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 (文章)/第四章:蓬勃
首頁>華夏復興總錄>漢服集>文學類>散文卷>漢服 (文章)>第四章:蓬勃
這是文章 |
|
這是由月曜辛寫的一篇文章,不屬於漢服百科的一部分。文章的版權屬於作者所有。 |
原文[編輯]
08年,中國一團糟。網絡上的幾大漢服運動溝通平台也因為這樣那樣的事弄得一團糟,甚至不乏落井下石者,一邊冷嘲熱諷「漢服運動這是要亡啊」一邊不停動用一切手段搗亂。如在百度漢服貼吧,大吧主突然被撤光,搗亂者24小時開着爆吧機器爆吧,小吧主只能刪帖不能封人,一切常規漢服討論、活動召集、活動報道,在一團亂中幾乎都沒法進行,發帖便秒沉。搗亂者笑嘻嘻的說「一片散沙你們還能做啥」。然而一葉障目的是他,這又不是開金手指了,一己之力怎能改變漢服運動的進程?不過是貼吧沒了管理員,礙不着漢服運動整體的前進。
那時候明面上亂是亂,但電腦一關,大家該幹嘛幹嘛。各地漢服活動照常進行,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該來的總會來,該平息的總會平息,同袍大漢玉箏申請到了吧主,並重新接回子奚。
玉箏的出現,剛開始我跟很多人一樣充滿了疑惑。不過跟多數人不一樣的是,我知道她在申請註冊大漢玉箏這個賬號之前有另外的「馬甲」,並非空降吧主,而是實實在在的吧友、同袍出身。但是那會兒所認識的她很是活潑,讓人覺得這姑娘恐怕鎮不住場子。之後一路看過來,疑慮終逐漸打消——她付出的時間和責任心,還有為了漢服吧、漢服運動捨棄的東西,只多不少。
根本上我是個很懶的人,無論在漢服吧小吧主還是在大吧主的位置上,我都懶得帶頭去做些什麼。當初申請小吧主,是因為被搗亂的給逼急了,再後來應承下大吧主一職,主要的原因也是被當年小吧主只能刪帖的設定給逼急了。比起領頭人,我更熱衷於當個宣傳員、接待員和清掃員,或者當個意見參謀,要麼不用費腦子,要麼不用費心神。漢服吧官方多次的策劃、活動,都是由玉箏或者其他吧務、同袍牽的頭,然後才分攤至我這裏。我做得很少,玉箏為漢服吧、漢服運動卻做得很多。如今她仍然在策劃一些漢服宣傳方案,並行動。
說回08年,亂是亂,但也是漢服運動的一大轉折點,這大概是因為逢亂必興之類的因果律?或是量變質變規律、奧運禮服之爭帶來的強烈社會反響。都有吧。總之08年以前,活動稀少,什麼沾邊漢服的事都是大事,家貧百物皆是寶。我之前也說過,那些時候有那麼幾套漢服總是借來借去的,出現在不同的同袍身上,甚至出現在不同地方的活動照片中。如今在不同地方照片中也能看到相同漢服,但祭服、朱子深衣之類除外,基本都是商家手筆,批量生產所造成。而往年裏卻是因為資源匱乏到如今很難想像。
前幾天,一個同袍與人爭吵起來,跟她吵架的人一口一個「前些年漢服做得差是你們自己沒文化沒水平,網上那麼多資料、全國那麼多圖書館,你們漢服圈什麼都不懂還不是後來靠考證派拉了你們一把。」——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原話相當凌亂,急於給漢服運動找個恩公而各種口不擇言。當時我一看,就樂了,這是欺負人05年村里沒通網麼?
