洪憲竊國、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直到中華人們共和國建立後的社會主義初級階度,我們西化的程度日趨深入。到了今天,我們的衣食住行,從頭到腳,從裏到外,試問哪一件沒有西化?我們中國固有的東西究竟還留下了多少?我們除了我們的一部分思想感情以外,我們真可以說是「全盤西化」了。包括我們的審美觀也全盤西化了。這就是現代中國審美觀形成的過程。

由於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知識膨脹,信息的數量和傳遞速度的爆炸,並配合社會化大生產,一件商品可能由十幾個國家生產的零配件組裝,並行銷到全世界。現在我們的意識形態很大程度上則是受到工業革命後西方現代文明的影響,並隨全球一起化的發展,西方社會也接融入大量的東方文明。東西方現在的審美觀漸漸趨同。

章子怡是國際公認的美女影星,而荷里活的大片也為我們津津樂道。當今世界這樣的環境也就決定了人類社會整個審美觀變得平民化、簡單化、赤裸化。更看中於事情的本質,而不是事情的外在包裝。

下篇[編輯]

漢服的傳統審美觀[編輯]

華夏文化是多民族、多地域、多種文化思想的融合,正是這個特點,決定可華夏文化的民族特色,也決定了我國傳統審美意識的民族特色。華夏文化的多元結構,形成多樣化的審美觀念和審美心態,在這種文化的長期薰陶下形成的審美趣味,自然也是多樣的。當然,這多樣化的審美趣味,又都有其特定的歷史和民族的內容,在我國美學史上,表現出華夏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意識和美學內涵。這一切,只有深入到深層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得到解釋。

中華傳統文化大廈,是由材料部件構成的,而作為主體部件,應首推儒、道、佛三家的文化思想。我國數千年傳統文化史上,儒、道、佛三家,既是各自獨立門戶,有不同的學說,但又不斷互相融合,長期共存,成為中華文化的主幹。他們總結並包容了我國數千年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華,又影響到我國數千年意識形態的方方面面。如果我們把我國古代的文論、詩論、畫論、樂論以及其他種種藝術理論提升到美學的層面上去看,那麼我們就更不難發現儒、道、佛三家思想及其學說的融匯,直接滲透到我國古代各個美學領域中,也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國歷代文學藝術的發展。其影響滲透到各個思想意識形態領域,除文學藝術外,也包括中國人的文化心態、生活習俗、道德行為等諸多方面。這種影響,不僅是過去才有,直到我們講現代化的今天,其無形的影響依然存在。

我國古代美學,是以儒、道、佛美學思想為主體的多元美學思想融合的整體結構。美學理論豐富多樣,具有極大的整體包容性,是一個互融互補的美學系統,並且在審美心理、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各個方面,都具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

就審美意識和趣味而言,我們只談與漢服文化有密切關係的四點,即審美意識:人文意識和國家民族意識;審美趣味:中正平和的審美趣味——中和之美與素樸天真的審美趣味——自然之美。

華夏文化,就其主要特徵而言,可以說是人文主義的,或者說是人本主義的。當然我們這裏借用人文主義、人本主義這些詞語,是為了表述其以人為中心這一本質特徵。至於其具體的內涵則與西方的人文主義、人本主義有很大差異。

中國古代的「人文」概念和「天文」「地理」的概念是同時並存的。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祖先們的早期宇宙觀中,把天、地、人看作是整個宇宙的三個組成部分,稱之為「三才」。在人們的宏觀世界裏,天、地、人是三位一體的,而人在其中佔有核心的地位,故說「人者,天地之心也。」視人為「天地之心」的觀念,強調了人在天地間中心地位,進而論及人文、自然也是以人為中心。

中國古代講人文是具體的,是人的社會生活的表現。人是社會的人,他不同於一般的動物,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幾希!」人也是動物,但不同於禽獸,這本質的區別就在於人的社會性,「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孤立的個體,人的本質是他的社會性。荀子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說:「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就是社會集體,任何個人都在一定社會集體中生活,受社會集體的制約。我國古代曾有人性善惡的爭論,但實質上都是討論人性善惡的社會本質問題。無論孟子還是荀子,都強調的是後天的教化作用。人類社會是一個大的集體,人類文明是群體智慧的結晶。中國古代的人文意識,正是這樣看待「人文」的內涵。所以,無論是「天命」論者,還是「性命」論者,立足點都是以人為本,最終還是為了解決「人事」。看來,人是第一位的、實際的、具體的。人的社會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禮法制度、文學藝術,都是人文的範疇。一次,人文意識滲透到我國古代的各個領域,而在文學藝術領域和人們的審美觀念中尤為明顯。無論在任何領域,它們都表現出人文意識的強烈的社會性。

在華夏民族形成的漫長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深沉的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這是一種特有的民族感情和具有特定內容的國家觀念,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是特定的國家民族所固有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感情,是一種集體無意識。在我們這個國度里,在血緣氏族的基礎上形成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是並存的,「中國」的觀念和「中華民族」的觀念也是不可分的。我們常常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祖國而自豪,我們也常常以作為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這裏面,蘊含着及其深沉而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而這種意識又和傳統倫理觀念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條維繫國民精神的無形的紐帶,使我國各族人民具有愛我中華、愛我祖國的潛在感情。

