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染织工艺——印染工艺

来自汉服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简介[编辑]

我国染织工艺的装饰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一、织花,二、印染,三、刺绣,四、画花。 一、织花,可分为彩色花和本色花。彩色花是由织物的彩色经线或纬线交织而成;本色花是由织物的经纬线因不同组织而形成的花纹。 二、印染,其方法较多,著名的有绞染、夹染、蜡染、碱印、拓印等。 三、刺绣,用刺绣作为织物的装饰,最早是用辫绣的方法,由于装饰内容的不同要求,以后又发展了许多针法,以及多种品种,如挑花、补花等等。 四、画绘(画花)

画绘是殷周时普遍应用的一种着色方法,它是采用画的方式,将调匀的颜料或染料液涂绘在织物上,以形成图案花纹。画花,在织物上用画花的方法进行装饰,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古代的礼服,下裳用刺绣装饰,上衣则用绘画装饰,称之为“画”、“会”。从出土实物来看,洛阳殷墓就发现有用黑、白、红、黄等色绘成几何形图案的画幔。 本文介绍的是其中的印染工艺,以下是有关印染工艺的知识:


印染原材料的种类[编辑]

我国古代用于给织物着色的材料概括起来有天然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两大类。


矿物颜料[编辑]

我国在服装上着色的历史就是从这类颜料的利用开始的,其渊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 古代曾经用以给织物着色的矿物颜料有赤铁矿、朱砂、胡粉、白云母、金银粉箔、墨(墨不是矿石制成,这里根据其使用方法,归纳于此处)和石墨等。


赤铁矿[编辑]

赤铁矿,又名赭石,主要成份是呈暗红色的三氧化二铁,樱桃红色或红棕色条痕为其特征。具各种形态和无磁性,可与相似的磁铁矿、钛铁矿相区别。呈铁黑色、金属光泽、片状的赤铁矿称为境铁矿;呈钢灰色、金属光泽、鳞片状的称为云母赤铁矿,中国古称“云子铁”;呈红褐色土状而光泽暗淡的称为赭石,中国古称“代赭”,而以“赭石”泛指赤铁矿。赤铁矿分布极广。 赤铁矿就是氧化铁,它又重又硬。赤铁矿含铁量高达70%并且可以大量产出,因而是最重要的铁矿石。赤铁矿的名字缘于它发出的暗红色。赤铁矿有几种形态,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形态,又给它们起了不同的名字。只有为数不多的地方,赤铁矿有完美的金属闪光菱面体晶体。可是更多的情况下,晶体常常是偏平的,更有甚者形成薄板状,有些样品板状成簇组成玫瑰花状,叫铁玫瑰。如亮闪闪钢灰色晶体,称之为镜铁矿,鳞片状的叫云母赤铁矿,松软土状的叫赭石,很多球状聚在一起的叫肾铁矿,纤维状的叫笔铁矿等等。赤铁矿分布极广。很多情况下均可生成赤铁矿,但最主要的赤铁矿矿床是沉积而成的。赤铁矿经常与磁铁矿在一起产出。除了炼铁,粉末状的赤铁矿还被用来作红颜料和磨料。 所有这些结晶很好的赤铁矿变种都是黑色的,但条痕,即矿物粉末的颜色都是红色的,所谓肾状铁矿就是这种红色,肾状铁矿是一些放射状的**体,有肾状的表面。红色是绝大多数没有结晶形态的土状赤铁矿的颜色。赭石就是这种红色的土状赤铁矿,它一度是作为颜料的。 赤铁矿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是我国古代应用最早的一种红色矿物颜料。1963年在发掘江苏邳县四湖镇大墩子4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址时,出土了四块赭石,其上有明显的研磨痕迹,说明当时我国已开始利用这种矿物颜料了。到春秋战国时,赭石由于色泽逊于其他红色染料,逐渐被淘汰,但仍然被用来作监狱囚衣的专用颜料。后来“赭衣”成为囚犯的同义词,即源于此。


朱砂[编辑]

朱砂又称辰砂、朱沙、丹粟、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通常产状为细粒的块状体,为提炼汞的唯一重要矿石。亦用作中药,别名丹砂。甘,微寒,有毒。入心经。安神定惊,解毒。 辰砂,以湖南辰州产者为最佳,故又称辰砂。 朱砂主要成份是红色硫化汞,但常夹杂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属辉闪矿类,在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都有出产,是古代重要的红色矿物颜料。 朱砂有无镇静催眠作用,认识不甚一致;有解毒防腐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杀灭皮肤细菌和寄生虫。 朱砂为汞的化合物,汞与蛋白质中的疏基有特别的亲合力,高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酶和活动。进入体内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肾,而引起肝肾损害,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朱砂也是道教用来画符驱邪的用品之一,道教(现在佛教也用)通常用朱砂,并配合朱砂笔,对黄纸(符纸),或者其他驱邪物品加以矜持,起到提高发起灵气作用,提到驱鬼辟邪的功效!最早见于《神龙度圣经》,《洞庭法源经》等均有描叙。 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中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如在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时期墓葬中层发现大量朱砂,在北京琉璃河西周早期墓葬、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也都发现过油朱砂涂抹痕迹的织物残片。由于朱砂色泽纯正,所以一直到西汉依然深受人们的欢迎,有些贵重衣物仍用它涂敷。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彩绘印花丝织品中,有不少花纹就是用朱砂绘制成的,如其中一件红色菱纹罗锦袍,尽管在地下埋葬了2000多年,其上棉用朱砂绘制的红色条纹,色泽依然十分鲜艳。这些朱砂颗粒研磨得又细又匀,埋葬时间虽长达两千多年,但织物的色泽依然鲜艳无比。可见西汉时期炼制和使用朱砂的技术水平是相当高超的。 中国还是世界上出产朱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朱砂的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胡粉[编辑]

胡粉,又名粉锡,主要成份是碱性碳酸铅。胡粉是“化铅所作”,是人工制造出来的。为矿物铅加工制成的碱或碳酸铅。产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可以加工,将卷叠的铅板,插入多孔磁皿中,置于盛稀醋酸的磁锅上,用炭火加热,经较长时间,铅受醋酸蒸气的侵蚀,先成碱或醋酸铅,再导入无水碳酸,渐成碱式碳酸铅,为白色的粉状物。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 历代妇女多用它作敷面化妆品或彩绘服饰织物的白色颜料。以铅、醋味原料制胡粉的方法,在唐代著作中已有详细记载。近年在福建福州宋墓中发现许多彩绘上衣,上面都哟这种颜料的涂绘痕迹。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对胡粉的化学生产工艺作过较为详细的描述:“每铅片百斤,用醋两瓶,安火四两,养之七日,铅片皆成粉霜。”这种制作方法和现在西方所谓“荷兰法”相似,却比它早了几百年。


白云母[编辑]

白云母,亦名绢云母,也叫普通云母、钾云母或云母,是云母类矿物中的一种。白云母是良好的电绝缘体和热绝缘体,并且它能够大量出产,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一般它产于变质岩中,但也产于花岗岩等岩石中。白云母并非只是白色,它可以是较淡的褐、绿、红色到无色,具有玻璃光泽到丝绢光泽。形状为大板块状,六方晶体或细粒的**体。 绢云母,在某些片状的岩石中,它会以细小的纤维状出现,因为具有丝状光泽而被称为绢云母(Sericite)。大型的白云母矿场分布在俄罗斯与印度。为什么会叫作“Muscovite”呢?这是因为俄罗斯人有时会以它用来代替玻璃,所以它叫作“苏俄玻璃”,再转过来的。 白云母是一种硅酸钾铝的白色矿物,产于我国湖南临武等地区。把它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后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和渗透性,可作为白色颜料使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纱”上,光泽晶莹的白色花纹,经化验证实是用白云母绘制而成。

金银粉[编辑]

金银粉是指用金、银研磨而成的粉屑(它一般加上黏合剂制成金银泥使用)。金银箔是指用金或银打制的薄片(比纸还薄)。用金银泥和金银箔绘制或装饰衣着,可使织物获得金光闪闪、色泽艳丽的华贵效果。这种装饰织物的方法,自汉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在出土的历代纺织品中,也常常可以见到应用金银色涂画和印制的织物,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金银色印花纱,福州市北郊南宋墓出土的大量金银花织物,都是使用金银粉装饰的产品。


墨和石墨[编辑]

墨即为我国历来所谓的“文房四宝”之一的墨,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 墨是以松柴或桐油的炭黑(经过焚烧)和胶制成的,颜色纯黑(有的墨法紫光,是制墨时加入“苏枋”的原因)。历代彩绘衣着上的黑色,基本都是用墨绘制。 石墨(矿物)是煤火碳质岩石受区域变质作用或岩浆侵入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石墨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部分形成石墨。著名产地有纽约Ticonderoga,马达加斯加和Ceylon,我国以黑龙江鸡西市柳毛为最大的产地。 石墨颜色呈铁灰色或钢灰色,我国古代也有用石墨在衣着上设色的。曾将见于记载的是安徽黟(音同衣)县的情况,自六朝以来,黟县群众每以其地所产石墨处理布匹,使之具有深灰的色彩(黟县石墨是历来文人艳羡的东西,因而也时常出现于文学著作之中,特别是宋代的著作)。

除了上面所说几种矿物颜料,我国古代还曾以雄黄雌黄或黄丹作为黄色颜料,以各种天然铜矿作为蓝色和绿色颜料制作各种彩绘衣服,其使用方法与以上数种颜料相似,这里就不多谈了。


植物染料[编辑]

我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利用植物染料也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也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人们发现,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经过反复实践,我国古代人民终于掌握了一套使用该种染料染色的技术。到了周代,植物染料在品种及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设置了专门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员负责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

在古籍文献中亦记录了不少色彩的名称,秦汉时,染色已基本采用植物染料,形成独特的风格。东汉《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明代《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则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到了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明清时期,我国天然染料的制备和染色技术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染料除自用外,还大量出口,而用红花制成的胭脂绵输到日本的数量更是可观。中国应用天然染料的经验跟随丝绸一同传播到海外各国,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虽然都是设色的色料,但它们的作用却是很不相同的。以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黏合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其本身虽具备特定的颜色,却不能和染色相比,所着之色也经不住水洗,遇水即行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在染制时,其色素分子由于化学吸附作用,能与织物纤维亲和,而改变纤维的色彩,虽经日晒水洗,均布脱落或很少脱落,故谓之曰“染料”,而不谓之“颜料”。

利用植物染料,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自周秦以来的各个时期生产和消费的植物染料数量相当大,其采集、制备和使用方法,值得称道之处也极多。古代使用过的植物染料种类很多,单是文献记载的就有数十种,现在闻名仅就几种比较重要的常用染料谈一谈。 。 国产植物染料通常有如下几种:蓝色染料——靛蓝;红色染料——茜草、红花、苏枋(阳媒染);黄色染料——槐花、姜黄、栀子、黄檗;紫色染料——紫草、紫苏;棕褐染料——薯莨;黑色染料——五倍子、苏木(单宁铁媒染)


蓝草[编辑]

凡可制取靛青(即靛蓝)的植物,均可统称为 “ 蓝 ” 。蓝草一般在小暑前后、白露前后两期采集。取净叶二十八斤,石灰十二斤拌成一料,四料便可做成一担蓝靛,因形如淤土,故又称“土靛”。十字花科的菘蓝为二年生栽培植物。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浙江等地。爵床科的马蓝则为灌木状多年生草木,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现江浙地区也有引种。靛蓝的粗制浮沫即中药青黛,蓝草的根即著名中药板蓝根,其果为中药蓝实。它们皆有杀菌消炎,清热解毒之药效,可用于防治流脑、流感及肝炎等传染疾病。

蓼蓝 蓼蓝,一年生,草本,它茎叶含有靛甙(dai),这种物质经水解发酵之后,能产生无色水溶性的3—羟(qiang)基吲(yin)哚酚,即靛白,当靛白经日晒、空气氧化后缩合成有染色功能的靛蓝。在古代使用过的诸种植物染料中,它应用最早、使用最多。

蓝靛是中国蓝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植物还原染色材料。采集蓝草制作蓝靛在中国的古籍中早有记载。据古书《夏小正》记载,我国在夏代已种植蓼蓝,并已知道它的生长习性,“五月,启灌蓼蓝”。就是说到了农历五月,蓼蓝就要开始栽种了。

我国利用蓝草染色的历史,至少可从两千多年前的周代说起,在《诗经·小雅·采蓝》中记载:“终朝采蓝,不盈一襜(chan)” 的诗句,说明春秋时的人们确曾采集蓝草,用于染色;《说文》中记载:“蓝,染青草也。”;《荀子劝学》中记载:“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礼记·月令》中也有“仲夏之日,令民毋艾蓝以染”的叙述,说明战国至两汉之间,人们不但用蓝草染色,而且大量种植,以备收获,并规定不到割刈(yi)之时,不准随便采撷(xie)制取的。西汉以后,种植蓝草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成为一个专业。这些古籍诗文中所说的“蓝”,就是指的蓼蓝。由此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来进行织物染色的国家。不过可以用来制作蓝色植物染料的蓝草除了蓼科的蓼蓝之外,还有十字花科的菘蓝、豆科的木蓝,爵床科的马蓝等等。 东汉时期,马蓝曾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就有专业性的产蓝区。文学家赵歧路过此地,看见山岗上到处种着马蓝,有感而发,写下一篇《蓝赋》,作序说:“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以种蓝染绀为业。”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先是“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然后用木、石压住,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浸的时间是“热时一宿,冷时两宿”。将浸液过滤,按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搅动,等沉淀以后“澄清泻去水”,“候如强粥”,则“蓝靛成矣”。用于染色时,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并使发酵,把靛蓝换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于碱性溶液中,从而使织物上色,经空气氧化,织物便可取得鲜明的蓝色。这种制靛蓝及染色工艺技术,已与现代合成靛蓝的染色机理几乎完全一致。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对蓝草的种植、造靛和染色工艺,进一步作了全面性的阐述和总结。他在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说:“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在靛蓝染色方面,书中指出:“凡蓝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记数。其最佳者为标缸。”。 据江苏的《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再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于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详细记了小暑前后、白露前后可两期采集蓼叶,取净叶二十八斤,石灰十二斤拌成一料,四料便可做成一担蓝靛,形如淤土,故称“土靛”。在“州志”中记载民间制靛的简单过程,足以说明蓝草的种植和蓝印花布的生产在当时物产中的重要地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他取“蓝水”为人治病,认为“蓝水、染布水,皆取蓝及石灰能杀虫解毒之义。”。现代的药理研究表明,路边青含黄酮类;蓼蓝全草含靛甙、黄色素及鞣质;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红烷B、葡萄糖芸苔素及靛蓝等;草大青及马蓝叶均含靛蓝。都有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能。特别是用蓼蓝 (Polygonumtinctorium Ait.)制成的“板蓝根”中成药,已为人们所熟悉和普遍使用。 在台湾早期的蓝草种植大都是以山蓝为主,山蓝又叫做大菁,曾经也是早期销往大陆的台湾产品。主要采集地区分布在北部的阳明山、坪林和猫空、三峡一带山区,中部地区是在苗栗、日月潭、埔里、溪头、阿里山、奋起湖等山区,目前尚可发现其踪迹。在清末民初之际,因为茶产业的兴起,加上化学合成染料的进口,导致山蓝的产业迅速萎缩,以致於消失。也因为经济价值的消失,大菁被野放至以上区域,近年来台湾各地所推广的蓝染活动,就是以这些被野放的大菁作为主力的。 蓝的染色使用,在国外也出现的很早,如印度在西元一世纪时,在一份航海的纪录文件中,就出现有利用海上运输蓝靛的纪录了。在南美安地斯山纪元前3-4世纪间的印加人的遗迹中,出土有染上蓝之棉布。纪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的debe所出土的木乃伊之裹尸布里,就检验出含有蓝之色素。早期的埃及称蓝为「indicum」,也存在於纪元200年左右叙利亚地区所发现的盾牌上,被当成涂料。欧洲的商人早在13世纪时,就已经引进欧洲各国,在当时的英国还曾经把蓝靛当成是「恶魔的药」,立法限制使用。15世纪后,蓝靛也被当成是绘画的颜料之一。蓝靛就是靛花,靛花就是国画颜料中的花青。蓝素溶在水中时,是呈现绿色的状态;当出水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后,才改变色相为蓝色。而靛花则是靛水经过搅拌起泡后,让泡沫上的蓝素充分地接触到空气的氧才由绿转成蓝的色相。将变蓝的泡沫集中,乾燥后,就是一般国画颜料的花青。蓝所染出的色相,按照宋应星的说法有翠蓝色、天蓝、月白、草白等四色。这四色直接是以蓝靛的深浅控制,所染出的色相,并不混合其他的染材进行重复染。


