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

從 汉服百科
於 2013年4月29日 (一) 13:50 由 222.140.75.163 (對話) 所做的修訂 (优缺点)
跳到: 導覽搜尋

正坐是最初的漢族坐姿,與「跪」相似。在漢族是宋代之前的主流坐姿。雖然僅僅是一種坐姿,但正坐習俗在中國歷史上的逐漸消失,對中國的居室結構,風俗禮儀、文化心理皆有深遠的影響。


正確坐姿

席地而坐,小腿前側支撐於地板或坐墊之上,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落於膝上。

與跪的區別

正坐臀部放在腳踝,而跪則是上半身向前提起。在「拜」的時候,同時有跪姿。

與現代坐姿的區別

現代坐姿與正坐截然不同。在日本,保持着正坐的習俗。事實上,現今「正坐」一詞使用的是日語說法。因為在椅坐興起前,中國的「坐」就是指正坐,並不需要限定性詞語,正如古代並沒有漢服這種提法。

與胡坐區別

胡坐是從印度傳入中國,同樣是席地而坐,但雙腿交叉盤起,以禪坐為代表。

所謂「坐如鐘」,指的應該是胡坐。


深遠影響

對跪拜文化的影響

對中國居室、建築結構的影響

歷史變遷

在正統華夏禮儀中的地位

優點:

      1.正坐是一种身心锻炼,可以有效的提炼人的礼仪气质。
      2.正坐是很能锻炼人的礼仪修养的。
      3.正坐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可以减少诸多疾病的发生。
      4.正坐真正的意义是吻合中国古人的哲学思维和对待天地的态度。坐于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亲近,而采取跪坐,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这正是华夏文明的原道精神。
      5.对灵感的产生和升华有重要影响。

缺點:

      1.儿童如果正坐时间太长或正坐姿势不对会提高罗圈腿的病发率。
      2.长时间正坐腿会发麻。

爭議

對生理健康的影響

對存廢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