漢服運動興於網絡時代,而網絡時代,以往也沒如今那麼光鮮。如今隨手可得的各類資料,那時候翻遍全網都找不到幾頁。服飾類的研究資料書籍更是很少,網上少,網下更不見得多,我的朋友告訴我,哪怕是這幾年,她跑遍大半個洛陽,也只在舊書店的角落裏找到一本沈從文的《中國服飾史》,只此一本。而圖書館、博物館,分散在全國,全國狀況皆不同,同袍們也不是專門研究服飾的,都有工作、學習,耐不住全國跑。更別說漢服運動於不是一味研究怎麼做衣服穿衣服的運動,十個人分工下來,一人去研究服飾,還不是專門的。像老吧主就幾乎十項全能了,你說他是考證派,他還要設計學位服和奧運禮服,你說他是專門負責服飾的,他還要研究禮儀,你說他是研究禮儀的,他還要對漢服運動的各種提出建議和規劃。其他老前輩也莫不如此,像小樓如今在推廣儒學,但也不是遠離了漢服運動,而本身就是漢服運動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眼裏只有怎麼做衣服而沒有其他,他不退出也必然遲早被漢服運動落下,撐死成為一個服飾商人且僅僅是商人。或者,成為考證派?這個沒有錢買車票和門票以及收購圖書的話,更要賴得住寂寞,寂寞的等到網絡資源豐富,才能到處去複製粘貼下載幾篇學者之言,刪刪減減,說是自己的。
再加上那時候的傳統花紋、織物市場更是一片死氣沉沉,看上去像那麼回事的布料不是旗袍唐裝專用中老年人專用就是死人專用,要麼就是出口日本給和服用。專門縫製出售漢服的商家,一兩個。剩下的全靠同袍自己在屋裏研究,或者死命跟本地裁縫溝通,一旦溝通不善,布料再好裁縫也能給你毀得慘不忍睹,不如索性用便宜些的布料。所以那時候全國漢服看上去一片棉麻或者雪紡。
這就是那些年的漢服運動,還有許多難處,要訴苦起來都沒完沒了了,而且與本章偏題了。想要知道清楚的,可以自己去抓一個老前輩來問,抓不到就去鄉間地頭找個農民伯伯問,問他種菜是不是點點鼠標,動動嘴皮子就種出一大片菜來了?
言歸正傳,08年往後至今,漢服運動這片菜園子才算開始逐步喜迎豐收,每月每天都有各種漢服相關的事發生,如着漢服逛街,如舉辦漢服活動,隔三岔五便有,看多了,都不稀奇了。
08年之前,各省市漢服組織板着指頭都能數過來,每逢活動,參與人數也不過十幾、二十幾人,一些地方甚至是一開始只有兩三個人,並且還是抓了對漢服並不了解的親友的壯丁。如今,十人以下都別說是活動,只能算作小聚會。大合照一眼望去數得清楚一二三的,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在網絡上,08年以前,自發去別的貼吧、論壇外交宣傳的,也是極少,往往一個人需包攬十數個貼吧、論壇,還不能扔下資料就走,需要耐心解答,舌戰群雄。不似如今隨便進個貼吧論壇,甚至是八竿子打不着論壇,都會突然遇見討論漢服的帖子,而且往往是善意的。而這樣的成就是怎麼達成的?是每一個人的努力!是每一個不畏圍觀、不懼冷嘲熱諷的同袍,把艱難期硬生生扛了過來,才把一變成二,把二變成三,把三變成無數。
當然,有人堅持,也有人退出。不過,有的人只是轉向了幕後,但有的人卻是走得乾乾脆脆,還有人走得扭扭捏捏。有時候會遇見那麼幾個優越感莫名的人,津津樂道自己在08年之前就參加了漢服運動,又說「後來我就退出了」,不等你問,又自己補充道:「現在的漢服運動,比不了以前。」「08年以前的漢服吧如何如何……」「現在的新人……」「我這個老人……」
對此我一直覺得像在聽人說「我移民了幾十年了,但我非常了解中國的變化,比如通過大妓院和『據說』、『聽說』、『腦補』等渠道。你們這些八十後不要不相信,在中國權貴才吃得起可樂和茶葉蛋。」
