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

從 汉服百科
跳到: 導覽搜尋

立夏日為漢族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流行於全國各地,農曆四月間(陽曆5月6日)進行。立夏與立春立秋立冬一樣,是標誌四季開始的日子。立夏之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這便是夏天開始的時刻。與立春時的東郊迎春一樣,立夏時也有迎夏儀式。古時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民間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民諺雲,「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立夏節「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立夏節活動[編輯]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立夏節在立夏日。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的儀式。近代民間,有嘗新和秤人之習,此日人們把將熟之小麥、大麥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麥之鮮;或用秤秤人之輕重以祈福。立夏節民間嚴禁家人坐在門檻上。許多人還習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在二十四節氣中,立夏系夏季開始。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後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用紅茶或胡桃殼煮蛋,稱「立夏蛋」,相互饋送。用綵綫編織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現稱「斗蛋」。尚有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是日,寧波習俗要吃「腳骨筍」,用烏筍燒煮,每根三四寸長,不剖開,吃時要揀兩根相同粗細的筍一口吃下,說吃了能「腳骨健」(身體康健)。再是吃軟菜(君踏菜),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節日起源[編輯]

顧名思義,立夏是指夏季開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並不一致。按氣候學上以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為夏季的標準。

每年農曆四月間,公曆5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45°時開始。民間習慣把它作為夏季的開始。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莊稼生長漸旺,多進行棉花等作物的中耕管理。農諺:「立夏三朝遍地鋤。」並以立夏日之陰晴占卜一年的豐歉。河南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的農諺。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到明代民間始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帶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腳筍、五虎丹、三兩半等「吃補食」的飲食風俗;雲南宣威地區則有大門插皂莢枝、紅花以壓崇,圍灰牆腳以避蛇之俗。中國部分少數民族亦有過立夏節的習俗。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它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成為福州地方的一種特殊標誌。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異國他鄉,一聽「鼎邊糊「三字,就好像見到家鄉的「倩影」,成為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立夏煮鼎邊「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這一天煮鼎邊,不光是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邊一樣,「一紋(涮)就熟」, 藉以聯絡感情。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里」的傳統美德。

立夏節食物[編輯]

從鼎邊糊傳說來看,「做夏」吃鼎邊,意義更深一層。明朝嘉靖年間,福州沿海城鄉常遭倭寇騷擾。戚繼光帶兵入閩剿倭,處處受到當地人民擁戴與歡迎。老百姓經常送糧送食犒勞戚家軍。有一天,戚家軍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幾個勝仗,決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將家裏好吃的東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勞三軍。料想不到,從長樂方向又闖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撲來。戚家軍緊急集合準備迎戰。鄉親們正在燒菜煮飯辦酒席,準備慶功,但已無法開席了。不知是誰出了個主意,將大米磨成漿,肉絲、蜆子、金針、木耳、蟶乾、乾貝等等一股腦兒混煮成高級清湯,涮米漿於鍋邊,不消一刻鐘,一鍋又一鍋的鼎邊糊出來了。眾將士吃飽後奮勇上陣,不消兩個鐘頭,把倭寇全部消滅在海邊。 「做夏」吃鼎邊糊,緬懷民族英雄,也有着愛國主義的內涵。

節日習俗[編輯]

立夏節立夏日。對今人來說,立夏不過是一個節氣,表明春天結束,夏日由此開始而已。可是,我們的先人卻把立夏當作一個重要的日子來對待。這是因為,「立夏」的本意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大。古時以農為重,立夏田禾既成,古人當然要有一些相關的習俗了。

