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國徽
来自汉服百科
Template:Infobox coat of arms Template:Multiple image
十二章國徽为1913年2月至1928年间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徽,圖案基於中國古代禮服的十二章花紋,設計者為魯迅、錢稻孫和許壽裳。袁世凱所建立的中華帝國亦沿襲作為國徽。
设计
中心
- 嘉禾:一种双穗禾,为古代吉祥的象征。国徽上的设计来源于汉代《五瑞图》石刻上的图案。
- 干:嘉禾之后的黑色盾形。
- 黼:斧形的图案,象征决断。
- 粉米:斧形表面点缀有白色的米粒,象征农业的供养。
- 山:斧形下方的曲线,象征穩重、鎮定。[2]
- 日:中心上方红白相间的图案。
- 黻:下方黄色丝带間的紅色亞形图案,象征辨別、明察、背惡向善。
左侧
- 华虫:雉雞,象征有文彩。
- 藻:华虫嘴中衔藻,象征潔淨。
- 星辰:华虫头上戴有星辰。
- 宗彝:华虫所持的古代祭祀用的酒器,象征供奉、孝養。
右侧
- 龙:象征神異、變幻。
- 月:龙角背后的图案。
- 火:龙身的火焰,象征明亮。
- 宗彝:龙所持的古代祭祀用的酒器,象征供奉、孝養。
歷史
- 1913年(民國二年)2月《教育部編纂處月刊》第一卷第一冊載有《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文中說明國徽採用了十二章,並附有國徽圖。還在附註中說,原圖經國務院提意見,已經照改過。文章未署名,但與《魯迅日記》記載相符,應認定為魯迅等人之作。《魯迅博物館保管目錄》今發現有「袁世凱時期國徽圖案鉛模一件」,是十二章國微圖案,鉛質,明文。
使用
- 十二章國徽圖錢幣 [4]
- 民國3年(1914年),袁大總統側面像"one dollar"紀念幣[5]
- 民國12年(1923年),鑄造「壹圓」銀幣,「壹圓」二字有大、小字兩種;同年還鑄造了「壹圓」金幣,也分大、小字兩種。
- 民國15年(1926年),直隸省長褚玉璞鑄銀輔幣「壹角」和「貳角」兩種
- 民國15年(1926年),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試鑄金幣「拾圓」和「貳拾圓」兩種。
- 民國16年(1927年),奉系張作霖鑄紀念銀幣「壹圓」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