不容否認,作為華夏文化傳統中的國家民族意識,含有許多封建糟粕,諸如封建忠孝觀念、大國沙文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等等。但是,這並不排除其中也有許多積極的思想精神因素和優秀的文化傳統,諸如愛國主義精神、為國為民獻身的精神等等。幾千年來,這些精神使得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使得古老的中國在世界史上曾處於文明先導的地位。這就是華夏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國古代審美意識的主要內容。對於服飾所體現出的就是這一種服飾所承載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而這種文化傳統代表的是國家民族意識,是有別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服飾文化傳統及國家民族意識的。漢民族的服飾文化傳統不僅體現在服飾的構造、穿着方式,而且體現在服飾的色彩運用、紋飾點綴及服飾禮儀。這些都是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是區別於其他民族及國家的。這裏涉及到文化傳統,詳見筆者《論漢服與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關係》。

「中和之美」是一個美學術語。在我國古代美學中還沒有這個專門的詞語。但是,以「中和」為美的思想則早已有之。「中」「和」二字早已出現在我國古代的典籍中。此不贅述。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中和之美的適中精神。無論是美刺諷喻、感情表現抑或是藝術表現形式都要求適中。因為「中和之美」所追求的是和諧的境界,但這種和諧是以適中精神為前提的。而「天地之和」便是中和之美的和諧原則。「天地之和」象徵的是人類社會以及個人的生命血氣的和諧、協調、均衡。它是以道家的陰陽學說為基礎的。陰陽之和便是天地之和,也是以男女結合為核心而組成的社會之和,同時又是人的生命血氣之和。天地萬物的產生,都是陰陽和合的結果,是中和之氣表現出來的生命現象。可以說,這就是從宇宙意識到生命意識的大和諧觀。儒家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觀念正是這種大和諧、普遍和諧觀念的集中表現。在服飾上這種中和之美的觀念不僅體現在漢服的裁剪上,同時也體現在漢服整體造型上的色彩運用。

「自然之美」在中國古代美學中,也是為人們所普遍追求的審美趣味。雖然,老、莊哲學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美的代表,但儒學和禪宗,在這一點上亦和老、莊具有共同之處,他們也欣賞自然之美。我國古代的山水詩、山水景物畫,都是從自然景物中尋求妙趣,在自然妙趣之中,體現出審美主體精神境界的自由超越和返樸歸真的情性特徵。所以,追求自然之美,並不是少數士大夫文人或佛門詩僧所獨有,而是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審美趣味。追求自然之美的審美趣味,主要表現在提倡天然之美,反對人為雕飾;提倡純真之美,反對矯情飾性;提倡素樸之美,反對繁采寡情。

這種審美趣味的形成,其深刻的哲學文化淵源就是老莊哲學的「自然之道」。中國文學藝術自覺是在魏晉玄風激盪下發生的,而老莊思想被文學藝術自覺後的藝術家們引為同道。可以說老莊思想開闢了中國的審美之路,是中國藝術之源,給中國而後的審美情趣的發展以深刻影響。

因此,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音樂、繪畫以及其他種種造型藝術都要求有自然天成之美,反對人工雕飾,露其斧鑿痕跡,這就是我國古代為多數人所欣賞的一種審美趣味。所謂「天衣無縫」、「天然畫圖」,都是喻其自然天成的自然之美。老莊的「自然」學說主張要順乎事物的自然本性進而主張任性天真,追求天性之美,摒棄那種熱衷以形式技巧雕飾而掩蓋內容的空虛和虛偽的作品。老莊的「自然之美」同時還包含有「素樸」的內容。「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在我國古代美學中,許多論者都追求一種素樸之美,也即是自然之美。也就是不假雕飾、不矯情飾性。「復歸於朴」是古代詩、書、畫各類藝術家們(同時也包括服飾的設計製作者們)所共同追求的美學風格,也是人們所喜嗜的審美趣味。

無論是中正平和,還是自然素樸,強調的都是和諧、自然,實際上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關於「天人合一」的論述及其與漢服的審美關係網友萬壑聽松已有詳細論述,詳見《行雲流水話漢服》。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漢民族的服飾審美觀崇尚純正素雅,艷麗而不媚俗,樸素而不暗淡,透過這種中和、自然的審美趣味來體現華夏服飾即漢服所承載的文化及其所代表的民族意識。

因此,我們今天在製作設計漢服時應遵循漢服所遵循的服飾審美觀即漢民族的服飾審美觀。無論裁剪技術、顏色搭配還是紋飾點綴都應以此為原則,體現出中和自然之美。不可過也不能不及。恰到好處可是一件普通的漢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可使一件美麗的漢服錦上添花。過與不及都不符合我們民族的審美標準,不能完好的體現出漢服的神韻來。相對而言,不及總比過好。衡量過與不及的標準是人,「以人為本」是華夏審美意識人文意識的體現。所以,漢服的製作設計都應以人為本,服飾生產製作出來最終都是供人穿戴,為人服務的。(當然,如果是作為收藏投資之用的則另當別論。)一切應圍繞人展開,以人為中心,為主體,最忌「衣奪人色」。即人家首先看到的是衣而非人,人家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衣服好漂亮!」而不是「你好漂亮!」衣與人主次顛倒,是分離的,而非一體的,這樣有失中和,也無自然可言。

如果整件衣服很漂亮,但缺乏內涵,即不能體現出我們漢民族的服飾文化傳統,缺乏民族特色,體現不出國家民族意識,那麼這件漢服不是一件純正的漢服,嚴格的說甚至不算漢服,因為其只是形似而無內涵。

作者:水無痕 二零零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