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同道活動」色彩,把漢服引向民族生活縱深

出自 汉服百科
前往: 導覽搜尋

首頁>template:漢服運動>淡化「同道活動」色彩,把漢服引向民族生活縱深

Accessories-text-editor.svg
這是文章
這是由溪山琴況(天風環佩)2007發表於百度漢服吧寫的一篇文章,不屬於漢服百科的一部分。文章的版權屬於作者所有。

原文[編輯]

我建議,今後的漢服活動重點,由「舉行同道活動」轉向「舉行家庭活動」,把漢服活動引入每個漢服復興者的家庭、學校、公司、單位。也即,淡化「同道活動」色彩,引向民族生活縱深。只有華夏衣冠、華夏禮儀節日生活成為每個人、每個家庭真正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復興。

經過幾年的發展,漢服復興活動在整個中國社會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初步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但是漢服復興也再一次遇到了新的壁壘:旁觀者多,參與者少;容忍者多,接受者少;對廣大公眾來說,許多人已經知道了漢服,知道了漢服熱,也基本能夠理解,持一定程度的讚賞,但是漢服仍然與他無關。漢服復興者舉行漢服禮儀節日活動所預期的示範、帶動效應沒有充分發揮。這種隔閡在中年以上,比較年長的公眾中更加普遍。

在漢服復興者身邊,基本上連家中的父母、兄弟姐妹也沒有帶動,常常是兒女在外面搞漢服節日活動,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按老辦法過節,往往我們的親人都沒有和我們共享華夏節日文化的快樂。有的家庭中,家人還對兒女搞漢服活動非常反對,甚至很不愉快。

我們為什麼要復興漢服,復興華夏文化,這是我們需要不斷思考和反思的問題。

復興漢服,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中國重建和發揚華夏生活方式,讓我們的親人、朋友、同胞共享華夏禮儀、節日等帶來的文化滋養和生活愉悅,共同感受華夏文化帶來的生命幸福。所以,漢服、華夏文化的復興,是屬於全社會的,我們現在搞各種集體漢服活動,只是起一個探索和示範的作用,它不是終極的目標和華夏生活方式的常態。

只有漢服和華夏文化在一個個家庭、學校、社區、公司、單位,每一個組成社會的細胞中被接受,被重建和弘揚,才是真正的復興。否則,漢服同道活動搞得再轟轟烈烈,不能真正融入社會的話,也只能是小圈子,只能是所謂的「亞文化」現象,華夏文化與公眾的隔閡也永遠無法打通,漢服復興者永遠是社會眼中的異數。

舉例來說:

比如中秋節。中秋節的正常狀態,應該是以家庭為單位,由母親主持祭月,一家人一起做月餅,合家宴飲、游賞。由於時代的發展,學校的師生、公司的同仁、單位的同事,也應該成為舉行中秋活動的基本單位。志同道合的漢服復興者,從全城不同地方聚集到一處舉行中秋活動,當然也是一種好的形式,但不會是中秋活動的主體。

再如祭禮復興。同道者的集體祭祀,畢竟不可能是祭禮大量存在的主要形態,只有家祭風俗的復興,才是華夏祭禮真正的重歸。每個家庭,在與本家庭已逝親人相關的四時祭、墓祭、忌日祭、節日祭等時刻,舉行簡樸肅穆的家祭儀式,是華夏祭祀文化精神滋養民族生活最令人欣慰的景象。

而這些目標的實現,恰恰也需要有志於華夏文明復興的漢服復興者們的推動和促成。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做「示範性的同道活動」,也要切實努力,採取措施,把活動引向每個家庭、社區、單位,引向民族日常生活的深處。經過幾年的「同道示範」之後,我們的重點應該轉向後者。

當然,這不是說,從此不搞同道集體活動了。同道活動仍然要做,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規模,並且繼續爭取媒體報道,保持必要的宣傳力度。今後的同道活動,建議由擴張數量轉向推進質量,寧缺勿濫,放慢節奏,做一個,是一個。(多說一句,建議各漢服活動團隊加強自身人員素質的完善,首先組織者應帶頭提高品行素養,讓漢服團隊成為大家共同學習傳統文化、增進素質修養的集體,屏蔽個別心不在文化復興且屢教不改的人員進入)同時加強和媒體的溝通,主動干預媒體報道過程,爭取媒體準確、全面、深入報道同道活動,準確傳達活動訴求和意圖。並且努力增加有較大公眾影響力的活動。

同道的人員,重點發展中學生大學生等年輕人,使他們成為漢服同道力量增長的主體,成為推進華夏文化復興的主要力量。

在做好同道活動的基礎上,漢服活動的重點應該轉向每一個家庭。誠懇、耐心地溝通、說服父母、兄弟姐妹等家人,讓他們一起參加到漢服禮儀節日活動中,全家共享華夏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生活幸福。並且多用實際行動來關愛家人,比如省些錢給父母做一身漢服禮服,多承擔家庭漢服禮儀、節日活動的準備工作,等等。只要態度誠懇,方法適當,深入理解和挖掘華夏禮儀和節日的真義,相信沒有人會拒絕這份衣冠的美麗、禮儀的感動和節日的溫馨。

同樣的,把漢服禮儀、節日活動引向身處的學校、公司、單位......挖掘華夏文化的真義,探索適應不同活動場合的做法,讓華夏文化滋養不同的社會人群,為人們創造生命的深度和生活的幸福。

發而不中,當反求諸己。華夏衣冠是一件肅穆之衣、君子之服,它拒絕輕浮、嘻笑、苛刻和做秀。着衣冠當知孝悌,知仁愛,就算父母親人一時不能接受漢服,也決不可埋怨和責怪父母,更不能和父母爭吵,而應多反思我們自身的問題。只要認真反思,認真調整,耐心交流,漢服衣冠必定會被親人逐漸地接受——雖然幾百年的斷裂造成的隔閡很深,但是民眾對於華夏衣冠,始終有着天然的親切和認同,因為維繫華夏文明的根沒有完全斷裂,它們本質上是相通的。

還是笑非那句話,把信仰融入生活,把知識帶入人生。這是最難的事,也是最有意義的事。我們謀漢服,不是謀熱鬧的一時,而是謀民族的長久。把華夏衣冠人文的雨露滴入社會根系的深處,使其滲入和滋養每一個社會細胞,正是謀這種新生和茂盛的長久。

站外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