中国古代的制蓝技术[编辑]

关於中国古代文献中,关於采蓝的古文献出现得很早,在《诗经》中就有明确的采摘记载,另外在《荀子》的〈劝学篇〉里亦有「青出於蓝」之说法。至於种植和处理技术上的记载,以魏的贾思勰《齐民要术》和宋的宋应兴《天工开物》、明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较为齐全。其主要的说明如下: 《齐民要术》以蓼蓝制靛的方法: 「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於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於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普彭反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蓝十亩敌谷田一顷能自染青者其利叉倍矣崔寔曰榆荚落时可种蓝五月可刈蓝六月可种冬蓝冬蓝木蓝也人日用药也。」 《天工开物》以菘蓝制靛的方法是: 「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壹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近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乾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本草纲目》制靛的方法是: 「染材,〔别录曰〕蓝实生河内平泽。其茎叶可以染青。〔宏景曰〕此即今染襟碧所用者。以尖叶者为胜。〔恭曰〕蓝有三种。一种叶圆茎二寸许。厚三四分者。堪染青。出岭南太常。名为木蓝子。陶氏所说。乃是菘蓝。其汁抨为淀甚青者。本经所用。乃是蓼蓝实也。其苗似蓼而味不辛。为淀惟作碧色尔。〔颂曰〕蓝处处有之。人家蔬圃作畦种。至三月四月生苗。高三二尺许。叶似水蓼。花红白色。实亦若蓼子而大。黑色。五月六月采实。但可染碧。不堪作淀。此名蓼蓝。即医方所用者也。别有木蓝出岭南。不入药。有菘蓝可为淀。亦名马蓝。尔雅所谓葳马蓝是也。又扬州一种马蓝。四时俱有叶。类苦买菜。土人连根采服。治败血。江甯一种吴蓝。二月内生。如蒿。叶青花白。亦解热毒。此二种虽不类。而具有蓝名。且古方多用吴蓝。或恐是此。故并附之。另外在〈草部〉蓝淀项目里,记载著:染材,〔时珍曰〕淀。石淀也。其渣沉殿在下也。亦作淀。俗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乾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掠出阴乾。谓之靛花。亦青黛。见下。」 以上的古法均是属於生产性的制靛方法,主要是将蓝叶制成固体的靛状,方便搬运、保存和贩售,现今的大陆或台湾也尚有少量贩卖蓝靛。


蓝草的种类[编辑]

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性喜潮湿略有阳光之处,染色使用部位是叶片,在日本也叫做阿波蓝、吴蓝。繁殖方法可使用种子於三月底四月初播种即可,也可以使用蓼蓝的茎直接播插於土壤的繁殖方法。种子的采收以十一月开花部位已经变成褐黑色时为佳,采收后要晒乾,并置於树胶袋中,然后放在冰箱中冷藏至隔年春使用。在采摘叶片后,新叶片会由茎节处,再冒出新芽。因此可大量繁殖於培养土的盆栽中,使用完后,亦可使用茎部繁殖。但是要注意施肥,没有施肥的话,叶片会逐渐变小。蓼蓝叶含靛(Indiican)、黄色素、鞣质,根部含葱类成分。 大菁(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

或称之为山蓝、马蓝、山青、大青,是属於爵床科植物,日本也叫做琉球蓝。主要产地在中国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一带居多。目前仍存在少数民族,如苗族的深蓝色或黑色的染料,同时也是台湾使用中的染色材料。繁殖方法是以阡插法为主,性喜潮湿和阴凉之处,冬天12月-1月之间会开淡紫色的小花。叶子含有靛,靛经氧化后,就成为蓝色的色素「靛蓝」。 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

在中国古代称之槐蓝、大蓝、大蓝青、水蓝、小青、小菁、本菁、园菁、台湾蓝、印度蓝、青仔草、野青靛,是属於豆科多年生灌木,以种子来繁殖的,种子是豆夹状,羽状叶、锥状赭粉红色的小花。分部於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曾是印度早期对欧洲的输出品,木蓝的英文叫做indigo 和印度的英文indian是很接近的,也和印度河有著密切的关系。 菘蓝(Isatis tinctoria L)

又叫做茶蓝、板蓝、中国大青、中国菘蓝,英文名是Woad。是属於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顶生黄色小花。主要产於欧洲的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中国则产於黄河流域和黑龙江之间的广大北方地区,其根部就是治SARS的中药配方板蓝根。叶片类似波菜或橄榄菜,花开在业片中央,染色部位为叶片。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红烷B(Isatan B)、葡萄糖芸苔素(Glucobrassicin)、新葡萄糖芸苔素-1-磺酸盐(Glucobrassicin-1-sulfonate)、靛蓝(Indigotin)

除了以上蓝的种类外,另外尚有以下11种植物可以提炼出蓝色的染色色素: 1. 埃及木蓝又叫做那塔木蓝,属於豆科,产於东非。 2. 关节木蓝,属於豆科,产於印度、阿拉伯、西非国家。 3. 野木蓝又叫做蕃菁、南蛮蕃菁,属於豆科,产於中美洲。 4. 阿拉伯木蓝,属豆科,产於印度、阿拉伯、西非诸国。 5. 银木蓝,属於豆科,产於东、北非。 6. 瓜地马拉木蓝,属於豆科,产於中美洲。 7. 卡罗莱纳木蓝,属於豆科,主要产於北美。 8. 欧洲菘蓝,属於十字花科,主要产於西班牙地中海沿岸。 9. 矛荚藤,属於豆科,产於西非。 10. 芙蓉蓝,属於萝摩科,产於马来西亚、印尼。 11. 靛蓝木,属於夹竹桃科,产於印度。


茜草[编辑]

茜草,又名茹藘(lv)和茅搜(sou)(《尔雅》),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植物染料。 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故茜草又名:破血草、染蛋草、红根草等。现在学名Rubiacordifolia L.。茜草所染不是红花那种鲜艳的真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在印染界有专门的术语叫做Turkey red(土耳其红)。

茜和蓝是出现於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早的染色植物之一。茜草的种类,主要有东洋茜、西洋茜、印度茜三种,其染出的色相并不一样。在中国使用的茜草是属於东洋茜,染出的色相是偏橙色的,红色的感觉较低。西洋茜另外也因为其叶片有六片的缘故,也被称之为六叶茜,东洋茜则是四叶,因此也被称之为四叶茜。西洋茜主要产於地中海沿岸之南欧区域和西亚区域,是属於多年生的草类植物,叶片为六片轮生,根部主要含有黄色和红色的色素。

茜草的染色部位是在根部,根部的色彩是淡红土黄色;因其具药效,因此在中药店里仍可买到。染出色相会因其品种不同,而有不同的色相。中药店买的茜草是东洋茜,大都是四叶茜,偶而也会出现五叶或是六叶的情形,叶子的形状略成心型。繁殖是以其枝干斜插繁殖的,茎干因为是属於爬藤类,容易断裂且有倒钩,略呈四方形,大都生长於山地林边,三年即可采收其根部,根部主要含有Alizarin、Purpurin、Pseudopurpurin、Rubiadin、Purpuroxanthin、Munjistin等色素。印度茜染出的色相略呈较沉的暗红色,西洋茜则是彩度略高的先红色。

战国以前,是野生植物。《诗经》中:“茹藘在阪”、“缟衣茹藘”,前者是说它生长在山坡上,后者是说它的染色。

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茜草在《诗经》中被称之为茹藘、《本草经》和《尔雅》称之为茅搜或蒨、《说文解字》、《山海经》称之为搜、《山海经注》称之为蒨草、《诗正义》称之为韎、《诗传》称之为韎鞈、《诗疏》称之为地血或牛蔓、《史记》称之为茜、《蜀本草》称之为染绯草、《陈藏器》称之为茜根、《土宿本草》称之为血见愁或风车草、四补草或西天王草或铁塔草或风车儿草或四岳近阳草、《救荒本草》中有土茜苗、《本草补遗》中称之为过山龙、《陶弘景》称为染绛草、《尔雅义疏》有驴繖子、《植物实名考》中称之为金线草、《松村植物名汇》称之为苗根,另外尚有地苏木、活血丹、破血草、红根藤等等。

在茜草众多名称里,《诗经》中的「茹藘」和《山海经》的「搜」、《尔雅》的「茅搜」或「蒨」等名称算是出现的比较早的。「搜」、「茅搜」的称呼大约是和其红色的染色效果有关,红色是和血有关的色相,有血的草就像鬼一样,因此出现「搜」的字。「蒨」字则是和茜草的茜字是相通的,蒨字是由青加上人字边,青人就是形容青春美丽的人,被借用来形容草,就加上草部首,藉以区隔。因此蒨字就带有美丽的意思,用蒨字来命名的草就有美丽的草,蒨草的美丽可能不是因为其外形而得名,是以其染出的红色色相得名。至於后来的地血、染绯草、染降草等等名称都是因为其染色色相的特性而得名,或是带有地区性的命名,如牛蔓、血见草、过山龙、四补草、西天王草、铁塔草、四岳近阳草等,风车草和风车儿草大约是因为其心状叶子的形状是四片一组类似风车的造形,可推测因此而得名。可是为何后来舍弃不用,另立名称为「茜草」。

西汉以来,开始大量人工种植,司马迁在《史记》里说,新星大地主如果种植“十亩卮茜”,其收益可与“千户侯等”。茜草是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春秋两季皆能收采(以秋季采到的质量为好)。收采后晒干储藏,染色时可切成碎片,以热水煮用。茜草属于媒染染料,所含色素的主要成份为茜素和茜紫素。如直接用以染制,只能染得浅黄色的植物本色,而加入媒染剂则可染得赤、绛等多种红色调。出土文物证明,古代所用媒染剂大多是含有铝离子较多的明矾。这是因为明矾水解后产生的氢氧化铝和茜素反应,能生成色泽鲜艳、具有良好附着性的红色沉淀。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深红绢”和“长寿绣袍”的红色底色,经化验即是用茜素和媒染剂明矾多次浸染而成。

古文献中有关茜草的句子: 《诗经》有“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东门之墠茹藘在阪”等句。 《汉官仪》记有“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之句。 《史记·货殖传》中亦有“千亩卮茜,其人与千户侯等”的记载,可见当时栽植茜草可享有厚利,茜草染红在周朝以前即受到相当的重视。 《本草纲目》云:“陶隐居本草言:东方有而少,不如西方多,则西草为茜,……”时珍曰:“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廷数尺,方甚中空有劢,外有细刺,数寸一节,每节五叶,叶如乌药叶而糙涩,面青背绿,七八月开花结实,如小椒大,中有细子。……可以染绛……。” 清代《物理小识·卷之六》中亦有“茜草染紫”、“茜红以乌梅汤,退红以石灰水,退后茜不失铢两。”等句,《植物名实图考》一书对茜草也有许多解说。台早期志书中也屡有记载,像康熙五十六年本《诸罗县志》记曰“茜草染绛之草,一名茅搜……,土番多用此以染兽毛,兼以染藤;然秘而不传,莫知所生之处汉人鲜有识者。” 《重修?山县志·卷十一》中附录《瀛壖百?》:“番妇自织布,以狗毛、苎麻为线,染以茜草,错杂成文,朱殷夺目,名达戈纹。达戈纹番以被体。汉以为衣包,颇坚致。”其后各地志书中屡见转摘本文,如《淡水厅志》、《嘉义县志》、《台湾府葛玛兰厅志》、《台湾通史》等内容,都与前文相当一致。


茜草的种类[编辑]

茜草的染色种类主要有以下三种: 1. 东洋茜(Rubia cordifolia L)又叫做中华茜草。 2. 西洋茜(Rubia tirctorum L.)。 3. 印度茜(学名:Rubia cordifolia Linn.在印度被称之为Indian medder)。 根据大陆的文献的说法,将茜草分成四类: 1.长叶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2.中华茜草(Rubichinensis Reg.et Maack) 3.狭叶茜草(Rubia truppeliana Loes.) 4.黑果茜草(Rubia codifolia L.)

【古文献的记载】 1.诗经:「缟衣茹藘」 2.考工记:「一染縓再染赬三染纁」 3.唐诗里李商隐的〈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 李群玉的〈黄陵庙〉「黄陵女儿蒨裙新」 4.宋朝苏轼的〈浣溪沙〉「相挨踏破茜罗群」 5.清朝曹雪芹的〈桃花行〉:「茜裙偷傍桃花立」 染出色相也会因其叠染的次数,会出现《考工记》里称呼的:縓、赬、纁、朱、绛等色相。有时候也会直接以植物名来命名,叫做茜色或是茜红色等。


红花[编辑]

红花又称之为红蓝花、黄蓝花、草红花、燕脂花、胭脂花、山丹花 学名为Carthamus tinotorius L.,原产地是在现今的埃及中亚西亚、美索布达平原,和中国西北地区。是越年的蓟草科植物,叶片呈现锯齿有尖刺。六月到七月之间,会由上往下开出黄色的小花,三日后才会由花根部逐渐长红色的色素,在日本也被叫做「末摘花」。另外,也传说是由韩国所传进的缘故,而称之为「韩红花」。红花的色素以黄色(Carthamin)和红色(Carthamone)较多,另含有蓝色色素和植物萤光物质。 西汉时,开始传到内地。红花适用于多种纤维的直接染色,是红色植物染料中色光最为鲜明的一种。用它染的红色称为真红或猩红。 古代可以染红色的染料虽然还有茜草,单茜草为土红、又需要较为复杂的媒染工序,而红花所染为“真红”,而且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故在红色染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红色曾是隋唐时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诗句“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况了红花非同凡响的艳丽效果。根据现代科学分析,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其中黄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在古代无染料价值,而在现代常用于食物色素的安全添加剂;而红色素易溶解于碱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产生沉淀,形成鲜红的色淀沉积在纤维上,获得具有一定牢度的红色衣物。 根据南宋赵彦卫的《云梦漫钞》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说法,红花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所传进的物种,且描述染 出的色相叫做「真红」。红花是绘画颜料、也是染料,同时是妇女的化妆品色料。红花的染色部位是使用其花瓣,所提炼出来的色素,和上油脂后,制出口红或腮红的化妆品胭脂,因此也被叫做胭脂花。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胭脂出现於较早的历史文献资料,被收录於《史记》和《汉书》中的《西河故事》里,之后被转记於唐《史记正义》、《史记索隐》、《十道志》,也出现於宋朝的《乐府诗集》、明朝的《丹铅总录》。记载有感叹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出征,将当时的匈奴赶出了曾经是红花产地的祁连山脉一带,也包含了胭脂山。匈奴人被赶出了焉支山,因而丧失了制作胭料的红花,感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是汉武帝的时期,相当於西元前121年所发生的故事。在《史记索隐》里,引用《习凿齿与燕王书》里有如下的记载:「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绯黄,采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胭脂山也叫做焉支、燕支、烟支、烟肢、燕脂、胭脂、胭支、胭肢、胭支、阏支山等,约略相当於现今的永昌县西处。

