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找尋失落的漢服之美

從 汉服百科
跳到: 導覽搜尋

一、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這是愛國詩人屈原寫在《涉江》起首的文字。屈原一向以高潔出塵著稱,一生都在歌詠香草美人,而他竟然愛慕一件衣裳若此,可見這件衣也足以與天然香草,絕色美人相媲美了。

  詩人筆下的奇服,便是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漢服了,《左傳》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由此可知,我們華夏民族的名字就是從這華美的衣服而來。

  其實不僅僅是屈原,我們翻閱任何一本古典文集,裏面關於華美衣冠的描述都可謂俯拾皆是。「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說的是與自然交融的和諧之美,「絲衣其紑,載弁俅俅」說的是盛大瑰麗的禮儀之美,「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說的是娉婷窈窕的少女之美。詩人在描述美好事物的時候,為什么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綾羅冠帶?漢服之美,究竟美在何處呢?

   我們都知道,常見漢服最主要的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隱扣等等,給人的直觀感覺是寬袍大袖,其中袖子的寬窄長短就很有講究。漢服袖子一般都比手臂長,最常見的深衣規定要回挽至肘,而袖徑最寬的竟達四尺,垂下手幾乎及地。

   这种设计相对人体而言,显然是过大了,如果将其平展放置,显得平凡无奇,但是当着装者屈臂时,这种大袖就会形成优美的流线,或于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或于临风屹立之时,不停的运动变化。大家应该记得电影《英雄》里面飞雪以衣袖击落无数箭羽的镜头,长袖跌宕飘逸,如幻如舞,展现了极具冲击力的的艺术美感。衣与裳的设计剪裁也是同样道理,用料都远大于覆盖人体的最小需要,但一旦穿起来,便会依着人的身体结构,形成曼妙灵动的流线,使人的活动游刃有余之外,也显示出轩敞自然之美。 
   汉服这种行云流水般的设计理念与华夏文明的演化是分不开的。古汉族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使汉族早期服饰工艺远远领先于周边民族,诸如纺织、印染、刺绣、裁剪等工艺技术的发展,都给汉服带来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的某些朝代,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汉服工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至今仍令世人叹为观止。例如高超的纺织技术在汉朝造就了素丝蝉衣,重49g,虽轻薄但十分柔韧,足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而到了唐朝更出现了仅重25g的汉服,将数十层丝绸套在身上,依然可以看到肌肤杀上的痣;又如造纸技术的发展使汉族一度出现纸衣。然而遗憾的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几千年前的古老工艺却已失传,我们用精密仪器制造出繁琐服饰花纹的同时,只能对古汉人创造的辉煌成就望洋兴叹了。  

  幾千年的發展中,漢服在其寬大飄逸、流暢拔俗的基本風格之下,演繹出幾百種款式,我們從一些字典中可以查到、卻不再常用的詞彙里可以窺其一斑。例如漢代宮廷中女子愛穿的曲裾式,續衽後的曲邊圍繞人體轉一圈或兩圈,下衣的裙部層迭出流美的曲線,高貴卻不失含蓄;唐代最流行的襦裙,是上衣下裳類漢服的代表,衣緣和下裙的花紋搭配,樸素里襯托着秀麗;由直領漢服發展而來的鶴氅,本是指用白鶴等鳥類羽毛捻絨拈織的貴重裘衣,後指寬長飄逸,長至曳地的外衣,其悠閒恬淡的風格受到中年男子的喜愛。再如直裰、褙子、比甲、半臂、襴衫這些只適用於漢服的名詞,我們看上去已經十分陌生了,但是它們卻見證了一段輝煌並令我們自豪的歷史。

   汉服之美不仅体现在衣服本身,也体现在与身体其他配件的搭配中。例如发式,中国妇女的发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谁也难以说清它究竟有多少种类。远古的披发;汉代妇女的“倭堕髻”;北朝妇女的“十字髻”;唐代妇女的“灵蛇髻”、“飞天髻”;宋代妇女的“朝天髻”、“同心髻”等等,都是相关朝代颇为流行的发式。另外的首饰、身饰、腰佩、足饰、佩剑等等不一而足,很难用较短的篇幅说得清楚。
   汉服追求的是一种浑然一体、天然妙和、由外及内的美,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御寒蔽体,所有的形制特征、纹饰搭配都存在深刻的内涵,要进一步了解汉服,那恐怕就要追溯到周公时代,进而说说礼仪与服饰的关系了。  