古時的立夏習俗是怎樣的呢?據《歲時佳節記趣》一書記載,先秦時各代帝王在立夏這天,都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區舉行迎夏儀式。彼時,君臣一律身着朱色禮服,佩帶朱色玉飾,乘坐赤色馬匹和朱紅色的車子,連車子的旗幟也是朱紅色的。這種紅色基調的迎夏儀式,強烈表達了古人渴求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後來,隨着歲時的演進,古人立夏習俗有了變化。明人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這樣記載:「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可見在明代,一到立夏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塊,切割分開,由皇帝賞賜給官員。其實,皇帝立夏賜冰,並非起於明代,據考證,兩宋時期皇帝立夏賜冰給群臣就已經成為一項慣例和習俗。

而在民間,古代百姓人家立夏日雖不能得冰,卻也有在這天喝冰飲的習俗。還是《帝京景物略》載云:「立夏日啟冰……編氓(指老百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其生磕,曰『冰盞 』。」清人讓廉的《春明歲時瑣記》也云:「(立夏日)市中敲銅盞賣梅湯者,與賣西瓜者鏗聒遠近。」據考證,上面所說的「銅盞」,實際就是盛冰鎮飲料的木桶。「銅盞」一般都是黑漆銅箍,桶蓋上有一根銅製的月牙幌子,既表示這酸梅湯是在夜裏製成,也是招徠顧客的標誌。

當然,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立夏」的習俗並不一致。就以立夏喝冰飲來講,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所記就是另一番情景:「士人置窨冰,街坊擔賣,謂之『涼水』。或雜以楊梅、桃子、花紅之屬,俗稱『冰楊梅』、『冰桃子』。」

在中國福州一帶,至今還有煮「鼎邊」「做夏」的習俗——立夏這天,人們用米漿涮鍋邊燒製成「鼎邊」,再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等原料做成的清湯,待吃飽喝足後,就舉家下田勞動。據說,這樣「做夏」能夠風調雨順,獲得好的收成。而南通一帶則時興立夏日給孩子胸前掛蛋。相傳瘟神嗜睡,直至立夏之日方醒,醒來就散佈瘟疫,孩童受害尤甚。女媧聞之,與瘟神辯理。瘟神無奈應允,以胸前掛蛋為標誌,立夏之日凡孩童胸前掛蛋者一律不加傷害。傳說雖無從稽考,但立夏這天南通的母親們總要選擇個頭大些的鵝蛋、鴨蛋、雞蛋,煮熟掛於孩子的胸前,俗傳至今。

中國的一些地區,還有立夏日「秤人」的習俗。據說,此俗與後蜀主阿斗有關。說魏國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阿斗淪為亡君,被安置在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司馬昭唯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就善待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着一群隨阿斗來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稱了體重,誇口不會虧待阿斗,要讓阿斗生活優裕,增加體重。司馬昭還宣佈以後每年的立夏日都要稱阿斗一次,並佈告其體重於天下,以供世人監督。後來此事傳開,民間仿效,就形成了習俗。

中國的一些地區,還有立夏日「秤人」的習俗。據說,此俗與後蜀主阿斗有關。說魏國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阿斗淪為亡君,被安置在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司馬昭唯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就善待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着一群隨阿斗來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稱了體重,誇口不會虧待阿斗,要讓阿斗生活優裕,增加體重。司馬昭還宣佈以後每年的立夏日都要稱阿斗一次,並佈告其體重於天下,以供世人監督。後來此事傳開,民間仿效,就形成了習俗。

立夏節傳說當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習俗在古時的一些地區很是興盛卻是無疑。從散存的民俗資料看,立夏「秤人」的操作有兩類。一類是在戶外進行,懸秤於大樹,大多是給老人小孩稱量,以驗一年肥瘠;另一類則是在戶內進行,懸秤於屋樑,由婦女們互相稱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倒似閨中遊戲——蔡雲《吳覦》詩有證:「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斗蛋。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繫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活動主要流行於南方,類似於春節期間「人日」的活動。秤人據說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蜀漢先主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着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修書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另種說法是,魏國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又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後主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着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以後每年立夏再秤一次,佈告天下,表示他沒有虧待安樂公,使他年年增加體重。後民間仿效,由此形成風俗。