胭脂,另一说是因其产地在古代中国的焉支山与祁连山的山麓,因此也被称之为焉支。另外也因为产地是在燕国之故,或是燕国所产的红花较佳之故,也称之为燕脂。胭脂也和匈奴的人名有关,根据唐朝张泌《妆楼记》中,如下的一段叙述:「燕支,染粉为妇人色,故匈奴名妻阏氏」,文中是说匈奴王妻子阏氏,喜欢以红花做成化妆品,而阏氏的发音和胭脂是相同的,因此也被借用。匈奴王妻子阏氏的说法出现於汉朝刘邦时期,刘邦亲率30万大军迎战匈奴王冒顿,被围於平城(相当於现今大同),采用陈平意见,行贿冒顿的妻子阏氏,因而得以脱险。 关於红花的植物类记载,《急就篇》更早的《尔雅》的「茏古」、《诗经》的「游龙」、郭璞注释《尔雅》的「红草」、《别录》的「天蓼」和「石笼」、《本草拾遗》的「水」和「大蓼」、《汉英韵府》的「蓼」,另外尚有红兰花、大毛蓼、东方蓼、水蓬稞、大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八字蓼、捣花、辣蓼、丹药头、家蓼、水红花等称呼。红花具有血管扩张的作用,被用来当作治疗心脏病的良药。目前红花最大的生产国家是美国,主要是摘取种子,粹取油脂当作食用油,这是一般的红花子油。被当作是中药药材使用的产地是大陆,生产区域分部於四川、河南一带的山区。这一带生产的红花又叫做川红花,而产於西藏的红花,药材店称之为藏红花,藏红花采收不易,价格昂贵,通常只限於药用。染色用的红花,通常是川红花,属於蓟草科植物,叶片周围有刺。 除了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种红色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成胭脂。

与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提炼加工,则可为化妆材料。苏方木也名“苏木”,它的颜色虽比较黯淡,但作为染料饿历史却很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一种主要的红色染料。 化妆上的使用是以铅白打底,再上红花的提炼物,就可以得到桃红色,也称之为「桃花妆」。以铅白和红花调和所得到的色相,在唐代称之为檀红,也就是粉红色、浅粉红。至於大红色,则称之为绛唇。因为红花和女性化妆品的关系密切,促使红花带有些许的浪漫和女性化的倾向。以红花来比喻女性也颇为贴切的,红花的红色色素的褪色时间很快,只能在短时间里,显现出其亮丽的色相,就如同女性的美,只显现於短暂的青春期间,过不了多久,终究要人老珠黄,抵挡不了岁月的侵蚀。红色色素的易褪和女人美丽的青春易逝,同样让人由然升起一股哀怜珍惜之感。红花和胭脂化妆品有著密切的关系,连带也使红字的使用状态,趋近於形容女性的美丽或是较为柔性化气氛之营造,明显地不同於赤字。 古人采用红花泡制红色染料的过程如下:将带露水的红花摘回后,经“碓捣”成浆后,加清水浸渍。用布袋绞去黄色素(即黄汁),这样一来,浓汁中剩下的大部分已为红色素了。之后,再用已发酸的酸粟或淘米水等酸汁冲洗,进一步除去残留的黄色素,即可得到鲜红的红色素。这种提取红花色素的方法,古人称之为“杀花法”,此方法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到日本等国。如要长期使用红花,只须用青蒿(有抑菌作用)盖上一夜,捏成薄饼状,再阴干处理,制成“红花饼”存放即可。待使用时,只须用乌梅水煎出,再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几次,便可进行染色了。“红花饼”在宋元时期之后得到了普及推广。

《本草纲目》里的红花记载,如下: 红蓝花:染材,【释名】红花。(开窦)。黄蓝。〔颂曰〕其花红色。夜颇似蓝。故有蓝名。〔颂曰〕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东月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花下作梂汇多刺。花出梂上。圃人乘露采之。采以复出。至尽而罢。梂中结实白颗如小豆大。其花暴乾。以染真红。又做胭脂。〔时珍曰〕红花二曰八月十二月皆可下种。雨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侵晨采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栗米泔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晒乾。或捏成薄饼。阴乾收之。入药搓碎用。其子五月收采。淘尽捣碎。煎汁。


苏方(苏木)[编辑]

苏枋又名苏方、苏芳、苏木,是属於常绿豆科小乔木,树干有小刺,羽状复叶、黄色花,学名为Caesalpinia Sappun L.。其得名是因为印尼语的译音,印尼语sappan的意思为红色的树木,其现在的英文名是巴西英文字Brazil的小写brazil(巴西红),苏枋所含的红色色素因此就叫做Brasiln。原产地为印度、马来西亚。苏枋被当作染色材料,早在唐代时,就因为南洋的贸易而从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地被引进中国。引进的地点是在福建的泉州,一上岸就被当作是官方用品专门保管处理。目前主产地为广西、云南、台湾、海南岛、四川等,苏枋还具有促进血管收缩、抑制中枢神经、抗菌等的药用价值,因此还残留於中药店里。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海岛有苏枋国,其地产此木,故名”。其实这种属豆科的常绿乔木植物,在我国的云南、两广和台湾等地历来均有苏木的生长。并且早在西晋年间,南方地区的民间,就已广泛使用它染色。

苏枋的心材色彩呈现带有红色感觉的黄色,在欧洲曾经被用来作为红葡萄酒的染色用。 苏枋的赭褐色心材中所含无色的原色素叫“巴西苏木素”,经空气氧化就变成有色的“巴西苏木红素”。 苏枋是使用其树干的中心部,加上明矾的媒染,即可染出唐朝以来四品大官所穿的官服,其色彩被称之为绛色或绯色、红色、赤色、朱色等。明矾是较为安定的药剂,没有环境影响的问题;且不会对人体有任何影响,请放心使用。另外,如果使用二氧化铁来媒染的话,就会得到偏紫的红色色相染色效果。( 以上染织的色彩视所采用的媒染剂而定。一般铬媒染剂得绛红至紫色;铝媒染剂得澄红色,铜媒染剂得红棕色;铁媒染剂得褐色;锡媒染剂得浅红至深红色,用苏木染出的红色和用红花染出的蜀红锦以及广西锦的赤色,十分接近。) 此外,苏芳木也是制作胭脂的原料之一。


栀子(水栀子、山栀子)[编辑]

栀子属常绿灌木,开白花,果实中可作染料的色素主要成份是栀子苷。 栀子是早的「粉粿」或是染饭的黄色染料,也是日据时期黄菜头(黄萝卜)的染料,同时具有利尿之药效。栀子又分成只开花不结果,观赏用之庭院花种,所开的白花市复瓣,叫做玉堂春等。可当生药或染色用的栀子,另分成水栀子和山栀子,水栀子是台湾所种植的栀子,性喜好日照和水分,为多年生低灌木。果实的形状是呈长椭圆形,山栀子的果实是略呈球状,两种的果实表皮上,都有稜。花的特徵是单重白色,山栀子学名为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f. Grandiflora Makino.,果肉的黄色色素是Crocin。

栀子的果实中可作染料的色素主要成份是栀子苷。先将其果实在冷水中浸泡,再经过煮沸,即可制得黄色染料。此染料属直接性染料,可直接染着于丝、麻、棉等天然织物上,也克用媒染剂进行媒染,得到不同的色光,如:铬媒染剂得灰黄色;铜媒染剂得嫩黄色;铁媒染剂得暗黄色。由于它染色方便,着染织物色光鲜明,自秦汉以来,一直是中原地区应用最广泛的黄色植物染料。 栀子又名木丹、鲜支、黄荑子、黄栀子、黄栀、山黄栀、黄栀子、山枝子、大红栀、金栀子、银栀子、山栀花、林兰、越桃、木横枝、玉荷花等。


《史记》〈货殖列传〉: 中记载著:「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然是富给之资也…」 《本草纲目》: 栀子:染材,【释名】木丹。(本经)。越桃。(别录)。鲜支。(纲目)。花名薝卜。〔弘景曰〕处处有之。亦两三种小异。以七稜者为良。经霜乃取。入染家。用於药甚稀。〔时珍曰〕卮子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蜀中有红卮子。花烂红色。其实染物则赭红色。 《说文》:「黄木可染者」 《广雅》:「栀子桃也」 《正字通》:「栀,小木夏花洁白秋实丹黄可染一名木丹」 《康熙字典》并引用了《图经》对栀子的描述:「生南阳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坚硬二三月生白花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又名鲜支。」 《唐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修成功的,是我国第一部药典,《图经》即为其中一部份。经由约略了解,栀子的果实含有一种天然黄色素,自古以来就被作为染布的染料,此外,它也可以用於食品色素或作为绘画颜料。实际染出来的色相是比较鲜艳、且染色程序也比较简便,只要使用热煮法就可以萃取色素。另外,栀子也是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卮茜」指的就是栀子和茜草,茜草也是一种染色材料,可见秦汉时期采用栀子染色是很盛行的。


姜黄(郁金、郁金)[编辑]

郁就是姜黄,又叫做郁草、郁金、宝鼎香,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郁金和姜黄是同科的植物,姜黄有称之为宝鼎黄、黄姜,染色的部位是其块根。在《本草正义》中记载著:「又一种则坚实光亮,其色深黄,乃如郁金,为染色之用,不入药剂者。」另在《纲目》中也有:「郁可浸水染色」之记载。姜黄染色的部位是根部,染出的色彩是差不多的,都是黄色系的,姜黄是较为鲜黄,有萤光色,也是咖哩料理的材料。 「郁金」,「郁金」也是一种染黄色的染色材料,也就是郁金香草,但不是现今的荷兰郁金香。唐代学者张泌《妆楼记》:「郁金,芳草也。」可将妇人所穿的裙子染成鲜明的黄色,且带有郁金本身的香气,但缺点在於不耐日晒,容易褪色。用郁金香草所染的裙子称为「郁金裙」,唐诗中也有记载,李商隐《牡丹》诗:「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这是一首描述牡丹花的诗,写花丛绿叶在风中的姿态。传说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爱穿著以郁金香染成的黄色裙子,於是成为当时的流行色彩,不论宫中嫔妃、仕宦之家女子争相模仿。唐李珣的〈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里也有「郁金黄」的色彩名。 郁金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块茎及纺锤状肉质块根,断面呈黄色,有香气,主要产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 郁金染色是用其肉质块根浸泡后的煮沸液,加入除铁以外的金属盐媒染,即可染制出各种黄的色彩。《本草纲目》记载:“郁金生蜀地及西域,染色是用其茎。染妇人衣鲜明,惟不耐日炙,微有郁金之气。”说明古代民间早已熟知郁金的特性,并广泛用于妇女所用织物的着色。这是我国最早带有香味的服装染色材料。 《本草纲目》记载: 姜黄:染材,〔时珍曰〕近日以扁如乾姜形者为片子姜黄。圆如蝉腹形者为蝉肚郁金。并可浸水染色。述形虽似郁金。而色不黄也。


黄栌[编辑]

黄栌,又名栌木,漆树科落叶植物,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和中部,木材可制器具,兼用于提取黄色染料。染色方法据《天工开物》记载:先用黄栌煎水染,再用麻杆灰淋出的碱水漂洗。栌木中含一种叫非瑟酮的色素,染出的黄色在日光下是略泛红光的黄色,在烛光下是泛黄光的赤色。这种神秘的光照色差,使它成为最高贵的服色染料,自隋到明一直是“天子所服”。


黄蘖[编辑]

(黄柏、檗木、檗皮) (蘖 bò 古同“檗”:“锉~染黄丝。”) 黄蘖为落叶乔木,卵状椭圆状叶片、对生且是奇数羽状复叶,属於柑橘科。黄蘖的树干外皮厚实,内部则是黄色的,雌雄异株,树干外皮相软木状,果实呈现黑色。学名为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黄蘖也叫做黄柏、黄波罗、黄伯栗,又称为黄檗、檗木、檗皮。黄蘖是属於山椒科落叶乔木,生长於山地杂木群中,中国华北和东北都可见其踪迹。黄蘖的蘖字,有时也写成黄檗,其枝干是染黄的材料。黄蘖外形类似银杏树。染色的部位是树皮,黄蘖的树皮有两层,第一层没有色素,染色的部位是取第二层的树皮,染出色相是黄色。在中药店大都是被当作是整肠和胃药使用,黄蘖也叫做黄柏、黄波罗、黄伯栗,又称为黄檗、檗木、檗皮。是植物染色材料中,唯一含有盐基性色素的染料。 中药的名称为黄柏,含有的黄色色素是古代制纸时,染纸的材料。因含植物碱的缘故,也是很好的纸张制书防虫蚀药剂。以黄蘖染色的纸张所写的经文,曾出现於敦煌的藏经洞。黄蘖的染色是使用其树干,以高温热煮法、明矾媒染即可,可得略带绿色感觉的沉稳黄色。黄蘖也是古代印度僧侣,在诵经修行时,含在口中,防困的药材。


鼠李[编辑]

鼠李,又名臭李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它的果实和茎皮含有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多种色素,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绿色染料。染色时只需将鲜嫩的果实或茎皮,在水中沸煮制成染液,在弱酸或弱碱性染液中浸泡织物,即可得到色牢度、耐光性、耐酸性和耐碱性俱佳的绿色织物,如在弱酸性液中使用还原剂,进行还原染色,还可制得带蓝光的绿色。丝绸一般是用含钙盐的明矾液,棉布是用碱性的皂液。


薯莨[编辑]

薯莨,别名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牛血莲、染布薯。为薯蓣科植物薯莨的块茎。块茎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或用作染丝绸、棉布、鱼网;也可作酿酒的原料。 《梦溪笔谈》:《本草》所论赭魁,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槟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


五倍子[编辑]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倍干燥后所得。此树皮的肿瘤含有丰富的可供染色用之鞣酸,当鞣酸和铁离子结合时,就可将纤维染成蓝黑色的色相。五倍子古代称之为「无食子」、「栎五倍子」,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於《酉阳杂俎》文献记载里,五倍子的蚜虫也寄生於西域一带的柽树。此外,五倍子还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西域的五倍子是由现今的伊朗一带的波斯引进的,由波斯语直接音译为「无食」、「摩泽」。但是根据一些药书上的记载,五倍子却是生长於南方的越南、缅甸一带,不是西方的西域,如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五倍子和用蓝草深染的黑色色相是偏蓝色的黑色色相,这也和媒染剂的使用有关。一般传统的黑色或是叫做皂色的黑色染料之媒染剂,根据文献的记载都是使用叫做「铁浆」的媒染剂。铁浆的作法有两种,一是直接以生锈的铁块浸泡醋酸,三星期以上即可得到铁浆。另一种是以稀饭浸泡生铁块,一样可以得到铁浆,这是利用稀饭发酵后的酸性,其实是和直接以醋酸浸泡是一样道理,所得到的铁成分,叫做醋酸铁。醋酸铁媒染的染色效果是较偏向不带任何色系的灰色色相。如果是亚铁类的媒染的话,就较容易得到偏向带些许蓝色系感觉的黑色色系。 五倍子除了是中国古代的纤维染色材料外,也是染发剂和近代蓝黑色钢笔墨水的材料。五倍子染出的色相,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叫做「皂色」,皂即是黑色的意思,皂字和现在的皂字是通用的,但在古代的字书里都是使用「皂」字。根据三国魏张揖《广雅》的说明,皂和早是相通的,皂的色相是藉由早起看不见东西时的黑色状态来比喻的。


乌臼[编辑]

乌臼俗名: 臼仔、杍树、桠臼、琼仔树等,属於大及戟科木本植物,学名为Sapium sebiferum L.。叶片呈菱形,冬季变红落叶, 有微毒性,叶为黑色染料,可染木棉等物。 关於乌臼的记载,曾出现於《天工开物》、《神农本草》、《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千金翼方》、《云梦漫钞》等古文献中,可用以治疗脚癣、疥疮、湿疹等。《本草纲目》里,《释名》里称之为「臼」,《本草纲目》说其「叶可以染皂色。乌臼木:染材,〔藏器曰〕叶可染皂」。乌臼种子呈黑色球形,可以榨油,亦有毒性,亦可治疮疥,但不可染色。《本草纲目》也说明乌臼「子可压油。然灯极明。」《本草纲目》已经说明染色部位是使用其叶片,和铁化合物媒染后,可产生灰色的色相,深染后可得到黑色的色相,适合棉麻类之被染物。


紫草[编辑]

