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
簡介[編輯]
中國戲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戲曲服裝中的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多在袖口上縫有一段白綢,一般長30~45厘米,叫做水袖。演員可以利用水袖做出豐富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增加形象的美感;有時也用作對樂隊的示意和交代。利用水袖,可做出各種動作,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增強美感。有些地方劇種的水袖長約3尺,舞動起來更具特色。
表現[編輯]
水袖技巧稱「水袖功」。水袖技巧的基本要領,在於肩、臂、肘、腕、指等各個部位的協調配合,演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熟練地掌握水袖的性能和動作的要領,運用時才能得心應手。有經驗的演員在水袖的運用技巧上各有自己的創造,如程硯秋曾將水袖的基本動作歸納成勾、挑、撐、沖、撥、揚、撣、甩、打、抖10種,這些基本動作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組合,可以表現出多種不同的感情。在水袖的尺寸、質料、樣式和動作風格上,不同的演員常常有自己的習慣和特色;不同的劇種也常常有自己的特點:如吉劇旦腳的水袖,長約 3尺,幾乎是其他劇種的一倍,飛舞起來有獨特的表現力;川劇小生服裝一般只用一截白布襯袖,長僅遮手,但在指法上卻有豐富的創造。水袖的技巧有時成為構成劇種和演員表演特色的因素之一。
演員在表演中可以通過使用水袖各種不同技巧來刻劃人物性格,表達喜怒哀樂的感情,運用得當則能勝過干言萬語。水袖功也能展現演員的表演功力,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演員表演水袖功必須有思想,有內容,有生活根據並達到一定的目的性,不能單純的賣弄技巧。
如京劇《鎖麟囊》描寫富戶女薛湘靈,對家人薛良買回來的東西不滿意,唱:「速喚薛良快去選挑。」在水袖配合方面是,唱「薛良」時右手水袖指出去,「快去」水袖下垂翻上來,唱「選挑」時,連起「法兒」外八字接里八字形,再把水袖拋出去。一個完整的小組合,充分表達出這個嬌生慣養稍不滿意就發脾氣的嬌小姐心情,所以說水袖與人物情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基本動作[編輯]
水袖的基本動作有:甩、撣、撥、勾、挑、抖、打、揚、撐、沖10種。 水袖靠著這些眾多的基本功的相互搭靠,可以組合出表現豐富情感的多種手法,來塑造各種人物形象。並且在舞台上有著很多功能:
1 扇子的功能:用水袖在臉前??來??去。
2 行禮:在躬身行禮的時候,一隻手橫著扯起另外一隻水袖,表示很有禮貌並且很恭敬。
3 哀痛、害羞:用一隻手扯起另一隻水袖遮著臉。
4 拭淚:用水袖輕輕的虛拭。
5 拂塵: 用水袖輕輕的在衣服上撣拂。
6 握手相擁:雙方把水袖輕輕的揚起來,互相的搭在一起。
7 示意:演員在舞台上到了要演唱的時候,示意樂隊時,運用水袖。
技術功底[編輯]
指、腕、肘、肩四者的協調和統一,是舞好水袖的關鍵所在。這就是協調好「三節」、「六合」的關鍵所在。所謂「三節」以手臂來說,手是稍節、肘是中節、肩是根節;以腿來說,腳是稍節,膝是中節、胯是根節;以整個人體來說,頭是稍節、腰是中節、腳是根節。水袖的運動規律是稍節起,中節隨,根節追。「三節」不僅是水袖舞起後外部動作運動的程序,重要的是完成每一個水袖表演動作時內部力量的必經渠道。「六合」分「內三合」與「外三合」。「外三合」為: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三合」為: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
從外部動作講,首先要求頭(上)、腰(中)、腳(下)的相互對稱與力量的均衡;其次是胯、膝、腳的統一與配合;然後是肩、肘、腕的追與隨。所謂追、隨是分清動作的主次關係,各部位所用的力量的強弱、活動幅度的大小等。肩、肘、腕與運動中的相互關係是微妙的,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這都是自身內部協調與統一的關係,演員自身必須做到鬆弛、協調,內緊外松,挺拔含蓄,剛勁而柔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舞動起來才能處理好水袖在運動中的「線中有點」、「點中有線」的外部動作與身體內在節奏層次、對比關係。
水袖技術的用力方法從訓練的全過程來看,遵循的是從動律、動作、短句到組合的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
動律[編輯]
水袖的用力大多是「反襯勁」。即依循「一切從反面做起」的韻律。其特點表現為:欲左先右、欲前先後,逢開必合、欲上先下。「反襯勁」在古典舞身韻中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圓、游之美。「這種相反相成的逆向勁勢,可以產生人體動作的千變萬化,給觀眾一種出其不意的特殊效果」。「反襯勁」的動律用於水袖的修長來延伸藝術形體的點與線之間的動、靜關係。更重要的是,水袖技術的用力方法關鍵就在於一個「反襯」的「勁」。
動作[編輯]
即我們常說的「字」。所謂「字」就是單一的動作或技巧。「字」可以發展、變化;可以放大了做、朝不同方位做、交織組合做;但無論怎樣千變萬化,其規律是「萬變不離其宗」收攏回來還是單一的技法,即作為母體的「字」。 以上是最基礎最具體的方法,是初級階段的基本用力方法。每個字的訓練都單手做,再雙手做,然後才雙手交叉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