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汉服,就要复兴汉服所承载的“华夏精神”

来自汉服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在汉服的复兴的今天,很多人都对汉服复兴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热爱汉服的人,大多数人不仅希望能够从美学的角度来复兴汉服,更希望能以汉服为载体复兴中华传统礼仪、舞乐书画、诗词文学等等一系列传统文化艺术。《汉服复兴、礼仪并重》应是较为经典的理论之一。但是,就汉服而言,仅仅并重礼仪与文学艺术,还远远不够,实际上,礼仪,文学、艺术之类,都只是华夏文化的表观形式。弘扬汉服,更应弘扬汉族服饰所承载的华夏传统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或者说是华夏文化精神的内核。离开民族精神,表观形式一切都是空谈。

从汉族衣冠,看华夏(汉)民族文化精神所在

若论及民族衣冠,只怕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比汉族更悲哀的了。


(一)汉民族最重视自己的衣冠,她是华夏民族自信与认同的标志。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视觉表现之一。古代汉族的科技水平、文化礼仪、物质财富等等都远远优于周边民族,在其服饰自然也有所表现,汉族服饰较之周边部落,美而丰富,并且有礼仪文化作为依托,所以更加深遂,华夏(汉)族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春秋左传正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谓中国。” 这一“美”、一“大”两字,充分表现出“华夏”人对自己民族服饰、礼仪文化的自信。其实,古汉人将衣冠视为民族礼仪文化的承载,认为“定礼之大莫要于衣冠。”将“弃华服以就胡”看成是道统沦丧的表现。所以,”华夏”的”夏”字,即是“礼仪之大”的表述,同时也是对“衣冠文化深远”的进一步阐述。

可以说,汉族的族称、源于汉族服饰“华夏”二字,本身就带着汉族与生俱来的自信;可以体会,而当古汉人说出“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为有光华也。”这句话时,又是怎样的骄傲!

有此自信,所以汉族人就把华(汉)服看作是本民族区别于周边部落的突出标志,所以华服就有了“齐民心,别夷狄”的作用,而“被发左衽”则被看成是亡国的标志。

可以肯定,最迟在周代,华(汉)服,就已成了华夏人民自尊、自信与相互认同的标志。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需要自信和自我认同,民族也是一样,只有自信和自我认同的民族才有凝聚力,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而汉室衣冠,正承载了华夏民族自信与认同。   

华夏精神:自信与认同[编辑]

(二)在面对异族的易服暴政时,汉族人民保卫自己衣冠文化的英勇行为,实际就是在维护自己民族尊严,是民族气节的体现。


也许就是因为汉族人太过看重自己的衣冠,以至遭人妒恨在所难免。历史上,每当汉族处于低谷时,汉服就常常沦为异族奴役汉族时的毁灭对象,一再上演被迫易服的惨剧,历史上的每一次对华夏衣冠的摧残,都伴随着侵略者狂暴嚣张的暴力胁迫和血流成河。

盛唐时期,吐番人就曾令其统治下的汉人“左衽而服、辫发纹身”。宋时,金人天会间下令削发,“不如金人式者死。”蒙元时,蒙古人明令禁止过华夏衣冠;而在明未清初,最震憾中国大事非剃发易服莫属,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对汉族服饰的摧残最坚决最彻底的一次。

剃发、改装是新朝第一严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论绅士军民人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
“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

以多尔滚为代表满洲贵族发布的“屠城令”后,有蓄发者立执而剃之,不服则斩,悬其头于剃头挑子所缚高竿之上示众。时人陈确记:“去秋新令:不剃发者以违制论斩。令发后,吏诇不剃发者至军门,朝至朝斩,夕至夕斩。”

这些侵略者的做法,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摧毁华夏衣冠来毁灭汉族互相认同的标识,造成华夷类同的视觉现象,混淆华夷界线,使汉族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优越感失去物质依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此达到弱化华夏民族的反抗意识,及其“长治久安”的目的。