紫草的又称为硬紫草、大紫草、红条紫草 藐,茈草,紫丹,地血,紫草茸,鸦衔草,紫草根,山紫草,红石根,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为紫草科紫草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山西、湖南、甘肃、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陕西、贵州、江西、河北、河南等地,主要产於中国大陆。紫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草高约30-60公分,七月开小白花,根部是暗红紫色,染色的部位是根部,因此叫做紫草根或紫根。根部又分软根和硬根两类,软根的紫草较适合染色。紫草的被染物还是以丝质的染色效果较佳,棉麻质料的染著度较低,不容易上色。 紫草,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外表暗紫色,断面紫红色,含紫色结晶物质乙酰(xian)紫草醌(kun),可作紫色染料。紫草在古代亦作“茈(zi)草”(《尔雅》),陶弘景说:“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今染紫者。”李时珍说:“紫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紫草素也属媒染性染剂,不加媒染剂,丝毛麻纤维均不着色,与椿木灰、明矾等含铝较多的媒染剂作用可得紫红色。

一般对《论语》〈阳货〉「恶紫夺朱」、〈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等的叙述,采取的解释是以衍生义作为主体的,事实在色彩上,存在著另一层的意义。在此对红和紫的色相所造成的印象,都是负面的,讨厌类比著非正式或是正规的、小人的紫色;又红色和紫色不可亲近的。尽管如此,在文献的记载里,却出现有紫色服饰大流行的记载。在《韩非子》里,就记载著:「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白绢)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日:"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於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中莫衣紫也。」 当时君主齐桓公喜欢穿著紫衣的纪录,一时间也带动了齐国穿紫色衣服的流行风潮。紫色的衣服在当时是很贵的,五匹素绢还不一定能换得一件紫色的衣服。为了要跟上流行,因此其国人要耗费财力添购紫衣,也间接影响到齐国的国力。因此管仲才劝说齐宣王,若要人民不穿紫色衣服的话,自己就先要带头不穿紫衣。齐桓公也适时地以紫草染色衣服很臭,而拒绝献进的紫衣。确实,以紫草染出的衣物,都会带有紫草所特有的臭味,且该臭味久久无法散去。可见《韩非子》的紫衣记载,还是很真实的。

紫字是由茈字借用来的,古文献中属於通用的。茈是和紫是同义,是属於形声字,紫是由此和糸、茈则是由草和此合体组成的,此在古义是具有微小的意思。在「恶紫夺朱」的解释中,为何恶紫可以解释为讨厌紫色,这是因为紫色的染色结果,没有控制好时,出现的色相容易和朱色相混之故。如果以染色的技术来看的话,中国古代紫色之染色方法两种,一是以紫草根部直接染成紫色,另一是以蓝草先染蓝色、再叠染上红花的红色。前者的方法,容易因酸碱值的变化,导致酸性染出之色相容易和朱之色相混。后者在染色份量的控制上,尤其红花的色素过多时,就容易出现和朱相混之色相。两者在技术上,均可确认朱和紫有相混的可能性。但也说明古代的朱和紫,在意义上是相近的,因此才可能相混,也可藉以推论色彩认知上的相通性。至於「红紫不以为亵衣」的技术性解释,是红色和紫色的染色工序繁复和价钱昂贵、材料不易得,哪有以辛苦高价染成的衣物,拿来当内衣穿之道理,延伸用以比喻适才适所的道理。

在《论语》的时代,紫和红的社会印象并不是很高的,是在赤、朱之下的。可是到了唐代在制定服制时,却把紫定在红色系之上,甚至出现「满朝文武皆朱紫」的诗句。其原因有三,一、受到茈草的染色工序繁复,且材料采集不易和其染色特性之影响。二、受到道教、佛教、神仙思想的影响,三、受到西方的影响。关於工序难度,经复原古法试染结果,一斤的乾燥紫草根,经过一早上的搓揉,只可染成两尺见方的丝质衣物,如要取得较深或浓的色相,则要经过反覆地染著,达约十数次。其染著力较强的布料是丝质衣物,并不是麻、棉、葛等较为平民化的布料的限制。关於紫和道教或佛教、神仙思想之关系,可以从佛教、道教中,出现的紫云、紫书、紫衣、紫云观、紫阳道人、紫气东来、紫霞真人等名词之使用得到一些理解。 晋郭璞解释《山海经》〈西山经〉时,就说明茈草就是染紫色的材料。

《本草纲目》 紫草:染材,【释名】紫丹(别录)紫芺(音袄)茈戾。(广雅音紫戾)藐。(尔雅音邈)。地血。(吴普)。 鸦衔草。(时珍曰)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尔雅作茈草。猺獞人呼为鸦衔草。〔宏景曰〕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今染紫者。方药都不复用。博物志云。平氏阳山紫草特好。魏国者染色殊黑。比年东山亦种之。色小浅於北者。 《花镜》:紫草,一名紫丹,又名茈戾(原文有草头),生砀山南阳新野,及楚地。其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开花紫白色,结实亦白,惟根色紫,可以染紫。


涩柿子[编辑]

柿子的种类有1000多种,原产地在中国,在各地分布较广,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日本、韩国和巴西是主要产地。东方柿在中国和日本是一种广泛种植的重要果树,19世纪传入法国和地中海各国,后又传入美国。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后者主要是来自日本品种中的“冬柿”,成熟时已经脱涩。而前者(我国上市的柿子大多数属于此类)必须在采摘后先经人工脱涩后方可供食用,引起涩柿涩味的物质基础是鞣酸(又称单宁酸)。在《本草纲目》中,将之称为「椑柿」、「漆」,文中说明将其捣烂取其汁液,可以当作是漆料,也可以染罾扇,因此也被叫做漆。

甜柿引进前,台湾所食用的柿子,是较硬的水柿和经过点柿变软的软柿子,是属於涩柿子。各种类分部的区域非常广,包含了中国的中北部、朝鲜半岛、日本、台湾等地。柿子是属於落叶乔木,叶片互生、椭圆形、叶背生有褐色的毛,冬天时叶片会掉光。花为黄绿色,果实为可食用的水果,其学名为Diospyros kaki Thunb.。

柿子的染法是使用柿树的未成熟果实,在果皮仍是绿色、还是涩味无法食用的阶段即可采用。其茎叶也可以染色,是以热煮法,煮出其色素,再浸入铁离子之化合物溶液里,就可得到较深的咖啡色色相。如浸入铜离子之化合物溶液里,就可得到较偏赭色的色相。涩柿子汁也可作为柿漆用,反覆涂布於棉纸上,可以防水,作为纸伞的防水材料或是作为防染用的型纸。 也是柿子,是利用柿子尚未成熟前的涩柿子,榨汁之后将之涂抹在布帛上,在经过石灰的媒染,可以得到深褐的黑色或是褐色之色相。

除上述植物外,古代还以狼尾草、鼠尾草、等含有鞣质的植物作为染黑的主要材料。我国植物染料资源丰富,在明、清时期,除满足我国自己需要外,开始大量出口,仅光绪初年,红花从汉口输出达6000担;茜草以及紫草从烟台输出达4000担;五倍子达20000多担;郁金从重庆输出到印度达60000担,而用红花制成的胭脂绵输到日本的数量更为可观。


植物染料的制取和储存[编辑]

我国古代利用植物染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植物染料的鲜叶,即把待染织物置于渍有其鲜叶,并已发酵的染液里,或浸或煮一段时间,使织物着色;一种是通过化学加工把植物染料鲜叶中的色素制取出来备染。前一种方法染色受季节限制,因为植物色素在植物体内难以长期保存,采摘的鲜叶必须及时与织物浸染,否则会失去染色价值。故在制取技术叫落后的商周至战国时期,染色只能在夏秋两季进行,如染蓝、采蓝必在6月至7月,染红、挖茜草根必在5月至9月,其他染草的采集和染色也大都在秋季。后一种方法因将色素制取出来,染料很长时间不会失效,染色可随时进行,不用再抢季节割草、染色了,因此用量多的植物染料大多用此法、

我国古代对各种植物染料的提纯和储存有许多科学的方法,其中一些方法的工艺原理与现代采用的原理相同;一些方法更因其简单实用一直沿用至今,如靛蓝和红花的制取及保存。 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古代不但能够利用红花染色,而且能从已染制好的织物上,把已附着的红色素,重新提取出来,反复使用。这在《天工开物》里有明确记载:“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但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数十滴,其红一毫收转,仍还原质,所收治水藏于绿豆粉内,再放出染缸,半滴不耗。”


染色技术[编辑]

早在二三千年前我国的染色技术就已具备了很高的水平,并且已有了专门从事染色的染匠。据古书记载,在西周初,周公摄政时(大约公元前11世纪),设置了许多国家机关来处理全国的政事,旧称“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在天官下设有一个叫“染人”的官职,专管染色生产;在地官下设有一个叫“掌染草”的官职,专管染料的征集和加工。《诗经》亦有不少记述当时人们采集染料染色,以及描绘所染织物色彩美丽的诗篇,如《小雅·采绿》、《豳风·七月》和《郑风·出其东门》。 将采集的植物染料变为各种艳丽的色彩,需要掌握相应的染色技艺才行。《诗经》和同时期其他文献中出现众多的色彩名称,表明我国一直延续使用了两千多年的多次浸染、套染、媒染工艺是从这个时期迅速发展普及起来的。 多次浸染法是根据织物染色的深浅要求,将织物反复多次地浸泡在同一种染液中着色。常见的为靛蓝的染色,每染一次色泽即加深些,用茜草及紫草染色时,也是一样,再染一次,色泽也变化一次。

套染法的工艺原理和多次浸染法吉贝相同,也是多次浸染织物,只不过是多次浸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染液中,以获得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染红之后再用蓝色套染就会染成紫色,先以靛蓝染色之后再用黄色染料套染,就会得出绿色;染了黄色以后再以红色套染就会出现橙色。《诗经》对当时染色情况描述,还说明我国远在3000多年前即已获得染红、黄、蓝三色的植物染料,并能利用红、黄、蓝三原色套染出五光十色的色彩来。 媒染法,顾名思义是借助某种媒介物质使染料中的色素附着在织物上。这是因为媒染染料的分子结构与其他各种染料不同(媒染染料分子上含有一种能和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的特殊结构),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媒染剂处理后,方能在织物上沉淀出不溶性的有色沉淀。媒染染料的这一特殊性质,不仅适用于染各种纤维,而且在利用不同的媒染剂后,同一种染料还可染出不同颜色。 《周礼·钟氏》:“三入为纁,五入为緅(音同邹),七入为缁(音同资,黑)。” 《淮南子·俶(音同处)真训》:“今以涅染缁,则黑于涅”。 媒染染料较之其他染料的上色率、耐光性、耐酸碱性以及上色牢度要好得多,它的染色过程也比其他染法复杂。媒染剂如稍微使用不当,染出的色泽就会大大的偏离原定标准,而且难以改染。必须正确使用,才能达到目的。《周礼》的记载表明我国的染匠在两千多年前成功地掌握媒染染色过程终端的色泽。


古代的色谱[编辑]

早在周代,我国就将色彩分为正色和间色。青、赤、黄、白、黑是“正方五色”,绿、红、碧、紫、骝(liu)黄(硫磺)是“五方间色”。视东方为青,南方为赤,西方为白,北方为黑,中央为黄,并得出黄青之间是绿,赤白之间是红,青白之间是碧,赤黑之间是紫,黄黑之间是骝黄的结论。 春秋以后,由于各种染色方法逐步普遍应用,使得织物色谱丰富多彩,其中仅丝织物的色谱就有红、黄、绿、蓝、紫、绀、绯(赤色)、缁、缇(桔红)、纁(浅红)、緅(zou)、綦(qi,苍艾色)等多种。在这些颜色中紫色曾流行最盛。《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汉代的织物色谱,散见于各种书籍中,其中记载的较为集中的有西汉史游的《急就篇》‘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东汉刘煦的《释名》。将这三本书中所记色彩名称或专用词按色谱分类排列,可得到三四十种颜色。其中: 红色近似调有:红、缙、繎(ran)、绯、绛、纁、绌、绾(wan)、綪、絑(zhu)。 橙色近似调有:缇、縓(quan)。 黄色近似调有:绿、綥(qi)、綟(li)。 青色近似调有:青、缥、【纟育】、繱(cong)。 蓝色近似调有:蓝、緺(wo)。 紫色近似调有:紫、绀、缲(zao)、緅(zou)。 黑色近似调有:缁、皂。 白色近似调有:纨、缚(zhuan),紑(fou)、緂(tian)。

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新疆民丰东汉遗址出土的大量的丝、绣、麻、毛织品,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古书所记色调,了解其确切的色泽。这两处出土的织物色泽计有朱红、绛、紫、墨绿、黄绿、深浅褐、深浅棕、中黄、深蓝、宝蓝、银灰、黑、白,以及金色和银色等多种。 隋唐时期,染色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人曾对吐鲁番出土的色彩鲜艳的丝织物作过色谱分析,发现仅这批织物就有24种颜色,其中红色调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黄色调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青、蓝色调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藏青;绿色调有湖绿、豆绿、叶绿、果绿、墨绿等。 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在染色技术和选用染料方面得到了空前发展,用于染色的植物种类也增加到几十种,从而不仅使配色、拼色所用色彩范围,有了可供选择的余地,还促使织物色彩的色谱,衍生得更为广泛。如红色调有大红、莲红、桃红、水红、木红、暗红、银红、西洋红、朱红、鲜红、浅红;黄色调有黄、金黄、鹅黄、柳黄、明黄、赭黄、牙黄、谷黄、米色、沉香、秋色;绿色调有绿、官绿、油绿、豆绿、柳绿、墨绿、砂绿、大绿;蓝色调有蓝、天蓝、翠蓝、宝蓝、石蓝、砂蓝、葱蓝、湖色;青色调有青、天青、元青、葡萄青、蛋青、淡青、包头青、雪青、石青、真青;紫色及褐色调有紫色、茄花色、酱色、藕褐、古铜、棕色、豆色、沉香色、鼠色、茶褐色;黑白色调有黑、玄色、黑青、白、月白、象牙白、草白、葱白、银色、玉色、芦花色、西洋白等。 以上是根据《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蚕桑萃编》和《苏州织造局志》四书所载织物色泽及染色名目所列,实际上应远不止于此,故张謇(jian)在《雪宦绣谱》中说:以天地、山水、动物、植物等自然色彩,与深浅浓淡结合后,可配得色调704色。如此多的色彩,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要靠熟练地掌握染料的组合、配方及工艺条件的改变方能达到,说明当时染色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


印花技术[编辑]

织物上的花纹图案,可采用先染后织的方法形成,即先将纤维着色,而后织造。古代主要流行的印花方法有画绘、凸版印花、夹缬(xie)、绞缬、蜡缬等。

(1) 画绘(画花) 画绘是殷周时普遍应用的一种着色方法,它是采用画的方式,将调匀的颜料或染料液涂绘在织物上,以形成图案花纹。画花,在织物上用画花的方法进行装饰,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古代的礼服,下裳用刺绣装饰,上衣则用绘画装饰,称之为“画”、“会”。从出土实物来看,洛阳殷墓就发现有用黑、白、红、黄等色绘成几何形图案的画幔。

当时的贵族很喜欢穿画绘的服装,并以不同的画绘花纹来代表其社会地位的尊卑。如周代帝王服饰中有一种绘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花)、虫、藻(水草)、火、粉米、黼(音同府,斧形花纹)、黻(音同弗,对称几何花纹)12个花纹图案的画衣。这12种花纹是分等级的,以日、月最为尊贵。从天子起直到各级官吏,按地位尊卑、官职高低分别采用。从出土的西周丝绸及刺绣织品来看,贵族选用的图案既复杂,色彩又丰富。图案不是简单地描绘在织物上,而是采用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过程,即先将织物用染料浸泡成一色,再用另一色丝线绣花,然后再用矿物颜料画绘。 这种用画花作为织物装饰的方法,曾一直延展到近代,例如德人利奇温在谈到中国染织工艺对欧洲文化影响时说:“十八世纪之末,法国的丝业,在美术及技术方面的欣欣向荣,实出于中国材料不断输入的刺激。 在这个世纪后半叶,东方手绘的丝织品成为最流行的时式。”又说:“至一六七三年,中国的画有渐趋平民化,已经有印花丝织品的供应,以代替高价的手绘丝织品”。并说法国、荷兰等国还有特设的工厂,来仿造中国各款绘花或印花的丝织品。一六八六年,法国当局曾下令禁止一切由东方输入的手绘丝织品,可见到了清代初期,我国绘制的丝织品还大量输往欧洲,而且数量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染织业的发展。 画绘的方法,因费工费时,着色牢度差,很快被印花技术所取代,但因它所染织物有着与其他染色方法不同的特殊风格,仍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历代一直都有少量生产。 (目前日本的友禅染与中国的画绘较为相似,都是采用手绘。友禅染以成为各种印染方法制作和服的总称,它的特点是手绘,自由而灵活,图案机为华丽,但其基础可以是各种糊防染,或是扎染,或是染色,按画稿要求而定。糊防染可以是印上去的,也可以是撒上去的,后者称为莳糊,又称撒糊,将织物弄湿后撒上糊粉。扎染一般称为鹿子,在京都的称为京鹿子,扎时按图案要求空出手绘的地方,然后开始手绘。与友禅相似的日本民间染织技术还有冲绳一带的红型等。)


