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漢服,就要復興漢服所承載的「華夏精神」
在漢服的復興的今天,很多人都對漢服復興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熱愛漢服的人,大多數人不僅希望能夠從美學的角度來復興漢服,更希望能以漢服為載體復興中華傳統禮儀、舞樂書畫、詩詞文學等等一系列傳統文化藝術。《漢服復興、禮儀並重》應是較為經典的理論之一。但是,就漢服而言,僅僅並重禮儀與文學藝術,還遠遠不夠,實際上,禮儀,文學、藝術之類,都只是華夏文化的表觀形式。弘揚漢服,更應弘揚漢族服飾所承載的華夏傳統道德理念和價值觀念,或者說是華夏文化精神的內核。離開民族精神,表觀形式一切都是空談。
從漢族衣冠,看華夏(漢)民族文化精神所在
若論及民族衣冠,只怕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比漢族更悲哀的了。
(一)漢民族最重視自己的衣冠,她是華夏民族自信與認同的標誌。
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視覺表現之一。古代漢族的科技水平、文化禮儀、物質財富等等都遠遠優於周邊民族,在其服飾自然也有所表現,漢族服飾較之周邊部落,美而豐富,並且有禮儀文化作為依託,所以更加深遂,華夏(漢)族人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春秋左傳正義》云:「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華夏謂中國。」 這一「美」、一「大」兩字,充分表現出「華夏」人對自己民族服飾、禮儀文化的自信。其實,古漢人將衣冠視為民族禮儀文化的承載,認為「定禮之大莫要於衣冠。」將「棄華服以就胡」看成是道統淪喪的表現。所以,」華夏」的」夏」字,即是「禮儀之大」的表述,同時也是對「衣冠文化深遠」的進一步闡述。
可以說,漢族的族稱、源於漢族服飾「華夏」二字,本身就帶著漢族與生俱來的自信;可以體會,而當古漢人說出「冕服采章,對被髮左衽,為有光華也。」這句話時,又是怎樣的驕傲!
有此自信,所以漢族人就把華(漢)服看作是本民族區別於周邊部落的突出標誌,所以華服就有了「齊民心,別夷狄」的作用,而「被髮左衽」則被看成是亡國的標誌。
可以肯定,最遲在周代,華(漢)服,就已成了華夏人民自尊、自信與相互認同的標誌。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需要自信和自我認同,民族也是一樣,只有自信和自我認同的民族才有凝聚力,才能健康快速的發展。而漢室衣冠,正承載了華夏民族自信與認同。
華夏精神:自信與認同[編輯]
(二)在面對異族的易服暴政時,漢族人民保衛自己衣冠文化的英勇行為,實際就是在維護自己民族尊嚴,是民族氣節的體現。
也許就是因為漢族人太過看重自己的衣冠,以至遭人妒恨在所難免。歷史上,每當漢族處於低谷時,漢服就常常淪為異族奴役漢族時的毀滅對象,一再上演被迫易服的慘劇,歷史上的每一次對華夏衣冠的摧殘,都伴隨著侵略者狂暴囂張的暴力脅迫和血流成河。
盛唐時期,吐番人就曾令其統治下的漢人「左衽而服、辮髮紋身」。宋時,金人天會間下令削髮,「不如金人式者死。」蒙元時,蒙古人明令禁止過華夏衣冠;而在明未清初,最震憾中國大事非剃髮易服莫屬,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對漢族服飾的摧殘最堅決最徹底的一次。
剃髮、改裝是新朝第一嚴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論紳士軍民人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動!
