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裁图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汉服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部分Wikify)
(清空页面)
第1行: 第1行:
== [[襦]] ==
 
  
要从古文献里考证出“襦”的性质很难。文献里记载的襦的信息五花八门,至少有四种不同的款式,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襦是短衣,而且长度在膝盖以上。
 
 
有关“襦”的记载很多,它最后一次出现在纪实性文献上,是关于东晋谢尚的事迹。从此以后,就只能在诗歌戏剧中寻找了。
 
 
不管是哪种“襦”,要从文献上理解都很吃力。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就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找出考古实物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襦”的纪实性记载既然终于东晋,那么就把搜索考古实物的范围缩小到东晋以前的短上衣好了。
 
 
=== 图R01 东汉襦•甘肃武威出土 ===
 
 
[[文件:48fa84e95958fd16b90e2d0a.jpeg]]
 
 
R01无领缘,深交领收至腋下,袖根宽于袖口,袖缘非常宽,腰缝以下采用不同布料。根据考古报告显示,这套襦裙出土的时候,外面还罩有一件黄褐色麻布衫,考古学家没有画出简图,因此无法确认。 
 
 
推测为中衣款式。
 
 
由于缺乏数据,这里仅对考古报告上的线图做简单放大上色。
 
 
注意,本图仅仅是简图,并非裁剪图。
 
[[文件:8cbe8c235b0d8a679358070a.jpeg]]
 
 
=== 图R02 东汉魏晋绵袍•新疆出土 ===
 
 
[[文件:0cd7f5cf9f9e4314f9dc610a.jpeg]]
 
 
R02是一件左衽衣,异色领缘包边,接袖部位用异色布条修饰,同样深交领但是收于腰缝,袖根也宽于袖口,袖缘也非常宽,R02的袖缘还有包边,腰缝以下采用相同布料,对比腰缝的高度和图片介绍文字中的“袍”,R02可能属于“长襦”
 
 
'''R02裁剪图'''
 
 
[[文件:39e9174564d5081686947316.jpeg]]
 
 
注意:本图为结构示意,非实物线图
 
 
——by 小门同志
 
 
'''R02简图'''
 
 
[[文件:0d7f54437d120d3a72f05d0a.jpeg]]
 
 
这是一种外穿的长襦,可能穿在在裙外,也可能配裤。
 
 
下摆接近膝盖高度,R02内外两层绢料,领口、领缘形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袖缘宽(可参考马王堆曲裾),腰缝上下采取同样的衣料,前片稍稍窄于后片(由于缺乏数据和对比,不能确定R02的具体长度,)
 
 
和马王堆曲裾比较之后,推荐袖缘宽度23+5,领缘宽度7+5
 
 
=== 图R03 东晋•前凉碧襦•甘肃花海出土 ===
 
 
[http://hiphotos.baidu.com/ismilesster/pic/item/2e2e3245a1f05e0fcefca30b.jpeg]<!-- 请转存至本百科! -->
 
 
R03是浅交领,它延续了R02的异色领缘包边和异色布条修饰接袖处,只是领缘变窄了,袖根和袖口变成一样宽度,袖长变短仅仅到手腕,袖缘变短而且有了更多的修饰,腰缝以下采用不同布料。
 
 
 
 
[http://hiphotos.baidu.com/ismilesster/pic/item/4f683c01a2cd2a2a728da517.jpeg]
 
 
注意:本图为结构示意,非实物线图 
 
 
 
'''R03简图''' 
 
 
[http://hiphotos.baidu.com/ismilesster/pic/item/e54ec32329ad4c7b9922ed0b.jpeg]
 
 
R03应当是一种外穿的上衣,但需要用裙遮掩腰缝以下部位,R03的袖长仅仅到手腕,里面还需要至少一层中衣,这层中衣的袖口应该窄于R03
 
 
出土文物没有配裙,这里参考东汉打虎亭汉墓壁画侍女图,推荐搭配素色褶裙,褶裙的裙腰可以比较高,但是穿上之后会被袖根压下,形成仕女图中很常见的中间宽两边窄的裙
 
R03裁剪图腰特点。
 
 
 
同样是新疆、甘肃地区出土的襦,R01出土的时候外罩麻布直领单衫,推测R01可能是西汉直领衫内所穿的中衣,疑为夏季款式;而R02和R03的接袖部位有修饰,可能是外衣款式。从R01、R02到R03,交领越来越浅,袖子越来越窄、越来越宽。这些变化可能与内外衣差异有关,与汉魏六朝的气候变化、流行变化有关。R01和R03腰缝以下采用不同布料,而R02腰缝以下采用相同布料,推测R01和R03应该穿在裙内,而R02可以套在最外层。
 
 
=== 推测:唐代的襦 ===
 
 
按照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可能会发展成图R04的样式。R04的领缘只有细细的一道,腰缝高于人体腰部,在腰缝以上有系带。系带位置相近,方向相反,穿着时绕体将近一圈。利用这将近一圈绕体的系带,可以将裙腰固定在高于腰部低于胸部的位置,也就是高腰襦裙。唐代依旧存在上下分裁接腰缝的襦。
 
 
图R04 唐•半臂•日本正仓院藏吴褙子
 
 
[http://hiphotos.baidu.com/ismilesster/pic/item/14b249bfe2dc5c2318d81f16.jpeg]
 
 
'''R04裁剪图''' 
 
 
[http://hiphotos.baidu.com/ismilesster/pic/item/c91952ca5d95d66ff31fe717.jpeg]
 
 
注意:本图为结构示意,非实物线图 
 
 
R04的穿法类似于R03,由于时代特点,裙腰应该比较窄,还可以搭配一条披帛。
 
穿着效果类似于下图:
 
[http://hiphotos.baidu.com/ismilesster/pic/item/5ebacac2bf3c591ce4dd3b17.jpeg]
 
 
以上四张图片的袖子都比较宽松,这种来源于宽松的袖根,和大袖口是两码事。它们的袖根最低点应当低于女性胸部的高度,袖口宽度小于或等于袖根宽度。
 
 
这种上下分裁的襦,可以用腰缝和系带固定住裙腰,是解决高腰襦裙容易下滑的关键。
 
 
唐以后,这种上下分裁接腰缝的襦就此消失,宋、元、明的文物中都没有找到,取而代之的,是袄、衫这类通裁的上衣。后世文人们还存在着“襦”的意识,不过他们已经无法将这个字眼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服装款式联系在一起了。
 
 
作者;北宫嬛
 
 
其他形制裁剪图暂缺。
 
 
{{汉服制作技术}}
 

2013年4月20日 (六) 16:45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