   二、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中國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而中國的政治歷來被稱做「衣冠之治」,在《論語》《禮記》等古代通用的教科書中,都有對於服飾和禮儀制度的詳盡表述。如《禮記-坊記第三十》中寫到「子云:『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為民坊者也。故貴賤有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則民有所讓。』」漢族服飾與漢族的禮法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每一個朝代建立之初都會對本朝的服飾制度做詳細規定,規定其等級制度和應用場合等,漢族史冊中對此都有明確記載。比如冕服。《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之乾坤。」明確記載衣裳形制,也就是上衣下裳。黃帝時期相當於仰韶文化階段,距今已有五千多年。衣裳制後來發展成冕服,根據金文釋讀,冕服制度形成於公元前十一世紀的西周時期。大盂鼎、毛公鼎、吳彝、頌敦等青銅彝器都有賜服的記載,這時冕服已成為法服(禮服)。顏色方面要求上下協調,選用五種正色為佳:青、赤、黃、白、黑,總之應選用深色調,不能用翠、嫩、淺、花一類淺色。上蒼下黃、上黑下紅是經典組合,也是傳統禮服的一貫配色方案。 文飾中除了龍鳳、麒麟、玄武、翟鳥外,還有十二章紋: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這些都是有寓意象徵的文飾,如: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穩重,龍-取其應變,華蟲(一種雉鳥)-取其文麗,宗彝(一種祭祀禮器,後來在其中繪一虎一猴)-取其忠孝,藻(水草)-取其潔淨,火-取其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滋養,黼(斧形)-取其決斷,黻(常作亞形,或兩獸相背形)-取其明辨。

  在穿戴方面,要求女子插副笄,男子戴發冠。另外,蔽膝、紳綬、組玉、絲履不可缺少,如果有條件,男士還應該佩上寶劍,手執笏板。這些繁瑣的要求,都體現了禮的需要。

  而漢服中最典型的深衣,則在古文獻被明確其形制「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簡單的解釋一下:深衣的下擺由十二片布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個月,體現了強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圓弧狀以應規,交領處成矩狀以應方,這代表做人要規矩,所謂無有規矩不成方圓。衣帶下垂很長,一直到腳踝,代表正直,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這裏面當然包含了很多儒家思想,了解了衣服里蘊藏的含義,也就明白了如何做人。

  如果說漢服灑脫出塵、寬博大氣的直觀感覺體現了它的外在美,那麼與禮制的結合無疑體現了漢服的內在美。作家龍應台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儉樸的農家婦女也許坐在門檻上織毛線、撿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褲,但是一見鄰居來訪,即使是極為熟悉的街坊鄰居,她也必先進屋裏去,將裙子換上,再出來和客人說話。穿裙或穿褲代表什麼符號會因時代而變,但是認為「禮」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種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尊重,在農婦身上顯現的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底蘊。」

   我想这位农妇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学问,但是中华自古对于“礼”的重视已经潜移默化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被每个普通的中国人所承袭。这似乎也是先人智慧的体现,把礼仪教化融入到与人们最贴身的衣饰之中,也才能真正造就一个曾令世人瞩目的礼仪之邦吧。
   但是汉服渐渐消亡之后,礼仪似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今天,中国人了解得更多的可能是西式礼仪,而知礼守礼、有绅士风度这样的形容词也更多的应用在西方人的身上,倒是在亚洲其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度,礼仪被很好的保存下来。  

  禮儀隨着服飾的消亡而旁落,這大概是命運和我們開的一場玩笑。不過我們也應該慶幸,我們丟失的東西至少在其他國度被保存了下來,當有天意識到的時候,至少還有找回的可能。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唯有中華文化一脈相承至今,也只有中國人是古中國人的後裔,這個令人驚嘆的現實似乎也從某種意義上證明了中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的來源正是中華文化強大的包容性。

  中國自古就不斷吸收借鑑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服飾當然也不例外,最著名的可算是「胡服騎射」——即在寬袍大袖的基礎上,吸納了胡服簡易方便的特點,重新設計,行成了改良型的短衣,後世不斷發展,也成為古代勞動人民常見的衣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漢服吸納了外族服飾的優秀元素,卻並沒有改變其最基本的特點,如交領、右衽、系帶、隱扣,在對胡風的借鑑中,漢服的風格不是被沖淡了,而是使形制款式更加多樣。不僅如此,更多的時候,漢服給其他民族的服飾以巨大的影響,這個影響一直延續至今。最典型的如中國南方大部分少數民族的服飾以及韓服、和服和南方一些國家的服飾。