然而,易服严旨和武力威胁,换来的不是华夏人民的畏惧,而是顽强的反抗斗争。

知真定李邈等坚决不从金人“削发”令,反抗而死。 到了清初,满洲的“剃发易服”令更是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几乎遍及全国,就连一向“民风柔弱”的江南民众的也立刻掀起了反抗的怒火,在松山、昆山、苏州、嘉兴、绍兴、江阴等地熊熊燃烧,很多城中的民众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投入了抗清行列。 汉族对剃发易服暴政的反抗,不仅是为了保存自己的风俗,更是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尊严。

华夏--汉民族不是一个愚讷保守的民族,而是善于吸收他人长处的民族。自古至今,汉族常常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充实、发展自己,对于衣冠也是如此,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最好的一例。(注:胡服是指借鉴了胡人服饰中窄袖的特点,而当时,胡汉服饰的主要区别是左、右衽,而赵武灵王所着之服仍是右衽,是典型的汉服) ,学习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是华夏民族包容与自信的表现,然而被人胁迫而放弃本民族服饰却是奇耻大辱。民族的尊严,是这个民族强大凝集力的核心,更是促使其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民族,连穿什么衣服都不能自主,还有什么尊严可言?外族统治者要把汉族人民的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踩在脚下,以暴力变我风俗习惯,毁我文化传统,是可忍孰不可忍,必然遭到华夏民族的强烈反抗,在“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顾炎武《断发》诗)”的气节感召下,华夏人民的反抗悲歌感天动地。

以清初的江阴为例:江阴人民壮烈的据城抗清就是在清朝委派的知县宣布剃发之后,相率“拜且哭曰:头可断,发不可剃”的情况下爆发的。从闰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两个多月期间,清军对江阴屡攻不下,丧亡“三位王爷和十八员大将”,而江阴城中粮食眼看就要告罄,但战士们却士气越发的激昂,高唱着“江阴人打仗八十日,宁死不投降”的雄壮军歌。清军又调来西洋大炮轰城,八月二十日,江阴城被清军攻破。清军攻进江阴后,十分痛恨江阴人民的顽强抵抗,就下令屠城,“满城屠净,然后封刀”。全城人民“咸以先死为幸,无一人顺从者。”大砍大杀了三天,被屠杀者达17.2万人,未死的老小仅有53人。江阴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达80多天之久,打败了清军二三十万的大军,杀死了七万五千多清兵,使满清侵略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中国通史》,丁文主编)。同样,在嘉定三次屠城后,当满清统治者“如愿以偿”的将“削发令已行”的旗幡插上城头的时候,满城已是白骨累累,史载:在满清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内民众无一投降者。

   华夏精神:忠诚与责任


(三)对民族衣冠的守护,出于对祖国的赤诚忠心,体现人民对祖国的责任。


唐朝,吐蕃占领敦煌初期,尚乞心儿强行推行蕃化政策,让沙洲人民改易穿著、学说蕃语、赭面纹身。但是这些汉人,“没有忘记曾是大唐的子民,他们虽身着蕃装臣于蕃虏,但每年祭祀父祖的时候,都穿上中原汉人的服饰,号啕大哭,东向而拜,祭后再将汉服脱下秘密藏起。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许多落入吐蕃的汉人都未能见到敦煌重归大唐的那一天,而当他们即将面对死亡的时候,他们总是嘱咐自己的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是大唐,后辈们为死去的先人穿上汉人的服色出殡入葬,使先人能够带着一点安慰在另一世界实现回归大唐的梦想。”(《吐蕃在敦煌推行的改革》赵晓星,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系毛带。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白居易:《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

王昭君在和番的路上,在汉胡交界之处,将汉家衣服脱下,表示其心永留祖国。

胡雁向南飞,明妃西嫁几时归?胡酥入馔捐汉食,胡风中人裂汉衣。

---元.杨维桢:《昭君曲》

这时的汉家衣冠,则成了汉族人对祖国思念的寄托,这份忠心,其赤诚足可感召日月。忠诚与责任本是相辅相成,有了对民族的忠诚,就有了民族责任感,至于那些对民族没有责任感没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忠义之心。而这份忠诚与责任,在剃发易服之时,炼出一句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初,顾炎武很明确提出了人民对民族的责任。他的《日知录》中写道:“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与有责焉耳矣!”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满洲贵族的入主中原则是“被发左衽”(剃头改制),“亡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当奋起反抗。”剃发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动极为重大,它激起了汉族各阶层人士的反对,反抗以至于大规模的武装斗争遍及全国。汉族人民对满清的反抗和对汉服的维护,正是出于对民族的忠诚和责任感。