凸纹印花[编辑]

凸纹印花的方法并不复杂,是在平整光洁的木板或其他类似材料上,挖刻出事先设计好的图案花纹,再在图案凸起部分涂刷色彩,然后对正花纹,以押印的方式,施压于织物,即可在织物上印得版型的纹样。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纱和金银色印花纱,就是用凸纹印花与绘画结合的方法制成的。 凸版印花工艺简便,对棉、麻丝、毛等纤维均能适应,因此一直是历代服饰和装帧等方面的主要印刷方法。这一技术在公元五六世纪传到日本,当时日本人称这种印花布为“析文”或“阶布”。在14世纪又传入欧洲,先在意大利比较盛行,到18世纪西欧各国才普遍掌握了这一技术。 凸版印花技术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发展,到西汉时已有相当高是水平。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文物中,有几件印花敷彩纱和金银色印花纱,就是凸版印花和才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有一件印花敷彩纱用的主要是矿物颜料,如朱砂(硫化汞)、铅白(硫化铅)、绢云母和炭黑等,画面上藤蔓底纹清晰,线条流畅有力,充分体现了凸版印花的良好效果;其余部分如花、叶、蓓蕾、花蕊等都是用手工描绘的,生动活泼,细腻入微。

(3) 夹缬[编辑]

夹缬实际上是镂空版印花。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版,将布帛对折紧紧地夹在两板中间,利用花版的紧夹进行防染,然后就镂空处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对称花纹即可显示出来。有时也用多块镂空版,着二三种颜色重染。古代“夹缬”的名称,可能就是由这种夹持印刷的方式而来。 夹缬始于秦汉之际,隋唐以来开始盛行,并盛行于唐宋两代,明清时期依然使用,多见于浙江和西藏一带。 夹缬的发展史 夹缬始于秦汉之际,隋唐以来开始盛行,并盛行于唐宋两代,明清时期依然使用。由于夹缬工艺最适合棉、麻纤维,其制品花纹清晰,经久耐用,所以自唐以后,它不仅是运用最广的一种印花方法,还得到继续发展。如从宋代起镂刻印花版逐渐改用桐油涂竹纸代替以前的木板,染液中加入胶粉,以防止染液渗化造成花纹模糊,并增添了印金、描金、贴金等工艺。在日本,夹缬被称为折文布。 隋代印染的制作,已创造出一种用木板雕出花纹,然后将布夹着入染的方法,即唐代所称的夹缬。 日本法隆寺存有隋代花鸟折文絁(shi),阿斯塔那也曾出土高昌延昌二十六年(即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夹缬,绢质,天蓝色地,上面遍布白色小团花(由中间一个小点,周围七个小点组成)。同时还出土隋代绞缬数件,一位栗色,一位大红、茄紫、墨绿色。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隋代印染史料。 夹缬在盛唐极为流行,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板,将布帛夹在中间,涂以防染剂,然后入染,成为色底白花的印染品;或在花板雕镂花处涂以染色,成为花纹。夹缬也有染二、三种色彩的。夹缬的图案特点是花纹对称,具有均衡规律的美。

唐时夹缬除作为妇女的披巾或衣裙外,还用它制作军服及家具的装饰品。日本正仓院藏有唐代的夹缬山水屏风,夹缬鹿草木屏风和夹缬鸟木石屏风等。这是把山水、树木、鸟兽等印染到绢面上,成为独立欣赏的艺术制作。 《唐语林》记载:“玄宗时柳婕妤有才学,上甚重之。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之象而未夹缬,因婕妤生日献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 《学海类编》所受汝姚成《安禄山事迹》也有记述安禄山入京献俘,玄宗以“夹缬罗顶额织成锦帘”为赐。 《中华古今注》有“隋大业中,炀帝制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的记载,可见夹缬并不是唐代始有。从阿斯塔那出土织物来看,除有隋代夹缬外,北朝末即有遗物可考。 在日本正仓院,还藏有不少唐代的夹缬品,除以上提到的夹缬屏风外,还有唐花纹夹缬絁,它用深茶色、浅茶色、黄河绿四色染成,技术更为精巧。 唐代还出现了用镂空版加筛网的印花方法,解决了印制封闭圆圈的困难。 镂空版印花法于隋唐时传入日本。随着南方海路交通的发展,这一印花技术又在十三、四世纪传到欧洲各国。 夹缬工艺到北魏时已有了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据说北魏孝明帝时(公元六世纪初),河南荥(xing)阳有一个郑云,曾用印有紫色花纹的丝绸四百匹向当时的官府行贿,弄到一个安州刺史的官衔。这些花绸是用镂空版印花法加工制成的。镂空版的制法,是按照设计的图案,在木板或浸过油的硬纸上雕刻镂空而成的。印染时,在镂空的地方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花纹便显示出来。

(4) 绞缬 用线或织物本身将织物扎结后入染,解结成纹,纹样具有晕色效果。绞缬又名扎染,出现于东晋时期,唐宋时极盛,至今一直沿用。 绞缬是一种机械防染法。最适于染制简单的点花或条纹,方法是先将待染的织物,按预先设计的图案用线钉缝,抽紧后,再用线紧紧结扎成各种式样的小结;浸染后,将线拆去,缚结的那部分就呈现出着色不充分的花纹。这种花纹,别有风味,每朵花的边界由于受到染液的浸润,很自然地形成由深到浅的色晕。花纹疏大的叫鹿胎缬或玛瑙缬;花纹细密的叫鱼子缬或龙子缬。还有比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 由于绞缬染只要家常的缝线就可以随意做出别具一格的花纹,因而在古代应用很广泛。绞缬产品也曾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西亚地区。 绞缬是民间常用的一种印染方法,制作简易,风格朴质大方,为人们所喜爱。 绞缬通常可分为两种:一是用线将布扎成各种花纹,钉牢后入染。钉扎部分不能染色,形成色地白花图案,具有晕染的效果。一种是将谷粒包扎在织物上,然后入染,形成各种图案花纹。


绞缬的发展史[编辑]

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表明我国古代民间至迟在公元4世纪时就已经普遍从事绞缬生产了。当时流行的绞缬花样有蝴蝶、腊梅、海棠、鹿胎纹和鱼子纹等,其中紫地白花酷似梅花鹿毛皮花纹的鹿胎撷最为昂贵。从唐到宋,绞缬纺织品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妇女将它作为日常服装材料穿用,在陶瓷和绘画上也看见到它的踪迹。如当时制作的三彩陶俑以及罗绮名画家周昉画的《簪花仕女图》上和敦煌千佛洞唐朝壁画上,都有身穿文献所记民间妇女流行服饰“青碧撷”的妇女造型。五代时,有人为了赶时髦,甚至不惜卖掉琴和剑去换一顶染撷帐(陶縠《清异录》)。元明时,绞缬仍是流行之物,元代通俗读物《碎金》一书中记载有檀撷、蜀撷、锦撷等多种绞缬制品。 十六国时期,曾发现染花绢(绞缬);在北朝,也发现了夹缬。前者在阿斯塔那305号墓出土,后者在阿斯塔那309号墓出土。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304号墓曾出土唐垂拱四年(688年)绞缬裙子,绛紫、茄紫两色,菱形网格图案,网格中形成自然的纹理,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的绞缬菱花纹绢,缚结时的缝线还没有拆去,可以看出当时折叠缝缀的方法。 在唐代后期,四川不但以生产大量蜀锦而著名,染缬也很有名。四川生产的绞缬叫做蜀缬。白居易诗有:“成都新夹缬”句,即对蜀缬的咏颂。 唐代印染工艺相当发达,染缬的数量、质量都有提高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艺。特别是在敦煌出土了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对窠(ke)对禽纹绢,这是自从东汉以后隐没了的凸版印花技术的再现。隋唐时代,凸版印花的丝织品已通过“丝绸之路‘向西域传输。图案花纹清晰的唐代印花纱,就曾在新疆等地出土过。这时手工描绘花纹的办法,除了用于庙宇或经堂的佛幡以外,衣着织物就很少使用了。 唐代染缬织物除实物外,于同时代的绘画、三彩陶塑以及壁画中也有许多反映。张萱《捣练图》中,有几个妇女的衣裙就属于染缬中的蜡染或夹染。《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也有几个骑马人的衣服是蜡染而不是刺绣。《簪花仕女图》中贵妇人的裙边也是印染的。唐三彩中常见的花斑,和当时绞缬的技术处理有相通之处。据《唐史》记载,当时妇女流行的装扮是:穿“青碧缬”,着“平头小花草履”。在各地出台的唐三彩陶俑中,也可以看到穿碧绿色地小簇白花衣裙的女俑,这就是唐代“青碧缬衣裙”的基本式样。从敦煌壁画中,佛、菩萨的穿着以及经变故事和供养人的部分穿着,以及薄井、屏风、帐幔上,也可以找到一些形象资料。如劳度差斗圣图中几个举袖迎风的妇女,和另外几个坐在一旁披袈裟的罗汉,也有穿染缬的。妇女所着叫“团窠缬”,罗汉袈裟上作水田方罫(gua)山水绉折纹的,唐宋时叫做“山水衲缬”,这种染缬衣服在当时算是一种时髦的服装。可以看出染缬技术在唐代是很流行的。


东晋南北朝时,绞缬染制的织物,多用于妇女的衣着。在陶潜的《搜神后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妇女穿着“紫缬襦(即上衣)青裙”,远看就好象梅花斑斑的鹿一样。很显然,这个妇女穿的,就是由“鹿胎缬”花纹的衣服。 绞缬的染色方法: 绞缬,又名撮缬或扎撷,是我国古代民间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其扎法大体分为三类: a 现在待染的织物上预先设计图案,用线沿图案边缘处将织物钉缝、抽紧后,撮取图案所载部位的织物,再用线结扎成各种式样的小绞,也可以将谷物作为衬垫物,结扎在织物里,形成圆圈染取鱼子形的散布花样。 b 先将织物巧妙折叠,再用对称的几何小板块将其缚扎夹起来。 c 将坯绸作经向或对角折叠,在不同的位置上以织物自身打结抽紧或以绳绑扎。浸染后,将线拆去,扎结部位因染料没有渗进或渗进不充分,就呈现出着色不充分的花纹。 夹缬花样色调柔和,花样的边缘由于受到染液的浸润,很自然地形成从深到浅的色晕,使织物看起来层次丰富,具有晕渲烂漫、变幻迷离的艺术效果。这种色晕效果是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


(5) 蜡缬、灰缬、﨟缬

蜡缬是用蜡作防染剂进行防染印花的产品。蜡缬,现在称为蜡染。 传统的蜡染方法是:先将蜜蜡加温熔化,再用三至四寸的竹笔或铜片制成的蜡刀,蘸上蜡液在平整光洁的织物上绘出各种图案。待蜡冷凝后,将织物放在染液中染色,然后用沸水煮去蜡质。这样有蜡的地方,蜡防止了染液的侵入而未上色,在周围已染色彩的衬托下,呈现白色花卉图案。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以及织物的绉折,蜡膜上往往会产生许多裂痕,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花纹就出现了一丝丝不规则的色纹,形成蜡染制品独特的装饰效果。 古代蜡染虽以靛蓝染色的制品最为普遍,但也有用色三种以上者。复色染时,因考虑不同颜色的相互浸润,花纹设计的比较大,所以其制品一般多用帐子、帷幕等大型装饰布。 据研究,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棉布上,魏唐间流传渐广。秦汉时才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由于中原地区产蜡很少,唐代出现以灰代蜡的防染印花,亦称灰缬,隋唐时蜡染技术发展很快,不仅可以染丝绸织物,也可以染布匹,颜色除单色散点小花外,还有不少五彩的大花。 蜡染制品不仅在全国各地流行,有的还作为珍贵礼品送往国外。如日本正仓院就藏有唐代蜡缬数件,其中“蜡缬象纹屏”和“蜡缬羊纹屏”均系经过精工设计和画蜡、点蜡工艺而得,是蜡缬中难得的精品。 宋代时,中原地区的纺织印染技术有了较大进步,蜡染因其只适于常温染色,且色谱有一定的局限,逐渐被其他印花工艺取代。 明清时被广泛用于棉织物,即现今流行的蓝印花布。 﨟缬 﨟缬,就是现在所称的蜡染。所谓蜡染,《贵州通志》曾有如下几种:“用蜡绘画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它是用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入染,煮去蜡,则成为色地白花的印染品。由于蜡受热溶化,受冷凝结的特性,所以在描绘时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蜡太热则线条化开,花纹变形;蜡太冷则不易流动。花纹断续不齐。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或加以揉搓,所以产生许多裂纹,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上的花纹往往产生一丝丝不规则的纹理,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日本正仓院藏有唐代蜡缬数种,其中如蜡缬象纹屏风和蜡缬羊纹屏风,都是此类精品。 蜡缬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色的。因不同颜色容易互相浸润,花纹都比较大,特别适宜做幛子、帘幕。

(6) 碱剂印花

碱剂印花是一种利用碱性物质对丝胶溶解性能及时对某些染料的阻染性能而进行的防染或拔染印花方法。 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采取的具体办法是用草木灰或石灰等强碱性物质,调配成印浆,施印于生丝坯绸上,从而使花纹部位的生丝膨胀脱胶,呈现出不同于较暗地色富有熟丝光泽的图案。或在此基础上,再行入染,利用生丝熟丝在染液中上色率的差异,形成深浅不同的色光。新疆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中有不少碱剂印花织物,如敦煌出土的“白色团花纹纱”和吐鲁番出土的“原色地印花纱”、“绛地白花纱”。 宋代还有一种适用于生丝织物的碱剂防染法。它主要是用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较强的物质,使花纹部分的生丝丝胶膨化润胀,然后洗掉碱质和部分丝胶再进行染色。由于织物上有花纹地方的丝线脱胶后变得松散,染上去的颜色就显得深一些,因而整个布面的颜色就显出深浅不同的花纹。这种防染技术经过不断发展,改用石灰和豆粉调制成浆,这种浆呈胶体状,更便于涂绘和防染,也容易洗去。这为天然蜡产量较少的地区,推广运用防染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宋代,把这种印花法叫做“药斑布”它产生的效果和蜡防染完全一样。也是“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这种产品主要是做被单和蚊帐。它即是后来民间广泛流行的蓝印花布。


整理技术[编辑]

整理是织物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其作用是改善织物外观和手感,增加服用性能和稳定尺寸。我国古代常用的方法有熨烫整理、涂层整理、砑(音同亚)光整理。

(1)熨烫整理 熨烫整理是用熨斗压熨织物使之尺寸稳定,外观平整。据《古器评》记载:“汉熨斗,此器颇与今之熨斗无异,盖神帛之器耳。”表明至迟在汉代已普遍将熨斗用于丝绸的平整了。宋徽宗临摹的唐代张萓《捣练图》画卷和河北井陉县柿庄宋墓壁画中的烫帛画像,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妇女熨烫织物的劳动场面。1966年在长沙杨家岭西汉墓中出土的熨斗,是现在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熨斗。

