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来自汉服百科
十二章是中國古代禮服上常見的十二種花紋。歷代服制大同小異,有十二章、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別,按品位遞減。其中明代服制:天子十二章,皇太子、親王、世子俱九章。日本在明治維新前以十二章冕服作為天皇大禮服,朝鮮王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後,君主由國王改稱皇帝,禮服也由九章改為十二章。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中華民國國徽為依十二章設計的十二章國徽,袁世凱所建立的中華帝國亦沿襲作為國徽。
章紋[编辑]
- 日
- 月
- 星辰
- 日、月、星辰之意是「明」,它照耀人間,造福人類。
- 山
- 山,有穩重、鎮定之意。
- 龍
- 龍,取神異、變幻之意。
- 華蟲
- 華蟲,是雉雞,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彩之意。古代服飾多以山、龍、華蟲作五彩繪。
- 宗彝
- 宗彝,古代宗廟祭把所用的酒器,取供奉、孝養之意。
- 藻
- 藻,取潔淨
- 火
- 火,取明亮。水藻和火焰為標誌的章紋。
- 粉米
- 粉米,是白色米形花紋,取有所養之意。
- 黼
- 黼,是黑白相間如斧形的花紋,取割斷、果斷之意。
- 黻
- 黻,是黑青相間的如兩弓相背形的花紋,取其辨別、明察、背惡向善之意。
出處[编辑]
- 在《尚書·益稷》文中:「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
- 上面「予欲觀古人之象」句中的「予」,是指傳說中繼堯為帝的那個有虞氏—虞舜。因此也稱「有虞十二章」[1]
參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北京錢幣研究》,1989年第5期,吳鳳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