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来自汉服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简介[编辑]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宋代有十几部。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等。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解放后,牡丹种植有长足地发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渐重视,出现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专家。

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它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间的“全息律”。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

(一)较浓重的生物学特点

(二)较浓重的药物学特点

(三)较浓重的园艺学特点

(四)较浓重的美学特点

(五)较浓重的文学特点

(六)较浓重的乡土气息

(七)浓重的富贵之感

(八)浓重的人生回味

(九)浓重的生活氛围

十、浓重的旅游氛围等特点。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国运昌时花运昌”,历史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

历史上,古都洛阳的牡丹为最多、最好,有两个传统名种,一个开黄花的名姚黄,另一个开紫花的名魏紫,一直流传到今天。“洛阳牡丹天下无”,牡丹已被洛阳市定为市花,并确定每年4月11日——5月5日为“洛阳牡丹花会”。每当花会期间,中外游人群集,共赏花王。除此之外,牡丹在中国称为花之富贵者也。


绘画[编辑]

由于牡丹花花型优美,颜色绚丽、清雅,因此是当代画家们经常表现的题材,如余致贞、吴玉阳等。


诗词[编辑]

清平调 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红妆。


栽牡丹 陆游(宋)

携锄庭下苍苔, 墨紫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 死前犹见几回开。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丹花唐 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百花丛笑

花瓣柔柔层层爱,芳蕊茸茸灼灼开。

百花丛中映日笑,一片春色尽揽怀。


牡丹亭 汤显祖《牡丹亭》

问君何所欲,问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君亦无所欲,君亦无所求,不让寂寞女,入帐解千愁!


牡丹传说 当代· 徐书信

逐出西京贬洛阳,心高丽质压群芳。

铲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诗人说武皇。


咏牡丹四首 戴朝阳

其一 谷雨三朝香气摇,光华尤觉满云霄。雪霜历尽精魂在,一夜春风吐二乔。

其二 如酥小雨近阶无,含蕊牡丹容自殊。更待来年春色好,花开香气满新垆。

其三 春上牡丹花,迎风吐嫩芽。天香时至起,今日到吾家。

其四 临水天涯望,长空雁又来。春风吹雨绿,先引牡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