(2)涂层整理 涂层整理是防护性的整理方法之一,是在织物表面涂覆一层高分子化合物,使其具有独特的功能。我国古代多以桐油、荏油、麻油及漆树分泌的生漆作为涂层材料。由《诗经》记载和陕西省长安县普度村西周墓出土文物可知,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就已掌握了织物涂层整理技术。西汉以来,用此工艺加工出土的漆沙、漆布、油布等制品,成为制冕和防雨用品的主要材料。 冕,即乌纱帽,在古代亦叫“漆缅冠”或“陡”(dou),是用纱或罗织物表面涂以漆液制成的。作为朝廷官吏的帽子它一直沿用到明代。 在古代漆布和油布皆为御雨蔽日的用品,但柚的来源比生漆多,故用油比用漆更广泛一些。南北朝时,对涂层所用各种油的性能和用途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如《齐民要术》记载:“荏油性淳,涂帛胜麻油。”隋唐时期出现了在涂层用油中添加颜料,使涂层织物具有各种色彩的技术,如当时帝王后妃所乘车辆上的青油幢、绿油幢、赤油幢等各色避雨防尘的车帘,就是采用这一技术制成的。元以后,干性植物油的炼制和涂层技术又有了进一步提高。

(3)砑光整理 砑光整理为我国古代主要整理方式之一,是利用大石块反复碾压织物,使其获得平整光洁的外观。辽宁省朝阳魏营子西周早期燕国墓中发现的20多层丝绸残片,经分析丝线都呈扁平状,是经砑光碾压所致。说明砑光整理在周代即已出现。汉以来,用砑光的方式整理丝绸和麻织物颇为普遍,当时称砑光为“硟”(chan),《说文解字》云:“硟,以石扦缯。” 元以后,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砑光被广泛用于棉织物的整理上,据明《天工开物》介绍:碾压棉织品的石质,宜采用江北性冷质腻者,这样的石头碾布时不易发热,碾的布缕紧密,不松懈。清代砑光工艺名称演变为“踹(chuai)”,踹布业盛极一时,除练染作坊设有踹布工具外,更有专业的踹布房或踏布房。


印染工艺的发展史[编辑]

周代(西周)的印染工艺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大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周武王率兵仅供商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朝前期建都镐(hao)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历史上叫作西周。公元前770年,周朝被迫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叫作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在周代,工艺种类增多,分工更细,青铜器令彝和《尚书》的《酒诰》、《康诰》都有“百工”一词,就是指从事工艺制作的工奴和管理生产的百官。 染织工艺中,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絺、染色,都有专门分工。 根据《周礼·职方》的记载,当时的冀(ji)州产帛,豫州产丝麻。 染色工艺 《尚书·益稷》记载:“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蔡沈传:“彩者,青、黄、赤、白、黑也;色者,言施于缯(zeng)帛也。”《周礼·天官》:“然人染丝帛。”都表面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有专门的染匠从事丝帛染色。周代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官吏“染人”“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不断增加。 《诗·郑风·出其东门》有“缟(gao)衣綦(qi)巾”、“缟衣茹藘(lv)”之句,綦(qi)就是暗绿色,茹藘(lv)是一种草,可以染红色。 《诗·邶(bei)风·绿衣》有:“绿兮绿兮,绿衣黄里。” 《礼记·祭仪》有:“使缫,逐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黼(fu)黻(fu)文章。” 《诗经·王风·大车》中有:“大车槛槛(kan,jian),毳(cui)衣如菼(tan)”;“大车啍啍(tun),毳衣如璊(men)”。 说明在周代我国毛织物染色水平已可得到碧绿和绯红的色彩。这些机子反映了周代染色工艺的面貌。 在周代,每到春天,奴隶们就在“染人”等官吏的监督下,将生丝和绸坯进行暴炼,对丝纤维进行脱胶处理。那时,生丝脱胶主要用草木灰等泡制的碱性液汁浸泡,“昼暴诸日,夜宿诸井”,共计七天七夜,直到把丝纤维上的丝胶和其它杂质除去。绸坯脱胶是将碱性更强的楝(lian)木灰和蜃(shen)蛤(ha)烧成的灰加水成浓浆,用来浸渍绸坯,也是反复浸晒七昼夜才算完成。“暴炼”实际上就是现在印染生产中的预处理工艺——炼和漂。不过,今天用的是肥皂盒纯碱等,生产过程比古代简短得多。 “暴炼”过的生丝和绸坯,要到各种染料收获的夏、秋时节,才能正式染色。 当时,植物染料主要用蓝草(蓼蓝)染蓝色,茜草染红色。紫草染紫色,栀子染黄色。 在矿物染料方面,红色的矿物颜料,除赭石外,还有朱砂,又叫辰砂,古时称为丹。它显示的红色光泽纯正、鲜艳。《周礼·考工记》有用朱砂染羽的记载。

除上面所说的红色矿物颜料外,还使用石黄(又叫雄黄、雌黄)等三氧化二砷矿石,以及黄丹(或叫铅丹)等氧化铅矿石作为黄色颜料。并用各种天然铜矿石作为蓝色和绿色。 。


在周代,黑色被看成是一种低贱的颜色,染黑技术也极粗糙,大都是用烧焦了的榛(zhen)木皮涂抹,牢度很差。在周代,黄色、红色被认为是高贵的颜色。朱红、鹅黄等色彩鲜艳的精细织品,都为贵族制作衣物。那些颜色灰暗的赭色、青色和黑色则是奴隶和平民的服装的色彩。 在周代,掌握染料、染技、染色和季节关系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提高。染事的分工也更明确。不仅掌握了用媒染剂进行染色的方法,而且已创造出套染染色法。由于织物染色的深浅要求不同,在染法上可以进行一次染和多次染。如茜草用明矾为媒染剂可以染出红色,染几遍以后,颜色就会由浅红变成深红。《尔雅·释器》中有:“一染縓(quan),再染赪(cheng),三染纁(xun)”。就是说要染三次才能得到大红色。另外,两种以上的不同染料,可以进行套染。如用蓝草染了以后,再用黄色染料套染,就会染出绿色;染红以后,再用蓝色套染就染成紫色;染黄以后再用红色套染就染出橙色。商、周时代,染红、蓝、黄三种颜色的染料都已经获得,并能利用红、蓝、黄“三原色”套染出多种色。 除染色外,还用各种颜色在织物上描绘各种图案。《礼记·丧大记》所记述的画帏、画幌就是这种产品。这种用手工在织物上绘花,费时又费工,着色牢度也差,以后就被印花技术所取代。


春秋战国的印染工艺[编辑]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周朝平王被迫迁都雒(luo)邑(今河南洛阳),历史叫作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印染工艺 春秋时代,蓝草的种植更加普遍,染蓝作坊也大批出现。在染蓝作坊里原来用鲜叶浸渍染色的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常常由于浸染不及时,使得一池池的染液自行发酵和氧化,变成泥状的蓝色沉淀而废弃。后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用酒糟发酵,可以随时将沉淀了的蓝泥再还原出来染色,于是染蓝作业就再也不需要抢季节赶时间进行浸染了。由于靛蓝发酵后还原成靛白,同样可以染色,因此蓼蓝收割后,先制成泥状的靛蓝,待要染色时再发酵,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进行染色。这一重大发现,促进了蓼蓝的广泛种植;同时,染蓝的作坊开始遍及战国时代各国。 春秋战国时代,已开始广泛采用含有单宁酸的植物染料,用媒染法染黑。当时的媒染剂是青矾(盐铁类化合物,那时叫涅),现在知道原来植物里的单宁酸与青矾作用后,变成黑色的单宁酸铁,它附着在织物的纤维上,日晒和水洗的牢度远比过去的浮染抹黑好得多.


《荀子》的《劝学》、《王制》、《正论》等篇中,总结了织物染色经验,提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科学论断,还比较了解紫草(紫色)、空青(青色)、赭色(红色)、涅(黑色)等染料染色的优劣。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写出了《考工记》这部较完整的工艺著作,保存者早期珍贵的工艺资料。 在这部著作里,不止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用品的制作要点,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工艺创作法则,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阐述的。 从《考工记》里,反映了战国时期染色工艺的重大成就。这时染色工艺已有不同的分工,如钟氏染羽,筐人设色。染色的方法,有“三入为纁(xun),五入为緅(zou),七入为缫(xun)”。 《淮南子》:“以涅染绀(gan)则黑于涅”。涅即黑色。“纁若入赤,汁则为朱。若不入赤而入黑,汁则为绀矣。若更以此绀入黑,则为緅。而此五入为緅是也。若更以此緅如黑汁即为玄。更以此玄入黑汁,则七入为缁(zi)矣。”根据记载,可综合为:一入谓之縓(quan),再入谓之赪(cheng),三入谓之纁(xun),四入谓之朱,五入谓之緅(zou),六入谓之玄,七入谓之缁(zi)。为便于一目了然,现列表如下:

縓…………………………………………一染 赪…………………………………………二染 赤+纁+黑(绀)……………………………三染 朱 绀+黑(緅)…………………………五染 緅+黑(玄)………………………六染 ↓ 四染 玄+黑(缁)……………………七染 缁

此外,当其在晒丝的时候,还注意到使丝“去地尺暴之”,要是所晒的蚕丝离地一尺左右,为了防止太低接近潮气,丝不易干;太高则丝易干脆,所以要放在离地尺来高的地方。这正是生产实践摸索出来的可贵经验。



秦汉的染织工艺[编辑]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据《日本纺织技术の历史》记载,秦始皇时(前259—前210年),吴地(今浙江一带)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到日本,传授养蚕织绸技术和缝制吴服。西汉哀帝(前6年到前1年)年间,我国罗织物和织罗技术通过朝鲜传入日本。 汉代的染织工艺在继承战国传统的基础上,又有飞跃的发展。染织的产量大,品种多,技术先进。不只在提花织物方面,已能织出精美而富于变化的花纹,而且染色技术也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当时中原地区出产的染色织花丝绸,不仅受到国内边区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记,在汉代首都长安,“少府属官有东织室令丞、西织室令丞”。东织室、西织室是负责为统治阶级生产高级丝织物的纺织场,令、丞是主管织室的官。 《汉书·贡禺传》、《汉书·地理志》也记载:西汉朝廷设织室令丞管理纺、织、染手工业,襄邑、临淄专设服官,“齐三服官作工种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京城长安东西织室亦一岁费五千万”。襄邑、临淄都是当时染织工艺生产的著名地区,汉代统治者在这里设“服官”管理生产。这说明汉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官管理纺织染手工业的生产,生产规模很大。 而从朝鲜、外蒙古、苏联的贝加尔湖地区都出土了汉代丝绸织物,在西亚的叙利亚(古条支国)、伊朗(古安息国)、意大利(古罗马帝国)以及地中海沿岸其他一些国家也发现不少我国汉代的丝绸,在许多国家的古史中都有关于我国汉代丝绸的记载,它又一次说明汉代丝绸不仅广销国内,而且已经远销国外。成为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争相抢购的珍品。


汉代,设有专管染色的机构。据《三辅黄图》所记:“未央宫有暴室,主掖庭织作染练之署。”由《续汉书·百官志》记有“平淮令”,其任务是主练染,作彩色。 汉代丝织品不仅产量达,而且丝织品的品种繁多。汉代丝织的染色工艺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关于丝织色彩,在文献上记得较为具体的要算《急就篇》。在这个篇章里,前面作了丝绣花纹的描写之后,接着便是色彩的记述:“春草鸡翘凫翁灌,郁金半见缃白(素勺),缥綟(li)绿纨皂紫硟(chan),丞栗绢绀缙红燃,青绮绫縠靡润鲜,绨络缣练素帛蝉”。根据这段文字,虽然还不能更形象地知其具体色相,但结合湖南长沙马王堆、新疆民丰汉墓出土的五光十色的丝、绣、毛磊织品来看,虽然在地下埋葬了两千多年,色彩依旧那么鲜艳,已足以反映当时染色工艺的卓越和色彩的丰富和华美了。 1959年新疆民丰汉墓出土的“延年益寿大宜子孙”、“万年如意”、“阳”字锦等,所用的丝线颜色有绛、白、黄、褐、宝蓝、淡蓝、油绿、绛紫、浅橙、浅驼等。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各种染色织物经分析,则除上述颜色外,还有大红、翠蓝、湖蓝蓝、绿、叶绿、紫、茄紫、藕荷、古铜、杏色、纯白等共有二十余种色泽,充分反映了当时染色、配色技术的高超。表明二千一百多年前,我国已有相当完善的浸染、套染和媒染等染色技术。 以《说文解字》所列为例,其中就收录有关纺织包括丝绸和染色工艺的字几十个,如属于丝绸品种的有锦、绮、绫、纨、缣、绨(ti)、绢、缦、绣、缟(gao);属于丝绸缫练的有缫(sao)、绎(yi)、练;属于丝绸染色的有绿、绯、缥(piao)、【纟育】(xi)、【纟朱】、纁(xun)、绌(chu)、绛、缙、綪(qing)、缇(ti)、縓(quan)、紫、红、繻(ru)、绀(gan)、纶、缁(zi)、才(shan)、綟(li)等。《说文解字》是根据织物组织、色彩花纹和加工工艺来解释这些字所包涵的意义,如纨为素缯(不带花纹),绮为文缯(有花纹的),缣为并丝缯,缫为绎茧为丝(以缫治时抽丝),绎为抽丝(同上),练为绎缯(练绸,练丝也叫练,这里只提到这个字的一部分含义),绿为帛青黄、青黄配合而得的色,绯为帛赤(深红)色,绀为帛深青扬赤(深蓝而发红光的)色等。

我国古代染色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而以植物染料为主。古代将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下面谈谈汉代是怎样将织物染成这些颜色的。 青色——主要用蓝草中提取的靛蓝染成的。东汉时期,马蓝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有专业性的产蓝区。文学家赵岐,路过陈留,看见山岗上到处种着蓝草,就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蓝赋》,并作序说:“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泔为业”。当时在南方却多用吴蓝(木蓝、槐蓝)。 赤色——主要用茜草染红。汉代,大规模种植茜草。当时又从西域传入一种染红色的红花。用茜草染成的红色叫“绛”(接近于现代所谓土耳其红),而用红花染成的红色叫“真红”(大红色),有“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之誉。 黄色——主要是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汉官仪》记有:“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卮即栀,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也用栀子。 白色——可用天然矿物绢云母涂染,但主要是通过漂白的方法取得。漂白生丝主要是用强碱脱去丝胶即可。漂白麻,则多用草木灰加石灰反复浸煮。 黑色——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这些植物含有单宁酸,和铁盐相作用使之在织物上生成单宁酸铁的黑色色淀。这种色淀性质稳定,日晒和水洗的牢度都比较好。东汉末年,染黑工艺中出现了用人造铁浆(又称铁落)代替青矾作媒染剂的方法。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对植物染料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加,因而出现了以种植染草为业的人。《史记·货殖列传》“千亩栀茜,千亩姜韭,此其人皆以千户侯等”,说明当时种植栀茜的盛况。红花传入中原后,也出现了以种红花为业的人。 汉代染色法有两种:一是先织后染,如绢、罗、纱、文绮等;一是先染后织,如锦等。


矿物染料[编辑]

