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 (文章)/第十三章:復興的含義

出自 汉服百科
前往: 導覽搜尋

首頁>華夏復興總錄>漢服集>文學類>散文卷>漢服 (文章)>第十三章:復興的含義

Accessories-text-editor.svg
這是文章
這是由月曜辛寫的一篇文章,不屬於漢服百科的一部分。文章的版權屬於作者所有。

原文[編輯]

復興不是復古。


這句話在這些年來,重複的敘述讓我面部肌肉都快癱瘓了,也沒啥情緒波動可言了。但是一些人還是不懂。在外,一些人好說歹說都要堅持認為這是一場讓全民回到解放前的運動,被害妄想立馬就有人要來剝他們的現代衣服,脫他們的鞋子,拿著槍逼他們裹小腳了。醒醒好麼。在內,一些人把漢服運動當做考古復原活動,要求每個人都要照著某個文物打扮,甚至要求照著文物尺寸來做衣服,完全無視該文物的時代季節地域乃至斂服制式的局限性乃至不同的人的不同生長發育,甚至還真有去研究小腳的美妙之處並打算給自己的女兒裹的。醒醒好不好。


對於前者,我只想說,如果有人在網上這麼對你說,記著我這句話——我幫你撐腰,你使勁掐。如果真有人拿著漢服跑來逼你脫下現代衣服,你趕緊報警,那八成是輪子兩成是下了血本的高端黑,已然癲狂,遇上了離得越遠越好。


對於後者,前前後後我已經吐槽過很多次了。


如果仍然不懂,我便再在這裡簡單總結一次,復興漢服,其根本是為了讓漢民族在直觀的表達自己的民族身份時有衣可依,且漢服是為了現代社會而復興,其出發點是讓傳統文化回歸民族生活但也不悖現代文明。並有場合、季節、個人審美、地方風俗之變,並非單純的考古復原。


復興、復古,論起來都有「把過去衰落了的東西重新興盛起來」這麼個意思,但立足點完全不同。復興與「更新」的意思更貼近,是指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新的東西,使之更好更完美。復古則跟「還原」的意思貼近,指現在時不管好的壞的統統都不要了,比著過去的模子重新造一個。


所以,漢服運動的全稱是漢服復興運動,復興、復興、復興!……再看不懂我也沒法了。


而漢服運動所要復興的並不止是一件衣服——這句話的重複率也讓人受不了——漢服運動要的是整個民族的復興,是中國的復興。


如今中國處處談復興。官方說,軍方說,愛國者說,文化界說,我們說,除了公知不說,都在說。因為絕大部分人打心底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民族復興根植於中國人集體潛意識」。


網絡上隨便一搜索「民族復興」、「中華復興」、「偉大復興」等關鍵詞,比比皆是相關帖子、新聞、論文。甚至還有「中華民族復興指數」這麼一個挺不好理解的存在。但是我看了一下這個指數的相關資料,裡面的許多觀點倒是沒錯的。比如,建立這個指數的人就說了這麼一段中心思想:「『復興』不是簡單地回到中華民族古代曾經的輝煌,而是要『恢復』出嶄新的時代內容。」


很顯然,我們是回不去的。且不說就算穿越回去了,過去的輝煌仍然屬於過去,於千百年後的現在無補於事。哪怕有那麼個穿越星人吃飽了撐,把漢或唐整個從場景到路人都穿越到現代,就算他們是漢唐,也落後了當今世界幾千年。不過所幸他們是漢唐,他們絕不會跟本文第一躺槍對象一樣,關一閉國一鎖,縮,連英國在哪個方向都搞不清楚,自我催眠我看不見你們我很強大。他們必然在最初的慌亂過後迅速冷靜下來,學習現代文明知識,儘快趕上新時代的發展水平,為此做出很大的改變,罔顧穿越星人費盡了心思的「照搬」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是漢唐。


