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 (文章)/第十四章:狭义和广义的汉服运动”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汉服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首页>华夏复兴总录>汉服集>文学类>散文卷>[...”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62行: 第62行:
 
   
 
   
 
::::::::::::::::::::::'''[[漢服  (文章)/第十三章:复兴的含义|上一章]]:[[漢服  (文章)|目錄]]:[[漢服  (文章)/第十五章:汉族|下一章]]'''
 
::::::::::::::::::::::'''[[漢服  (文章)/第十三章:复兴的含义|上一章]]:[[漢服  (文章)|目錄]]:[[漢服  (文章)/第十五章:汉族|下一章]]'''
[[category:汉服集文学类散文卷]]
+
 
 
{{华夏复兴总录}}
 
{{华夏复兴总录}}

2013年6月9日 (日) 13:58的最新版本

首页>华夏复兴总录>汉服集>文学类>散文卷>漢服 (文章)>第十四章:狭义和广义的汉服运动

Accessories-text-editor.svg
這是文章
這是由月曜辛寫的一篇文章,不屬於漢服百科的一部分。文章的版權屬於作者所有。

原文[编辑]

“你们到底在干啥?”


“吃、喝、玩、乐,有意见?(挑眉)”


——其实很想这样子回答“汉服运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狭义上来说,汉服运动,为了恢复汉民族的民族服饰而发起,那么其目的当然是让汉服得到汉族人民的普遍认同。注意我说的是认同,汉服运动从没强求过所有汉族人手一件汉服,更不强求所有汉族不穿别的服饰只穿汉服。至于这个目的达到以后大家干什么,答案是不干什么,该干什么干什么。


汉服的首要作用跟别的服饰的首要作用一样,除非你是裸奔爱好者。次要作用是,汉服可直观表达汉民族、中国人、中国文化爱好者(外国人)等身份。然后,没了。


就像我前面说过的,当汉服全面复兴后,是什么人都可以穿着汉服的,且不会有法律规定“什么什么样的人不准穿汉服”,反之,汉服也不是为了汉族中的某一群体而存在,只能必须这么一群人才能穿。那么汉服的受众便在各行各业各年龄阶层,跟文理商工农兵分科无关,跟学术流派无关,跟文化水平无关,斗大一个字也不识的文盲,只要他是汉族并且愿意穿,他就能穿。


而穿上汉服后,也没法律规定必须去打小怪兽或者寻找梦幻银水晶。找个咖啡厅坐下来托腮发呆一整天,或者跑去茶楼拿着手机聊一下午的QQ,找个公园喂鸽子,寻个网吧刷副本,实在想不通爬山大喊“我要寻找青春”……只要有过这种闲适日子的资本,对于穿着汉服吃喝玩乐感到不满的人,其本质也不过是羡慕嫉妒恨。当然,我相信这之中还是有人是真心痛心疾首“你们怎么就不好好学习”的,但是要学习什么,这跟本人意愿有关,比如跑去对着理科生喷:“四书五经都背不出来,还穿什么汉服!” 我只能说,悠着点,别说溜了把“不配当汉族”说出来,一举开除儒家以外所有群体的族籍。


当然,在本学科外,多学一些民族文化不坏,在民族文化以外,关注其他学科、知识也不是叛族行为。什么都不想学,只想悠闲来人间走一遭,人生目标是混吃等死的那也无可厚非。非钻着牛角尖觉得别人不跟他一个路子就该死的,反正最后害的也是他们自己。因为真正在学习、推广自己学派观点的人,都必然不会出现一种叫做“粉过必黑”的行为,小心翼翼,怕叙述不清被人误会都来不及。而粉黑们则往往觉得那种指手划脚,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感觉大好,收不了手,越陷越深。


最糟糕的是,一个民族只有在极度不正常的社会状态下,才会所有人都一个思想,只干一件事。


总而言之,狭义上的汉服运动,只走到让汉民族可以依自己的意愿穿汉服生活这一步,且如何生活也是自己的意愿。在这里,汉服确实只是一件衣服,只不过代表着汉族。


而广义的汉服运动,如前所诉,提倡汉服只是一个引发大家关注民族各方面问题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导向民族复兴。


首先,汉民族必须复兴,其次才能带动中华各民族共同复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汉族都必须领这个头,在这个各国各族皆西化严重的时代,东亚文明想要叫板,只能团结回母文明周围。而这个母文明就是“汉”,最早以前则叫做“华夏”。


再次,复兴一个民族,不是嚎两嗓子宣布“爷我回来找场子了”,大家就统统靠边了。实力,重要的是实力。而硬实力必须为前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缺一不可。吃不饱,搞什么复兴?下一秒不知道炮弹会不会落到自己身上,搞什么复兴?核心技术全在别人手上,搞什么复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90后或者00后的少年对中国过穷日子的时候多半是没啥概念的,他们如今动辄智能手机换着型号玩,想来理解不了打个私人电话还得去单位或者社区办公室的日子。那时零用钱一天给一元就够用了,穿衣打扮的品味从大人到小孩都一塌糊涂,T恤别往裤子里扎大概就能算是时尚。念想汉服?那时真没法想,每年能有两三套新衣服穿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在我的记忆中,跨世纪左右,“中国元素服饰热”才有所兴起,除了旗袍马褂元素,倒也有肚兜+大袖衫+裤子的神奇组合,在时装表演中走一走,又消失了。而跟传统文化沾边的最大热潮是气功热,然后造就一大批脑残比如轮子。


