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服

添加3,837字节, 11年前
无编辑摘要
帷裳和裙相似,带有褶皱,主要为男装。下装为帷裳,多为男性服装,代表套装为玄端。下装为裙者,称襦裙,多为女子汉服。
玄端是通常来说最高规格的礼服,襦裙则是女子最普遍的服制,包括衫裙和袄裙。依照是否款式包括:交领襦裙,对襟襦裙,
袴褶制和现代西式服装接近,但上衣的下摆依然较大,与现代生活中的服饰依然有一定区别。
=== 罩衫与蔽膝 ===
罩衫和蔽膝是在汉服三层结构之外的附属部件。罩衫主要分为半臂和齐胸
== 文化地位 ==
汉服因为其显著差异,在世界服饰体系中形成独立的东亚服饰体系,是中 国根基性 华文明 的代表 文化 汉族审美与气质的直接外在产物,也是大量华夏雅文化的来源 和根基。“衣冠”常常被用作中华文明的代名词 。 
=== 国名的来源 ===
现代中国的正式国名,“中华”一词中的'''华'''便是指汉服。中华之国名于辛亥革命后取自中国与华夏二词。《春秋左传正义》记录:“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此外,“衣冠”“冠带”之类的词汇常常成为文明的代名词。比如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这一事件史称“衣冠南渡”。“衣冠”之类的词汇也常常用作中国或汉族的代称。如明人沈国元在《两朝从信录》中称:“奴酋(努尔哈赤)倡逆,而佟养性、佟养真等佐之,明弃我之冠裳,甘为贼之肺腑。”把“冠裳”作为中国明朝的代称。
=== [[汉舞]] ===
=== 语言文学 ===
汉语中很多词汇 与诗词 都是关于汉服,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汉服的消亡使这类文学艺术直接消失。
== 非自然消亡 ==
1644年明朝崩溃,满清在新政权立足未稳时入关并迅速征服中国 。数 。1645 执行剃发易服政策,即所谓“留头不留髪,留髪不留头” ,禁止穿着汉服,使汉族延绵数千年的传统服饰制度被迫中断。1683年明郑政权灭亡后,最后的汉服传统消失,仅在日本、韩国、越南、琉球留下大量汉服衣制 。 
== 与旗袍、马褂、中山装的关系 ==
满清入关实行剃发易服之后,满族服饰从此替代汉服,汉族之外的诸多西南少数民族,也同时被强制易服。
 
现今的旗袍(海派旗袍)、长衫、马褂、唐装(新式马褂)都是以满族服饰为主体,融入西式服装风格改良发展而来,而与传统汉民族衣冠无任何继承关系,虽然旗袍的立领、马褂的对襟及使用钮扣等元素虽然曾出现在明朝服饰中,但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明清服装无直接承接的关系。
 
 
== 汉服复兴运动 ==
{{main|汉服运动}}
 
在满清政权剃发易服令的影响下,汉服与汉族断绝近三百年。1910年(宣统二年),资政院议决剪辫易服案,中国各地各族人民开始群起剪辫。
清亡之后汉文化复兴的意识开始复苏,袁世凯逼满清宣统帝退位之后,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民国颁布《暂行祭祀冠服制》恢复了祭服。[136]夏震武束发深衣,张大千也宽袍大袖游历欧洲。钱玄同在辛亥年作《深衣冠服说》,1912年3月他在浙江教育司当科员时玄冠深衣,系上大带去上班。但由于同盟会的核心人物主张全盘学习西方,当时中国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装,而没有恢复汉族传统服饰。遭清政府禁制的汉、回、苗等各族服饰以及一些与服饰相关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于现实生活中或转以融合后的新样式存续。而民间由于战争与政治因素,亦没有汉服复兴的土壤。
由于政府教育的缺失,不少汉人甚至将“鞑虏”强迫汉族穿着的旗袍、马褂误认为是汉族的传统服装。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受到海外文化的深刻影响,人们在追求西式现代化的同时有意无意间大量丢弃了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国民在物质上积极追求,在精神上却相对空虚。部分年轻人崇拜日韩与欧美,却鄙视自己的国家与文化。
在此背景下,当代汉服运动兴起于2003年,河南郑州的王乐天是现代穿汉服上街第一人,随后许多人纷纷仿效。汉服运动主要目的是希望恢复汉服的华夏传统服饰地位,并以汉服为依托和起点,通过汉服的回归社会,唤起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进一步复兴华夏文化。
汉服复兴运动的倡导者互称[[同袍]](依《诗经·秦风·无衣》),着重倡导在传统节庆及祭祀等等场合率先穿着汉服。并以实际行动积极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 * 推广 汉服 复兴运动 ==、传播汉服知识和制作技术{{main|汉 * 考证 * 组织传统节日民俗活 }}* 推广、考证传统礼仪(婚礼、祭祀)* 考证、恢复传统雅乐* 组织先烈祭祀* 推广传统学说* 精研历史、正本清源(最主要是明史)
== 与和服韩服的辨析 ==
{{汉服服制体系}}
 
有关汉服运动的深入话题,请展开下表
匿名用户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