「所過州縣地方,有能削髮投順,開城納款,即與爵祿,世守富貴。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
「一人不剃髮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
以多爾滾為代表滿洲貴族發布的「屠城令」後,有蓄髮者立執而剃之,不服則斬,懸其頭於剃頭挑子所縛高竿之上示眾。時人陳確記:「去秋新令:不剃髮者以違制論斬。令發後,吏詗不剃髮者至軍門,朝至朝斬,夕至夕斬。」
這些侵略者的做法,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通過摧毀華夏衣冠來毀滅漢族互相認同的標識,造成華夷類同的視覺現象,混淆華夷界線,使漢族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優越感失去物質依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以此達到弱化華夏民族的反抗意識,及其「長治久安」的目的。
然而,易服嚴旨和武力威脅,換來的不是華夏人民的畏懼,而是頑強的反抗鬥爭。
知真定李邈等堅決不從金人「削髮」令,反抗而死。 到了清初,滿洲的「剃髮易服」令更是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抗,大規模的武裝鬥爭幾乎遍及全國,就連一向「民風柔弱」的江南民眾的也立刻掀起了反抗的怒火,在松山、崑山、蘇州、嘉興、紹興、江陰等地熊熊燃燒,很多城中的民眾不分男女老幼,紛紛投入了抗清行列。 漢族對剃髮易服暴政的反抗,不僅是為了保存自己的風俗,更是為了維護本民族的尊嚴。
華夏--漢民族不是一個愚訥保守的民族,而是善於吸收他人長處的民族。自古至今,漢族常常借鑑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來充實、發展自己,對於衣冠也是如此,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就是最好的一例。(注:胡服是指借鑑了胡人服飾中窄袖的特點,而當時,胡漢服飾的主要區別是左、右衽,而趙武靈王所著之服仍是右衽,是典型的漢服) ,學習借鑑外來優秀文化是華夏民族包容與自信的表現,然而被人脅迫而放棄本民族服飾卻是奇恥大辱。民族的尊嚴,是這個民族強大凝集力的核心,更是促使其生存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對於一個民族,連穿什麼衣服都不能自主,還有什麼尊嚴可言?外族統治者要把漢族人民的民族尊嚴和民族感情踩在腳下,以暴力變我風俗習慣,毀我文化傳統,是可忍孰不可忍,必然遭到華夏民族的強烈反抗,在「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顧炎武《斷髮》詩)」的氣節感召下,華夏人民的反抗悲歌感天動地。
以清初的江陰為例:江陰人民壯烈的據城抗清就是在清朝委派的知縣宣布剃髮之後,相率「拜且哭曰:頭可斷,發不可剃」的情況下爆發的。從閏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兩個多月期間,清軍對江陰屢攻不下,喪亡「三位王爺和十八員大將」,而江陰城中糧食眼看就要告罄,但戰士們卻士氣越發的激昂,高唱著「江陰人打仗八十日,寧死不投降」的雄壯軍歌。清軍又調來西洋大炮轟城,八月二十日,江陰城被清軍攻破。清軍攻進江陰後,十分痛恨江陰人民的頑強抵抗,就下令屠城,「滿城屠淨,然後封刀」。全城人民「咸以先死為幸,無一人順從者。」大砍大殺了三天,被屠殺者達17.2萬人,未死的老小僅有53人。江陰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達80多天之久,打敗了清軍二三十萬的大軍,殺死了七萬五千多清兵,使滿清侵略者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中國通史》,丁文主編)。同樣,在嘉定三次屠城後,當滿清統治者「如願以償」的將「削髮令已行」的旗幡插上城頭的時候,滿城已是白骨累累,史載:在滿清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內民眾無一投降者。
華夏精神:忠誠與責任
(三)對民族衣冠的守護,出於對祖國的赤誠忠心,體現人民對祖國的責任。
唐朝,吐蕃占領敦煌初期,尚乞心兒強行推行蕃化政策,讓沙洲人民改易穿著、學說蕃語、赭面紋身。但是這些漢人,「沒有忘記曾是大唐的子民,他們雖身著蕃裝臣於蕃虜,但每年祭祀父祖的時候,都穿上中原漢人的服飾,號啕大哭,東向而拜,祭後再將漢服脫下秘密藏起。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許多落入吐蕃的漢人都未能見到敦煌重歸大唐的那一天,而當他們即將面對死亡的時候,他們總是囑咐自己的子孫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是大唐,後輩們為死去的先人穿上漢人的服色出殯入葬,使先人能夠帶著一點安慰在另一世界實現回歸大唐的夢想。」(《吐蕃在敦煌推行的改革》趙曉星,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一落蕃中四十載,遣著皮裘系毛帶。唯許正朝服漢儀,斂衣整巾潛淚垂。
---白居易:《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
王昭君在和番的路上,在漢胡交界之處,將漢家衣服脫下,表示其心永留祖國。
胡雁向南飛,明妃西嫁幾時歸?胡酥入饌捐漢食,胡風中人裂漢衣。
---元.楊維楨:《昭君曲》