华夏精神:忠诚与责任[编辑]

(四)从汉服文化与消亡史,看华夏人的廉耻之心与义勇之气

古代有种刑罚叫髡刑,就是剃掉头发,这对于华夏人来说,是罪犯的标记,它虽不痛不痒,但却是一种耻辱的标记。当时的人们如果要表示自己惶恐有罪,男的便去冠拔簪、女子便除笄散发,低头待罪。如果要羞辱人,就去掉他的冠,因此,甚至有人为头不免冠而付出生命,《论语》里就记载着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若是在今天,这行为确实不可思议;但在华夏传统文化背景下,却体现了古人对“衣冠廉耻”的重视。

清兵入关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发易服”,“剃发”针对的是“束发簪缨冕旒冠笄”;“易服”针对的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就汉族传统文化而言,这无疑是对人格的污辱。更何况,当时的人看来,满清统治者的造型实在是“惨不忍睹”。

满洲统治者在颁布剃发令所要求的剃发标准,并非现在人们常常看到的剃半个头,而是将头颅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一顶如钱大,结辫下垂。在头顶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秦世祯《抚浙檄草》:“小顶辫发”每个炎黄子孙,都被迫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头发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铜钱大一点,梳成一根小辫,叫“金钱鼠尾”式。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其形状一如金钱,而中心部分的头发,则被结辫下垂,形如鼠尾,实在不堪入目。”福州遗民所撰《思文大纪》愤怒写道:“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满洲的怪异造型,在清末被世界嘲笑为“pigtail”,不过17年清寇广州剃发易服令竟还无耻的说:“金钱鼠尾(这可是满洲人自己说的),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满洲衣帽满洲头,满面咸风满面羞。 满眼干戈满眼泪,满腔悲愤满腔愁。 --清初文人

“知耻而后勇。”满洲统治者下达剃发易服令后,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在朝汉族官员遵令剃发的为数寥寥,不过孙之獬等最无耻的几个人。不少官员观望不出,甚至护发南逃,畿辅地区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汉族人民反抗剃发易服暴政的义勇之气,在14年,曾一度使得满洲统治者被迫暂缓易服令的执行。

相对于大多数汉人反抗易服的英勇行为,当然也有不少平民百姓为了保全身家性命,没有勇气去和满洲作对,耻辱的剃了头;可是最最不知廉耻的,是那些受了的利益驱使、用剃发易服来讨好异族主子的汉奸,他们其中不乏那些帮助主子执行“剃发新政”的功臣,踏着同胞的尸骨血泪,奔向自已前程的“识时务者”。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月大汉奸吴三桂。14年,吴三桂“权衡利弊”,不但在自动剃发易服归顺满洲,而且“借师于清,约事成,割地纳款,仿辽宋故事”,“及清军入关,吴挥军追击李闯……大小凡百十余战,破城无算,擒明帝于滇南”可以说是满洲入关的第一大功臣。满清定国之后,他专镇云南,“就藩日久, 其人又因清廷疑惧,撤藩议起……遂决意反正”。在其“起义”的召令中,竟然还有数落“满洲剃发易服罪状”的条款。如此反复无常、掩耳盗铃的行径,可谓是廉耻丧尽!这个东西,我们今日闻其名,尤须掩鼻。他在当时昧了良心努力讨好清廷,结果还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正是死得其所。而汉奸耿精忠、尚可喜、洪承畴,也都是剃发易服的表率,然而清朝为开创功臣所修建的太庙根本没有这几个人的份,洪承畴还被乾隆列为《贰臣传》之首,诫曰:“似这样丢脸的事情,我想不独含怨泉下的洪经略要大吃一惊,凡一班吃里爬外,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可见就连这些汉奸的主子们早就看透了他们“不知廉耻”的本质。


