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

從 汉服百科
跳到: 導覽搜尋

簡介[編輯]

祭祀是華夏禮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禮儀中最重要的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祭祀的法則詳細記載於儒教聖經《周禮》、《禮記》中,並有《禮記正義》、《大學衍義補》等經書進行解釋。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則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清明節、寒食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是祭祖日。祭祖也是漢人宣告自己為炎黃子孫最直接的方式。


祭祀,從內容上包括場地、儀式、祭文(祝禱、詞)、祭品等內容。 儀式:有祭禮、祭典; 節日:有祭典、祭日、廟會; 對象:祭亡靈、祭天地、祭神靈(神和世界萬物),有祭祖、祭烈士、祭死難者; 手段:有活祭、牲祭,包括活人祭; 祭品,祭祀用品包括活人、動物和其他祭品; 根據儀式大小分類,有官方祭典(公祭)、民間祭祀活動包括家祭,有祭飯(祭席)、祭食; 設施和用具,有祭祀建築、祭祀用具、祭品。

祭祀形式隨着歷史的變遷不斷發生着變化,近幾年新興的網上祭祀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並且在國家民政部的倡導下,正在被人們廣泛採用。有人預測,未來網上祭祀將成為人們主要的祭祀活動之一。《說文解字》中,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也。祀:祭也,祭不已也。

英譯:offer sacrifice to gods or ancestors

祭祀,是向神靈求福消災的傳統禮俗儀式,被稱為吉禮。「祭祀」也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原始時代,人們認為人的靈魂可以離開軀體而存在。祭把便是這種靈魂觀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動比較簡單,也比較野蠻。人們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偶像,或在石岩上畫出日月星辰野獸等神靈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面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其它禮物,並由主持者祈禱,祭祀者則對着神靈唱歌、跳舞。進入文明社會後,物質的豐裕,使祭祀禮節越來越複雜,祭品也越來越講究,並有了一定的規範。


相關文獻[編輯]

《管子·輕重己》說:"以春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夏至,而麥熟。天子祀於太宗,其盛以麥。……以夏日至始,數四十六日,夏盡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於太祖,其盛以黍。……數九十二日,謂之秋至。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郊,西出其國百三十八里而壇,服白而*白,*玉笏,帶錫監,吹塤*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犧牲以彘。……以秋日至始,數九十二日,天子北出九十二里而壇,服黑而*黑,朝諸侯卿大夫列士,號曰祭辰。" 《史記·周本紀》:「漢興九十有餘載,天子將封泰山,東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後嘉三十里地,號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漢 王充《論衡·解除》:「祭祀無鬼神,故通人不務焉。」 唐 柳宗元《監祭使壁記》:「聖人之於祭祀,非必神之也,蓋亦附之教也。」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五回:「以上卿之禮,葬要離於閶門城下,曰:『藉子之勇,為吾守門。』追贈其妻子。與專諸同立廟,歲時祭祀。」 《紅樓夢》第九四回:「除了祭祀喜慶,無事叫他不用到這裏來。」 艾蕪《都江堰的神話故事》:「李冰父子的廟宇,巍然建立在岷江岸邊玉壘山上,享受人民的祭祀。」 《禮記·祭法》云:「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古代制定祭禮的原則是,只有為國為民作出了貢獻的人才能享祀。

祭祀文化[編輯]

祭祀就是按着一定的儀式,向神靈致敬和獻禮,以恭敬的動作膜拜它,請它幫助人們達成靠人力難以實現的願望。「受人錢財,替人消災」,人們把這一人間的通則加於神靈身上,便成為祭祀的心理動因。所以,祭祀從本質上說,是對神靈的討好與收買,是把人與人之間的求索酬報關係,推廣到人與神之間而產生的活動。 大千世界,祭禮繁雜。環境和民族的不同,構成了各具風格的祭祀文化。縱觀中國歷代各民族的祭祀,可謂千姿百態,異彩紛呈,它吸引我們探驪得珠。

祭祀的對象[編輯]

祭祀的對象就是神靈,神靈的產生是有其發展過程的。在人類的童年時代,人們思維簡單,富於幻想, 祭祀女媧 對於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現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懼。天上的風雲變幻、日月運行,地上的山石樹木、飛禽走獸,都被視為有神靈主宰,於是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這些神靈既哺育了人類成長,又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威脅;人類感激這些神靈,同時也對它們產生了畏懼,因而對這眾多的神靈頂禮膜拜,求其降福免災。人類對自身的生老病死、幻覺夢境,也是難以理解的。古代先民相信,人死後其靈魂有一種超自然的能力,人的靈魂能與生者在夢中交流,並可以作祟於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災。這種敬畏眾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 萬物有靈形成多神崇拜,也使人們的祭祀對象繁多。中國古代宇宙觀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禮記·禮運》稱:「夫禮,必本於天,餚於地,列於鬼神」。《周禮·春官》記載,周代最高神職「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史記·禮書》也說:「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儒教的祭祀對象分為天神、人鬼和地祇。儒教百神,組成像人間官僚系統那樣的等級體系。每個神的品級、爵位,一般說來,是由儒者規定的,並載入國家祀典。平素,它們依照規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時,則依品級配享、從祀於天壇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稱為「淫祀」。「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1]「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其他宗教里的天界神靈主要有天神、日神、月神、星神、雷神、雨神和風雲諸神。地界神靈主要有社神、山神、水神、石神、火神及動植物諸神,它們源於大地,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人界神靈種類繁多,主要有祖先神、聖賢神,行業神、起居器物神等等,它們直接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關聯,享受了最多的祭品。

