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褙子"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汉服百科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褙子 (拼音: bèi zǐ ),又名背子,绰子,在明代多称为披风,是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
 
 褙子 (拼音: bèi zǐ ),又名背子,绰子,在明代多称为披风,是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
  
[[文件:beizi.jpg|thumb|200px|left|褙子]]
+
[[文件:beizi3.jpg|thumb|200px|left|褙子]]
 
== 特征 ==
 
== 特征 ==
 
 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
 
 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
行 25: 行 25:
  
 
== 参见 ==
 
== 参见 ==
[[半臂]]
+
* [[大氅]]
 +
* [[半臂]]
 +
* [[中衣]]
  
[[中衣]]
+
{{汉服服制体系}}

於 2013年7月2日 (二) 05:01 的最新修訂

褙子 (拼音: bèi zǐ ),又名背子,綽子,在明代多稱為披風,是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

褙子

特徵[編輯]

對襟,兩側從腋下起不縫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著。


流行時代[編輯]

文獻記載秦代有褙子,但是很短。款式與後來主流款式不同。

後來的褙子相傳始於隋唐時期。在宋、明朝時最為盛行。各階層人士皆有穿著。

宋代褙子,觀追求質樸、潔淨。

至於明代,褙子的風格隨印染和織造技術提高而獨成風格。


搭配[編輯]

褙子通常作為休閒服裝穿著,屬於搭配在其他外衣或中單的外層附加衣物。

男女皆服,因使用和時間的不同,其形式變化甚多。

與披風的關係[編輯]

明代稱褙子為披風。見於明代王圻的《三才圖會》云:「背子,即今之披風也。」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