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服

来自汉服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妆问题】:浅谈汉服 首先,要明确汉服的概念。汉服是什么?

第一,它是一件衣服,衣服的基本功能是,蔽体、护身、保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又增加了“美观”这一作用。

第二,它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正式的中文名称应该是“华夏衣冠”。

特别强调“华夏衣冠”,一是说明它在我国历史上流行时间相当长久,几乎涵盖了全中国的历史文化,二是用以明确解释概念,与对外的“汉服”进行区分。

纵观古今,华夏政权的历史中并无明确记载称呼自己的衣服为“汉服”而是以“衣冠”作为称谓。

相反,一些外族建立的政权在史册里记载汉人的衣冠,或是外邦人士的叙述记载中,则称呼汉地(最早是北方胡人对于汉朝疆域内)之人穿着的服饰为“汉服”。

举个例子,同一个时期,同样是历史,两个不同的政权对于汉人服装的记载就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政权的主动汉化,在历史记载上说“举朝皆着汉服”。而同一个时期的南方,汉人的政权则称之为“衣冠之治”。

换做今天来理解,我们可以看看邻居日本之于“和服”。我们称日本人的传统服饰,叫“和服”(和族的服饰),而日本人自己却有另一个称谓“着物”(穿在身上的东西)。

可见对于汉人服制,在汉文明作为文化绝对强势的那个年代,汉服于汉族的正式称谓为“华夏衣冠”。 中国的历史上,在西方文化还没有大量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对任何东西都有着自己的称谓: 我们称自己的画为丹青,叫油画做西洋画; 称自己的医学为岐黄,叫西方的医学做洋医; 稱自己的草药为本草,叫西方的药做西药; 称自己的科学为格物,叫西方的做科学; ……

至于服饰,也有专门的名词,叫“衣冠”。

衣者,依也,可见指的不是上衣,是可以依靠来蔽体遮寒的东西,而冠,是戴在头上的,除了保暖,还有美观等其它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的国家运用西方的民族划分方式,重新整合了中国的民族问题,又新增了很多少数民族,再加上西式服饰的大量流行,再叫“衣冠”就显得不合时宜,以“汉服”代之,而本质并无变化。因此汉服,就好像外国人称中国服装叫“唐装”,中国人叫“唐人”一样,只是一个代名词,并非是指汉朝的或者汉朝以后的服饰。

明确了汉服的概念之后,第二个问题,我想说一下我认同的汉服发展观。

作为华夏民族延续千百年唯一正统的民族服饰,他的发展历史就犹如华夏的文明,虽 然在历史上呈现出千姿百态,但是却一脉相承。

自传说中的黄帝垂衣冠而治天下以至夏商时代,服饰虽有发展,但还没形成详细的礼仪制度。

在西周的时候,礼制开始被制定出来,周代的《三礼》第一次以书面形式确立了华夏民族服装体系的各种规章制度。

到东周,各诸侯虽然征战不休,各派学说也呈现空前的百家争鸣盛况,然而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中儒家学说最强调:继承遵循了周礼的理论。而“华夏”之所以被称为华夏,就是因为有着华美的衣冠和强大的礼仪。

那么,所谓的遵循周礼,是要完完全全照搬周礼,一成不变吗?

很明显,至少最推崇周礼的儒家就不赞同完全的复古。孔子所提倡的恢复周礼,是说恢复那种礼制的社会,而不是盲目的复古。这一点,从孔子对冕的材料选择态度上就可以看出。《论语·子罕》载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吾从众。”(麻,麻布,纯,丝绸。)当时制作麻冕十分费工,反不如用丝俭省。从这点上看,不只反映了孔子的节俭观,也反映了孔子在遵循礼制的情况下,追随时代潮流的态度。

一个如此尊重推崇周礼的学术流派都非常审时度势的选择了顺应时宜的适当对服饰的 材料和款式加以改动,可见不论是儒家还是我们的先民在对于民族服饰的态度上,追求的是一种民族文化与穿着舒适最完美结合境界。

这对于如今汉服发展的借鉴意义重大非凡。在所谓考据和改良之间选择最完美的结合点,使其达到一种能最大程度发挥服装的功能性和民族文化的拓展性的效果。

汉服因为它曾经的断代,而从新回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正值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生活的审美个性化,以及信息量的普及化造就了今日的百花齐放状态。

本质上说,无论是断了三百年的明制,还是二千年的汉制,都是“古装”了,然而,它们的的确确是华夏衣冠,而且在这场运动中一起呈现出来了,那就没必要再否定它们,更多的应该是考虑要怎样更好的发展下去。

我们考察研究古代汉服的款式,不是为了复制,而是为了现代汉服更好的发展。现代汉服要如何发展?回归原位,就是使它具有功能性——穿着舒适,美观,民族性——使它符合礼仪规范,成为文化标志。



作者:寒泉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