立夏秤人有兩種,有的懸秤於大樹,多是給老人小孩秤量。有的懸秤於屋樑,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儼然一種閨中遊戲。蔡雲《吳覦》詩云:「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節日食俗[編輯]

立夏節杭俗立夏日食烏米飯和烏飯糕。烏米飯取烏飯葉子(又名精青葉)擠汁浸糯米蒸飯而成。據說,立夏吃烏米飯,不會疰夏,能祛風敗毒,烏蚊子不敢叮咬。

杭人又有立夏食「野夏飯」之俗。是日,兒童少年成群結隊,向鄰里各家乞取米、肉。地上的蠶豆、竹筍任其採掘,然後到野地里去用石頭支起鍋灶,自燒自吃,稱為吃「野夏飯」或「立夏飯」。這種風俗就是自比乞丐,以為可以厭勝而避災禍。吃完立夏飯,大人拿來籮筐、大秤,給孩子們秤體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這日,杭人還必備十二種食品,有歌曰「夏餅江魚烏飯糕,酸梅蠶豆與櫻桃,臘肉燒鵝鹹鴨蛋.螺螄莧菜酒釀糟。」

杭俗還有立夏日吃「三燒、五臘、九時新」之說。「三燒」者,燒餅、燒鵝、燒酒(甜酒釀)。「五臘」者,黃魚、臘肉、鹽蛋、海螄、清明狗。「九時新」者,櫻桃、梅子、鰣魚、蠶豆、莧菜、黃豆筍、玫瑰花、烏飯糕、萵苣筍。

此日也有「五郎八保上吳山」之諺。「五郎」謂打米郎、剃頭郎、倒馬郎(即倒馬桶出糞者)、皮郎(典當中之小郎)、箔郎 (打錫箔者);「八保」即酒保、面保、茶保、飯保、地保、像像保(即陰陽生)、馬保、奶保(即以育嬰為業者)。此外.還有十三匠(即木匠、泥水匠、石匠、鐵匠、船匠、佛匠、雕花匠、搭彩匠、銀匠、銅匠、鋸匠、篾匠、錫匠),這日也休假,多上吳山遊玩。清明過後一個月,就是立夏。這時春去夏來,天氣漸曖,越冬小麥已成熟收割,菜園裏一片新綠,江浙一帶有「立夏嘗新」的風俗。這時也是水產品捕撈季節,海鮮、河鮮自然也在「嘗新」之列。

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三新」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人們先以這「三新」祭祖,然後活人嘗食。蘇谷立夏還要吃海螄、麵筋、白筍、薺菜、鹹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饋節」。

鎮江地方有「立夏嘗八新」的食風。這「八新」就是櫻桃、新筍、新花、新麥、嫩蠶豆、楊花蘿蔔、鰣魚最為名貴。頭潮鰣魚是送往朝延的貢物,尋常人家嘗鮮吃鰣魚已是三潮過後的鰣魚了。

立夏節常熟地方人們立夏嘗新,食品豐盛,有「九葷十三素」的說法。「九葷」指鰣魚、鱭魚、鹹蛋、海獅、 鴨、醃鮮、滷蝦、櫻桃肉各鯧鯿魚。「十三素」指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像筍、蠶豆、茅針、豌豆、黃瓜、苣筍、草頭、蘿蔔、玫瑰、松花。

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務農人家左領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備了果品餅餌,在親戚鄰居之間,互相敬茶、饋贈,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間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謠寫道:

青梅夏餅與櫻桃, 臘肉江魚烏米糕。

莧菜海螄鹹鴨蛋, 燒鵝蠶豆酒釀糟。

烏米糕的做法,用烏飯樹嫩葉揉搓後於清水中浸泡過濾,再和糯米粉蒸熟,呈紫烏色,清香撲鼻。

立夏節,老寧波的傳統習俗是在這一天吃茶葉蛋、「腳骨」筍、羅漢豆、蠶豆糯米飯等。

註:摘自百度百科,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