倒不是嘲諷這些人倚老賣老,我嘲諷的重點是,既然已經遠離漢服運動多年,何來指責走之後漢服運動如何如何的底氣?不在其中,焉知其事?最可笑的是,他們最喜歡指着當年只有百來個人的漢服吧,呵斥如今每日在線人數兩三千以上(由簽到功能得出)的漢服吧比不了從前。不是因為我曾經擔任過漢服吧的吧務才為漢服吧辯駁,我辯駁的底氣是出於我一直沒有退出漢服運動,一直沒有離開漢服吧,一直參與其中、從旁圍觀。所以我很清楚,當年看上去學術氛圍濃,環境安靜,那是因為人口就這麼多,搗亂的也就那麼多,把搗亂的都丟出去,剩下的只有喝茶賞風月談正事的了,實則當年的月經貼如今還是月經貼,當年的搗亂模式如今還是那個模式。而如今看上去亂糟糟的,那是因為人太多,且百度貼吧不分版面,任何話題都在同一個主題的貼吧里討論,動輒幾百層高樓,吧務24小時不眠不休的排查都排查不過來。並且會員發帖和吧主審批會員功能早已昨日黃花,即使沒有黃花,也不可能讓吧務組把所有不順眼的人都趕出去,把所有不順眼的帖子都刪完。即使某個吧務超於常人,把所有問題人物趕出去,把所有問題帖子都刪完了,好吧,這個吧務又得被罵獨(□)裁了。而擴大到整個漢服運動,更不是漢服運動中一個交流平台的管理員能管得了和管得完的了。
這種大論壇的環境維護,在論壇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管理員除非另有一番作為,或者自己鬧些事出來,或者走每日賣萌路線,否則很難在管理上找到存在感,如天涯貓撲等大論壇,或者隔壁魔獸世界吧,誰去過誰知道,那才叫真亂無雙,版務拿着網站公司的工資有理有據的宅在網上使勁管都管不過來。而且度娘如今不都很體貼的放了部分刪帖權給各帖樓主了麼?可見度娘也知他們去年想盡辦法大規模提升人氣後,各大貼吧的管理更艱難了。
我喜歡調侃吧務是「掛右上角的」,就因為這種環境下,人群十分鐘就能換一撥,無論你做了再多,見證你做事的人走了,新帖也變成了墳帖,別人都當你掛在右上角什麼都沒做,只是掛在那裏而已。所以,人一多上帝就死了,各大論壇版務也差不多死透,無論是漢服吧的氛圍還是整個漢服運動的氛圍,以及整個網絡的相關於我們的輿論,都只能以及必須靠同袍自律,以我們的自律去相爭,去做最有利的反駁。「一日三省我身:是否記得「華夏復興」的初衷?是否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一樣的氣質和精神?是否在遊戲、名利和小聰明中迷失,是否潛心、誠懇、一心一意?」當你做到,每當遇到有人對着漢服運動指指點點的時候,方可以理直氣壯的上前質問他們:「你們在說誰?你們看看我,我就在你們面前,我的言行是你們所說的這樣?」
而這種自律心態對吧務也適用,別人可當你已死,你也可以調侃自己已死,但你卻不能自暴自棄真死給大家看。我可以以自己的經歷解釋管理的難處,但我沒辦法說服每個人去理解,以及跟「管理難處」無關的管理糾紛我幫不了也不想幫。吧務不是權,而是責任,不願擔負起責任,掛不掛在那裏都一樣,不然,又沒工資又不能號令十萬會員跟你一起去打架,做公交車還不能免票,寫在工作簡歷上大概只能逗秘書妹子一笑。這個道理置換為Q群、社團、組織管理也能說得通。往大了說,治國也是如此,哪個皇帝不是從小被各路官員碎碎念到老的?但惟有懂得聽取意見、自省自律的才可成為明君,反之,那啥。
又及,不管在哪個領域,有時間和精力專研學術的永遠是少數。還有一個詞叫天份,天份不在這,你是要當那些逼着喜歡打籃球的孩子去考鋼琴級數的父母?也不可能全民忽然一起專研這個又忽然一起專研那個。一個健全社會、團體,每個人的興趣和分工必然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先做好自己手裏的事,再來關心和學習其他門門道道。如老吧主那樣十項全能,也有個最擅長和略懂,也有個輕重緩急。但專向學術貼再怎麼少,歷屆吧務組也給予絕對的尊重,學術貼是必加精的範疇。精品區即是學術區——這些都是漢服吧新人引導志願者們一遍又一遍複製粘貼,給出指示和建議了的。只不過,一個人如果靜不下來自己去學習,即使把他丟在國家圖書館,他也照樣拿出手機玩一整天遊戲。等到期末沒考好時,又來怪這是應試教育的錯。