祭品的種類[編輯]

祭祀神靈,是以獻出禮品為代價的。人們對神靈的歸順,可以跪拜叩頭,可以焚香燃紙,但對神靈來說最實惠的祭祀方式還是獻上祭品。人有七情六慾,神靈也是如此。人們既然對神靈有所祈求,理應捨得拿出自己最好的東西祭獻,以博得神靈的歡心。但人的喜好不一,不同的神靈也各有自己的口味,所以祭品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獻食[編輯]

食物民以食為天,最初的祭祀以獻食為主要手段。《禮記·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飲,蕢桴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敬於鬼神」。意思是說,祭禮起源於向神靈奉獻食物,只要燔燒黍稷並用豬肉供神享食,鑿地為穴當作水壺而用手捧水獻神,敲擊土鼓作樂,就能夠把人們的祈願與敬意傳達給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會發現,表示「祭祀」的字多與飲食有關。 在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為最。在原始採集和狩獵時代,肉食是人們拼着性命獵 來的。當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時,肉食仍極為寶貴。孟子構想的理想生活,就以70歲能吃上肉為重要標準,弟子拜師的禮物也不過是兩束肉乾,可見肉食的難得。正因為如此,肉食成為獻給神靈的主要祭品。 當代各種祭祀場景(14張)古代用於祭祀的肉食動物叫「犧牲」,指馬、牛、羊、雞、犬、豕等牲畜,後世稱「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魚兔野味也用於祭祀,但不屬「犧牲」之列。祭祀也有用人的,但人本身不叫「犧牲」,古書只說「用人」,不說「人牲」。 作為祭品的食物除「犧牲」外,還有糧食五穀,稱「粢盛」。鮮嫩的果品蔬菜在民間祭祀中也是常用的祭品,《詩經》中屢屢提及;佛教傳入中國後,「齋祭」中果品更豐。另外,酒也是祭祀神靈的常用祭品。

玉帛[編輯]

神講究衣着飾物,祭品中少不了玉帛。《左傳》載:「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墨子·尚同》云:「其事鬼神也,圭璧幣帛,不敢不中度量。」玉帛包括各種玉制禮器和皮帛,這是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祀手段,玉在祭祀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周禮》里有記載以玉做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之說!!玉是貴族佩帶的寶物。在缺少金銀飾品的古代,玉是十分名貴的。佩玉,成為貴族特有的標誌,在漢代有君子玉不去身之說,有用玉作符節、印信,十分貴重。玉的禮儀制度在這時候空前發展!人們把玉視為美好的代名詞,連想像中天神的居處也稱為玉台。帛,是絲織物的總稱,是貴族用於禦寒蔽體的生活資料。古代普通人僅能以葛麻為衣,《左傳》記述的衛文公也不過以帛作冠,帛在古代是極為珍貴的。正因為玉帛的稀罕與貴重,古人祭祀時以玉帛為祭品。

用人[編輯]

人以人做祭品祭獻神靈,古書稱「用人」,後世稱「人祭」。人祭,不僅在原始宗教中有過,而且在往 活人祭祀 後發展階段的宗教中也有過,這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人祭起源於原始社會的部落戰爭。那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的價值不能體現。戰爭中的俘虜,女性可以供人玩弄,兒童可能被收養入族,而成年男子都被殺祭神靈。商代的人祭之風熾盛,其用人之多,手段之殘,不僅有大量卜辭記述,而且有考古遺蹟證明。人祭的形式有火燒、水溺、活埋、刺喉瀝血和砍頭,甚至於把人剁成肉,蒸為肉羹。春秋時代的人祭現象雖不象商代那樣觸目驚心,殘不忍睹,但也並不罕見。《左傳·昭公十年》載:魯國季平子「用人於亳社」,《昭公十一年》也記述 「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雎之社」。《史記·秦本紀》說秦穆公「將以晉君祠上帝」,《陳涉世家》也稱:「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人做為祭品的另一現象是為男神提供美女。當青銅時代的廝殺開始後,婦女由於體力上的缺欠,失去了母系氏族時期的尊位,漸次淪為男性的奴隸,其生產、生殖能力也被貶到次要地位。相反,女性的美迎合男性統治者的需要被片面強調起來,面目姣好的女奴成為色慾的犧牲品。為了滿足想像中的神靈貪戀女色的欲望,產生了以美女為祭品的習俗。不論殺死、活埋、淹死,都是以美色娛神的表現。名義上是讓她們的靈魂去做神靈的妻妾,實際上是供神靈玩弄。古籍載,秦靈公時曾經用公主妻河,而戰國時魏國鄴地「河伯娶親」的鬧劇更是有力的證明。 人祭中還有以童男童女祭神靈的現象。以童年人體作祭品,一是由於童體肉嫩,二是基於神仙喜歡兒童,兒童天真無邪,純潔無瑕,這正與仙家凌空御風、長生不老的追求相關聯。