這時的漢家衣冠,則成了漢族人對祖國思念的寄託,這份忠心,其赤誠足可感召日月。忠誠與責任本是相輔相成,有了對民族的忠誠,就有了民族責任感,至於那些對民族沒有責任感沒的人,自然不會有什麼忠義之心。而這份忠誠與責任,在剃髮易服之時,煉出一句精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初,顧炎武很明確提出了人民對民族的責任。他的《日知錄》中寫道:「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與有責焉耳矣!」我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寫道:「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被髮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反抗。」剃髮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動極為重大,它激起了漢族各階層人士的反對,反抗以至於大規模的武裝鬥爭遍及全國。漢族人民對滿清的反抗和對漢服的維護,正是出於對民族的忠誠和責任感。
華夏精神:忠誠與責任[編輯]
(四)從漢服文化與消亡史,看華夏人的廉恥之心與義勇之氣
古代有種刑罰叫髡刑,就是剃掉頭髮,這對於華夏人來說,是罪犯的標記,它雖不痛不癢,但卻是一種恥辱的標記。當時的人們如果要表示自己惶恐有罪,男的便去冠拔簪、女子便除笄散發,低頭待罪。如果要羞辱人,就去掉他的冠,因此,甚至有人為頭不免冠而付出生命,《論語》里就記載著子路「結纓而死」的故事。若是在今天,這行為確實不可思議;但在華夏傳統文化背景下,卻體現了古人對「衣冠廉恥」的重視。
清兵入關的第一件事就是「剃髮易服」,「剃髮」針對的是「束髮簪纓冕旒冠笄」;「易服」針對的是「交領右衽寬袍大袖」。就漢族傳統文化而言,這無疑是對人格的污辱。更何況,當時的人看來,滿清統治者的造型實在是「慘不忍睹」。
滿洲統治者在頒布剃髮令所要求的剃髮標準,並非現在人們常常看到的剃半個頭,而是將頭顱四周的頭髮都剃掉,只留一頂如錢大,結辮下垂。在頭頂留髮一錢大,大於一錢要處死!秦世禎《撫浙檄草》:「小頂辮髮」每個炎黃子孫,都被迫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頭髮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銅錢大一點,梳成一根小辮,叫「金錢鼠尾」式。將四周頭髮全部剃去,僅留頭頂中心的頭髮,其形狀一如金錢,而中心部分的頭髮,則被結辮下垂,形如鼠尾,實在不堪入目。」福州遺民所撰《思文大紀》憤怒寫道:「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膻。」滿洲的怪異造型,在清末被世界嘲笑為「pigtail」,不過17年清寇廣州剃髮易服令竟還無恥的說:「金錢鼠尾(這可是滿洲人自己說的),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滿洲衣帽滿洲頭,滿面咸風滿面羞。 滿眼乾戈滿眼淚,滿腔悲憤滿腔愁。 --清初文人
「知恥而後勇。」滿洲統治者下達剃髮易服令後,遭到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在朝漢族官員遵令剃髮的為數寥寥,不過孫之獬等最無恥的幾個人。不少官員觀望不出,甚至護髮南逃,畿輔地區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漢族人民反抗剃髮易服暴政的義勇之氣,在14年,曾一度使得滿洲統治者被迫暫緩易服令的執行。
相對於大多數漢人反抗易服的英勇行為,當然也有不少平民百姓為了保全身家性命,沒有勇氣去和滿洲作對,恥辱的剃了頭;可是最最不知廉恥的,是那些受了的利益驅使、用剃髮易服來討好異族主子的漢奸,他們其中不乏那些幫助主子執行「剃髮新政」的功臣,踏著同胞的屍骨血淚,奔向自已前程的「識時務者」。
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月大漢奸吳三桂。14年,吳三桂「權衡利弊」,不但在自動剃髮易服歸順滿洲,而且「借師於清,約事成,割地納款,仿遼宋故事」,「及清軍入關,吳揮軍追擊李闖……大小凡百十餘戰,破城無算,擒明帝於滇南」可以說是滿洲入關的第一大功臣。滿清定國之後,他專鎮雲南,「就藩日久, 其人又因清廷疑懼,撤藩議起……遂決意反正」。在其「起義」的召令中,竟然還有數落「滿洲剃髮易服罪狀」的條款。如此反覆無常、掩耳盜鈴的行徑,可謂是廉恥喪盡!這個東西,我們今日聞其名,尤須掩鼻。他在當時昧了良心努力討好清廷,結果還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正是死得其所。而漢奸耿精忠、尚可喜、洪承疇,也都是剃髮易服的表率,然而清朝為開創功臣所修建的太廟根本沒有這幾個人的份,洪承疇還被乾隆列為《貳臣傳》之首,誡曰:「似這樣丟臉的事情,我想不獨含怨泉下的洪經略要大吃一驚,凡一班吃裡爬外,槍口向內的狼鼠之輩,讀此亦當憬然而悟矣。」可見就連這些漢奸的主子們早就看透了他們「不知廉恥」的本質。
華夏精神:廉恥與勇氣[編輯]
漢服所承載的民族文化精神至少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不夠請補充):
其一 自信與認同 其二 尊嚴與氣節 其三 責任與忠誠 其四 廉恥與勇氣 其五 仁義與智慧(在後面) 除此以外,還有漢服天然就承載的「美學與禮儀」。
綜上所述,經歷了歷史上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漢服文化,早已超越是美學、藝術、禮儀、制度……這些形式文化的範疇,更凝集了華夏(漢)民族的精魂。具體的說,漢服就是:「仁、義、禮、智、信、忠、勇、廉、恥、節」等等,傳統道德、價值觀念的承載。
今天的中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很大因原因,就是我們丟掉了華夏民族的文化精神。
三百多年前,雖然經歷了抗爭,漢族服飾卻還是在異族鐵蹄下斷流了。如今,山河依舊,歲月無情,昔日浪花淘盡,任是忠烈也好、虜寇也好,尊嚴也好,恥辱也罷,早已歸於塵土。幾曾何時,歷史的天空在人們眼中悄悄褪掉了顏色?