当时中国处于一种硬实力逐渐上升,于是软实力缓过了劲也打算跟上的状态,但是十年大抽风以及更久远以前造成的错误,再加上西方文化百年来不断的碾压,让这种状态很混乱。就像一个人绵延大病初愈后想找点事做,朋友一窝蜂的来帮忙说做这个做那个,而他自己因为躺太久致使原来的技能有所生疏,身上揣着的本钱不多也不少,所以反而一时间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于是只好都试着去做做。而这个人的家长也正为以前的错误指挥造成此人大病而后悔着,所以现在并不敢以家长权威来强制做什么不做什么,结果就是,此人而后差不多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逐渐理清思路。


现在正是思路被理清楚了的时候,硬实力也足够支撑软实力进一步提高水平了,并且可以高调的去提高。而软实力分为很多层面,比方说,军事看上去属于硬实力,但其中硬实力的只是装备,军事理论则属于软实力,简单的说就是兵法、战术,各国有所不同,即使切磋交流也有所保留。其中战术最诡秘,而其中又有硬、软之分,来硬的,火力全覆盖什么的。来软的,便是舆论战、宣传战,把本国的文化、三观、意识形态输入给别国(有时候可以来点假的,比如本国人民确实吃不起茶叶蛋),又或者构建巩固本国的文化、三观,让本国军民坚定战斗信念,让他国被忽悠得畏手畏脚或者了无战意。


而文化往下细分,衣食住行,百家学说,无一不是软文化。传统以外,从中国价值观、审美观出发的现代流行歌曲、电影电视等等,也是软文化。年节、宗教也属软文化,如我们被圣诞节、情人节乃至万圣节给营销了,就是软文化之战上的一次战败,虽说败得不算难看,全部被过成了爱情节,其背后的宗教也没有要求全中国人改正的胆量和权力,但是细细磨碎了彻底消化掉估计还得有些时日——别怪我说得无情,这是战争,就算没有故意而为之,迟早也会被“民俗流变”这个渗透性大杀器给碾压。而礼尚往来么,我们也输出了儒家、道教、中国年,格调降低一点,他们非要收容叛出中国的那些个邪教,放任邪教徒在他们的大街上四处忽悠,那也能成一计。


而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软文化反击就是08年诸事,从最初的护圣火,展现了包括留学生、华侨在内大部分华人的正确三观,狠狠的给了满心以为将会“大有收获”的西方众BOSS一耳光。到汶川地震,灾民军队之间的互相信任(美国在自己国家救个风灾都坦克枪支压境),全国上下倾尽力量相助(福岛消息还没公开时,日本人已然是全面外逃景象),默哀日时各地广场响彻全国的口号(我们只知坚强,不知怨天尤人),而后灾区非常迅速的重建(没经济和科技实力做不到)。再到奥运会正式开幕,且不说那华丽炫目的开幕式表演,还有那漂亮整洁的运动会场,很多来中国观看比赛的外国人第一反应却是——“还以为北京是个又破又旧的城市,中国人都像我们的媒体报道的那样穷和坏,没想到……”


微笑,这种时候,才是摞下“爷我回来找场子了”这句话的正确时机。也很显然的,08年以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气氛都微妙的不同了。


当然,伦敦奥运会没出来群魔乱舞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做得并不好,不少传统文化相关人士,以及汉服同袍,也从专业角度挑剔着。07、08年闹了一阵子的请求奥运礼服设为汉服一事被奥组会彻底无视,也是一个大疙瘩。但是请想一下,那时候,汉服运动的影响并不大,十个人里九个不知道我们是在干什么以及想干什么。且由于汉服运动依靠网络兴起、宣传的特殊性,支持这个倡议的基本全在网上支持,而且仅限于一些相关论坛,绝大部分网民和非网民压根都不知道这件事。虽然在几个杂谈大论坛引起了争议,但争议得……一些人全身心投入吵架后,遣词用句不经过大脑的行为我就不说了。再加上那几年官方也才在传统文化上面理清思路,青涩程度跟汉服运动不相上下……总之因果累积,08年时只能这么着了,再说也确实过去了。


关键是在这以后,我们又各自做了什么?我们没有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放弃汉服运动,甚至后来世博会出岔子,一时谣言满天飞,实际上呢?汉服运动这不还在进行着么?我们仍然没有放弃,他们也给予了信任。只不过,官方有官方的立场,一不能再次插手文化发展(十年大抽风后遗症),二装也得装出个一碗水端平的圣母样(谁当过管理阶层谁知道),所以我们只要他们这些年越发支持传统文化(叫嚣西化和西方文化高贵的除了专家就是公知了),以及去年直接表明了的“民族复兴乃中国梦”这两个态度就够了。我们从前在做什么,现在依然继续做什么。再往后,虽不能预言会如何,但只要“坚持”,也没什么不可迎刃而解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