[編輯]

血,是一種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靈魂的,血能維持人或動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着受傷甚至於死亡,好像血有一種神奇的力量。 作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佤族有獵人頭作祭品的習俗,獵頭的血跡就有神秘的意義,獵頭血摻以灰燼和谷種播進地里,認為這樣能促進穀物的生長。錫伯族祭祀地神時,就把殺豬後的豬血灑在地里。一些彝族人祭地時,以雞毛醮血沾在象徵土地神的樹枝上。

祭品的處理方式[編輯]

祭品如此豐厚,對於不同的祭品,古人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

燔燒[編輯]

祭天神使用。西周以前關於天的觀念還不明確,在各種天體神靈中,日神最受重視。甲骨文有「出入日,歲三牛」的記載,可見當時每天都要舉行迎接日神和恭送日神的儀式,且有在儀式上殺牛和殺羊以作犧牲的事情。周代開始,對天的崇拜從自然崇拜中突出出來,朝迎夕送日神之禮不再舉行,「祭天之禮,兼及三望(日、月、星)」,即將日神視為天帝的屬神,祭天時兼及之。祭天的方法,據《禮記·祭法》所說,是「燔柴於泰壇」。實際上,除天帝、日神之外,祭祀天上其他神靈也用此法,《周禮·春官》中有「以實柴祀日月星晨」之說。「實柴」是指將牲玉等品加於柴上。在古人看來,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達之,燔祭時煙氣升騰,直達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

灌注[編輯]

祭地神使用。《周禮·大宗伯》說:「以血祭祭社稷」。血祭的方法,據清人金鶚在《求古錄·燔柴瘞埋考》中解釋:「血祭,蓋以滴血於地,如郁鬯(酒)之灌地也。」可見灌祭就是把用來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於地,血、酒很快就滲透到地下,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達之於神。 《禮記·郊特牲》載:「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陰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也。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臭」指香氣,周人降神以香氣為主,所以獻神之前先灌鬯酒,用香氣濃郁的郁香草調和鬯酒,香氣就能隨着灌地通達於黃泉。灌鬯用的勺以圭璋為柄 ,是為了發揮玉的潤潔之氣。

瘞埋[編輯]

就是挖坑將祭品埋沒,祭山神和地神使用。《山海經》中保存着豐富的山神崇拜資料,如《南次二經》之首:「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祭祀),毛(犧牲)用一璧瘞,糈(祭祀所用穀類)用稌。」《北山經》之首:「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雞、彘,瘞,吉玉用一圭,瘞而不糈。」在《山海經》所列各種山神的祭法中,瘞埋占絕大多數。祭地神時除將血、酒灌注於地,其他祭品則要挖坑瘞埋。《禮記·郊特牲》孔穎達疏:「地示在下,非瘞埋不足以達之。」也就是說,只有將祭品埋於地下,地神才會知道人們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沉沒[編輯]

祭水神使用。《竹書紀年》、《帝王世紀》等書中有帝堯沉璧於洛水以祭洛神的記載,這可能出於傳說。但甲骨文提供的材料是確鑿可信的。甲骨中有這樣的記載:「求年於河,尞三牢,沉三牛,俎牢。」考究其字形,「沉」字正是把牛或羊沉入川中的象形。而且,用人祭河神的記載在甲骨文中也有所見。如「丁已卜,其尞於河,牢,沉嬖,」「辛丑卜,於河妾」。嬖、妾就是作為犧牲的女子,將其沉入河中祭神,這實際上就是後世所說的「河伯娶婦」。周代以後,沉祭仍很盛行。《周禮·大宗伯》謂:「以狸沉祭山川林澤。」鄭玄注釋說:「祭山林曰埋,川澤曰沉。」《儀禮·覲禮》也說:「祭川,沉。」水神居住在水下,將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

懸投[編輯]