翻開史書,人們很少還能夠理解當時漢人的心情。在今人看來,抱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能輕易毀傷」的教條,為了保頭髮而掉腦袋的漢人,只怕是最愚腐不過的封建老古懂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的權宜想法占據了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更有甚者,打著:「識實物者為俊傑」妙想,嘲笑當年英勇抗清的民族英雄。《我來剝***的皮》等等的文章層出不窮,華夏的傳統道德變得如此黯淡無光。
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今天的中國,出現了很多不良的社會現象,難道這與華夏傳統道德理念和價值觀念缺失沒有直接關係?
試想:
如果不是缺乏民族自信,还会有那么多人崇洋媚外人吗? 如果不是缺乏民族认同,还会有那么多人钻出国门、一去不返吗? 如果不是缺乏尊严气节,还有哪个国家敢对中国人趾高气扬呀? 如果不是缺乏忠烈之志,还会有大批卷着公款逃亡国外的民贼吗? 如果不是缺乏诚信之意,还会屡屡出现坑蒙拐骗、学术腐败的现象吗? 如果不是缺乏责任之感,还会有那么多粗制滥造的垃圾商品吗? 如果不是缺乏廉政之识,还会出现贪污腐败屡禁不止的现象吗? 如果不是缺乏羞耻之心,违法乱纪、不讲公德的行为还会越来越多吗? 如果不是缺乏义勇之气,见义不为、纵容犯罪的现象还会蔚然成风吗? ……
如果不是我們丟掉了傳統文化的道德理念,西方的文化垃圾怎麼會乘虛而入?
如果不是我們自己放棄了正確的價值觀念,忘記了「忠、孝、仁、義、禮、智、廉、恥、節」的真正價值,只知物質利益、眼前利害,怎麼會有這麼多醜陋的社會現象存在?
三百多年前,漢族服飾雖然在異族的鐵蹄下消亡了,但是在那個慘烈的故事中,華夏先祖的精神卻永遠的刻在了歷史的年輪上,這本是比文物珍寶更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國之精魂所在。如果不是某些自作聰明人與別有用心的人親密合作,循著所謂「與時俱進」「順應潮流」為邏輯,打著「為了****」的幌子,刻意歪曲、抹殺歷史事實;僅以成敗論英雄,歌頌屠夫,忽視人民的鮮血與痛苦,愚民、愚國、愚世界(雖然未愚成功)、愚自己,挑釁、否定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念,鄙夷、顛倒華夏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怎麼會造成這個道德缺失、思維混亂、價值失衡的中國社會!!!
復興漢服、澄清漢服歷史,尊重華夏人民為了保存民族衣冠而付出的血與淚,尊重生命的價值,還原那些劊子手們應得的評價,正是「仁」德觀念具體體現。
我們復興漢服,不是為清算舊時恩怨,更不應怨婦一樣,只知躲在角落裡痛苦啜泣。我們需要的是去發掘、弘揚漢服所承載的民族文化精神、那個我們祖先用鮮血與淚水支撐起來的華夏脊樑。這種精神,正是華夏衣冠文化靈魂所在;弘揚這種精神,再鑄泱泱華魂,強大中華民族,才是我們復興漢服的核心目的所在。
同時,也是華夏崛起過程中智慧與遠見的實踐。
華夏精神:仁義與智慧
作者:萬壑聽松。二零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