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

出自 汉服百科
(已重新導向自 汉服(简介))
前往: 導覽搜尋
漢服曲裾深衣

漢服,即漢族傳統族服飾、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時代至明朝末年剃髮易服前的近四千年中,漢族(華夏族)的獨特服飾體系。

漢服是華夏族獨特文化氣質的外在體現,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寬袖、隱扣,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傳統服裝。

漢服褙子

漢服是世界上幾個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深刻影響了整個漢字文化圈的服飾、禮儀、藝術、審美,以至於「中華」之「華」便是指漢服文化。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華夏的冠服制度。

漢服包括衣服、冠帽、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20多項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繡中華的美譽,反映了漢族的文化禮儀,漢文明的核心是禮儀文化,而禮儀文化植根於服制,正如孔子所著《易·繫辭傳》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滿清初期,滿族統治者執行剃髮易服政策,即所謂「留頭不留髪,留髪不留頭」,嚴厲禁止人民穿着漢服,殺害大批拒絕剃髮易服者,從此漢服從人民生活中消失。當代,社會上重新出現了復興漢服的勢頭,希望透過復興漢服讓國人認識自身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特徵

交領右衽

交領

衣襟向右掩,兩襟交疊,呈字母y形。交領是漢服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不變的主流,因此成為了漢服的象徵符號。

系帶隱扣

漢服幾乎完全使用系帶實現衣服的連接和穿戴。系帶的連接方式柔性大,對人體束縛小,使服飾寬鬆飄逸。與此同時,紐扣等剛性連接在漢服中幾乎不出現,少數所用之紐扣亦隱藏於暗處。

廣袖寬袍

在不影響生產生活的前提下,審美上漢服廣泛使用寬袍大袖。 傳統上漢族認為衣服必須要「蔽體」,所有露出手和足踝都是不禮貌的,所以袖子要做到「回袖過肘」的長度。這裡的「寬衣」僅是針對現代的緊身束身衣而言。長袖一般僅針對於上層社會所要求的禮制而言。 一種普遍的誤區認為漢服都是寬袍大袖,實際上寬袍大袖主要存在於禮服和常服。

其他次級特徵

衣緣卷邊

漢服的衣緣通常會使用不同的面料和花色,構成截然不同的衣緣反差。通常領、襟、袖、腰的會和其他部分產生突出的反差。



基本結構與原則

層次

漢服基本結構術語之一
漢服基本結構術語之二

漢服套裝通常分為,小衣、中衣、外衣三個層層次,相比現代西式服飾內衣和外衣,漢服多出一個「中衣」層。中衣是介於貼身衣物與外衣之外的獨立一層衣物,多數是素色,不承擔內衣的生理功能,亦不獨立用作外衣。以中衣配合外衣來構成協調的層次結構是漢服服飾文化的重要原則之一。

特色結構

漢服在領部延伸廣泛,因而由其延伸出的襟(或稱衿)突出成為漢服的重要結構。而襟的樣式變化,強化了(上衣前端)的概念。而襟垂直向下的延伸,構成了遠端的「裾」。

核心原則

  • 右衽:對於絕大部分交領樣式,必然是右衽。
  • 層次:外衣、中衣、小衣(內衣)三層衣物不可或缺。非私人場合,皆着中衣。層次可以更多,不少於三層。
  • 性別差異小:相比現代西式服裝中大量的女性專屬服飾,大部分漢服款式皆男女通用。

以下兩個原則主要針對禮儀場合:

  • 着冠:傳統上漢族男女皆蓄髮並盤成髮髻。正式漢服着裝場合一般要求盤發,若是男子通常佩戴以冠或巾。
  • 蔽體:漢服強調衣服必須要「蔽體」,正式場合露出手和足踝都是不禮貌的。因季節氣候和勞作生產的需要,常服和便服並不嚴格。



體系

最外層衣物可分為四大服制:衣裳、深衣、袍服、衣褲。

衣裳制

衣裳制:各種襦裙

衣裳制泛指上衣下裳的組合。泛指上裝;泛指所有沒有襠的下體服裝,包括帷裳和裙。

帷裳和裙相似,帶有褶皺,主要為男裝。下裝為帷裳,多為男性服裝,代表套裝為玄端。下裝為裙者,稱襦裙,多為女子漢服。

玄端是通常來說最高規格的禮服,襦裙則是女子最普遍的服制,根據上襦的種類可以分為衫裙和襖裙。依照領形則可分為交領襦裙和對襟襦裙兩種,依照裙最上部到達身體位置則可分為齊胸襦裙、高腰襦裙和齊腰襦裙。

深衣制/袍服制

各種深衣

這一系列泛指以長袍為基礎的上衣。

深衣與長袍相近,都是以上衣長袍為核心的套裝。但深衣的上下體部分原為分開剪裁,之後予以縫合,而袍服制則是使用一塊布不分裁製作上下體部分。

深衣制以深衣為基礎,代表為曲裾直裾。曲裾特點是衣裾沿身體的對角線摺疊,衣裾很長,根據款式不同,可能繞過身體一周至三周。直裾的衣裾較短,與腿平行,垂直向下。

袍服制:直裰與直身

袍服制以長袍為基礎,為通裁,並在下部左右開衩,有暗擺。代表為直裰直身道袍圓領袍

袴褶制

衣褲制:短打

袴褶制或稱襦袴制、衣褲制。即下身着而不是裳,是主要的便服款式,也是廣大民眾最普遍的男性服飾。代表性的是裋褐。 袴褶制和現代西式服裝接近,但上衣的下擺依然較大,與現代生活中的服飾依然有一定區別。