秦汉时代,朱砂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普遍采用的颜料。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彩绘印花丝绸制品,不少红色花纹都是用朱砂绘制的。如一件朱红色菱纹罗做的丝绵袍,就是用涂刮方法将朱砂染上去的;朱砂颗粒研磨得细而均匀,其色泽到尽头仍然十分鲜艳,说明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炼制和使用朱砂已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东汉以后,随着炼丹术的发展,对于无机化学反应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开始人工合成硫化汞,古时称人造的硫化汞为银朱或紫粉霜,以与天然的朱砂区别。它主要是用硫黄(古药书中称为石亭脂)和水银在特制的容器里进行升华反应提取。 凸版印花技术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发展,到西汉时已有相当高是水平。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文物中,有几件印花敷彩纱和金银色印花纱,就是凸版印花和才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有一件印花敷彩纱用的主要是矿物颜料,如朱砂(硫化汞)、铅白(硫化铅)、绢云母和炭黑等,画面上藤蔓底纹清晰,线条流畅有力,充分体现了凸版印花的良好效果;其余部分如花、叶、蓓蕾、花蕊等都是用手工描绘的,生动活泼,细腻入微。在这块织物上,有的孔眼被堵塞,表明在印刷图案时已采用某种干性油类作胶粘剂调制颜料。这种色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又不会渗过织物。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纱充分说明,早在二千一百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相当成功地掌握了印染涂料配制和多套色印花技术。 隋刘存《事始》引《二仪实录》记载:“夹缬(xie),秦汉始有之”,说明秦汉时代,我国中原地区已有镂空版及染缬技术。 秦汉以前,黑色被看成是一种低贱的颜色。西周时将奴隶称为黎民。古书上黎与鬲(ge)是同音字,包含“黑色”的意思。那时黑色只能作为奴隶和平民的服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五德相胜”说,认为周朝既是火德,秦灭周,是以水德克服了火德。水德呈黑色,因此,秦始皇尊崇黑色,“衣服旄(mao)旌(jing)节旗皆上黑”。秦始皇尊崇黑色,除了企图以此说明秦朝代替周朝的合理性以外,更重要的是仍是为了用颜色区别“尊卑贵贱”。(用“黑色”亦即“黔首”称呼农民和平民,如同将奴隶叫做黎民一样,并不是尊称)。秦代用媒染法染黑的作坊很多,并且又发现了不少富含单宁酸的染黑原料;在没有青矾的地方,就利用河泥作媒染剂,这种河泥含有硫酸铁。解放前,有些偏僻乡村还用它作媒染剂。 西汉初期,沿袭秦代的制度,尚黑的风气仍然盛行。汉文帝刘恒“身衣弋(yi)绨(黑绸)”,文武百官平日也都是黑色襌衣。到东汉后期,区分等级的服色中,黑色的地位下降了,达官显贵都穿红着紫,只有下级官吏穿黑,那时叫皂色,所以“皂隶”就成了古代官老爷手下小喽啰的代名词。因为老百姓也大都穿黑色衣服,所以那时的百姓又被称为“皂衣”。东汉末年在染黑工艺中出现了用人造“铁浆”代替青矾(皂矾“作媒染剂等新方法,染出的黑色布帛乌油发亮,又不会损伤织物。


印染工艺[编辑]

三国两晋时期的织物及其加工,是直接继承东汉基础的。根据许慎《说文》记载,东汉时可以染出十四种以上的颜色。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大量锦绮中,可以看到其中有大红、绛红、粉红、黄、淡黄、浅栗、紫、宝蓝、翠蓝、淡蓝、叶绿、白等颜色,其色彩极为丰富。 魏晋时,南京以染黑色而著称,所染的黑色丝绸质量相当高,一般平民穿不起,大多为有钱人享用。晋时,在南京秦淮河南有一个地名叫乌衣巷,据说住在乌衣巷的贵族子弟以及军士都穿乌衣,即黑色绸衣。南京出产的黑绸直到直到解放以后还驰名中外。 在《齐民要术》中详尽地记述了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在种植蓝草方面的经验,并第一次用文字记载了用蓝草制取靛蓝的方法,先是“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然后用木、石压住,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浸的时间是“热时一宿,冷时两宿”,将浸液过滤,按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加石灰用木棍急速搅动,等沉淀以后“澄清泻去水”,“侯如强粥”,则“蓝淀成矣”。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总结了用红花炼取染料的工艺技术。这技术与隋唐时传到日本。 十六国时期,曾发现染花绢(绞缬);在北朝,也发现了夹缬。前者在阿斯塔那305号墓出土,后者在阿斯塔那309号墓出土。 绞缬是一种机械防染法。最适于染制简单的点花或条纹,方法是先将待染的织物,按预先设计的图案用线钉缝,抽紧后,再用线紧紧结扎成各种式样的小结;浸染后,将线拆去,缚结的那部分就呈现出着色不充分的花纹。这种花纹,别有风味,每朵花的边界由于受到染液的浸润,很自然地形成由深到浅的色晕。花纹疏大的叫鹿胎缬或玛瑙缬;花纹细密的叫鱼子缬或龙子缬。还有比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东晋南北朝时,绞缬染制的织物,多用于妇女的衣着。在陶潜的《搜神后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妇女穿着“紫缬襦(即上衣)青裙”,远看就好象梅花斑斑的鹿一样。很显然,这个妇女穿的,就是由“鹿胎缬”花纹的衣服。 由于绞缬染只要家常的缝线就可以随意做出别具一格的花纹,因而在古代应用很广泛。绞缬产品也曾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西亚地区。 夹缬工艺到北魏时已有了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据说北魏孝明帝时(公元六世纪初),河南荥(xing)阳有一个郑云,曾用印有紫色花纹的丝绸四百匹向当时的官府行贿,弄到一个安州刺史的官衔。这些花绸是用镂空版印花法加工制成的。镂空版的制法,是按照设计的图案,在木板或浸过油的硬纸上雕刻镂空而成的。印染时,在镂空的地方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花纹便显示出来。


隋唐的染织工艺[编辑]

(公元581—618—907年) 隋唐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鼎盛时期,也是染织工艺高度发达的时期。 公元581年,北周的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 公元618年,隋朝的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289年,一般又把它分成四个阶段即自开国到睿宗先天(618—712年)为初唐,自玄宗开元到代宗永泰(713—765年)为盛唐,自代宗大历到宪宗元和(766—820年)为中唐,自穆宗长庆到唐朝灭亡(821—907年)是为晚唐。唐朝的疆域广阔,东到大海,北约巴尔喀什湖,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南及南海诸岛。 隋唐时期,农业经济的高度发展,给染织工艺提供了原料等物质基础,促进了染织工艺的提高。丝织品的产量更有了空前的扩大,缫丝技术有很大改进,由原来简单的缫丝框,发展成比较完善的手摇缫丝车。唐诗有’每和烟雨掉(摇)缫车”句,就是反映当时农村妇女常常利用阴雨天缫丝的情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感讽》诗中写道:“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越妇拜县官:桑芽今尚小,会待春日宴(暮春),丝车方掷掉。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县官踏餐(饱食)去,薄吏复登堂。” 一、隋代的染织工艺 隋代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但是在完成统一事业以后,曾出现了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面,为后来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因而它是一个重要的过渡历史阶段。 隋代的染织,虽然民间也有着较普遍的发展,但主要生产仍操纵在统治者手里。当时曾设有专门机构来管理染织生产,如隋炀帝时有少府监,下属有司染署和司织署;以后,两署又合并为染织署。 隋代印染的制作,已创造出一种用木板雕出花纹,然后将布夹着入染的方法,即唐代所称的夹缬。隋大业年间(605—617年),隋炀帝命工匠加工五色夹缬花罗裙百件,“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说明多套色镂空版印花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在日本,夹缬被称为折文布。法隆寺存有隋代花鸟折文絁(shi),阿斯塔那也曾出土高昌延昌二十六年(即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夹缬,绢质,天蓝色地,上面遍布白色小团花(由中间一个小点,周围七个小点组成)。同时还出土隋代绞缬数件,一位栗色,一位大红、茄紫、墨绿色。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隋代印染史料。 在隋代,我国西南一带还出产斑布和孔雀布。据《隋书》记载:“诸蛮多以斑布为饰,……二十二年遣使至其国求奇货,得吉贝衣十袭。”又记:“适雅唐楚州贡孔雀布,谓华文如孔雀,即南斑布之类。”可见隋代的染织品种还是较为丰富。

此外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当时还有青油幢、绿油幢、赤油幢等各种彩色防雨避尘的车帘,用来装饰帝王后妃所乘坐的车辆。说明当时在干性油中添加各种颜料,使涂层具有美丽色彩的技术已经产生。


唐代的染织工艺[编辑]

唐代开国后,为了恢复生产,保证国家财政来源,除采用并改进均田制外,又实行了“租庸调”的赋税和徭役制度。“租”是丁男每年向政府交纳粟二石或稻三斛;“庸”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两天;如不服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调”是每年交纳绢或其他丝织品二丈,棉三两;不产丝棉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租庸调制度的实行,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了推动作用。 唐代的染织工艺生产机构在中央的少府监下,设有染织署,这是专门管理染织生产的部门。根据《唐六典》记载,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设立染织署,管理二十五个染织作坊,即织衽作十个,组绶作五个,紬线作四个,练染作六个。各染织作坊分工很细,如“织衽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絁,四曰纱,五曰绫,六曰罗,七曰锦,八曰绮,九曰绸,十曰褐);组受之作有五(一曰组,二曰绶,三曰绦,四曰绳,五曰缨);紬线之作有四(一曰紬,二曰线,三曰弦,四曰网);练染之作有六(一曰青,二曰绛,三曰黄,四曰白,五曰皂,六曰紫)。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这种记述,是比较合乎实际情况的。同书记载,根据染织产品的优劣,又分为许多等级。如“凡绢布出有方土,类有精细,绢分为八等,布分为九等”。并且具体地记载了宋、亳(bo)等州的紵,宣、润等州的火麻,皆为一等;郑、汴等州的绢,常州的紵,皆为二等;滑、卫、贝、博等州的绢,扬、沔(mian)等州的紵,皆为三等;齐、许、恒、定等州的绢,苏、杭等州的紵,皆为四等,等等。反映了唐代染织生产的兴盛和丰富。

1.印染工艺 唐代少府监织染署下有练染作。元和时代,大盈库中还有染坊。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我国古代染色也不断丰富。有人曾对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作过色谱分析,共有二十四种颜色。其中红色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黄色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青、蓝色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藏青;绿色有湖绿、豆绿、叶绿、果绿、墨绿等。 到了唐代,由于丝织品的大量生产,染缬加工继两晋、南北朝之后也有空前发展。中唐以后,染缬在社会上普遍流行。唐代主要流行的印染有夹缬、﨟缬、绞缬、拓印以及碱印等。

1、夹缬 夹缬在盛唐极为流行,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板,将布帛夹在中间,涂以防染剂,然后入染,成为色底白花的印染品;或在花板雕镂花处涂以染色,成为花纹。夹缬也有染二、三种色彩的。 夹缬的图案特点是花纹对称,具有均衡规律的美。 唐时夹缬除作为妇女的披巾或衣裙外,还用它制作军服及家具的装饰品。日本正仓院藏有唐代的夹缬山水屏风,夹缬鹿草木屏风和夹缬鸟木石屏风等。这是把山水、树木、鸟兽等印染到绢面上,成为独立欣赏的艺术制作。 《唐语林》记载:“玄宗时柳婕妤有才学,上甚重之。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之象而未夹缬,因婕妤生日献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 《学海类编》所受汝姚成《安禄山事迹》也有记述安禄山入京献俘,玄宗以“夹缬罗顶额织成锦帘”为赐。 《中华古今注》有“隋大业中,炀帝制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的记载,可见夹缬并不是唐代始有。从阿斯塔那出土织物来看,除有隋代夹缬外,北朝末即有遗物可考。 在日本正仓院,还藏有不少唐代的夹缬品,除以上提到的夹缬屏风外,还有唐花纹夹缬絁,它用深茶色、浅茶色、黄河绿四色染成,技术更为精巧。 唐代还出现了用镂空版加筛网的印花方法,解决了印制封闭圆圈的困难。 镂空版印花法于隋唐时传入日本。随着南方海路交通的发展,这一印花技术又在十三、四世纪传到欧洲各国。

2、﨟缬 﨟缬,就是现在所称的蜡染。所谓蜡染,《贵州通志》曾有如下几种:“用蜡绘画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它是用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入染,煮去蜡,则成为色地白花的印染品。由于蜡受热溶化,受冷凝结的特性,所以在描绘时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蜡太热则线条化开,花纹变形;蜡太冷则不易流动。花纹断续不齐。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或加以揉搓,所以产生许多裂纹,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上的花纹往往产生一丝丝不规则的纹理,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日本正仓院藏有唐代蜡缬数种,其中如蜡缬象纹屏风和蜡缬羊纹屏风,都是此类精品。 蜡缬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色的。因不同颜色容易互相浸润,花纹都比较大,特别适宜做幛子、帘幕。

3、绞缬 绞缬是民间常用的一种印染方法,制作简易,风格朴质大方,为人们所喜爱。 绞缬通常可分为两种:一是用线将布扎成各种花纹,钉牢后入染。钉扎部分不能染色,形成色地白花图案,具有晕染的效果。一种是将谷粒包扎在织物上,然后入染,形成各种图案花纹。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304号墓曾出土唐垂拱四年(688年)绞缬裙子,绛紫、茄紫两色,菱形网格图案,网格中形成自然的纹理,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的绞缬菱花纹绢,缚结时的缝线还没有拆去,可以看出当时折叠缝缀的方法。 在唐代后期,四川不但以生产大量蜀锦而著名,染缬也很有名。四川生产的绞缬叫做蜀缬。白居易诗有:“成都新夹缬”句,即对蜀缬的咏颂。 唐代染缬织物除实物外,于同时代的绘画、三彩陶塑以及壁画中也有许多反映。张萱《捣练图》中,有几个妇女的衣裙就属于染缬中的蜡染或夹染。《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也有几个骑马人的衣服是蜡染而不是刺绣。《簪花仕女图》中贵妇人的裙边也是印染的。唐三彩中常见的花斑,和当时绞缬的技术处理有相通之处。据《唐史》记载,当时妇女流行的装扮是:穿“青碧缬”,着“平头小花草履”。在各地出台的唐三彩陶俑中,也可以看到穿碧绿色地小簇白花衣裙的女俑,这就是唐代“青碧缬衣裙”的基本式样。从敦煌壁画中,佛、菩萨的穿着以及经变故事和供养人的部分穿着,以及薄井、屏风、帐幔上,也可以找到一些形象资料。如劳度差斗圣图中几个举袖迎风的妇女,和另外几个坐在一旁披袈裟的罗汉,也有穿染缬的。妇女所着叫“团窠缬”,罗汉袈裟上作水田方罫(gua)山水绉折纹的,唐宋时叫做“山水衲缬”,这种染缬衣服在当时算是一种时髦的服装。可以看出染缬技术在唐代是很流行的。 唐代印染工艺相当发达,染缬的数量、质量都有提高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艺。特别是在敦煌出土了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对窠对禽纹绢,这是自从东汉以后隐没了的凸版印花技术的再现。隋唐时代,凸版印花的丝织品已通过“丝绸之路‘向西域传输。图案花纹清晰的唐代印花纱,就曾在新疆等地出土过。这时手工描绘花纹的办法,除了用于庙宇或经堂的佛幡以外,衣着织物就很少使用了。 从出土的唐代染织品种,还发现了不见于记载的印染工艺。如用碱作为拔染剂在生丝罗上印花,使着碱处溶去丝胶变成白色以显花;用胶粉浆作为防染印花,刷色后脱去胶浆以显花。还有用镂空版印成的大簇折枝两色印花罗等。这种印花工艺,早在东汉时就已经有了。新疆民丰一座东汉墓中,出土过用这种方法印的蓝地白花棉布。同类型的印染品在新疆屋于来克北魏墓中也发现国。唐代的粉浆镂版防染印花法,无疑曾接受了新疆地区民族的经验。 随着染色生产的不断发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媒染剂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如染红时,不论是用茜草或是红花都需要铝盐类作媒染剂。唐代的《唐本草》里,就有以椿木或柃木灰作媒染剂的记载,这一方法甚至传到日本。经现代科学分析测定,证明这些树木灰里含有较多的铝盐化合物。此外,一些河水中由于溶解了大量的铝盐,也可以加以利用。如《南方草木状》就记述了当时用苏木这类植物染料染红时,再以大庾岭的和贺岁漂洗。“则色愈深”。大量媒染剂的开发和利用,促使染色生产日益发展。 隋唐时期,由于我国和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不断扩大,靛蓝也成为商品输出到西亚,并流传到欧洲。我国的染匠还东渡到日本,传授用蓝染色的技术,并写出染色技术集大成的巨著《延喜式》,其中就有“深漂绫一匹,蓝十围,薪六十斤。帛一匹,蓝一围,薪一百廿斤”等染蓝技术的经验。 隋唐印染图案的组织规律,基本上和丝织相一致。有称为陵阳公样的对称式,有团窠式,有散点式,有几何式等;题材上除花鸟外,也有具有传统特色的狩猎纹等;充分体现了富丽丰满的艺术风格。


五代、两宋的印染工艺[编辑]