华夏精神:廉耻与勇气[编辑]

汉服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精神至少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不够请补充):

其一 自信与认同 其二 尊严与气节 其三 责任与忠诚 其四 廉耻与勇气 其五 仁义与智慧(在后面) 除此以外,还有汉服天然就承载的“美学与礼仪”。

综上所述,经历了历史上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汉服文化,早已超越是美学、艺术、礼仪、制度……这些形式文化的范畴,更凝集了华夏(汉)民族的精魂。具体的说,汉服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勇、廉、耻、节”等等,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承载。

今天的中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很大因原因,就是我们丢掉了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

三百多年前,虽然经历了抗争,汉族服饰却还是在异族铁蹄下断流了。如今,山河依旧,岁月无情,昔日浪花淘尽,任是忠烈也好、虏寇也好,尊严也好,耻辱也罢,早已归于尘土。几曾何时,历史的天空在人们眼中悄悄褪掉了颜色?

翻开史书,人们很少还能够理解当时汉人的心情。在今人看来,抱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轻易毁伤”的教条,为了保头发而掉脑袋的汉人,只怕是最愚腐不过的封建老古懂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的权宜想法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更有甚者,打着:“识实物者为俊杰”妙想,嘲笑当年英勇抗清的民族英雄。《我来剥***的皮》等等的文章层出不穷,华夏的传统道德变得如此黯淡无光。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今天的中国,出现了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难道这与华夏传统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缺失没有直接关系?

试想:

   如果不是缺乏民族自信,还会有那么多人崇洋媚外人吗?  
   如果不是缺乏民族认同,还会有那么多人钻出国门、一去不返吗?  
   如果不是缺乏尊严气节,还有哪个国家敢对中国人趾高气扬呀?  
   如果不是缺乏忠烈之志,还会有大批卷着公款逃亡国外的民贼吗?  
   如果不是缺乏诚信之意,还会屡屡出现坑蒙拐骗、学术腐败的现象吗?  
   如果不是缺乏责任之感,还会有那么多粗制滥造的垃圾商品吗?  
   如果不是缺乏廉政之识,还会出现贪污腐败屡禁不止的现象吗?  
   如果不是缺乏羞耻之心,违法乱纪、不讲公德的行为还会越来越多吗?  
   如果不是缺乏义勇之气,见义不为、纵容犯罪的现象还会蔚然成风吗?  
   …… 

如果不是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西方的文化垃圾怎么会乘虚而入?

如果不是我们自己放弃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忘记了“忠、孝、仁、义、礼、智、廉、耻、节”的真正价值,只知物质利益、眼前利害,怎么会有这么多丑陋的社会现象存在?

三百多年前,汉族服饰虽然在异族的铁蹄下消亡了,但是在那个惨烈的故事中,华夏先祖的精神却永远的刻在了历史的年轮上,这本是比文物珍宝更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国之精魂所在。如果不是某些自作聪明人与别有用心的人亲密合作,循着所谓“与时俱进”“顺应潮流”为逻辑,打着“为了****”的幌子,刻意歪曲、抹杀历史事实;仅以成败论英雄,歌颂屠夫,忽视人民的鲜血与痛苦,愚民、愚国、愚世界(虽然未愚成功)、愚自己,挑衅、否定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鄙夷、颠倒华夏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怎么会造成这个道德缺失、思维混乱、价值失衡的中国社会!!!

复兴汉服、澄清汉服历史,尊重华夏人民为了保存民族衣冠而付出的血与泪,尊重生命的价值,还原那些刽子手们应得的评价,正是“仁”德观念具体体现。

我们复兴汉服,不是为清算旧时恩怨,更不应怨妇一样,只知躲在角落里痛苦啜泣。我们需要的是去发掘、弘扬汉服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精神、那个我们祖先用鲜血与泪水支撑起来的华夏脊梁。这种精神,正是华夏衣冠文化灵魂所在;弘扬这种精神,再铸泱泱华魂,强大中华民族,才是我们复兴汉服的核心目的所在。

同时,也是华夏崛起过程中智慧与远见的实践。

华夏精神:仁义与智慧


作者:万壑听松。二零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