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漢服

從 汉服百科
於 2013年7月28日 (日) 13:35 由 忆衣冠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以“【汉妆问题】:浅谈汉服 首先,要明确汉服的概念。汉服是什么? 第一,它是一件衣服,衣服的基本功能是,蔽体、护身...”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到: 導覽搜尋

【漢妝問題】:淺談漢服 首先,要明確漢服的概念。漢服是什麼?

第一,它是一件衣服,衣服的基本功能是,蔽體、護身、保暖,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它又增加了「美觀」這一作用。

第二,它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正式的中文名稱應該是「華夏衣冠」。

特別強調「華夏衣冠」,一是說明它在我國歷史上流行時間相當長久,幾乎涵蓋了全中國的歷史文化,二是用以明確解釋概念,與對外的「漢服」進行區分。

縱觀古今,華夏政權的歷史中並無明確記載稱呼自己的衣服為「漢服」而是以「衣冠」作為稱謂。

相反,一些外族建立的政權在史冊里記載漢人的衣冠,或是外邦人士的敘述記載中,則稱呼漢地(最早是北方胡人對於漢朝疆域內)之人穿着的服飾為「漢服」。

舉個例子,同一個時期,同樣是歷史,兩個不同的政權對於漢人服裝的記載就有非常明顯的民族特色。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改革,鮮卑政權的主動漢化,在歷史記載上說「舉朝皆着漢服」。而同一個時期的南方,漢人的政權則稱之為「衣冠之治」。

換做今天來理解,我們可以看看鄰居日本之於「和服」。我們稱日本人的傳統服飾,叫「和服」(和族的服飾),而日本人自己卻有另一個稱謂「着物」(穿在身上的東西)。

可見對於漢人服制,在漢文明作為文化絕對強勢的那個年代,漢服於漢族的正式稱謂為「華夏衣冠」。 中國的歷史上,在西方文化還沒有大量進入中國的時候,我們對任何東西都有着自己的稱謂: 我們稱自己的畫為丹青,叫油畫做西洋畫; 稱自己的醫學為岐黃,叫西方的醫學做洋醫; 稱自己的草藥為本草,叫西方的藥做西藥; 稱自己的科學為格物,叫西方的做科學; ……

至於服飾,也有專門的名詞,叫「衣冠」。

衣者,依也,可見指的不是上衣,是可以依靠來蔽體遮寒的東西,而冠,是戴在頭上的,除了保暖,還有美觀等其它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我們的國家運用西方的民族劃分方式,重新整合了中國的民族問題,又新增了很多少數民族,再加上西式服飾的大量流行,再叫「衣冠」就顯得不合時宜,以「漢服」代之,而本質並無變化。因此漢服,就好像外國人稱中國服裝叫「唐裝」,中國人叫「唐人」一樣,只是一個代名詞,並非是指漢朝的或者漢朝以後的服飾。

明確了漢服的概念之後,第二個問題,我想說一下我認同的漢服發展觀。

作為華夏民族延續千百年唯一正統的民族服飾,他的發展歷史就猶如華夏的文明,雖 然在歷史上呈現出千姿百態,但是卻一脈相承。

自傳說中的黃帝垂衣冠而治天下以至夏商時代,服飾雖有發展,但還沒形成詳細的禮儀制度。

在西周的時候,禮制開始被制定出來,周代的《三禮》第一次以書面形式確立了華夏民族服裝體系的各種規章制度。

到東周,各諸侯雖然征戰不休,各派學說也呈現空前的百家爭鳴盛況,然而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其中儒家學說最強調:繼承遵循了周禮的理論。而「華夏」之所以被稱為華夏,就是因為有着華美的衣冠和強大的禮儀。

那麼,所謂的遵循周禮,是要完完全全照搬周禮,一成不變嗎?

很明顯,至少最推崇周禮的儒家就不贊同完全的復古。孔子所提倡的恢復周禮,是說恢復那種禮制的社會,而不是盲目的復古。這一點,從孔子對冕的材料選擇態度上就可以看出。《論語·子罕》載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吾從眾。」(麻,麻布,純,絲綢。)當時製作麻冕十分費工,反不如用絲儉省。從這點上看,不只反映了孔子的節儉觀,也反映了孔子在遵循禮制的情況下,追隨時代潮流的態度。

一個如此尊重推崇周禮的學術流派都非常審時度勢的選擇了順應時宜的適當對服飾的 材料和款式加以改動,可見不論是儒家還是我們的先民在對於民族服飾的態度上,追求的是一種民族文化與穿着舒適最完美結合境界。

這對於如今漢服發展的借鑑意義重大非凡。在所謂考據和改良之間選擇最完美的結合點,使其達到一種能最大程度發揮服裝的功能性和民族文化的拓展性的效果。

漢服因為它曾經的斷代,而從新回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正值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現代生活的審美個性化,以及信息量的普及化造就了今日的百花齊放狀態。

本質上說,無論是斷了三百年的明制,還是二千年的漢制,都是「古裝」了,然而,它們的的確確是華夏衣冠,而且在這場運動中一起呈現出來了,那就沒必要再否定它們,更多的應該是考慮要怎樣更好的發展下去。

我們考察研究古代漢服的款式,不是為了複製,而是為了現代漢服更好的發展。現代漢服要如何發展?回歸原位,就是使它具有功能性——穿着舒適,美觀,民族性——使它符合禮儀規範,成為文化標誌。



作者:寒泉楓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