(五代 公元907—960年,北宋 960—1127年,南宋 1127—1279年) 公元907年,唐末农民军的叛徒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907—923年)。在此后的五十多年里,有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后周(951—960年)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历史上叫作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先后出现吴、前后蜀等十个割据政权,历史上叫作十国,合称五代十国。在这些国家里,南唐(937—975年)、两蜀(907—925年、934—965年)、吴越(907—978年)等国比较安定,经济也比较发达,又有历史较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基础,因此成了当时文化的重心。 公元90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历史上称作北宋。北宋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一些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北宋的统一,并没有能够控制中国的全部疆土,在北方和西方存在着辽、金、西夏等其他民族贵族政权,与北宋鼎峙。 辽:五代时期,生活在我国辽河上游一带的契丹族,在其领袖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了契丹辽国(916—1125年)。北宋建立后,辽的骑兵常常进入黄河流域掠夺人口和财物。 金:是女真族所建的国家,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骨朵称帝建立金国(1115—1234年)。公元1125年金灭辽。 西夏:公元1032年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在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公元1227年为元所灭。

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开封,虏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亡于金。宋钦宗的弟弟宋高宗在南京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染织工艺在五代时有一定提高,而在两宋则较唐代有飞跃发展。


五代的染织工艺[编辑]

五代时期,中国的北方由于连年兵灾,经济遭到严重后果破坏。南方因受灾较小,所以经济得以逐步上升,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棉花也在南方开始种植,并且已生成棉织品。据说楚王宫中的地毯,在秋冬时就是用棉织的。 染色工艺,当时最为有名的是南唐的“天水碧”,这个名称的由来,据《五国故事》所记,是由于“染碧,夕露于中庭,为露所染,其色特好,遂名之”。当时南京的许多染坊,都用天水碧作为商店招牌的名字。


宋代的染织工艺[编辑]

宋代的染织工艺,在盛唐的生产基础上,有着飞跃地发展。这个时期,虽然遗品不多,但是从文献记载上,从绘画资料等方面,仍然可以反映出此时染织工艺的面貌。 两宋染织工艺,各地都有特殊产品,如单州威武织的薄缣,长广合乎官度,重才百铢,望之如雾著,而又经洗耐用;泾州的方胜,苏州的黄草心布等,织工都超越前代,这些都是生产力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出现的。 宋代,日本又派人来中国学习织造技术,回日本后,在博多地区,采用中国的技术改造了旧的织机设备,出产以“博多织”为名的纺织品,闻名于世。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广西劳动人民创造的醋浸或熏野蚕,然后剖开蚕腹取其丝“就醋中引之”,“一虫可得丝长六、七尺”。这种方法为现代人造纤维的发明提供了依据。 印染工艺 到了宋代,我国的印染技术已经比较全面,色谱也比较齐全。 染缬加工,在宋代依然盛行,技术上也有所发展。如夹缬印花在宋时已经专门化。据记载,洛阳贤相坊有一个姓李的染工,擅长镂刻印花版,大家称他“李装花”。

宋代,中国丝绸已经横渡印度洋出阿拉伯海,到达印度洋西岸的“勿斯里”(今埃及)、弼琶罗(今非洲东北亚丁湾南岸的柏培拉附近)、“昆仑层期”(今马达加斯加岛及其附近的非洲沿岸)等地。

据《宋史·舆服志》和周必大《绣衣卤簿图》记载,北宋帝王出行时,身前有两万多御前步骑队伍护卫其中一部分必须着某种花鸟动物染缬团花衫。这种染缬团花小袖齐腰袄子以及花缬帽,是根据唐“开元礼”制度而来的。 北宋时,中原地区和北方其他民族地区仍都流行绞缬产品。而北宋政府却屡次禁止“鹿胎缬”,可见鹿胎缬发展到北宋,已经成为一种相当费工的贵重染织品。《宋史·舆服志》记载,天圣二年(1024年)诏令“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色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cuo,zuo)晕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缎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令开封府限十月断绝。”诏令中禁止穿着的衣服和花样,都是指染缬。一种日用产品由政府用法令禁止,可见这种产品必然是广泛流行而又过分费工。 北宋染缬禁令中,还禁止“跋遮那缬”,可能是一种加金的染缬丝绸。

《宋史·舆服志》还记载,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王安石任宰相时,进行变法改革,为了整顿军容,将士服装恢复唐朝制度,采用夹缬印花印染军服。宋徽宗赵佶(ji)(1101—1126年)时,认为老百姓不该穿与军队相同的夹缬印花衣服,于是下令禁止民间制造夹镂空印花版,商人也不许贩卖夹缬花版。但是,这一禁令不起作用,南宋统治者只得废除禁令,夹缬印花从此又很快流行起来。这期间,南宋官僚地主阶层把持夹缬印花生产,曾有人私自打造数十片花版,染印绸帛,牟取暴利。 又据《光绪嘉定县志》所引材料,说在织物上印花,始于宋嘉泰(1201年)年间,“出安亭,宋嘉泰中土人归姓始为之,以灰药布染青,俟(si)乾拭去,青白成文,有山水楼台人物花果鸟兽诸像。”这当是一种早期的蓝印花布。山西出土南宋时期的印花罗,系一种小散点团花图案,用粉剂印花,和以上所指应属同一制作方法。这种印花方法,宋时已经较为普遍,当时较大的布帛店,已能自制加工这种印花布。如唐仲友在婺州所开的彩帛铺,就生产这种印花布。“仲友到任以来,......关集工匠,......乘势雕造花板,印染斑缬之属,凡数十片,发归本家彩帛铺充染帛用。”

南宋时,广西的瑶族还生产一种精巧的蜡染。西南其他民族地区将这种蜡染花布称为“瑶斑布”。据《岭外代答》记载:“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熔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变成极细斑布,炳(bing)然可观。”说明当时蜡防染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已经具备成批生产的条件。这期间西南民族运用蜡防染技术还制作了许多驰名全国的产品,如“点蜡慢”等。 宋以后镂空印花版开始改用桐油竹纸代替以前的木板,所印花纹更加精细。为了防止染液的渗化,造成花纹模糊,就在染液里加入胶粉调成浆状以后再印花。这些创造,都有利于夹缬印花技术的推广和提高。 隋唐时镂空版印花法传入日本,宋以后由于南方海路交通的发展,这一印花技术逐渐传到欧洲各国。当时的德国和意大利,因对媒染剂和染料技术未能完全掌握,还用油料加颜料调涂料来印花。我国的印花技术一经传去,很快就取代了原来的工艺方法。


宋代还有一种适用于生丝织物的碱剂防染法。它主要是用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较强的物质,使花纹部分的生丝丝胶膨化润胀,然后洗掉碱质和部分丝胶再进行染色。由于织物上有花纹地方的丝线脱胶后变得松散,染上去的颜色就显得深一些,因而整个布面的颜色就显出深浅不同的花纹。这种防染技术经过不断发展,改用石灰和豆粉调制成浆,这种浆呈胶体状,更便于涂绘和防染,也容易洗去。这为天然蜡产量较少的地区,推广运用防染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宋代,把这种印花法叫做“药斑布”它产生的效果和蜡防染完全一样。也是“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这种产品主要是做被单和蚊帐。它即是后来民间广泛流行的蓝印花布。


元代的染织工艺[编辑]

(公元1279——1367年) 十二世纪末,象古族首领铁木真逐渐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封建主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做可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政权。此后,对外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子公元一二二七年灭西夏,公元一二三四年灭金。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公元一二七一年定国号为大元,建立了元朝。公元一二七九年灭南宋,建立了元朝统一大帝国。 元代的染织工艺,以金锦、刺绣、毡罽和棉织最有特色。 为了供应官府需要,满足贵族阶级的奢侈生活,元代的染织工艺,表现了一种畸形发展,组织规模相当庞大。 民间染织工业却受到元代统治者的摧残。表现在: 第一、对于染织工匠的大量掠夺。元代几乎俘掠和拘括了全国工匠,使他们成为官营匠局的工奴。据王恽(yun)《秋涧大全集》记载,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北方掠夺的工匠就有四十二万人。《元史》记载,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籍江南民为工匠三十万,选有艺者十余万户”。 第二、对重要原料的垄断和对工艺加工等种种限制。元代对民间工艺有许多禁条限制,如禁止民间工艺用金,连金线也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红白闪紫、迎霜合、雄冠紫、柳芳绿、胭脂红等颇色;还不许人民织绣日月龙风、五爪龙、四爪龙等花纹图案。 第三、桑树的大量破坏。《元典章·劝农桑条》记载:“军马营寨飞放围猎,喂养马驼人等纵放头匹,食践田禾,损坏树木,以致农桑堕废。” 第四、元代的各种苛捐杂税和“科派”,使劳动人民生活贫苦,陷入“谁知木棉织成后,儿啼女泣寒无襦”(《花好集》卷二黄浦水)的困境。 在这种残酷剥夺下,人民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家庭手工副业特别是染织工业,还是相当普遍。

目前没有找到有关元代的印染工艺方面的资料,只有染织方面的资料,可以作为参考。


明代的染织工艺[编辑]

(公元1368—1644年)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瓦解了元朝的统治。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皇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建立了明朝封建政权。同年,明朝的军队攻占大都,元朝统治结束。 明朝中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提高,商品经济也有了发展。棉花、生丝、烟草、瓷器等,大量投入市场,成为交换的商品。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线,出现了三十多座较大的城市。北京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广州、宁波,泉州和福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大批货物从那里远销日本和南洋等地。在明代,我国福建地区还专门生产一种漳绒和漳缎运销日本;同时,云南、四川、广东特产的条纹织物物入日本,得到博多、西阵等地人民的喜爱,并加以仿造。他们把这类织物叫做“广东”,以后由于地方流传而转音,变成了“汉东”,最后就成为“间道”了。丝绸贸易数量日益增长,明朝“万历四十年,输日本白丝(生丝)二十余万斤。 明代的染织工艺,由于原材料来源的扩大,和官民竞市的影响,在传统的基础上,有着很大的发展。当时不仅大中小城市出现了很多官营和民营的各种工场、作坊,在广大农村,也有不少地区以染织作为副业生产。因此,不仅产品众多,质量也有提高。特别是丝织工艺更为突出。在织造技术、印染技术、花色品种方面,都有不少创新或显著提高,在我国灿烂的染织工艺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明代的染织工艺,除传统的丝、麻、毛等染织原料仍被广泛应用外,棉花的生产和织造,在这时期已经取得了代替丝、麻的地位,成为人们服饰的主要染织品。 统治者为了便于掌握染织生产和刮取盈利,在中央到地方,设立了许多管理机构。工部所属的有文思院、织染所,内府监局所属的有内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尚衣监等。 明迁都北京以后,在南京仍然保待了一套与北京相似的染织生产管理机构,不过冠以南京二字,如南京织染所,南京内织染局(简称南局)等。 在这些染织生产部门,生产分工是很细的。染织工计分刻丝匠、挽花匠,染匠、针匠、织匠、腰机匠、挑花匠、织罗匠、捻金匠、洗白匠、双线匠、裁缝匠、绵线匠、网巾匠、边儿匠、绵匠、打线匠、攒丝匠、络丝匠、折配匠、揭俎匠、纺棉花匠、缉麻匠、捻绵匠、络纬匠、包头匠、三梭布匠、结棕匠等等。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篇总结和记载了:轧车、弹弓、翻车(绕丝用)、纺车、调丝车(络丝用)、经具(整经用)、过糊具(浆炒用)、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反映了明代纺织工艺与技术水平,在当时世界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是比较高的,也是相当完善的。 据朱国祯《涌幢小品》记载:明代劳动人民把均匀分布的纤维网,一层一层地叠起来,叠到三寸左右,用线密密缝纫,可加工制为“绵甲”;或用铁钉密钉制成恺甲。穿上这种甲作战,能防御箭矢的穿透。它是现代用缝纫法制造无纺布的雏型。


印染工艺[编辑]

明代,设有颜料局,掌管颜料。 据《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记载,明代可用于染色的植物已扩大到几十种,如槐米(未开的花蕾)可以染黄色。黄柏树,开着红色花苞的郁金草,以及山野里到处生长着的楸树、柞树等等,都是染色的好原料。还有我国南北都有出产的五倍子,更是从古到今重要的染色原料。这些染料资源丰富,其染色牢度远比矿物颜料好,因而在纺织品染色印花加工工艺中,逐渐取代了古老的矿物颜料。 据《明会典·织造条》所记,明代织造所用的染料计有:苏木、黄丹、明矾、桅子、靛子、槐花、乌梅、炼碱、木紫、茜草等。 随着织造工艺的发达,染色工业日益兴起,许多地区出现了分工很细各有专职的染坊,如蓝坊染天青、淡青、月白;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杂色坊染黄、绿、黑、紫、古铜、水墨、血牙、驼绒、虾青、佛西金等色。 染料的生产,也形成了地域性。如红以京口为有名。据《闽部琉》万历十五年序所记,当时福建因为“红不逮京口,闽人货湖丝者,往往染翠红而归织之”。蓝则以福州、泉州、赣州等地最著。又同书所记:“福州而南,蓝甲天下”。又据万历《闽大纪》所记:“靛出山谷中,种马蓝草为之。.......利布四方,谓之福建青。”万历《泉州府志》记泉州所产的蓝有两种:“叶大高者为马蓝,小者为槐蓝,七邑俱有。”天启《赣州府志》记载,赣州“种蓝作靛,西湘大贾岁一至,泛舟而下,州人颇食其利”。

明代的染业以芜湖为最发达。在那里有专门染制一种颜色的红缸、青虹等类作坊。据《太函集》所记,万历时有一个叫阮弼的,在芜湖开了一个染局,“五方购者益集,其所转载遍于吴、越、荆、梁、燕、鲁、齐、豫之间,则又分局而贾要津。” 明代,套染技术也有进一步提高,所染色谱日益扩大。据《天水冰山录》记载,明代织物染色,有大红、红、水红、桃红、青、闪红、天青、黑青、绿、黑绿、墨绿、油绿、沙绿、柳绿、蓝、沉香、玉色、紫、黄、柳黄、自、葱白、闪色、杂色等几十种。《天工开物》记载的明代色谱和染色方法有二十多种,表明当时在选用染料和掌握染色技术方面,都已取得很大成就。所以明代遗存的丝、棉染织物,经过四、五百年,颜色还是鲜艳如新。当时,在染色工艺中,还有打底色(“打脚”)的工序,以增加色调的浓重感。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了提取红花色素的过程,并增添了用含有机酸的乌梅做中和料等内容。当时还发现,用红花色素染好的织物,如果要褪掉原来的红色,只要“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数十点”,这时织物上的“红一毫收尽”,恢复到织物的本来颜色。 《天工开物》还记载了茶蓝(即菘蓝)、寥蓝、马蓝、吴蓝、觅蓝等五种蓝草都可以提取靛蓝,并叙述了当时的制蓝方法,观察到所制成的固体靛蓝“起红焰之色隐然,。说明已注意到天然靛蓝中还有少量靛红存在。靛红到十八世纪才为欧洲人分离出来。

十六世纪的欧洲,由于东方靛蓝输入量的增长,法国亨利四世感到非常不安,他咒骂从中国来的靛蓝是“恶魔的食物,有毒的药刘”,下令禁止进口,‘如使用当处死刑”。但恰恰相反,从东方进口到欧洲的靛蓝日益增多。十九世纪法国还专门从我国输入寥蓝种子,以便改变当地产蓝的落后状态。同一时期,我国的蓼蓝也传到了高加索地区。 在国内,靛蓝染色也是印染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明代设有官办“蓝靛所”,用来染皇家的服饰衣着。 在丝、棉织品上印染花纹的技术,在明代也有进一步发展。 《碎金》(故宫博物院刻本)记载,元、明时期只“夹缬”,一类即有“枟缬”、“蜀缬”、“锦缬”、“撮缬”、“玺缬”、“儿缬”、“浆水缬”、“三套缬”、“哲缬”、“鹿胎缬”等九种方法。这类作品我们没有全部见到,有些方法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从已发现的少数遗物来看,其制作技艺是相当精湛的。故宫博物院陈列有宣德时的五彩夹缬丝织品三幅,祟祯时的五套七色染缬两幅,从制作技法及艺术效果看,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