而我們,是他們的子孫,雖然我們永遠也不能與他們相見,但我們流著他們的血,背負著一代又一代往下傳承的歷史,累積了一代又一代層層疊加起來的知識,遺傳了他們所有的「好脾氣」和「壞脾氣」。我們不用回去,哪裡都不用去,無需尋找,他們與我們始終同在。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體裡,在上一輩對下一輩的言傳身教里,雖不能面對面,但有我們對他們的敬仰,他們對我們的期望,有這些,就足夠了。我們與他們,可以「對話」,可以「聽訓」,可以「爭論」,但絕不能「撒嬌」。稍微一不如意就哭著往回跑,往大人們懷裡撲,爹媽尚不能如何,祖先們肯定是會不分男女都把人給抽回來的。且只用三個字——沒出息。


時間總是要流逝的,就算你堅持躲回過去,所停頓的也不過是你自己,整個地球不可能為了你而不轉動,整個社會也不可能因為你想怎樣就怎樣。我們不能改變已經發生了的,嚴厲的說,最好連幻想「如果沒有怎麼怎麼的話」都少去想。過去再怎麼傷痛,過去的過去再怎麼美好(往往還是為了襯托「現在好悲劇」而想像出來的,一味選擇性無視過去不美好的部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


我們必須面對「現在」,不為心理成長、堅強啥啥的大道理實踐,也該為了我們的「民族性格」的發揚。


我們是一個怎樣的民族?——首先請忘記那些口號,回想一下,過去聽過的民族故事,從遠古神話到民間傳說到歷史事例。回想一下,過去學過的民族知識,從聖人之言到民間俗話。當然,每個人能回憶起來的不同,甚至於一些人滿腦袋只有一些烏糟糟的事。不過,即使滿腦袋只有烏糟,正獰笑著想要開地圖炮的,他們也沒有辦法否認,被他們地圖炮的對象,正好好的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且普遍活得還不算差,並且所謂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仨早不是原班人馬以及文化了,惟我們在,一直在。


因為我們的民族,從來不認命。神話傳說中,敢於跟神叫板的比比皆是。宗教信仰中,只期望神來搭救是下乘,人的自我修行乃至修成神才是上乘。歷史事件中,哪怕是在最苦難深重的時候,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歇了,即使是看上去歇了的那部分人之中,內心裡仍然翻江倒海著的也不在少數。我們沒有末日觀念,我們的觀念是「絕地逢生」。我們有「天打雷劈不得好死」的神罰觀念,但我們面對上古大洪水的第一個反應是「治」,面對神的腦殘安排第一個反應是「爭」。我們的吟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的諺語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們的民族性格是——百折不饒。


所以,對我們民族來說,過去是拿來背負的,現在是拿來努力的,未來才是拿來「如果」的——如果少壯不努力,老大就徒傷悲。我們民族一直所著眼的是人世的未來,一直所爭取的是子孫後代有好日子過。「死後哪怕洪水滔天」這種話,我們不會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才是我們的信仰。而這種思想,本身就屬於「民族復興」思想——「民族復興是指使某一民族超越以前的繁盛時期,使國家和民族進一步發展,像古人學習,彌補缺點和不足。」


民族性格,讓我們民族對「民族復興」充滿執念,「民族復興」,又可以讓我們更加鞏固我們的「民族性」。這種狀況,在傳統現象觀中,為「生」,生生不息,所以這個民族必然會走向復興。關鍵就在於有沒有真正搞懂復興的意義,以及要復興什麼,怎麼去復興。腦子一團漿糊,只知道這麼個口號,而不知道自己要幹些什麼,也不准別人去試著幹些什麼的,他們腦子裡也就只有這麼個口號,閒時用來裝13,忙時用來賊喊捉賊說別人不做事。


漢服運動就不是那種光喊口號的行為,當然漢服運動還不成熟,足夠讓人以挑刺來消磨時間。但至少我們在做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