還有一些人,從來沒有屈尊了解過一點點漢服運動,只知漢服的一個裙角,「據說」「聽說」「腦補」一大堆,當然也不會知道漢服吧有精品區存在,有無數同袍的心血凝結所在,有我們的理念宣言所在,就侃侃而談參與漢服運動的都是只為了衣服的居然服裝都不專精的不學無術的如何如何的。還是那八個字,不在其中,焉知其事。
言歸正傳——其實也不算偏題吧,我上面有些意識流地嘮嘮叨叨,所立足的問題關鍵便是——人多了。兩口之家甜甜蜜蜜,三口之家管飯管衣,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宅斗得歡。漢服運動如今不過才幾萬人,拋着算大概能有十萬核心或近核心參與人員,這就嫌亂了。那等到以後漢族差不多都接受了漢服,接受了漢文化,重興了中華文明,也就是說漢服運動大成了。以往只是幾個漢服論壇的內部討論問題,如今十幾億「家人」都是相關人士,都可以指手畫腳鬧巴鬧巴的了,漢服吧指不定每秒幾百帖上下跟魔獸吧似的,怎麼辦?別看着我,反正我死了都會笑活。
08年之前,想人多都想不得。還記得那時候剛有貼吧會員這個功能,有一個視漢服吧為敵吧的貼吧,為了讓會員多過漢服吧,四處發帖、發私信拉人加會員。而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們的會員也確實多過漢服吧,雖然發帖數因為那些都是幽靈會員而沒有上升,但仍然趾氣高揚極了。要說不服氣,是挺不服的,但我從沒想過跟他們一樣用這種手法裝點門面。我要的是大家自發自願對漢服的認可,對漢服運動的支持。只有不是強迫來的才是最長久的。而強迫來的,剃髮易服與我們漢服運動的關係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讓我自誇一下我的正確決定吧,如今那個貼吧,從會員數到發帖數到關注度,都遠遠地被漢服吧甩到了十條街以外,惟靠冷嘲熱諷漢服運動以及閒來沒事挑挑事找存在感了。這個貼吧我不想點出名來,但如果你大概猜到了,也請跟我一樣繼續冷眼旁觀好了,蔑視的最好方法不是針鋒相對,而是當他們不存在。我們自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時間會替我們算清楚得失。
又如一開始所說,一己之力改變不了漢服運動的進程了。我不怕反對漢服的言論,有時候我興趣來了參與辯駁,那大概真的是吃撐了想消化下或者單純看對方不順眼,或者只為了幫腔前面一個與之辯論的同袍。然後我陳訴完了我方觀點,對方有沒有聽進去我所說的,我還真不在乎。因為這世界上有很多人,明知道自己錯了也要車軲轆話不停顛倒說自己是對的,他們不是抱着交流的目的來與你探討的,他們就是來告訴你「地球是方的」,一直要把你說跪了為止。與其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與無限的魔比斯環擬人作鬥爭上,我都不說不如去學習了,我就說還不如去玩連連看。
我僥倖沒有中途落跑,混到了今天,看着漢服運動從無到有從艱難困苦到蓬勃發展,見證了從都沒人搭理到有關無關的人全來指點江山,大大小小各種陣仗見過無數。而我所見,無論怎麼風起雲湧,漢服運動都在這裏。無論世人再怎麼擠兌我們,當世人被世人所遺忘,漢服運動依然在這裏,始終在這裏,在徐徐壯大,這樣我還有什麼需要自哀自怨的。當然也不能驕傲起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什麼外敵都比不上自毀長城。
也有同袍從另一個角度把如今稱為瓶頸期——看上去熱鬧,但未免有點不上不下,過去已然可以稱作成功,未來卻還兩眼一抹黑,現在每一步都走得有些懸。而我知道這意見不是我一個人能出得全面的,這意見,覺得撓心的同袍一定要不停問,然後只要有想法的同袍,也一定要盡力不停答。只要大家都在,一直在,也只要咱們一直人頭濟濟哪怕全是臭皮匠,而不至於剩下一個無力回天的哪怕是諸葛亮,就沒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