  在日本飛鳥和奈良時代,也就是中國的唐朝,中國對日本的經濟文化影響進入最重大的時期,這時,中國古代吳越地區的寬袖、迭襟式長衫流傳到了日本,成為上流社會正式場合的禮服,特別是朝廷的正規制服。

  在此後的歷史變遷中,小袖由內衣變為外裝,和服的袖筒變短變長,腰帶變窄變寬,花紋圖案不斷翻新,染織工藝日益精製豪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終沒有脫離吳服的定格,所以直至今日,仍然有日本人將和服稱為吳服,在許多服飾學校和相關課程里,都要講述和服來源於中國隋唐文化的歷史知識。

  高麗服飾則學自大明。韓國宮廷中女生的服式,有許多華麗的裝飾,與漢族服飾相似,但是裙子比較寬鬆,腰帶系的較高,領口開的也比漢服要小。

  我們從影視劇以及媒體等各個渠道可以了解到,在日本和韓國,穿着類漢服的傳統服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婚禮、節慶等重要場合,和服、韓服都作為禮服而備受重視,而在中國,除部分少數民族同胞外,大部分的漢族人從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服裝為何物,而市場上所能見到的中華服飾也只是經過改良的、西服化的滿服,如旗袍和馬褂。服飾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區別於外族的文化符號和標誌,而擁有強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漢服,曾以其華美飄逸令四方臣服,是任何其他民族服飾都無法取代的。在中華民族日益強大的今天,相信漢服也終將撥雲見日,同其他少數民族服飾一樣,重新找回自信,展現在世人面前。


四、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這是一個全球化與本土化並存的時代,所以在很多國際活動中,尤其外交場合,各國代表還是願意穿着民族服裝出席,以顯示自己的文化獨立性。例如在雅典奧運會上,很多國家運動員就穿民族服飾入場,而中國隊的西裝則使海外華人感到失落和尷尬。不僅如此,在剛剛過去的56民族共慶祖國56華誕的古琴表演上,漢族代表因為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而只能穿旗袍出場,顯然使這場中華民族大團圓的盛宴失色不少。於是現代漢服體系的形成及發展,就成了擺在現代中國人尤其漢族人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代人一看到漢服,常常認為是古裝或者戲服,其實恢復漢服並非復古,漢服體系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因循着一定的發展規律。譬如日本的現代和服,是在古和服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熨燙法以及西式立體裁剪而形成的,其他民族的民族服飾發展軌跡也大體如此。因此,在傳統漢服絕跡三百多年之後的今天,漢服也需要在滿足漢服的民族傳統性、制式文化基本取自古漢服的基礎上,在用料、紋飾及一些細節上略加改良,從而形成現代漢服體系。

  也可以這麼解釋,今天世界各族怎樣對待他們的民族服裝,漢族人就應該怎樣對待漢服。費孝通先生在《「美美與共」和人類文明》這篇文章中說道:「不同文明之間的交往,『內容』常常會退居到次要的地位,而『形式』會上升為主要的東西……它(形式)在一種文明、一種文化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生死攸關的作用……」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想在各類文明的相互撞擊中生存下來,想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位,作為「形式」而存在的漢服,它的復興與否不僅不應遭到置疑,反而是勢在必行的。

  2003年10月8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2003國際小姐選美決賽中,代表中國參賽的王珊榮獲「最佳民族服飾小姐」稱號,她獲獎的這套服飾就是根據唐代宮廷服飾設計而成的現代漢服,事後有記者採訪她說:許多人都認為你並不是最漂亮的,那麼你認為自己的優勢在哪裏呢?王珊自信的說:我是典型的東方女性,東方女性最吸引人的是「內秀」——就是那種內在含蓄之美。正是漢服所承載的這種成熟內斂、含蓄蘊藉的美,使這位身着漢族傳統服飾的東方女孩折服了所有評委,捧得大獎而歸。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强大的文明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汉服正是其主体汉文化中的一只奇葩。如今,中国无论在科技、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不容任何国家小觑的超级大国,我们怎么能忍心看着我们持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强势稍有衰落呢?  

  有人說消亡的東西很難恢復了,但是大家應該記得語言史上的一個奇蹟,上個世紀初,一名叫耶胡達的猶太青年把斷絕了幾乎兩千年的希伯萊語復活了。

  如果一門兩千年沒有人說的古老語言都能夠復活,那麼就有理由相信,僅僅消亡了三百多年的漢服也一定能夠復活,在它復活的背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標誌着命運曲折的華夏民族終於找回了自信自尊,擁有了重新審視自己的氣度。

  這是一次找尋,找尋漢服的美麗,也找尋我們失落的文明。



作者:華夏衣冠吧 天涯在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