祭山神使用。「懸(縣)」又叫「升」,就是把物品懸掛起來禮神。《儀禮·覲禮》說:「祭山丘陵,升。」《爾雅·釋天》也說:「祭山曰庪縣。」《山海經·中山經》記祭祀「自甘棗之山至於鼓鐙之山」諸山神的禮儀是「毛太牢之具,縣以吉玉」,即將祭品用玉懸掛起來。「投」就是將祭品投放于山中地上。《山海經·北次二經》記祭祀「自管涔之山至於敦題之山」諸山神的禮儀是「毛用一雄雞、彘、瘞,有一璧一圭,投而不糈」,即將祭祀用的璧和玉投擲遠處,而不陳列祭具。

祭祀的場所[編輯]

祭祀,總要在某些地點舉行。早期的祭祀沒有固定的場所,隨時隨地均可祭獻。隨着祭祀規範化,逐步出現了固定的場所。最初的祭祀場所是比較簡單的。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大樹下,或在水邊,或在杆下。後來為了表示對神靈的虔誠,便修建了神廟或祭壇。 祭祀場所主要有以下幾種:

平地[編輯]

這是最原始最簡單的祭祀場所。古人認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場所反而最質樸,往往不用封土作壇,只把一塊平地掃除乾淨即可祭祀,古人稱之為「墠」。《禮記·禮器》稱:「至敬不壇,掃地而祭。」《禮記·祭法》說:「除地為墠」。

[編輯]

《禮記·祭法》註:「封土為壇」,即用土石堆砌成一個高出地面的祭壇。因祭祀對象不同,壇有不同的形狀。祭天用圓壇,古稱「圓丘」;祭地用方壇,古稱「方丘」。壇的高度和寬度因時間、地點、等級而不相同。壇和墠通常位於城郊,偶爾也有設于山上的。秦漢封禪禮,就是在泰山頂封土為壇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掃地為墠以祭地,叫「禪」;合稱為「封禪」。

平坑[編輯]

就是在地上挖一個大平坑作祭壇,古人稱「坎」。《禮記·祭法》說:「掘地為坎」。《禮記·祭義》稱:「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壇與坎是相對的,壇高起為陽,坎下陷為陰。

宮廟[編輯]

在壇或墠的基礎上又築牆蓋屋,即成為宮;宮中陳列上祭祀對象以後,就成為「廟」。宮廟最初只是為人神而建造的,後來許多神靈有了廟,如土地廟、龍王廟、城隍廟等等。但社壇上不得蓋房,否則被視為「喪國之社」。

墳墓[編輯]

在墳場墓地祭祀神靈是較原始樸素的方法,它多用於祭祀祖先神。古人認為,到墳墓祭祀離祖先最近,祖先神聽得最清楚。《禮記·檀弓下》記載:孔子出外遊說時,「去國則哭於墓而後行,返其國不哭,展墓而入」。 我們了解了祭祀的對象、祭品、場所等要素,但要全面認識祭祀文化,還必須了解祭祀的儀式和禮制,了解古代祀典和民間習俗,對於這些,我們將做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①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版 ②詹鄞鑫:《神靈與祭祀》,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③徐華龍:《中國鬼文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④劉曄原、鄭惠堅:《中國古代的祭祀》,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6年版 ⑤杜希宙、黃濤:《中國歷代祭禮》,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版

祭祀的禁忌[編輯]

在院內東南樹索羅杆,不得污穢,不許在神杆下拴馬和餵家禽。祭祀前要進行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動葷,不參加弔喪,不到有病人家問病,不得淫邪玩樂,總之一切不吉利骯髒的事都不得參預。祭祀日子還有十二禁忌:一忌意不誠篤,一忌儀度錯亂,一忌器物不潔,一忌生氣口角,一忌衣冠不整,一忌閒談外事,一忌喜笑無度,一忌長幼無序,一忌投犬頓器,一忌刀勺聲響,一忌內祭未畢,不潔出屋,一忌外祭未畢,不潔入屋。瀋陽滿族在祭祀中還祭「神馬」,滿語稱「他合馬」。「神馬」拉車,不許女人坐。「神馬」死了,要埋葬,不許吃肉。「神馬」又稱「祖馬」,享受很高的禮遇。


祭祀時間[編輯]

清明節:四月初五,傳統節日和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踏青節、掃墓節、聰明節等。  端午節:五月初五,是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鬼節:七月十五,中元節,人稱鬼節。民俗相信,在這一段時間會有許多的孤魂徘徊在陽間,所以要有許許多多普渡祭拜的盛會來讓他們早早地回去。 七月十三:地藏王菩薩的生日,據說他將救助一切行善的人。 十月初一:天氣漸涼,民間有給亡人送寒衣的習慣。 十一月十六:此日祭供有請求佛主超度亡靈的意思。 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是祭祀迎春之日。 同時,可以在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供,以消罪生福。另可按逝者卒日進行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