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出自 汉服百科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發展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傳承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賞。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節日一覽

  •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
  •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
  • 頭牙(頭禡) (農曆二月初二)
  • 寒食節 (清明節前一天)
  • 清明節 (節氣清明)
  •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 七夕 (農曆七月初七)
  •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
  •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
  •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
  • 冬至 (節氣冬至)
  • 臘八節 (農曆臘月初八)
  • 尾牙(尾禡) (農曆臘月十六)
  • 祭灶 (農曆臘月廿四)
  • 除夕 (農曆十二月卅日)

月份覽

一月

  1. 正月初一, 春節,雞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誕辰,佛教中彌勒佛誕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 正月初二,犬日
  3. 正月初三,豬日,小年期
  4. 正月初四,羊日,孫天醫(孫思邈)誕辰
  5. 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開市,神話中五路財神誕辰
  6. 正月初六,馬日,送窮日
  7. 正月初七,人日,又稱人勝節,送火神
  8. 正月初八,穀日,道教中閻王爺誕辰,八仙日
  9. 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誕辰
  10. 正月初十,地日,石頭生日(祭石頭)
  11. 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婦日,炒黃豆(老鼠眼),點百火,丟百病
  12. 正月十三,上(試)燈日,關公升天日
  13. 正月十五 ,元宵節,正燈日,道教上元節,是天官堯的誕辰
  14. 正月十八,落燈日
  15. 正月二十,天穿節,天穿節又叫補天節,「小天倉」,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這一節日又與「雨水」節氣相關。立春後的節氣是「雨水」。古人認為,是日「天一生水」,應節則下雨,故謂之「天穿」。神話與節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節這一民俗節日傳統。天穿節的主要習俗:煎餅「補天穿」、天穿射、亂飯扎針。
  16. 正月二十五,天倉節(填倉節),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

二月

  1. 二月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
  2. 二月初二 ,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佛教中濟公菩薩生日
  3. 二月初三,神話中文昌帝君誕辰
  4. 二月十二,花朝節(一說二月十五),又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 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誕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誕辰
  6. 二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誕辰
  7. 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賢菩薩誕辰
  8.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農曆日期不固定(見清明)
  9. 清明,24節氣之一,農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後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內

三月

  1. 三月初三 ,上巳節 ,姑娘回娘家,黃帝的誕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誕辰,神話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2. 三月十五,神話中趙公元帥誕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誕辰

四月

  1. 四月初一,祭雹神
  2. 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薩誕辰
  3. 四月初八 ,浴佛節,(龍華會),佛教中釋迦牟尼誕辰
  4. 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誕辰
  5. 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呂洞賓誕辰)
  6. 四月十八,神醫華佗誕辰
  7. 四月二十八,藥王(神農)誕辰

五月

  1. 五月初五, 端午節
  2. 五月十三,雨節

六月

  1. 六月初一,半年節(過半年)
  2. 六月初六,曬衣節, 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祭祀山神
  3. 六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得道
  4. 六月二十四,關公誕辰,神話中雷神誕辰,荷花生日

七月

  1. 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 七月初七, 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3. 七月十五 ,道教中元節,是地官舜的誕辰,佛教盂蘭盆節,有盂蘭盆會,俗稱鬼節
  4. 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誕辰
  5. 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 七月二十三,諸葛武侯誕辰
  7. 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薩誕辰(地藏節)

八月

  1. 八月初一,天醫節
  2. 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 八月初八,神話中瑤池大會
  4. 八月十五 ,中秋節
  5. 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6. 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誕辰

九月

  1. 九月初九 ,重陽節
  2. 九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出家

十月

  1. 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節,又稱祭祖節
  2. 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節 ,水官禹的誕辰

十一月

  1. 冬至,故又稱日南至,亞歲(僅次於新年),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被用來確定月序和閏月的節氣,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內(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遲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閏月的大前提。因節氣和公曆都是陽曆屬性,所以節氣公曆日期反而相對固定,冬至常在公曆(陽曆)12月22日前後。

臘月

  1. 十二月初八 ,臘八節 ,佛教中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2. 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3. 十二月二十四 掃塵
  4. 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 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貼春聯,迎財神,吃年夜飯,守歲

聖賢的誕辰日

關帝誕:六月廿四 至聖先師孔子誕:八月二十七 蒼頡至聖先師誕 :三月廿八 魯班公誕: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伏羲誕辰:五月十三(傳說中龍的生日) 炎帝神農誕:四月二十六 黃帝誕辰:三月初三 諸葛孔明誕辰:七月二十三 孟子誕辰:四月初二 岳飛誕辰:二月十五 老子誕辰:二月十五 釋迦佛陀誕辰:四月初八 屈原誕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誕辰:二月初八

附1: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臘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迎婿日,閨女回娘家。 正月初三 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四迎財神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 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穀日/順星 眾星下界之日 也稱「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頭生日 「石不動」「十不動」 老鼠嫁女


其它節日

「半年節」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說!

觀音誕: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觀音菩薩的信仰已經超出了佛教的範圍,他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願望!

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媽祖的誕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稱開息門

填倉節: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祭祀節日,在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倉節、天倉節,是祭祀倉神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