罩衫與蔽膝

罩衫:半臂與褙子

罩衫和蔽膝是在漢服三層結構之外的附屬部件。罩衫主要分為半臂和褙子。



文化地位

漢服因為其顯著差異,在世界服飾體系中形成獨立的東亞服飾體系,是中華文明的代表性文化,漢族審美與氣質的直接外在產物,也是大量華夏雅文化的來源和根基。「衣冠」常常被用作中華文明的代名詞。

國名的來源

現代中國的正式國名,「中華」一詞中的便是指漢服。中華之國名於辛亥革命後取自中國與華夏二詞。《春秋左傳正義》記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

此外,「衣冠」「冠帶」之類的詞彙常常成為文明的代名詞。比如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及各階層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衣冠」之類的詞彙也常常用作中國或漢族的代稱。如明人沈國元在《兩朝從信錄》中稱:「奴酋(努爾哈赤)倡逆,而佟養性、佟養真等佐之,明棄我之冠裳,甘為賊之肺腑。」把「冠裳」作為中國明朝的代稱。

漢舞雅樂

漢族傳統舞蹈大量依賴於漢服本身。廣袖、水袖都是不可或缺的舞蹈硬件。隨着漢服在歷史上的消亡,正統的漢族傳統舞蹈基本上失傳。如今漢舞的復興基本只能依賴殘存於戲曲中的舞蹈、少數文物、舞譜古籍,結合當代人的再創造。

越人歌

語言文學

漢語中很多詞彙與詩詞都是關於漢服,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漢服的消亡使這類文學藝術直接消失。

非自然消亡

1644年明朝崩潰,滿清在新政權立足未穩時入關並迅速征服中國。1645年,執行剃髮易服政策,即所謂「留頭不留髪,留髪不留頭」,禁止穿着漢服,使漢族延綿數千年的傳統服飾制度被迫中斷。1683年明鄭政權滅亡後,最後的漢服傳統消失,僅在日本、韓國、越南、琉球留下大量漢服衣制。

與旗袍、馬褂、中山裝的關係

滿清入關實行剃髮易服之後,滿族服飾從此替代漢服,漢族之外的諸多西南少數民族,也同時被強制易服。

現今的旗袍(海派旗袍)、長衫、馬褂、唐裝(新式馬褂)都是以滿族服飾為主體,融入西式服裝風格改良發展而來,而與傳統漢民族衣冠無任何繼承關係,雖然旗袍的立領、馬褂的對襟及使用鈕扣等元素雖然曾出現在明朝服飾中,但都有很大差異,所以明清服裝無直接承接的關係。

漢服復興運動

在滿清政權剃髮易服令的影響下,漢服與漢族斷絕近三百年。1910年(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

清亡之後漢文化復興的意識開始復甦,袁世凱逼滿清宣統帝退位之後,臨時政府頒布「剪辮令」。民國頒布《暫行祭祀冠服制》恢復了祭服。夏震武束髮深衣,張大千也寬袍大袖遊歷歐洲。錢玄同在辛亥年作《深衣冠服說》,1912年3月他在浙江教育司當科員時玄冠深衣,系上大帶去上班。但由於同盟會的核心人物主張全盤學習西方,當時的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而沒有恢復漢族傳統服飾。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以及一些與服飾相關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於現實生活中或轉以融合後的新樣式存續,而民間由於戰爭與政治因素,亦沒有漢服復興的土壤。

由於政府教育的缺失,不少漢人甚至將「韃虜」強迫漢族穿着的旗袍、馬褂誤認為是漢族的傳統服裝。另一方面,由於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受到海外文化的深刻影響,人們在追求西式現代化的同時有意無意間大量丟棄了本土優秀的傳統文化。國民在物質上積極追求,在精神上卻相對空虛。部分年輕人崇拜日韓與歐美,卻鄙視自己的國家與文化。

在此背景下,當代漢服運動興起於2003年,河南鄭州的王樂天是現代穿漢服上街第一人,隨後許多人紛紛仿效。漢服運動主要目的是希望恢復漢服的華夏傳統服飾地位,並以漢服為依託和起點,通過漢服的回歸社會,喚起當代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重視,進一步復興華夏文化。

漢服復興運動的倡導者互稱同袍(依《詩經·秦風·無衣》),着重倡導在傳統節慶及祭祀等等場合率先穿着漢服。並以實際行動積極從事以下幾個方面的實踐:

  • 推廣漢服、傳播漢服知識和製作技術
  • 考證服制
  • 組織傳統節日民俗活動
  • 推廣、考證傳統禮儀(婚禮、祭祀)
  • 考證、恢復傳統雅樂
  • 組織先烈祭祀
  • 推廣傳統學說
  • 精研歷史、正本清源(最主要是明史)

與和服、韓服的辨析

後續的導讀

漢服百科為對漢服感興趣的訪客設計了漢服體系、漢服運動、漢服製作技術三大基礎版塊,以及相關話題的漢服改良、漢服演化史、唐風、南明史等等各種小版塊。

在漢服體系版塊裡面,您會獲得系統的漢服知識,詳細的漢服部件和元素。

如果您有興趣擁有自己的漢服,可參照本站提供的漢服製作技術自行製作漢服,或者查詢漢服地圖的漢服商家黃頁信息,購置您喜歡的漢服。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漢服復興運動,可參看漢服運動版塊。